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因此,二乘的修行人,当他看清楚这一点之后,他接下来再往下,他就会想説,那这样的一个虚幻的东西,我要怎么样让它们结束?于是就从初果证到二果、三果、四果,也就是阿罗汉位,到了阿罗汉之后,就入涅槃,也就是我们常説佛陀入涅槃的。可是大乘的佛呢,他证到这个地方之后,他会发现这样的一个虚幻的五蕴、十八界,它的背后的本源又是什么呢?除了统统是虚假之外,还有没有一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一切有情在人间不能解脱,都是不知道自己的颠倒之处,不知道自己五阴原来是虚幻的,不知道这个不断地要觉知自我存在的这个识阴也是虚妄的,所以又宝爱自我的话,那么就会持续在三界中,或者说在欲界中,持续地让自己再受用五欲的这些种种财、色、名、食、睡诸法的话,那我们也让自己永远不能脱离欲界相应的烦恼,当然就是欲界烦恼。所以如果能够这样作的话,就是等于说能够在自性中真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有了解脱见地与定力正受、解脱正受故,学人确实是可以在此生获得受用,功德不是虚幻的意象,是增益于三乘道业之解脱。学人因有功德受用,可以远离贪瞋痴无明的系缚,心能安定而得自在,于道业上的修习更臻成熟,就生起种种不可思议的解脱功德。云何福德?谓五阴身所受的依报或是正报称之为福德(正报:异熟果报之身;依报:即世界国土。谓诸众生各各随其果报之身,依之而住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到达苦的边际,佛说是安隐、清凉、真实!五蕴灭尽了却是断灭,所以不是安隐的,五蕴有一丝法存在,比如说:意识心存在他也不是清凉的,因为意识心是生死之法,是生死之法就是有生死之苦,所以不是清凉的!五蕴本身都不是真实的,意识心也不是真实的,都是虚幻的,所以五蕴的存在或断灭,都不是安隐、清凉、真实!佛却说到达苦的边际是安隐清凉真实,表示这(五蕴灭尽后的涅 三摩地

2018-07-23

一切定境,都是虚幻不实,有生有灭的。如果心中贪着定境,便会妨碍定力的增进,甚至受到魔扰,导入歧途。然而对于一个能够眼见佛性分明的菩萨来说,他就能够把从静中修来的定力带到动态当中来,因此在动静之中都能够制心一处、正念分明,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动静一如的境界。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我们想要实证眼见佛性的境界,定力的锻炼不但是在静中要做,在动态当中更要做,最 三摩地

2018-07-23

色界天人则依五蕴而贪定境法尘,无色界天有情则依四蕴而贪四空定中之显境名言——不知灵觉心之虚幻而执定境中之灵觉心为不生灭心。三界有情因五蕴四蕴、缘五蕴四蕴,而为蕴所遮,起于无明,障碍解脱,故亦名为五阴。阴者遮覆明性(明性非是藏密所说觉知心之了别性),令住于暗昧之中;色受想行识即是有情,此五遮蔽一切有情之心,令起无明,犹如阴盖,故名五阴。既有 三摩地

2018-07-23

一切定境,都是虚幻不实,有生有灭的。如果心中贪着定境,便会妨碍定力的增进,甚至受到魔扰,导入歧途。3、禅宗之禅与禅定的关系禅宗之禅,指的就是禅那,是静虑之法,是借助定力进行思维修,以实现对法界实相的顿悟。其修行目标是引导佛子明心见性,发起般若智慧。禅宗之禅是般若,不是定。但是禅宗的修行不离禅定,如果没有足够的定力,就无法通过参禅而明心见性。禅定的核 三摩地

2018-07-23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3)这十种菩萨生起大悲心的因缘:第一,是看到众生的五阴身心,其实是虚幻不实不可依靠,但众生却执着不舍,因而生起了大悲心;第二,是看到众生不知道修正自己造作善恶的业力和习性,因而生起了大悲心;第三,是看到众生没有深不可拔的坚固善心,因而生起了大悲心;第四,是看到众生在漫漫的无明长夜中昏睡不知醒悟,因而生起了大悲心;第五, 三摩地

2018-07-23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3)这十种菩萨生起大悲心的因缘:第一,是看到众生的五阴身心,其实是虚幻不实不可依靠,但众生却执着不舍,因而生起了大悲心;第二,是看到众生不知道修正自己造作善恶的业力和习性,因而生起了大悲心;第三,是看到众生没有深不可拔的坚固善心,因而生起了大悲心;第四,是看到众生在漫漫的无明长夜中昏睡不知醒悟,因而生起了大悲心;第五,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要观察说,我们只是取得一个境界,可是这个境界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一个境界;所以说要能够了解说,那个境界也是一个虚幻,它也是暂时而有。譬如说那件事情过了之后,你要重新去觅得那件事情,也了无所得,因为那件事情已经过了。即使我们现前还有境界在取,可是我所取的境界刹那之后它又消失了,消失之后我也无所取、无所得;那我还有再下一个刹那,还有明天的种种境界在取, 三摩地

