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菩萨优婆塞戒经》<息恶品第十六>善生言:世尊!菩萨已受优婆塞戒,若有内外诸恶不净因缘,云何得离?善男子!菩萨若有内外诸恶不净因缘,是人应当修念佛心。若有至心修念佛者,是人则得离内外恶不净因缘,增长悲慧。世尊!当云何修?善男子!当观如来有七胜事:一者身胜,二者如法住胜,三者智胜,四者具足胜,五者行处胜,六者不可思议胜,七者解脱胜。云何身胜?如来身为三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除此以外,上品三生人悟后修习佛法及布施诸佛所得福德,亦相差极大;由于证量之不同导致所供物品大小胜妙有异,亦导致上供后所得福德互有相异,详《菩萨优婆塞戒经》之说明。问:时间对人的感觉很重要,比如虽然极乐世界七天,相当于娑婆世界七大劫,但对于极乐世界的人来说,感受也只有七天而已,这对于离苦得乐来讲,是否比较值得考虑?答:试想一下:如果每天都在享受人生的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所以在《菩萨优婆塞戒经》〈受戒品〉里面说到:“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人民凡所食噉不得色力,是人恶果殃流万姓。”(《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三)有一个大恶人,以他造恶的因缘,就足以使得身边的人一起受灾受难。在卷第五〈杂品余〉里面也说到:“身口意业,各别异故。”也就是说各人的因果是各人自行了了,就算是爸爸造了恶业,儿子也不能够代为承受;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然而此等因果事理,与佛法修证无直接关系,乃是因果之事相,是故不作发挥之说;容于宣讲《菩萨优婆塞戒经》时细说之。由是缘故,学佛之人若欲真解佛法者,当知三乘菩提真义,非唯应证二乘菩提所证之解脱道而已。然大乘菩提之般若,甚深难证,苟无具足之因缘,难可得证;然若因缘具足而得亲证,则三乘菩提俱皆可通。若唯修二乘菩提––以四念处法而观行四圣谛、八正道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