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这一世的五色根毁坏之后,见闻觉知心紧跟著坏灭;等到中阴身现起,见闻觉知心才又依于中阴身的微细色法为俱有依而又现行〔编案:六识的生起及运作须有未坏的五色根作为所依,而中阴身必具诸根,所以六识依之而又现行〕;但是得藉父母之缘入胎受生后,这一世的见闻觉知心就永远断灭;再又另外依于下一世渐渐形成的五色根为俱有依(也就是依随于下一世的五色根在母胎中一分分形成 三摩地

2018-07-23

佛菩提果的究竟是佛地,而佛菩提果所修证的,全部都属于有情自身的八识心王、五十一个心所有法、十一个色法、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第八识的七种性自性、人无我与法无我,以及六个无为法。在这些法里面,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又称为如来藏,因为祂含藏着将来成就究竟佛道而成为如来的功能,也就是含藏着能使众生未来成为如来的种子,所以祂也叫作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要舍的是它——追求外法的心!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真正拥有过外面的世界!我们所感知的一切:看到、听到、嗅到、尝到乃至触到的,都是由如来藏把物质色法转变成信号在我们的大脑相应的区域同步播放的结果(来至圣教,非末学现观)。当感知到这些信号,分析这些信号,和对这些信号产生种种想法时,这其中又不知需要多少个法为助缘。可明白和相信这个道理的人有多少? 三摩地

2018-07-23

世亲菩萨在这个论里面这样说:【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分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现。】(《大乘百法明门论》)就是把三界一切万法择取重要的一百法,这一百法可分为五大类,称为五位。第一位就是心法。世亲菩萨说,一切法中以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 三摩地

2018-07-23

首先来探讨如何观修贪著色法之过患,进而能厌离诸色。历史上倾国倾城的美女,往往是导致君王失去国家、失去城池乃至失去性命的祸端,因此贪著美色绝对是不好的,小则损失己身之利益,大则丧失一国之江山乃至殒命。《大智度论》卷17〈序品第1〉中云:云何弃色?观色之患!若人著色,诸结使火尽皆炽然,烧害人身。如火烧金银煮沸热蜜,虽有色味,烧身烂口,急应舍之。若人染著妙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五蕴中的色蕴,色蕴是藉四大为缘所出生的;受蕴是藉五根触五尘来领受触的内容所出生的;想蕴是藉五根触五尘以后,去了知触的内容,以及了知五尘的内容,所以才有想;行蕴是因为五根触五尘以后,对五根触五尘的内容以及受的内容,去作意生起作主,所以才有思,要去造作才有思;那么识蕴是藉由五根触五尘、意根触法尘生起了意识(及五识),所以都是要藉由因与缘才能出生的! 三摩地

2018-07-23

内心已无色法可触可知,住於纯属意识境界中,来观察一切有色境界的虚妄,这是第二种解脱。灭除身行与口行,舍离二、三禅境界的贪爱而清净的住於第四禅等至中,这是第三种解脱。已经度过色界的了知,灭除了瞋恚的想阴,住於空无边处而解脱於色界了,就是第四种解脱。度过空无边处,住在识无边处,是第五种解脱。度过识无边处,住於无所有处,是第六种解脱。度过无所有处,住於非 三摩地

2018-07-23

由于真心不是色法,无法眼见,其行相又极其细微,所以虽然祂与五蕴身在同时运作,没有一刻不在一起,但是如果参禅者没有正知见和极为细微的观察审思能力,是无法从五蕴十八界法中把祂辨认出来的,而这种观察审思的能力却不是我们平时在心中用语言文字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它是在内心不起妄想的状况下,运用离语言文字的思维观的能力,去参究念佛是谁?拖死尸的是谁?之 三摩地

2018-07-23

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分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现。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一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 三摩地

2018-07-23

过去世的五色根毁坏之后,见闻觉知心紧跟着坏灭;等到中阴身现起,见闻觉知心才又依于中阴身的微细色法为俱有依而又现行;但是得到父母缘受生入胎后,前一世的见闻觉知心就永远断灭,才又另外依于这一世渐渐形成的五色根为俱有依,也就是依于这一世的五色根,在母胎中分分形成这一世的见闻觉知心,才又分分现行;一世又一世都是这样,所以说见闻觉知心是有生之法。但是有生必有 三摩地

2018-07-23

过去世的五色根毁坏之后,见闻觉知心紧跟著坏灭;等到中阴身现起,见闻觉知心才又依于中阴身的微细色法为俱有依而又现行;但是得到父母缘受生入胎后,前一世的见闻觉知心就永远断灭,才又另外依于这一世渐渐形成的五色根为俱有依,也就是依于这一世的五色根,在母胎中分分形成这一世的见闻觉知心,才又分分现行;一世又一世都是这样,所以说见闻觉知心是有生之法。但是有生必有 三摩地