2018-07-23

而四寻思者,是行者寻思「名、名义、名义自性、名义自性差别」,寻思这四法是假有虚幻,无真实有。然后再现观:「若是离开能取的识--意识及前五识--则没有这四法;而这四法所依的能取识也是非真实有的。」如是现前观察,心得决定发起「明得定」而发「下寻思」,现观所取空,建立此位寻思之果为「暖」位。再作寻思而发起「上寻思」,现观「名、名义、名义自性、名义自性差别」诸 三摩地

2018-07-23

想阴一法为何仍是积聚而成蕴?谓想蕴之了别性者,乃是由色蕴、识蕴、受蕴之「触」心所法具足以后,方能有「了知性」之「想」故,由是故说想蕴亦是积聚而成蕴者:由色蕴五根界、识蕴六识及意根一处所蕴集而成为想阴,故说想阴亦是蕴;若是诸法蕴集而成者,当知虚幻不实。境界受中之想蕴成就以后,方有六想身:所谓眼想乃至意想。六想身即是六识对六尘之直接了知性,即是眼根眼识 三摩地

2018-07-23

证严法师信受印顺的邪见,如印顺法师一般不知道祂的存在,所以就否定第八识如来藏,当然会落在意识觉知心上而不觉其虚幻不实;因此而执着虚妄生灭的意识觉知心为真实不灭心,我见就断不了,仍然被三缚结所系缚,具足凡夫性,当然得要和所有凡夫一样的继续轮回生死。证严法师主张的意识心是具有能所与觉观的心,凡是具有能所与觉观的心都是虚妄心,此意识觉知心必须依意根及法尘 三摩地

2018-07-23

但是明心真的很难,而「断我见」只是明心的第一步!断我见就是把虚妄的见闻觉知心舍掉(否定它),而明心就是找到我的真如心〔阿赖耶识〕究竟是哪一个心?您要怎样「了生死」啊?有人说「我有大神通」,藏密的喇嘛们说「我有修无上瑜伽」,或者说「我有观想大威德天,所以有大威德」,或说「我有四禅八定的功夫,能入非想非非想天,能一念不生,离念灵明」等等;这些境界确实都 三摩地

2018-07-23

乃至又象是干闼婆城一样虚幻不实,又像遭逢外国强盛怨敌的侵犯(烦恼怨敌侵夺善根);又象是腐朽的屋宅,即便修缮而终当崩坏。又像邻近敌国之边城中的百姓常怀恐怖。我们的五蕴身心又如同猛火燃烧无量的薪材一般,以贪爱之火燃烧五欲之薪,而贪爱之心的增长就如猛火噬薪般没有厌足之时。8出家菩萨又观察自己的五蕴身,犹如新生儿一般,需要母亲的慈爱怜悯与长时守护,而自己的 三摩地

2018-07-23

应当经常要观察生死之中,唯有无常、苦、空、无我、不清净,对这个在生死中的五阴,它是虚幻假有,它完全是因缘所生,犹如水上浮泡,速起速灭,往来生死流转,好像车轮一样转个不停,生老病死八苦的交煎,无有暂息的时候。所以生死既然有如此种种的恶法,充满了过患,应当要生起厌离之心;不能生起厌离之心,主要是不能了解五阴它是无常的,把这个无常的五阴当作常来看待,颠倒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在明心以后,因为知道五阴十八界的虚幻,又已经亲证了实相,我慢的现象就会渐渐的断除了;但是其他的六种慢,则是很难断除。虽然如此,但是只要把握住一个原则,其余的六种慢就不会再犯了,那就是,所想和所说都要如实;只要能如实,就不会产生一切的慢,因为知道自己距离上地、佛地是何其的遥远啊!那么遥远的距离,慢又从何生起呢?如此一来纵使胜过他人,也不会再起念说 三摩地

2018-07-23

为什么色界爱的结要舍除?因为这是虚幻的。初禅身乐、二禅的心喜和微细乐、三禅的身心俱乐,都是因为色界身出现以后和我们这个四大所成的欲界身合在一起,而产生了微细的磨擦触觉,所以才产生了这些乐,所以这些乐不离色界身和欲界身。而欲界身和色界身是因缘和合而生,从因缘而生的欲界身和色界身而生的乐,当然也是因缘而生,那就不是永恒常乐。三禅虽然称为身心俱乐定,但是 三摩地

2018-07-23

又今时诸方错悟之师在佛法上闯了大祸之后,迄今多年,皆不敢出面收拾烂摊子,凡此皆因我见未断,无有智慧,为其大名声、身分、地位所缚、所害故,殊不知此等皆为虚幻不实之六尘境,何值大师如是看重?非但无法为己所造破法重罪,作诸补救,更要受无量果报之苦,何等「无智」啊!是故,我于修学,誓不为求「虚名」。不于上有误人之事,若有非故而犯,当速改正。又每见诸多佛,无 三摩地

2018-07-23

能知能觉常寂常照的心,仍在受、想、行、识之中,那是虚幻暂有的,所以无我可说,没有真实的我在,因此身见断了,我见也断。我见断了便离四相,却又不堕二乘空相中,已证法界实相故。我见断的缘故,疑见随后就断;疑见断了的缘故,就灭除掉心中六十二种外道邪见随眠。从此不怀疑世间有佛,不怀疑世间有佛法,不怀疑世间有出家、在家的四向五果十地菩萨。也不怀疑一切众生能修佛 三摩地

2018-07-23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   8   9   下一页»   共171条/9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