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这意思就是说,菩萨修行十信满足进入初住位一直往上修到第六住位,如果修学菩萨六度的第六度般若波罗蜜,而正观现在前;也就是明心了,悟得真如法身了,如果这个时候遇到了诸佛诸菩萨或者善知识为我们护持的话,我们才能够离开第六住、进入第七住常住不退。如果悟了真如法身之后,没有遇到诸佛诸菩萨或善知识跟我们护持,我们就退失掉了,不敢承当。诸位不要说佛已经入灭了,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在声闻解脱道中已经是如此重视次法的了,在大乘法中更是如此;所以菩萨六度、十度都一样要从布施开始说,如果布施的道理与因果都听不进去,见了佛门出家人时,心里咕嘀着说:「哼!他还不是跟我一样,我为什么要供养他?」于是就不肯供养僧宝,也不肯护持正法;一旦听到说要努力护持正法时,就赶快把口袋按紧一点,免得钞票飞出去了。这就表示他还没有资格修学解脱道,更没有资 | 三摩地 2018-07-23 |
|
我们依着菩萨六度的道理,来简单地说明一下。首先是布施的法。以前布施的时候,虽然也熏习过三轮体空,也就是施者、受者、所施物空;可是往往正在布施的时候,一定也会犹豫不决,多多少少会生起一念说我是不是要布施?那当然在这个同时,就对将来布施所得的福德是有减损的,同时的功德的受用也难以。但是,假如你因为断我见的关系,能进一步去证三轮体空的一分功德,不但正在布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可是问题是,假如只有持戒律,也没有办法成就佛菩提果,因为没有办法得到四智圆明,乃至于根本没有办法得到般若中观的总相智,因为奉持戒律的部分,只是菩萨六度里面的一个部分而已。第二个部分讲天台宗。这个宗又叫作法华宗,它是宗奉《妙法莲华经》为根据,而判断说世尊的一代佛法分为五时三教。世尊的一代教法分为五时,是指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跟第五个法华涅 | 三摩地 2018-07-22 |
|
以佛菩提道又称为大菩提道,也就是含括了佛菩提道与解脱道这二主要道的,菩萨修学成佛所必须经历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的五十二阶位来说,十信位经历一劫乃至一万劫,修集对佛法僧三宝以及因果法则的信心;有了信心以后才能进入初住位修集布施功德,二住位修集持戒功德,三住位修集忍辱功德,四住位则修集精进功德,五住位修集禅定功德,乃至到了六住位 | 三摩地 2018-07-22 |
|
在这些法有疑的情况之下,就会退舍于善根的修集,退舍于菩萨六度的修学。我们知道说善根之首就是信根,如果说于佛、法、三宝有疑,可是却是只听信上师的话;只听上师的话,那么同时呢,这个时候就会不信因果。因为上师本身,他如果不是以三宝为尊崇,而是把上师本身推在三宝之上,认为上师是高于三宝的,表示他是没有在依循三宝所传授的法教在修学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位佛,他敢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可是问题是,假如只有持戒律,也没有办法成就佛菩提果,因为没有办法得到四智圆明,乃至于根本没有办法得到般若中观的总相智,因为奉持戒律的部分,只是菩萨六度里面的一个部分而已。(原标题:律宗?戒律?与菩提道的关系) | 三摩地 2018-07-22 |
|
供养如来形像以后,不要随便看轻自己,也不要对三宝起轻视想;如果对三宝起轻视想,表示自己对三宝没有具足信心,仍然是十信位未满足的菩萨,犹待菩萨去十信位的功德,未来才有机会转入十住位,广修菩萨六度。又菩萨对如来生身、舍利、形像、塔庙供养时,应该自己亲自去作,不应该叫别人去作。譬如你准备好香花果等供品要供佛,可是叫别人来帮你供佛,由于是两个人共同完成供养 | 三摩地 2018-07-22 |
|
菩萨六度法之中的第六度叫作智慧到彼岸,这个智慧两个字,是随着世俗法而从梵语的般若翻译而得;然而,其实般若的意涵,是较世俗的智慧二字要来得更加宽广的。就好像常常会听到人家称赞说:某甲是很聪明的;也就是说,是在称赞某甲是很行的。而这种世间的智慧可以是有很多方面,这表示说,其实世间的智慧就已经有很多层次。譬如说:有时候说某甲的数学是很棒;有时候说某甲的手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因为菩萨在度众的阶段中,有一个事情他是非常明白的,那就是利他自利;看起来似乎只是自己一直在为众生付出,可是就正当在为众生付出的同时,自己的福德增长了、智慧增上了;而这也是菩萨六度之中,福智互相增进、互相含摄的道理。当菩萨更深一层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当然一定是会尽己所知世语世事以化众生、心不贪着。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应当是要以正知正见化导众生、令入 | 三摩地 2018-07-22 |
|
