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汝当与是善男子剃除须发,授具足戒。弥勒菩萨承佛教旨即与出家,受于具戒。】(《大宝积经》卷八十五)有一个跋陀罗他想要出家,就到佛前跟佛说他要出家作比丘,这个其实就是他想要剃发、要著染衣,要作佛弟子的,要进于僧团里面。那这个时候释尊告诉弥勒菩萨说:你应该对这个善男子(也就是说跋陀罗)剃除须发,授具足戒。也就是帮他授具足戒,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三称三拜》回向归依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有情速往无量光佛剎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一拜》礼成 (原标题:自皈依) | 三摩地 2018-07-22 |
|
(录自〈正觉同修会三皈依文〉)《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5〈4有依行品〉:【云何名胜义僧?谓佛世尊;若诸菩萨摩诃萨众,其德尊高于一切法得自在者;若独胜觉,若阿罗汉,若不还,若一来,若预流。如是七种补特伽罗,胜义僧摄。若诸有情带在家相,不剃须发、不服袈裟,虽不得受一切出家别解脱戒、一切羯磨、布萨、自恣,悉皆遮遣;而有圣法,得圣果故,胜义僧摄,是名胜义僧。 | 三摩地 2018-07-22 |
|
由是缘故经论中说真如不可作、不可证;以是义故,《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三十九》佛云:【善现当知:真如无尽、无灭、无断,不可作、证;若菩萨摩诃萨于真如如是学,是学一切智智。】如是可知真如只是识之实性,是识性所显,不具有出生他法之实体性,绝无能生他法之实体性,亦无任何一法可作真如,是故佛说真如不可作;又因真如只是依第八识心体之真实性与如如不动性而假名 | 三摩地 2018-07-22 |
|
云何名胜义僧?谓佛世尊、若诸菩萨摩诃萨众,其德尊高,于一切法得自在者;若独胜觉(就是独觉,或是说这个辟支佛缘觉也包括在内)、若阿罗汉、若不还、若一来、若预流,如是七种补特伽罗,胜义僧摄。时间所限,我们讲的引用这个《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5的经文,我们只在于解说第一项的胜义僧,顺便依此而来补充、而来演说“平实导师到底算不算是胜义僧”?乃至外 | 三摩地 2018-07-22 |
|
时与众多菩萨摩诃萨。住不退转位阶十地。十波罗蜜多悉已圆满。复有众多诸大苾刍。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已利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复有阿僧企耶诸有情等。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于此会中而作是念。此会众中诸有情类。贫穷孤露无所依怙。流转生死沉溺爱河。欲达彼岸为闻法故。愿见世尊求一切智无有力能。尔时慈氏菩萨。为欲咨问甚深义趣。一切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是名菩萨摩诃萨四依无尽。大般涅槃經卷第六[0401b25]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善哉善哉。如来所说真实不虚我当顶受。譬如金刚珍宝异物。如佛所说是诸比丘当依四法。何等为四。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如是四法应当证知非四种人。[0401c02]佛言善男子。依法者。即是如来大般涅盘。一切佛法即是法性。是法性者即是如来。是故如来常住不变。若 | 三摩地 2018-07-22 |
|
狭义的菩萨僧,只限已经入地的菩萨摩诃萨;这是由于经中说过:一切已入诸地的菩萨们,不管是在家身或出家身,都叫作生如来家、住如来家、成真佛子。所以入地以后,不管你是在家、出家,全都是胜义菩萨僧。较为广义的胜义菩萨僧,其实是如同声闻法中的证果一样,只要证悟般若而不退失的人,都算是广义的胜义菩萨僧,并不依身相来界定。这是狭义与广义的菩萨僧界定,一并说给大众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世尊所说的大意是这样子的:当未来末法时代的五浊恶世之时,菩萨摩诃萨不应该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以及外道六师等人,而且应该要经常的远离他们。当这些人来请问佛法的时候,应该同样的和颜悦色为他们解说微妙的佛法大义;如果他们有不了解的地方来请教,就应该要以因缘譬喻、随顺义理而分别,为他们开演回答;要像这样子以种种的方便,使他们都能够发起菩提心,并且使得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佛开示说:【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很多人看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都会想要把意识修到应无所住;但是事实上如同我前面讲的,意识祂一定会分别,祂是没办法修成无分别的,所以祂一定有所住;所以这里讲的其实不是在讲意识心,而是在讲如来藏。那要怎么样应无所住而生其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世尊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1说: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当善三自性。云何三自性?