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各位觉得:任何一尊佛之所以下生人间,为的是什么呢?一定不是为了三界当中任何一个世间法嘛!那是为了什么呢?大家都知道,就是为了度众生!度众生去哪里呢?绝对不只是要为了度众生上天堂,度众生去西方那么简单!如果只是为了教导众生如何上天去作天人,如何去西方极乐世界,那这一些都只是说从现在换一个比较自在的环境,它并不是究竟的解脱。所以,各位都猜到了吗?世尊出 | 三摩地 2018-07-21 |
|
四、念三身佛1、念应化身佛一般念佛人持名念佛,只要信愿行真切就可以往生西方,但有的人为求实相念佛,所以学无相念佛;有的人为求上品上生,面见弥陀世尊,所以学无相念佛做为功夫;有的人为求学佛得力以度化众生,所以学无相念佛。无相念佛就是楞严经中所述,第二十四种圆通法门---「法以人名」,称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念佛,许多人在念,也知道佛有三身:化身、报身 | 三摩地 2018-07-21 |
|
四、念三身佛1、念应化身佛一般念佛人持名念佛,只要信愿行真切就可以往生西方,但有的人为求实相念佛,所以学无相念佛;有的人为求上品上生,面见弥陀世尊,所以学无相念佛做为功夫;有的人为求学佛得力以度化众生,所以学无相念佛。无相念佛就是楞严经中所述,第二十四种圆通法门---「法以人名」,称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念佛,许多人在念,也知道佛有三身:化身、报身 | 三摩地 2018-07-21 |
|
就像说我们经常会念到诸佛菩萨的名称,还有十方诸佛的佛国,我们在人间最熟悉的西方极乐国,以及东方不动世界,也是属于其他的佛国,那也有佛住世,也有佛法。还有就谈到说初果人,他比较钝根的初果人,他是极七生人天往返尽于苦际。也就是说,初果人在人间证了初果以后,他因为根器没有那么敏锐,那么他什么时候能够证得解脱果呢?他极七生人天往返,就是人与天一次,这样七次 | 三摩地 2018-07-21 |
|
谛实之理就是说如果把圣谛的内容,跟法界的事实来验证,它的确是法界里面真实的道理,不管在东方还是西方世界,这个道理都完全成立;乃至在十方的世界去验证,它都一样成立,所以叫作谛实之理。为什么它叫作圣谛呢?圣谛,指这个谛实之理,它可以让一个众生,从凡夫的状况,因为修学四圣谛之后,成为解脱的贤圣而超凡脱俗;由此叫作圣谛!这就是修学四圣谛的道理所在。当通过苦 | 三摩地 2018-07-21 |
|
谛实之理就是说如果把圣谛的内容,跟法界的事实来验证,它的确是法界里面真实的道理,不管在东方还是西方世界,这个道理都完全成立;乃至在十方的世界去验证,它都一样成立,所以叫作谛实之理。为什么它叫作圣谛呢?圣谛,指这个谛实之理,它可以让一个众生,从凡夫的状况,因为修学四圣谛之后,成为解脱的贤圣而超凡脱俗;由此叫作圣谛!这就是修学四圣谛的道理所在。四圣谛里 | 三摩地 2018-07-21 |
|
谛实之理就是说如果把圣谛的内容,跟法界的事实来验证,它的确是法界里面真实的道理,不管在东方还是西方世界,这个道理都完全成立;乃至在十方的世界去验证,它都一样成立,所以叫作谛实之理。为什么它叫作圣谛呢?圣谛,指这个谛实之理,它可以让一个众生,从凡夫的状况,因为修学四圣谛之后,成为解脱的贤圣而超凡脱俗;由此叫作圣谛!这就是修学四圣谛的道理所在。四圣谛里 | 三摩地 2018-07-21 |
|
我们就用一个《杂譬喻经》的故事来为各位说明:在西方有一个王国,向来缺少马匹,国王花了国库很多的钱,终于买了五百匹的战马,用来防御国境。可是一阵子之后,由于国泰民安没有战事,国王就说:“与其花这么多钱来养马,不如让这些马进到磨坊里面,去帮忙磨面粉吧。”所以这些马就进到磨坊里面去。几年之后邻国真的入侵了,这时候国王派了这些战马上阵;可是战马由 | 三摩地 2018-07-21 |
|
我们就用一个《杂譬喻经》的故事来为各位说明:在西方有一个王国,向来缺少马匹,国王花了国库很多的钱,终于买了五百匹的战马,用来防御国境。可是一阵子之后,由于国泰民安没有战事,国王就说:与其花这么多钱来养马,不如让这些马进到磨坊里面,去帮忙磨面粉吧。所以这些马就进到磨坊里面去。几年之后邻国真的入侵了,这时候国王派了这些战马上阵;可是战马由于已经习惯于每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一位名叫梭罗的西方哲学家说”大多数所谓豪华和舒适的生活不仅不是必不可少的,反而是人类进步的障碍,对此有识之士更愿意选择简单和粗陋的生活,简单单纯的生活有助于消除生命本质与物质世界之间的隔阂”.--------我们也许应当在夜静人深之时扪心自问;我们到底想求什么?(八)为五阴帜盛苦;五阴又称为五蕴,阴是遮盖之意,真心被色、受、想、行、识所遮盖,所以称为五 | 三摩地 2018-07-21 |
|