也许因缘成熟、也许是善知识的引导,终于见到了万法所依的实相——也就是如来藏,智能更是快速地向上迈进了一大步;而此时,依旧是继续修学菩萨六度,但是要改称为内门六度万行。所修学的内涵,有共于外门修学的菩萨,谓:布施等六度;也有共于二乘人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法;却有不共二乘人部分,谓:从如来藏空性的观点来作现观,亲证了三三昧。菩萨自此证得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可是问题是,假如只有持戒律,也没有办法成就佛菩提果,因为没有办法得到四智圆明,乃至于根本没有办法得到般若中观的总相智,因为奉持戒律的部分,只是菩萨六度里面的一个部分而已。第二个部分讲天台宗。这个宗又叫作法华宗,它是宗奉《妙法莲华经》为根据,而判断说世尊的一代佛法分为五时三教。世尊的一代教法分为五时,是指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跟第五个法华涅 | admin 2018-07-22 |
|
菩萨万行的原穴名心地,指的就是说菩萨六度万行。也就是说菩萨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乃至于十地、等觉、妙觉,一直到成佛,这样子的一个修行;从外门六度万行一直到内门六度万行,乃至于到菩萨的十度行、十度波罗蜜,这样子的一个修行的过程;这个根源都是来自于这样子的一个自心如来藏,所以这个叫作万行原穴,这个万行原穴就是如来藏心,就是这个心地。那这个也是众生轮 | admin 2018-07-22 |
|
因为证得如来藏本体,只是菩萨六度中般若的正观现在前而已,依《菩萨璎珞本业经》中佛语判为别教七住,只得到无生智忍而已;如果能够更进一步眼见佛性,则依《大般涅槃经》当中圣教判为别教十住,都仍只是外圣内凡的习种性贤位菩萨。纵使已离习种性位,也还不是别教圣人,因为还没有修除十行位的性种性,以及十回向位的道种性,都还没有进入初地,还不是圣种性的菩萨。所以,如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另外,从菩萨六度来看,菩萨六度里面的话,布施也只不过是六度里面的其中一度而已,其他还有五个项目需要好好的去修学。所以,从此就可以看到,行善本来就是我们所该做的,但行善是不足以完全代表佛教的教义。接下来,以法为师。我们就要跟各位提到是,我们希望大家以智慧为先,以智慧为先,依法不依人。也就是,今天不管您所亲近的师父,不管他的名声有多大,或者您对他有多么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另外,从菩萨六度来看,菩萨六度里面的话,布施也只不过是六度里面的其中一度而已,其他还有五个项目需要好好的去修学。所以,从此就可以看到,行善本来就是我们所该做的,但行善是不足以完全代表佛教的教义。接下来,以法为师。我们就要跟各位提到是,我们希望大家以智慧为先,以智慧为先,依法不依人。也就是,今天不管您所亲近的师父,不管他的名声有多大,或者您对他有多么 | 三摩地 2018-07-22 |
|
而在利乐众生的过程中,修行菩萨六度法门,使得烦恼障与所知障逐渐消除与清净,成就种种智慧三昧,也成就不可思议的大悲心与摄受佛土之行。透过前述的说明之后,相信大家都可以接受这个都是我们要恭敬学习的目标。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在佛教里面智慧与慈悲是并重的,故说悲智双运。因为慈悲需要智慧来作支撑,才能有方便善巧及让众生得到真正的利益;但是我们在利乐众生的过程中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可是他不信菩萨六度,乐处于无明中,这个人就是假名菩萨。第十一种假名菩萨是:不乐修褔、不观生死。身为菩萨,对于修福永不厌倦,有时还会被人家嫌,譬如有些同修有时会说:老师遇到修福的事情总是要掺一脚。我说:对啊!只要让我知道了,同修会中比如造佛像、印经书等等,只要让我知道了,我当然要掺一脚。因为菩萨修福永远不嫌多,哪有菩萨嫌修褔太多的?佛陀尚且为阿罗汉缝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可是他不信菩萨六度,乐处于无明中,这个人就是假名菩萨。第十一种假名菩萨是:不乐修褔、不观生死。身为菩萨,对于修福永不厌倦,有时还会被人家嫌,譬如有些同修有时会说:老师遇到修福的事情总是要掺一脚。我说:对啊!只要让我知道了,同修会中比如造佛像、印经书等等,只要让我知道了,我当然要掺一脚。因为菩萨修福永远不嫌多,哪有菩萨嫌修褔太多的?佛陀尚且为阿罗汉缝 | 三摩地 2018-07-22 |
|
意思是说:在这第一大阿僧祇劫当中,菩萨六度的势力仍然很薄弱,常为烦恼所转,无法伏诸烦恼;虽然在七住位中因为真见道而有波罗蜜多的功德,但是距离成佛仍然十分遥远,所以称为远波罗蜜多。近波罗蜜多则是指次无数劫,菩萨在此第二大阿僧祇劫中,修习十度波罗蜜中的前七度,也就是:初地、初心,生起增上意乐,修无生法忍;二地生起清净心,修持增上戒学;三地于一切境生忍,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