谓妄想自性、缘起自性、成自性。因为万法缘起自性的缘故,所以佛陀宣讲诸行无常;因众生对于万法错误的认识,对离念灵知意识心错误的认识,而产生妄想自性,误以为意识等六识心实有,所以佛陀宣讲诸法无我;而所谓成自性其实就是涅盘寂静,是说涅盘本际的如来藏心,具有成就诸法的自体性。此三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世尊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1说: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当善三自性。云何三自性?谓妄想自性、缘起自性、成自性。因为万法缘起自性的缘故,所以佛陀宣讲诸行无常;因众生对于万法错误的认识,对离念灵知意识心错误的认识,而产生妄想自性,误以为意识等六识心实有,所以佛陀宣讲诸法无我;而所谓成自性其实就是涅盘寂静,是说涅盘本际的如来藏心,具有成就诸法的自体性。此三 | 三摩地 2018-07-21 |
|
《入楞伽经》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修多罗中说如来藏本性清净。常恒不断无有变易。具三十二相。在于一切众生身中。为蕴界处垢衣所缠。贪恚痴等妄分别垢之所污染。如无价宝在垢衣中。外道说我是常作者。离于求那自在无灭。世尊所说如来藏义。岂不同于外道我耶。佛言。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如来应正等觉。以性空实际涅槃不生无相无愿等诸句义。 | 三摩地 2018-07-21 |
|
」《入楞伽经》卷三∶「尔时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具三十二相,在于一切众生身中,为贪瞋痴不实垢染阴界入衣之所缠裹,如无价宝,垢衣所缠。」《解深密经》卷一,佛云:「广慧,此识亦名阿陀那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随逐执持故。亦名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亦名为心。」契经云:「藏识住于身,摄藏诸种子。 | 三摩地 2018-07-21 |
|
菩萨摩诃萨。善巧方便。住菩萨道。随其所应。皆为示现。是为第九庄严道。』又《占察善恶报业经》说:『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所言真者,谓心体本相如如不异,清净,无障无碍,微密难见;以遍一切处,常恒不坏,建立生长一切法故』、『复次彼心名如来藏。所谓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功德之业。以诸佛法身 | 三摩地 2018-07-21 |
|
菩萨摩诃萨欲得胜法。应净【如来藏藏识之名】。大慧。若无如来藏名藏识者则无生灭。然诸凡夫及以圣人悉有生灭。是故一切诸修行者虽见内境界住现法乐。而不舍于勇猛精进。大慧。此【如来藏藏识】本性清净。客尘所染而为不净。一切二乘及诸外道。臆度起见不能现证。如来于此分明现见。如观掌中庵摩勒果。大慧。我为胜鬘夫人及余深妙净智菩萨。说【如来藏名藏识与七识俱起】。令诸 | 三摩地 2018-07-21 |
|
如果是依第一义谛而说时,则是指已经明心的菩萨摩诃萨们,他们都已经实证无余涅槃的境界,并且都能够现观如来藏阿赖耶识或异熟识所住的无境界的境界,是无所得境界。这些菩萨们只要试着观察:除去十八界法的自己以后,只有如来藏异熟识独存时,是何等的境界,就可以转依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的清净自性;而现前观察思惟之后,就能够确实了知无余涅槃中无境界之境界相了。这些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1 |
|
就像佛陀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当中,祂对大慧菩萨这样开示说:“大慧!菩萨摩诃萨当善三自性。云何三自性?谓妄想自性、缘起自性、成自性。”(《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一)这个意思就是说:说这个菩萨摩诃萨,也就是大菩萨,都应该要通达、要了知三自性的法义。那什么是三自性呢?就是妄想自性,就是缘起自性,还有成自性。我们对照《瑜伽师地论》,还有《楞伽阿跋 | 三摩地 2018-07-21 |
|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修多罗中说如来藏本性清净。常恒不断无有变易。具三十二相。在于一切众生身中。为蕴界处垢衣所缠。贪恚痴等妄分别垢之所污染。如无价宝在垢衣中。外道说我是常作者。离于求那自在无灭。世尊所说如来藏义。岂不同于外道我耶。佛言。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如来应正等觉。以性空实际涅槃不生无相无愿等诸句义。说如来藏。为 | 三摩地 2018-07-21 |
|
未来现在菩萨摩诃萨。不应作我见计着。譬如陶家于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轮绳方便作种种器。如来亦复如是。于法无我离一切妄想相。以种种智能善巧方便。或说如来藏。或说无我。以是因缘故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是名说如来藏。开引计我诸外道故说如来藏。令离不实我见妄想。入三解脱门境界。悕望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作如是说。如来之藏若不如是则同外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