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什么是“慧境界”?乃是菩萨证悟自心如来第八识,发起般若的智慧后,才能够如实了知空性心如来藏于一切法所显现出的无分别慧之慧境界。也就是菩萨于真见道证悟自心如来第八识之心境界而发起了总相智,能了知第八识如来藏恒离六尘觉观,又能对诸法广作分别,而此分别却都是于六尘无分别的境界,是为自心如来的“慧境界”。而这样的无分别慧,不是阿罗汉所能 | admin 2020-07-27 |
|
譬如种子有流注性,乃是于真如心体内种子流注而有出生、安住、变异及消灭的现象出现,也就是佛法所说的生住异灭;又种子的流注速度非常快速,如《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1开示:是诸法等,即生即灭,即有即空,刹那刹那亦复如是。何以故?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经九百生灭,诸有为法悉皆空故。2经中开示:仅仅一个念头的生起,就已经历了八万一千次的生灭,可以证明种子 | admin 2020-07-27 |
|
三无性有二种说法:一者是以唯识学无生法忍的立场来说,一者是以如来藏本来无一物的极寂静之般若中观立场来谈。首先,以唯识学无生法忍的立场来观待,乃是菩萨依于依他起性的蕴处界以及意根的遍计执性,如实观待蕴处界以及所辗转出生的一切法,皆悉依于不生不灭的空性心如来藏藉著种种缘而出生的,都是虚幻不实的生灭法,没有能够自己独自存在的体性;众生不了知一切诸法的虚妄 | admin 2020-07-27 |
|
当菩萨以此功德作为基础,再透过参禅的方法去参究真心如来藏之所在;于因缘成熟,般若正观现在前(亲证真心如来藏之所在),也就是发起正确而且真实的智慧,因而成就菩萨初果功德,可以现前观察自他有情真心本性清净及种种运为,这样的智慧境界不通一切二乘、凡夫以及外道,是名正智。所谓如如,就是指真心如来藏,祂不仅无形无相,而且于六尘诸法如如不动。如果想要亲证于六尘 | admin 2020-07-27 |
|
再者,欲得证无生法忍—大乘佛菩提之增上慧学,须由大乘真见道入手—破参明心,证得第八识法界实相心如来藏而发起般若中道智,然此唯是大乘无生忍(已亲证并能够安忍自心如来藏之本来无生)之人无我智,唯阶别教七住位,尚不得法无我智,名为真见道位之习种性菩萨,此后尚须消除异生性、熏习修道性、熏习增上慧学。在修学种智过程中,随时随地将其所学,配合所悟如来 | admin 2020-07-23 |
|
(《般若信箱》)证悟者身边的护法神证得《楞严经》中说的金刚三昧,就常常可以为大众说一点法;当你说法时,旁边的护法神、鬼神们听了以后心生欢喜,因为发觉你说的法跟大法师、大居士们不一样,都是有实证而且是深妙的,也有许多都是闻所未闻法,讲得真有道理,可是他们总是听不懂。正听的时候觉得真是有道理,等你讲完了,他们又忘记你讲的是什么法义,又无法记忆与转述。这 | admin 2020-07-23 |
|
南无普眼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摩诃萨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摩诃萨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摩诃萨 | admin 2020-07-23 |
|
西元一九九七年九月六日菩萨戒子:萧平实合什目录法身即是如来藏,即是阿赖耶识如来藏在众生身中,不在虚空譬如真如遍一切处非是遍满虚空凡夫之杂染真如不能遍一切处,亦非众生共有同一个真如佛子若有误认一无所有之虚空为真如者,应速远离般若禅与禅定之修法不同,应有拣择真如非虚空中之能量,亦非众生共有虚空之能量无念灵知是妄心,永无可能变为真心有所得法是妄心境界,非 | admin 2020-07-23 |
|
但是,平实导师所亲证的禅定以及般若诸法,这位法师他却一直没有办法实证,这当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对于宗门密意一直都还有所疑惑。平实导师曾经清楚的说明,祂陆续在定中所见到过去世和这位法师互动的情形:在九百多年前,当时平实导师是一位禅师,而这位法师那一世则是平实导师的师兄;这位法师在当时就对宗门密意的信力不足,而一直心中犹疑不定。平实导师在过去世也 | admin 2020-07-15 |
|
但相对于正觉教团绝大多数不退转之证悟菩萨来说(也包括琅琊阁之眷属、朋侪等多位证悟者),确实皆可“分辨‘密意’的对错和实质”,与琅琊阁写手充满怀疑的态度大相迳庭,而其阁主至今仍不敢轻言否定禅宗般若之密意。历史上多少学人少小出家,经论鲜少涉猎,在丛林中接受禅师锤炼,一生没有开悟,耗费大量金钱、时间、精力,多少年过去都不肯放弃,直至命 | admin 2020-07-12 |
|
