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优婆塞戒经》卷2〈自他庄严品第11〉:佛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无量世中慈心不杀,以是因缘获得长寿。”本节主要从放生的观点来谈无畏施,佛经中也提到说菩萨应以慈心行放生业,如《梵网经》卷下中说: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应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 | admin 2018-08-13 |
|
如《大智度论》卷32〈序品第1〉中云:菩萨摩诃萨知诸法实相无取无舍、无所破坏,行不可得般若波罗蜜,以大悲心还修福行;福行初门,先行布施。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智慧明利,能分别施福;施物虽同,福德多少随心优劣。如舍利弗以一鉢饭上佛,佛即回施狗而问舍利弗:“汝以饭施我,我以饭施狗,谁得福多?”舍利弗言:“如我解佛法义,佛施狗得福多。”舍利 | admin 2018-08-13 |
|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决定解知众生界。何等为十。所谓知一切众生界。本性无实。知一切众生界。悉入一众生身。知一切众生界。悉入菩萨身。知一切众生界。悉入如来藏。知一众生身。普入一切众生界。知一切众生界。悉堪为诸佛法器。知一切众生界。随其所欲。为现释梵护世身。知一切众生界。随其所欲。为现声闻独觉寂静威仪。知一切众生界。为现菩萨功德庄严身。知一切众生界。为现如 | admin 2018-08-09 |
|
例如,世尊在《菩萨善戒经》中说:“初发菩提心时,名发心发愿;为利众生生人天故,名有发愿;为众生故修无量心,名行发愿;修集一切菩萨善法,名善发愿;不惜身命护持正法,名大发愿……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大发愿。”(《菩萨善戒经》卷7)所以,愿心的部分,我们可以用四宏誓愿来说明,四宏誓愿就是:“众生无边誓 | admin 2018-08-07 |
|
而初地以上,则称为“圣位菩萨”,或者是“菩萨摩诃萨”。而在一直到初住位——发心住之前的十信位中,也就是对佛教三宝的清净信心还没有具足圆满之前,则都称为是“凡夫菩萨”、“假名菩萨”,或者是“名字菩萨”。另外还有所谓的“实义菩萨”,则是指已经实证甚深佛法的真实义——第一义谛 | admin 2018-08-07 |
|
例如,世尊在《菩萨善戒经》中说:“初发菩提心时,名发心发愿;为利众生生人天故,名有发愿;为众生故修无量心,名行发愿;修集一切菩萨善法,名善发愿;不惜身命护持正法,名大发愿……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大发愿。”(《菩萨善戒经》卷7)所以,愿心的部分,我们可以用四宏誓愿来说明,四宏誓愿就是:“众生无边誓 | admin 2018-08-07 |
|
经文是这样说的:【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众生欲向大乘者,应当先知最初所行根本之业。其最初所行根本业者,所谓依止一实境界以修信解,因信解力增长故,速疾得入菩萨种性。所言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圆满十方。究竟一相,无二无别,不变不异,无增无减。以一切众生心, | admin 2018-08-07 |
|
在佛菩萨不放弃任何一位有情众生的大悲光明普照之下,我们要如何报答佛恩与师恩?然而,又有多少有情众生尚未能值遇正法,以致苦趣无由可出,我们难道不该帮助他们脱离邪法、进入正法?自己受用了佛菩萨的恩泽,又怎能狠得下心弃众生于不顾呢?若果真如此,岂不是愧对诸佛菩萨的大恩,也是愧对自己的良知!在此感谢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大慈大悲,安排了大悲、大愿、大精进的菩萨摩 | admin 2018-08-06 |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5〈4有依行品〉:【云何名胜义僧?谓佛世尊;若诸菩萨摩诃萨众,其德尊高于一切法得自在者;若独胜觉,若阿罗汉,若不还,若一来,若预流。如是七种补特伽罗,胜义僧摄。若诸有情带在家相,不剃须发、不服袈裟,虽不得受一切出家别解脱戒、一切羯磨、布萨、自恣,悉皆遮遣;而有圣法,得圣果故,胜义僧摄,是名胜义僧。】 从经文的内涵就可 | admin 2018-08-06 |
|
但如来会在经典上面说:菩萨摩诃萨一定会这样做,菩萨摩诃萨一定会这样做,菩萨摩诃萨一定会这样做;这就是经中的一种条例的写法。以后你看到的时候,就知道:哦!菩萨不会怎么样,它不是一般的戒律而已;原来这是如来告诉我们转依后,菩萨一定会这样依循,一定会持守这样的心性,所以这就是转依的课题;原来如来已经于法会中说过了,因此知道了这个意思,当你去翻阅经典,就会 | admin 2018-08-04 |
|
