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在十一种色法之中,除了五色根和内外五尘之外,还有法处所摄色。所谓法处属于十二处之一,也就是意根所对之境,意识所缘之相分,总名为法处,通常说为法尘。由于处具有生长的意涵,所以说眼等六根以及色等六尘,为生心、心所作用之处,因此称为十二处;法处就是其中之一,而法处所含摄的色法,就称为法处所摄色。这法处所含摄的色法,实际上是由过去落谢的五尘影像,含藏在如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接著我们要说这八个心的现行,以及这八个心现行之后,必定会产生的一切法:八个心各有祂们相应的心所有法,以及这些心相应的烦恼、善法、无记法等等;这些心所有法,加上八个识,以及我们的色身五根等十一个色法,合起来运行的时候才能够有一切法的出现。这八个心的功能,以及辗转出生的一切法,马鸣菩萨统统把它们叫作有法。为什么有法又叫作一切众生心呢?因为这是一切众生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世亲菩萨的《百法明门论》把世间林林总总、不可计数的事物,分类归纳为五位百法,来统摄宇宙间的一切万法;而这五位百法是以八识心王为识之自相,以六位心所为识之相应,以十一色法为识之所变,以二十四心不相应行法为识之分位,由这四大类、总共九十四法和合运作,方能显示阿赖耶识自体之真如性。而这个真如性乃是阿赖耶识之所显法,不是能生阿赖耶识之法,更不是阿赖耶识所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个取境相的过程,是因为前七识不能直接与外五尘境相应,所以当五根对外境的同时,阿赖耶识就已经现行了这些色法的种子,由于阿赖耶识所含藏之种子不断的自心流注,才能在五胜义根上显现出与外境相同的内相分境相,让六识去运作,而有想蕴的生起。假使如中观应成派之宗喀巴等人,说无有阿赖耶识,则这整个过程不就停掉了吗?连五尘都不可能生起了,哪里还有眼见色尘生想、耳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第八识阿赖耶识能生万法,那么藏识是心,心体无形无色,如何能变生出物质——众生的色身与器世间的呢?二、四大种与极微物质属于佛教所说的色法,是由四大种组成的。四大种是指组成物质的四种基本元素,即地、火、水、风大种,其中地大种是指物质中具有坚硬性质的元素,有保持作用;水大种是物质中的湿润元素,有摄集作用;火大种是指物质中的温热元素,有成熟作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物质属于佛教所说的色法,是由四大种组成的。四大种是指组成物质的四种基本元素,即地、火、水、风大种,其中地大种是指物质中具有坚硬性质的元素,有保持作用;水大种是物质中的湿润元素,有摄集作用;火大种是指物质中的温热元素,有成熟作用;风大种是指物质中的动态元素,有生长作用。譬如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尿等是水大;体温是火大;呼吸是风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五上分结,首为色界三种妙欲之贪爱,谓色界有三种微妙之色法!色界天身之高广姝妙与庄严、色界天人之微妙音声、色界天身所生之微妙身触之乐;阿罗汉观察如是三种色界妙欲虚妄不实,故断此色界贪,是名阿罗汉贪断。次为无色界贪断;俱解脱及慧解脱之阿罗汉,皆观察“无色界有”虚妄,谓四空定中之微细觉知心乃是意识,十八界所摄,无常虚妄之法,是故不于无色界一切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菩提果之修证,全部都属于有情自身的八识心王、五十一个心所有法、以及十一个色法、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六个无为法。在这些法里面,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因为它含藏着让我们将来成就究竟佛道的功能,所以它又叫做如来藏。藏就是含藏的意思,因此有的祖师说:如来藏中藏如来。佛菩提具一切智及一切种智,至高无上,故名为大。一切智有十智:世俗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菩提果所修证的,全部都是属于有情自身的八识心王、五十一个心所法以及十一个色法、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六个无为法等。在这些法当中,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就是第八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又称为“如来藏”,由于祂含藏著未来可以使我们成就究竟佛道的功能,所以就叫作“如来藏”。所谓“功能”又名为“界”,也称为“种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菩提果之修证,全部都属于有情自身的八识心王、五十一个心所有法、以及十一个色法、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六个无为法。在这些法里面,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因为它含藏着让我们将来成就究竟佛道的功能,所以它又叫做“如来藏”。藏就是含藏的意思,因此有的祖师说:“如来藏中藏如来。”佛菩提具一切智及一切种智,至高无上,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六根里面有个意根,意根是无色根,是意识的所依根;祂也是心,不是物质,不是色法。