此举受到朝廷的褒奖,以“般若”(在佛教中意为“智慧”)诏赐其座(见《咸淳临安志•宗杲传》)。绍兴二十七年(1157)宗杲奉旨第二次回到径山能仁寺,僧俗仰慕,如见亲人。虽年事以高,常思考寺庙的发展,积极提携后生,整理法语公案,为弘扬佛法贡献出毕生的精力。绍兴三十一年(1162)退居径山寺明月堂。宗杲在建王府邸为建王(即后来登位的孝宗皇 | admin 2020-07-06 |
|
其实波斯匿王当时的证量,已经是很高了,有经文为证,在《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之中有这么一段的经文:【尔时世尊告大众言:是波斯匿王,已于过去十千劫龙光王佛法中,为四地菩萨,我为八地菩萨;今于我前大师子吼。】(~《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所以波斯匿王当时示现为国王之身,是示现在诸佛成佛之世来护持世尊正法的种种菩萨相貌之一。如同世尊在《妙法莲 | admin 2020-07-06 |
|
因为这样的缘故,菩萨积极培养自己的福德,努力去做菩萨的六度万行,未来才有机会遇到真善知识,并跟随真善知识修学般若,并且在真善知识教导之下,得以破参明心,成为七住满心菩萨,乃至眼见佛性,成为十住满心菩萨。如是,菩萨依佛所教导的次第修学,渐次圆满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阶位,最后得以成就大菩提果,成为佛陀。从上面分析可知:众生真正的长生不老药就是 | admin 2020-07-06 |
|
所以禅定跟慧是不一样,禅定是有修就有,那慧是开了,除非你自己否定,所以般若慧它是不容易退失的。这两样是不一样,一个是靠功夫然后再靠慧力,然后能够断除对欲界的贪爱,这是比较牢靠的修法;那一般外道,他因为没有戒律的关系,没有戒律的关系,所以他所修的禅定,很容易落到刚刚所说的邪魔外道。邪就是贪心不除,贪心不除谓之为邪。就是对钱财的观念,没有办法淡薄,甚至 | admin 2020-07-06 |
|
当他听到《金刚经》中有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一。这些经文的开示,他就想那到最后连一法都没有,那该怎么办?因此他心中生起了烦恼;他就想:如果修行修到后来什么都没有,那修行修个什么呢?这个现象就是因为他缺乏了解第一义正确知见。若一个修行人,他能够深入了解第一义的知见,而且非常理性而不害怕的人,这就表示他 | admin 2020-07-06 |
|
若没有在实证法界实相的人,他还需要随佛修学般若智慧乃至学一切种智。般若就是禅,体究念佛就是般若禅,因此修净土法门的人,终究是要建立第一义的知见,不应该执著于佛的名号、佛的形象,而应该以佛的名号功德及庄严像功德,转求证悟法界的实相智慧。------《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第024集理行之三:深解第一义知见>正伟老师 | admin 2020-07-06 |
|
而这一个无法生忍乃是初地、二地、三地不等,完全看行者在往生前所修学实证圣道门中第一义般若知见、种智的知见的内容多寡以及自己舍寿前自己所破除所知障的内容多少;还有此世所降伏的、所断除的性障程度多少;以及所修集每一位阶应该有的福德多寡,依据这一些的差别而往生极乐所证得的果德,而虽然是上品上生,可是却有所差别。在这样的前提下,虽然都是上品上生,但是每一个 | admin 2020-07-06 |
|
而在龙华三会,二乘声闻解脱道解说完毕以后,这个时候就会开始第二转而宣讲有关于般若中观的部分,这个时候就是修学大乘佛菩提道的菩萨们亲证如来藏的开始,而能够去现观这个本识的中道性。换句话说,如果今时你虽然听闻了有一个如来藏,但是却还是不能够亲证,而且对于解脱道上的修证一直苦苦无法实证,就应当要至心归依于圣弥勒菩萨;因为在龙华三会之后,如果您能够如上述经 | admin 2020-07-06 |
|
─平实导师─(2013年6月初版八刷版本里没有此段文字)────────────────目录一、学佛首要——断除三缚结二、我见之意涵三、如何断我见甲、与五种别境心所法相应之觉知心为意识心乙、离念灵知心是意识心丙、断疑见丁、断戒禁取见四、观行蕴处界我之生起次第甲、五蕴我乙、十二处我丙、十八界我五、了知识阴的虚妄性是修行的关键甲、识阴的定义乙、识 | admin 2020-07-06 |
|
所以要求证解脱生死,并且要亲证不生不灭的常住法如来藏,发起般若中道智慧,接着再悟后起修。也就是跟随有唯识种智证量的大善知识进修唯识种智增上慧学,这样次第增上修学,乃至未来能具足一切种智,成就究竟佛道。菩萨虽然知道说:一切法汇归如来藏时,一切法无生、无起也无灭;可为了成熟教化众生,所以菩萨不畏惧生死,还是要来人间示现有生有死、有起也有灭。可菩萨不是只 | admin 2020-0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