《韦驮菩萨赞》韦驮天将,菩萨化身拥护佛法誓弘深宝杵镇魔军功德难伦祈祷副群心南无普眼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摩诃萨!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摩诃萨!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摩诃萨!---摘录于微信公共号:素食公益(原标题:贤劫最后佛,发愿护娑婆l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三摩地 2018-08-03 |
|
菩萨摩诃萨为护法故虽有所犯不名破戒。何以故。以无憍慢、发露悔故。” 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不过僧过”的根本目的在于“大护佛法”,因为“僧宝”是佛法住世的表相,如果过分宣扬破戒僧人的过恶,就会让众生对于整个佛法失去信心,让有情众生失去断恶行善、求证菩提的愿望,对于佛教整 | 三摩地 2018-08-02 |
|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世尊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亦复如是,而阴界入垢衣所缠,贪欲恚痴不实妄想尘劳所污;一切诸佛之所演说(非邪见外道心外求法者能开示而令众生悟入如来之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如来藏识藏 | admin 2018-08-01 |
|
能够因为契入了法界实相心而成就一分的下品妙观察智,以及下品的平等性智,(成为)进入了大乘内门的菩萨,而说名为菩萨摩诃萨。广义的说为菩萨摩诃萨,狭义的菩萨摩诃萨有时候是从初地入地心算起。所以欢迎大家能够来佛教正觉同修会,参加我们的禅净班课程,能够一起具足自己该有的因缘,来证入大乘入道的标的,也就是法界实相心如来藏,因为这样而能够一分一分次第的成就佛道 | 三摩地 2018-08-01 |
|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决定解知众生界。何等为十。所谓知一切众生界。本性无实。知一切众生界。悉入一众生身。知一切众生界。悉入菩萨身。知一切众生界。悉入如来藏。知一众生身。普入一切众生界。知一切众生界。悉堪为诸佛法器。知一切众生界。随其所欲。为现释梵护世身。知一切众生界。随其所欲。为现声闻独觉寂静威仪。知一切众生界。为现菩萨功德庄严身。知一切众生界。为现如 | 三摩地 2018-08-01 |
|
《菩萨善戒经》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不失正念,放诸众生不起害心,不食肉,不欺诳,常以善法教化众生。众生不受、不废、不愁,能自调伏,亦能调他。随其所化众生之处,皆悉能令滋长福业。若以客尘烦恼因缘,堕三恶道,能速得出,虽同受苦,不生楚毒。见受苦者,心生悲愍。菩萨初发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功德。12.《分别善恶报应经》复云何业获报人间?有十种业。何等十业:一离 | admin 2018-08-01 |
|
所以学佛人要归依的是大乘法的贤圣,不论他是出家或在家;大乘法中证道的全体贤圣、诸尊菩萨摩诃萨才是我们要归依的僧宝。所以契经说:【十方薄伽梵,圆满修多罗;大乘菩萨僧,功德难思议。】佛是三界至尊,是世间最上良福田,不但是功德田,也是报恩田。供佛的福德无量无边,是累积福德资粮最快速的方法。也许有人说:两千五百年前的释迦佛已经示现入涅槃了,我们要去哪里供佛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但经中为何又说菩萨代众生受地狱苦?答:经中有说不可思议的菩萨摩诃萨,修大方便引接众生,其受生死无量大苦不以为患,也就是说菩萨摩诃萨故意示现逆增上缘来显发成就诸佛无量功德,如经中说提婆达多菩萨摩诃萨示现的「微密妙行大方便」,乃是为了成就、显示五浊恶世释迦世尊的功德无量,这也是因为菩萨摩诃萨基于大悲心救护众生的关系,为了利益我们这种五浊众生,所示现受地 | 三摩地 2018-07-23 |
|
再者,忆佛的对象若是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那当然也是很殊胜的,因为地藏王菩萨悲愿广大,若能调整自己的悲愿如同地藏王菩萨一般,那必定能够与祂相应而蒙加持,我们相信这样您的忆佛念佛的功德必定成就。5.只要是趣向菩提道的修行,一切的加行修集,对于成就佛道都是功不唐捐的,而因果判断的问题想要究竟了知,唯有佛地才能,这也不是我们现在能够做的事情;对于修道上所发 | 三摩地 2018-07-23 |
|
秘密大乘如何否定释迦牟尼佛作为教主,并且推翻释迦牟尼佛的纯正教法呢?从密教部《金刚顶经》可以一窥其概要:尔时一切如来云集,于一切义成就菩萨摩诃萨坐菩提场,往诣示现受用身,咸作是言:善男子!云何证无上正等觉菩提,不知一切如来真实忍诸苦行?时一切义成就菩萨摩诃萨,由一切如来警觉,即从阿娑颇娜伽三摩地起,礼一切如来,白言:世尊!如来教示我:云何修行?云何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