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譬如说大乘的菩萨僧他要实证真心----就是不生不灭的这个如来藏----第八识,实证了这个之后就知道这个法界里面,除了生灭的这些诸法----这些色法、心法之外,还有一个不生不灭的第八识如来藏。所以因为这样子他就开始具有解脱的功德,也开始有般若的智慧,所以他当然可以显现出功德----广大的智慧功德跟广大的解脱功德。因为声闻人他也相信圆满的修多罗,可是声闻人跟这个缘觉,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说大乘的菩萨僧他要实证真心--就是不生不灭的这个如来藏--第八识,实证了这个之后就知道这个法界里面,除了生灭的这些诸法--这些色法、心法之外,还有一个不生不灭的第八识如来藏。所以因为这样子他就开始具有解脱的功德,也开始有般若的智慧,所以他当然可以显现出功德--广大的智慧功德跟广大的解脱功德。因为声闻人他也相信的修多罗,可是声闻人跟这个缘觉,他们 三摩地

2018-07-22

如是乃至意根法尘为缘,生起意识,即此意识有与非理分别俱行能起烦恼,由此意识于可爱的色法将生染著,别将生烦恼的意识,令其不生所有烦恼,令住于平等舍位,如是名为正念防护意根,于意根修律仪行。修根律仪行,略有五种差别相:1、能防护,即防守正念,及所修习常委正念,能防护诸根,令不掉动。2、所防护,即眼、耳、鼻、舌、身、意根。3、从何防护,即从可爱不可爱的色境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说大乘的菩萨僧他要实证真心——就是不生不灭的这个如来藏——第八识,实证了这个之后就知道这个法界里面,除了生灭的这些诸法——这些色法、心法之外,还有一个不生不灭的第八识如来藏。所以因为这样子他就开始具有解脱的功德,也开始有般若的智慧,所以他当然可以显现出功德——广大的智慧功德跟广大的解脱功德。因为声闻人他也 三摩地

2018-07-22

大种性自性与生命现象所谓大种性自性,是指如来藏具有摄取四大(地、水、火、风)极微而变生色法(包括色身)以及执持色法的功能。从受精卵形成的那一刹那,如来藏便进驻受精卵(同时进驻的还有第七识末那识),操纵其、生长、分化,以及胚胎的形成与发育,从婴儿长大;一切生命活动,悉皆离不开如来藏的大种性自性;如来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世间生物医学家不知如来藏, 三摩地

2018-07-21

我们如果把它当成是缘起性空的话,那么色即是空,你说因为这个色身是因为因缘和合所成,所以它终归于空,这样讲是可以讲得通;但是回过头来,空即是色你又怎么解释呢?为什么空又可以说它就是色法,这样子你就解释不通。为什么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为什么想即是空,空即是想?乃至于说行、识也是这个样子。所以其实这里的空,不是在讲缘起性空,而是这里的空是在讲如来藏。为什 三摩地

2018-07-21

受精卵由如来藏执持在母体子宫内,经五、六个月的长养,渐渐具足六根,其中前五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都是色法,于今世母亲子宫里借着父精及母血中的四大为缘,才能渐渐圆满成就身根;后一意根,是前一世死前的意根,亦即是中阴身之意根,携带第八识投胎而来。因六根具足的关系,能接触外五尘而变现内六尘相分,故内六尘相分是如来藏间接出生之法。因有内六尘相分故 三摩地

2018-07-21

色尘不可能从昨天带到今天,我这个色身时时刻刻在转变,山河大地这一些,从化学元素来讲,从您我所看得到的,这一些树叶、这些种子、这些颜色的变化、大小形状的变化、生老病死的变化,我们都很容易察知,它是无常之法刹那生灭的,六尘不可能能够记持业种,它是物质色法。六尘不能,那六识能吗?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最简单的例子,佛法当中我们有说无心五位: 三摩地

2018-07-21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问言:『梵天!诸佛如来可离色法而得名耶?』答言:『不也!文殊师利!何以故?以色身如,及法体如,彼二如法非一非异,诸佛如来如是得名,如来如实真如得名。若佛如来如实得名,彼则不失。』」(1-7,p.65)当知,此所说之真如即是阿赖耶识净除二障后,所转变成之无垢识也。八、阿赖耶识是常住法(一)经中明说阿赖耶识心体恒常不断不灭。1.《入楞伽经》 三摩地

2018-07-21

六根中的前五根都属于色法所摄,即是名色中的色。眼根有扶尘根与胜义根之差别,眼之扶尘根就是指眼窝中之眼球及其所属的视觉神经,眼的胜义根则是指脑部掌管视觉的头脑之局部。其余四种有色根,也都有这两种根的差别,都各有胜义根与扶尘根。这五根都是随有色根立名,譬如眼根因为属于眼,而且是接收色尘的受器,所以立名为眼根;此根随眼立名,而为眼识生起及运作时的所依根, 三摩地