2018-07-23

过去世的五色根毁坏之后,见闻觉知心紧跟著坏灭;等到中阴身现起,见闻觉知心才又依于中阴身的微细色法为俱有依而又现行;但是得到父母缘受生入胎后,前一世的见闻觉知心就永远断灭,才又另外依于这一世渐渐形成的五色根为俱有依,也就是依于这一世的五色根,在母胎中分分形成这一世的见闻觉知心,才又分分现行;一世又一世都是这样,所以说见闻觉知心是有生之法。但是有生必有 三摩地

2018-07-23

假使在坏劫到来时,因为信受净土经典的开示,念佛七天后自己提前断命,也可以往生去极乐世界,那不就超越劫浊了吗?是超越了!不然的话,发愿往生去琉璃光如来的世界,那也是超越劫浊啊!再不然,往生去色究竟天也可以啊!这不就超越劫浊了吗?所以,众生不能超越劫浊、被劫所限制的原因,都是因为坚固妄想;对于色身存有坚固的虚妄想,认为色身是我,所以存想固形的结果,就被 三摩地

2018-07-23

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说,每天睡着了以后,前六识都断掉了,他怎么又会在第二天醒过来?一定是要有一个本来不生灭的心,祂一直都在,从来不间断,作为万法的所依,才有可能说在意识断掉的第二天,再帮某甲出生意识啊!这个万法所依的心,有没有可能是第七识呢?好,第七识又叫意根,是十八界中六根中唯一的心法,因为其他五根是色法。佛一直开示说阿罗汉入了无余依涅槃之后,是要灭 三摩地

2018-07-23

无色界没有种种物质的色法,纯粹为精神状态四空定的境界,没有下二界的贪、瞋,所以是以痴为代表;色界的境界,则是已经远离了欲界的种种欲而不再贪爱,也因为没有男女欲,所以色界天人都是中性身,以禅定持身,但仍有瞋与痴,而以瞋为代表;欲界则包含了欲界六天、人间、饿鬼、畜生及地狱,欲界的众生具足贪瞋痴三个法,而以贪为代表——贪著于欲界的种种法。也就是 三摩地

2018-07-23

色蕴者,谓色法积聚之义:色蕴以阿赖耶识心体为因,复以往世六识无明熏习为缘,是故阿赖耶识与意根入胎而取受精卵,而从母体中摄取四大以造色蕴五色根(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之扶尘根与胜义根);具此五根之后,「外法光明所照」则意根有念,于是促使阿赖耶识出生色蕴所摄内相分五尘,于五尘中则有意根所触知之法尘显现,皆属五蕴之十八界所摄;由是缘故,总说色蕴有十:眼根、耳、 三摩地

2018-07-23

一切五阴世间及三界世间皆是生异住灭,成住坏空,念念不停,如梦如幻,暂时现有;唯有证得如来藏,亲证阿赖耶识心体永无生灭,体性真实,非如虚空之常,亦非如色法之有、之无常,远离二边,不堕常见断见外道论中,永无生死,方能出离生死;上平居士、元音老人、徐恒志居士、一切藏密古今诸师,乃至台湾四大名山诸大法师,皆认取一念不生之离念灵知心为真实心,或者认取觉知心之 三摩地

2018-07-23

那其实这就是显色、形色、表色,这些所谓这色法的道理,那内中深谈的道理,我们就不去提了。我们这里要讲前面这么一堆,主要就是要来证成,即使您往生到极乐世界,您眼前所依于这个六识,所去了知、分别这样子的这一个极乐世界,仍然是您的内相分,仍然是您类似凡夫这些三界火宅当中,不肯脱离的宅男、宅女他眼前的那一部电脑一样,十三寸的就十三寸的画面,十七寸的就十七寸的 三摩地

2018-07-23

色界的众生虽然离开了欲界粗重的五欲,不染着于秽恶的欲界色法,但仍然被清净微细的色法所系缚;他们已经没有男女欲了,所以色界的众生是没有男女之别的。他们以禅悦为食物,用心意沟通当作语言;他们所需要的物质,会依着他们的福报而自己出生,依禅定力而出生;例如他们的衣服,就是自然而至,也就是自然就出现了。色界是证得禅定的人才能住的地方。现在佛教界一般的人,都误 三摩地

2018-07-22

世亲菩萨在这个论里面这样说:【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分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现。】(《大乘百法明门论》)就是把三界一切万法择取重要的一百法,这一百法可分为五大类,称为五位。第一位就是心法。世亲菩萨说,一切法中以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