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在大树的枝叶摇曳上看得清楚,静止的树干上也看得分明,心中却很清醒冷静,然后一阵一阵地,长久以来的许多的疑问无声无息地一个个无言地解开而浮现出来,便向师父报告:“所以佛性是心法,不是色法!”师父回答:“是啊!佛性就是如来藏的……。哎呀呀!我这个笨蛋,还一直以为佛性一定有著色法的成分;不过也没错啦!眼见佛性是在色法上见,是在五尘上见,是在六 | admin 2024-07-01 |
|
2020年琅琊阁真如一样须找个第九识来安立世智聪辩的琅琊阁以为不要犯上2003年退转者的错误,即可附会《成唯识论》所说的真如来指责法主;因此琅琊阁等人不再主张“琅琊阁真如”可出生阿赖耶识,而将“琅琊阁真如”说为仅是无为法性[ 琅琊阁,〈《我的菩提路》(五之十):张志成—《成唯识论》中“自体”、“自性”的定义以 | admin 2021-02-02 |
|
譬如说色、受、想、行、识,这个色它的自性是什么呢?佛陀在《阿含经》里面说,所谓的色阴就是一切四大还有四大所造色,也就是说把所有的四大,具有四大的特性的法,还有由四大所造的种种的衍生出来的这些色法,全部都纳入色阴里面;然后这些全部都是生灭变异的,不可以把其中任何一法当作是真实。受、想、行、识也是同样的道理。也就是说在作观察的时候,要把这些境界里面归进 | admin 2020-08-28 |
|
外境是物质的色法,眼识所见的色尘则为似色相分境,二者不能说是同一个法,故名非一;但是眼识所见的相分是依外境而显现,与外色尘境界相一模一样,没有差别,故名非异。因此缘故,说眼识的体性法尔如是缘于色尘境;而这些法都是如来藏所具有的种子功能,都属于如来藏圆成实性所运作的对象;因此说,眼识是由圆成实性所运为的。又眼识的出生,不是祂自己能够出生的,而是以第八 | admin 2020-07-27 |
|
那什么是色法?就是物质,物质就是四大,四大就是物质还有这个四大所造的各种物质。这些心法叫作名,心法有心法各种的内容,色法有各种色法的内容,所以色异、名异;既然色法跟心法有种种的不同,所以说,就把它说就是名跟色。可是名跟色还是太抽象了,所以才要更进一步作解剖,再把名色作更进一步的解剖,解剖在佛法里面就叫作观行;只是在过去的佛法的术语里面,在古代没有解 | admin 2020-07-17 |
|
”未能亲证如来藏阿赖耶识者,不能以般若中道现观阿赖耶识变现五色根,及藉五根触五尘之方便而幻化六识心之真实理;亦不能以般若中道而现观一切外六入色法唯有阿赖耶识能藉所亲生之五色根及意根与之相触,亦不能现观识阴六识所取一切六尘境界都是阿赖耶识所变生的内相分,故不知自己所得之一切六入都是内六入;因此更不能以般若中道进而现观识阴六识是藉根触尘而由阿赖耶 | admin 2020-07-02 |
|
由于妄心与真心的合和运作,其法相都不为色法,难以区分出来,因此众生与大乘根性之外余人亦难以信受此实相之法。是故佛在《胜曼经》说: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一切众生都有自性清净心,这个清净心本然具在原本清净,可是这个自性清净心又是有污染的,含藏了被七识心污染的种子,这也就是《心经》上所说真心与妄心不一不异的关系 | admin 2020-06-26 |
|
无色界天中没有天的境界,因为他们都没有色法,只有受、想、行、识;他们的受、想、行都是四空定的境界,没有色身,所以识阴─这时只剩下意识─就住于四空定的境界之中。无色界天本来不该称为天,但因为他们的境界超过色界天,所以依旧称为无色界天。那么在四禅天的境界之中,是远超过色界中的无想天人,因为他们能把意识灭除,但色界天凡夫们的最高境界就是四禅的无想天;所以 | admin 2020-06-20 |
|
为什么要区分五阴需要用禅定的方法呢?因为其实如果没有用禅定的方法,其实是没有办法让人清楚地区分色法跟心法的。那我们可以看到在《阿含经》里面有非常多的地方,就在讨论死亡跟灭尽定、跟非想非非想定中间的差别,为什么要讨论这个差别呢?其实就是在区分色法跟心法,因为色法跟心法经常是混淆在一起的,是混合在一起的,只有在最接近死亡的状态之下,色法跟心法才能够作最 | admin 2020-06-12 |
|
五上分结,首为色界三种妙欲之贪爱,谓色界有三种微妙之色法--色界天身之高广姝妙与庄严、色界天人之微妙音声、色界天身所生之微妙身触之乐;阿罗汉观察如是三种色界妙欲虚妄不实,故断此色界贪,是名阿罗汉贪断。次为无色界贪断;俱解脱及慧解脱之阿罗汉,皆观察『无色界有』虚妄,谓四空定中之微细觉知心乃是意识,十八界所摄,无常虚妄之法,是故不于无色界一切境界起贪,心 | admin 2020-06-10 |