也慢慢地会知道:念佛绝对不仅是持佛名号,绝对不仅仅是求生西方而已,从此以后智慧开始会出现。先是闻慧,然后有思惟慧,然后修慧。一直到最后,到了果地无相念佛,我们称之为证慧。就是说意根这个一念无明会转为智慧,无始无明也会转为智慧。那么身口意三业清净了,要生极乐世界就容易了。如果心不清净,十万亿佛土非常遥远。如果心地清净、口业清净,还有身行清净,那么西方 | 三摩地 2018-07-20 |
|
在《六祖坛经》里,六祖说道:“心中若无不善,西方去此非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求生难到”。虽是禅门的经论,却与念佛门相应。三福净业第二部份:“受持三皈,俱足众戒,不犯威仪”。1、受持三皈:三皈依之前应先了解何谓三宝?三宝有何功德?三宝就是佛宝、法宝、僧宝。经上说三宝功德,有一首偈:“十方薄伽梵,圆满修多罗,大乘菩萨僧,功德难思 | 三摩地 2018-07-20 |
|
若是称念弥陀世尊,就面向西方;若称念药师如来,则面向东方。随佛方所端身正向,不能躺著或翘起二郎腿坐著。若站著要站好合掌,坐著则坐好合掌。对所念的佛要心念心忆,念念相续不断绝,而能于这一念中见到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为何能于一念中见到过去、现在、未来诸佛?因为念一佛的功德无量无边,与十方世界无量诸佛的功德没有差别。这不思议的佛法里,完全相等没有分别, | 三摩地 2018-07-20 |
|
先要想西方一切都是大水,遍布一切处。这水很清澈透明,但知道它是水,非常明了,心不可分散,(因为往往有人作水想时,心会分散。)心不分散,了了分明后,想水渐渐凝结成透明的冰,整个西方大地都是透明的冰,没有泥土。在冰想成就之后,开始想透明的冰有一些颜色,好像琉璃一样透明的浅绿色,很漂亮。即是西方极乐世界整个都是透明的琉璃世界。琉璃地内外均有自然的光,很透 | 三摩地 2018-07-20 |
|
出现的时候光明炽盛,没有办法完全看清楚西方三圣的圣相,因为太亮了。在这时候韦提希夫人看见西方三圣之后,赶快接足礼拜。然后她就跟释迦世尊禀告说:“我今天因佛的力量,所以能够亲见无量寿佛和两大菩萨,可是未来的众生要怎样才能够看得见西方三圣?”释迦世尊就告诉他如果想要观想阿弥陀佛的话,应当先在七宝地上做莲座想,这就是准备进入念佛三昧的观想。第七 | 三摩地 2018-07-20 |
|
但是《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跟我们明讲,只要你作到这些条件,临命终的时候,西方三圣自然会以慈悲心来加以庇佑,让这个求生极乐的念佛人,心不散乱。舍命之后就跟著佛陀与菩萨众、声闻众之后,往生到极乐世界清净佛土去了。第二节大阿弥陀经的读诵演说思惟念佛法门二、《大阿弥陀经》卷上有一段,卷下也有一段说到系念思惟念佛法门。卷上这一段说:“佛告慈氏:‘若有 | 三摩地 2018-07-20 |
|
第一节:念佛的种类第一目念应化身佛一般念佛人持名念佛,只要信愿行真切就可以往生西方,但有的人为求实相念佛,所以学无相念佛;有的人为求上品上生,面见弥陀世尊,所以学无相念佛做为功夫;有的人为求学佛得力以度化众生,所以学无相念佛。无相念佛就是楞严经中所述,第二十四种圆通法门---“法以人名”,称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念佛,许多人在念,也知道 | 三摩地 2018-07-20 |
|
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这段就很清楚地告诉我们,无量寿佛来时不是从某个地方来,去的时候也没有去到某个地方去,没有生灭,不是过去、现在、未来,仅仅是为了实现因地所发的大愿来度众生,所以在西方世界现出报身形像。由此可见,净土经典亦说到理---般若的部份,根性好的人由这段就知道,念佛的人应当要层层升进、次第前进,不应老是停留在初 | 三摩地 2018-07-20 |
|
所以,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者,若无更殊胜之法门时,当“老实”持名念佛。若有胜于持名念佛之法而有幸得闻,当求殊胜之法,以求上品上生;莫以上品下生或中、下品往生为足。心大之故所见则大,谓之大念见大佛,非大声念佛也。又:念法身佛非仅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一法,尚有多法亦属念法身佛,皆是无相之念佛法门。限于篇幅,仅举佛藏经(大正藏、经集部第二卷)所载 | 三摩地 2018-07-20 |
|
也就是亲见自己本具的佛性(自性),所谓“西方不离方寸,弥陀即是自性”,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之境界自然现前,这是禅的悟境,若非禅净双修,必不能得。行者不论是参话头、公案、机锋,抑或是因参究念佛而得入理,其本质莫非是禅。虽然发禅方式各各不同,而见道之后所得境界其实相同;参究入理之过程亦无差别。是故主张禅与净土互补互助,不需分别彼此。兹抄录云栖株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