2018-07-21

也就是说,这个三自性是由八识心王以及祂的心所有法所变现的色法,还有不相应行法、无为法等等的这些的缘而显现的。这样子去现观五蕴十八界等法,都是第八识心体的种种的功能中的一小部分;然后转依第八识心体的真如性,所以就不会生起了执著、就不会堕到我与我所当中;能够了知依他起性本来不是会让人流转生死的因,会流转生死是因为众生不能够了知觉知心等六识是依他起性,然 三摩地

2018-07-21

(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也)阿难!又汝所明意法为缘生于意识;此识为复因意所生、以意为界?因法所生、以法为界?阿难!若因意生,于汝意中必有所思发明汝意;若无前法,意无所生;离缘无形,识将何用?又汝识心与诸思量兼了别性,为同为异?同意即意,云何所生?异意不同,应无所识;若无所识,云何意生?若有所识,云何识意?唯同与异,二性无成,界云何立?若因法生,世间诸法不 三摩地

2018-07-21

色法色法。非色法者心心数法。色法者地水火风。善男子。心名无常。何以故。性是攀缘相应分别故。善男子。眼识性异乃至意识性异是故无常。善男子。色境界异乃至法境界异是故无常。善男子。眼识相应异乃至意识相应异是故无常。善男子。心若常者眼识应独缘一切法。善男子。若眼识异乃至意识异则知无常。以法相似念念生灭。凡夫见已计之为常。善男子。诸因缘相可破坏故亦名无常。 三摩地

2018-07-21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明如下:舍利子!色法空相不异于空性心,空性心不异于色法空相,色法就是空性心,空性心就是色法色法既如是,受、想、行、识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一段很清楚地告诉大众:五阴—色受想行识,与空性心两者之间的关系非一非异。为什么?譬如色法,它是被出生的法,本身是生灭法,所以是空相;空性心无始劫以来就在,未来无量劫以后也在,本身是不 三摩地

2018-07-21

由于妄心与真心的合和运作,其法相都不为色法,难以区分出来,因此众生与大乘根性之外余人亦难以信受此实相之法。是故佛在《胜鬘经》说: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一切众生都有自性清净心,这个清净心本然具在原本清净,可是这个自性清净心又是有污染的,含藏了被七识心污染的种子,这也就是《心经》上所说真心与妄心不一不异的关系 三摩地

2018-07-21

空中无色是在讲如来藏的独存境界——无余涅磐中,没有了色法(注:12),没有了色身,即没有了色、声、香、味、触五尘,眼、耳、鼻、舌、身五根。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香、声、味、触、法。:无余涅磐中,没有了色法,心法也不存在了,即是五蕴之中色蕴灭除了,受想行识依次无存;眼、耳、鼻、舌、身包括意识不再起了,意根自我灭掉后 三摩地

2018-07-21

(一)心法八(有主动支配能力)眼识(能观);耳识(能听);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诸法);末那识(又名传送识、染污识、染净依,即根本意识能分析诸法);阿赖耶识(又名无没识、含藏识、能藏诸法,永为种子)(二)心所法五十一(受心王指挥)1、遍行五(通善性、恶性、无记性)作意(心生境界,作意境);触(由境生心);受(由触生受); 三摩地

2018-07-21

在色界更上一层的无色界,那里的天人没有物质的色法,纯粹是精神体的境界。无色界中的天人,和在人间进入四空定的有情,虽然同样都是只剩下意识、意根和阿赖耶识三个识,但是还是有差别的。差别在于无色界的天人,纯粹是精神体,而人间进入四空定等至位中的有情,除了意识、意根和阿赖耶识三个识之外,他们还都有人间的物质身体,因此他们要进入四空定的境界,还得要依靠这个身 三摩地

2018-07-21

所谓二所现影故是指色法十一,也就是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以及法处所摄色。这十一种色法,乃是八识心王及其相应之五十一心所法所共生而显示出来之影像,由于幻有幻灭,所以名之为影。色法是五位百法中的第三位法,包括了五色根、五尘与法处所摄色。眼等五色根,各有扶尘根及胜义根。扶尘根即是可见可对之五色根,譬如眼如葡萄、耳如荷叶、鼻如悬胆、舌如半月 三摩地

2018-07-21

在前面的单元中,我们依序说过了一切最胜故的八识心王,与此相应故的五十一心所法,二所现影故的十一色法;今天我们则要继续说明三位差别故。所谓三位差别故,就是指心不相应行法。而心不相应行法是五位百法中的第四位法,总共有二十四个法。这二十四法为什么叫作不相应行呢?意思是说,这二十四个法不像色法、心法、心所法等有实质的体相,它是依心王、心所、色法等三法分位假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