|
但是真实心的法相,祂虽然有真实体性,可以由证悟的人证知而现前体验祂的体性,却又是无形无色的空法,不是色法,不是物质的法,所以又叫做空性。《心经密意》空有两个含意:一个是空相,一个是空性。妄心之相也是空,真心之相也是空,同样都没有形色,都不是物质的色法。《心经》里面讲诸法的空相,说见闻觉知的心——眼耳鼻舌身意识等六心——无常、变异 | admin 2020-06-08 |
|
妄心之相也是空,真心之相也是空,同样都没有形色,都不是物质的色法。《心经》里面讲诸法的空相,说见闻觉知的心——眼耳鼻舌身意识等六心——无常、变异、终归坏灭,但是诸法却必须依见闻觉知心及如来藏真心,和合运作以后,才能间接的生起在我们的觉知心中,所以诸法也是同样的无常、变异、终归坏灭,所以叫做诸法空相;可是,除了这一种空,还有另外一 | admin 2020-06-08 |
|
空界乃是色中空隙,是色边色;乃相待于色法而施设空界,如口空、咽喉空、茶杯空......等,于色边施设彼空界,非谓无穷尽之虚空也。空则是虚空,故云非色、不可见、无对、无为。空界则因色而有,色若有变,空界随变;如杯空界,装水后空界改变,故云空界是色、可见、有对、有为。此即小乘法中所说地水火风空识等六界之空大是也。此空大在于色中,不是色外之无尽虚空。《平实书笺 | admin 2020-06-08 |
|
《甘露法雨》第六根意根,祂是无色根;无色根的意根是心,不是物质的色法,不是有地大、有形色的法。由于五根是色法,色法本身是不能了知色声香味触法的,只有心才能了知色声香味触法,因为五根是色法,不是心法。既然意根能够接触五尘上面的法尘,当然祂就一定是心嘛!如果祂不是心,那祂不就是跟五色根一样成为色法了?如果不是心法,那祂怎么可能了知色尘相呢?请问:眼根能 | admin 2020-06-08 |
|
五上分结,首为色界三种妙欲之贪爱,谓色界有三种微妙之色法——色界天身之高广姝妙与庄严、色界天人之微妙音声、色界天身所生之微妙身触之乐;阿罗汉观察如是三种色界妙欲虚妄不实,故断此色界贪,是名阿罗汉贪断。次为无色界贪断;俱解脱及慧解脱之阿罗汉,皆观察「无色界有」虚妄,谓四空定中之微细觉知心乃是意识,十八界所摄,无常虚妄之法,是故不于无色界一切 | admin 2020-06-08 |
|
复又宣说一切种智--有情本有之第八识中所含藏之一切种,所谓世间一切有漏法种、出世间一切无漏法种、一切种子流注……等种智正理;由是宣说此根本识之种子流注,所示现之有根身及七转识、七转识相应之心所有法及善法烦恼法、法处所摄色法、心不相应行法、六种无为法等。为说明如是法性,乃说第二能变识--末那,及说第三能变识--意识乃至眼识,遂有四缘五果… | admin 2020-06-08 |
|
为什么诸法都是从如来藏出生而不生不灭呢?是因为有情投胎后,六根出现了,而这六根都是从如来藏出生;前五根是色法,藉着地水火风和合而有,后一根是意根是心法,无始劫来就与如来藏在一起,犹如难兄难弟一样。由于如来藏藉着前五根去接触外五尘,而有了外六入、内六入,由如来藏出生了外六尘、内六尘;这就是唯识学所说:六根、六尘与触心所三和合的缘故,而由如来藏出生了六 | admin 2020-06-08 |
|
假使在坏劫到来时,因为信受净土经典的开示,念佛七天后自己提前断命,也可以往生去极乐世界,那不就超越劫浊了吗?是超越了!不然的话,发愿往生去琉璃光如来的世界,那也是超越劫浊啊!再不然,往生去色究竟天也可以啊!这不就超越劫浊了吗?所以,众生不能超越劫浊、被劫所限制的原因,都是因为坚固妄想;对于色身存有坚固的虚妄想,认为色身是我,所以存想固形的结果,就被 | admin 2020-06-08 |
|
妄心之相也是空,真心之相也是空,同样都没有形色,都不是物质的色法。《心经》里面讲“诸法的空相”,说见闻觉知的心(即眼耳鼻舌身意识等六心)无常、变异、终归坏灭,但是诸法却必须依见闻觉知心及如来藏真心,和合运作以后,才能间接的生起在我们的觉知心中,所以诸法也是同样的无常、变异、终归坏灭,所以叫做“诸法空相”;可是,除了这一种空,还有 | admin 2020-06-08 |
|
法又分为色法与心法,色法是色蕴,而心法则是识蕴、受蕴、想蕴及行蕴。对我们来说,所有一切的法都是由我们的眼识、耳识、鼻识乃至意识所感知而形成的,所以法也就是我们六识所成的境界。而六个识都各有其根、尘、识三者和合的运作,所以总共就是十八界,因此法又叫十八界。我们透过五根——扶尘根,去摄取外面的相分,然后呢成像在我们大脑的胜义根,这个是内相分;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