那么其余的五根:眼、耳、鼻、舌、身根,都是有色根;这五个有色根又分成扶尘根与胜义根。胜义根就是我们的头脑,包括大脑、小脑、延脑,整个头脑就是五胜义根的集合体;我们外面所看得见的:眼如葡萄、耳如荷叶、鼻如悬胆、舌如偃月,身体则是像一个肉桶!这些叫作扶尘根,是五根中的扶尘根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首先来探讨如何观修贪著色法之过患,进而能厌离诸色。历史上倾国倾城的美女,往往是导致君王失去国家、失去城池乃至失去性命的祸端,因此贪著美色绝对是不好的,小则损失己身之利益,大则丧失一国之江山乃至殒命。《大智度论》卷17〈序品第1〉中云:云何弃色?观色之患!若人著色,诸结使火尽皆炽然,烧害人身。如火烧金银煮沸热蜜,虽有色味,烧身烂口,急应舍之。若人染著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明如下:舍利子!色法空相不异于空性心,空性心不异于色法空相,色法就是空性心,空性心就是色法;色法既如是,受、想、行、识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一段已经很清楚告诉大众:五阴—色受想行识—与空性心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非一非异。为什么?譬如色法,它是被出生的法,本身是生灭法,所以是空相;空性心无始劫以来就在,未来无量劫以后也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作为佛法讲师,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其他场合,遇见很多佛都是问我关于佛法知识的问题,请问什么是三法印?什么是心法尘?什么是色法尘?……很少有人会问一些关于自己的问题,彼此交流的时候似乎都已经完全没有了个人的问题所在,更多时候是关于学术上的交流,知识的思辨,而其中没有人,没有自己的存在。很多佛教的论坛上也更多呈现这样的局面,俨然成为一个个学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就是因为这个色法—我们的物质之法—它不是说一向都是快乐的,它有苦的时候,所以它是苦,它也随著苦来增长,而且因为忧苦来长养啊!而且它不离苦。因为这样子,所以众生就会有人厌离于物质,因为厌离而不产生快乐,因为不快乐于跟物质之法永远在一起,所以最后能够获得解脱啊!佛陀说受、想、行、识也是这样子,因为这样子,就是众生有因有缘能够获得清净。所以这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五蕴有色法及心法。色法是色蕴中之五色根及六尘;心法则包含了前六识识蕴与意根。意根是心法,非是色法,不是有色根;意根因为是意识生起及运作时的所依根,故名意根,归属在六根之中;前五根是眼、耳、鼻、舌、身根,都是有色根,加上心法的意根合为六根。六根与六尘相触而有六种入,六根所入之法,即是六尘,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经上说:根、尘、触三,生眼识乃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等于说,色法跟心法都是由这个第八识如来藏所创造出来的,而且祂的法性常住;因为祂本身是常住法,所以使得祂所创造出来一切世间,祂所形成的法性也是常住不变的;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说法界里面有常恒不变的第八识如来藏,可是也有经常变异的、生灭的世间法。可是世间人就是对于经常变异的世间法没有正确的认识,所以世间人对于佛法的认知就产生错误了。所以我们说,佛法跟世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我们再来看看七魄,七魄他所指的是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也就是说欢喜、生气、悲哀、恐惧、还有喜爱、还有厌恶、还有希求,这样子的法生存在物质当中,那这个还是心法跟色法混在一起;也就是说他认为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个是属于精神的一个状态,是意识相应于喜怒哀惧爱恶欲的这样的一个精神状态,生存于物质当中。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这个是生存于血肉之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也就是说:优楼频螺迦叶就说:我之前用拜火这个方式在求这个火神,其实是贪嗜于美味的啊!其实还是没有离开五欲的色法,没有离开色、声、香、味、触;没有离开财、色、名、食、睡这样子的一个色法;这个都是属于垢秽的、是属于污秽的法,所以我现在必须要把它弃舍掉。弃舍什么呢?弃舍这样子事火、祠火的方法。又说:我先甚愚痴,不识至真法;祠祀火苦行,谓为解脱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意识与五十一心所法相应:五别境(欲、胜解、念、定、慧);五遍行(触、作意、受、想、思);十一善;六根本烦恼;二十随烦恼;十一色法。意识心的现起有三步,第一步为率尔初心,第二步为寻求心,第三步为决定心。意识于五无心位(昏迷闷绝、睡眠无梦、无想定、灭尽定、正死位)消失而不现。意识是生灭法,如果把意识心当作真我,这种错误的见解就是我见。意根又称末那识,祂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