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我们从禅宗的一则公案来说明:般若禅不是禅定。《景德传灯录》卷五有一段公案:【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么?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于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师作什么?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得成镜耶?师曰:坐禅岂得成佛耶?一曰:如何即是?师曰:如人驾车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一无对。师又曰:汝学坐禅?为 | admin 2020-02-18 |
|
我们再举例,例如佛陀的三德——解脱德、法身德、般若德,这些还是有为法,但却全部都是无漏性的。因为佛陀无量的功德,是拿来利乐有情、利乐众生,当然是有作用的法,有作用的当然就是有为法,无为法是无作用的。再举例来说,例如佛陀的四智圆明,也是无漏的有为法,例如佛陀的第八识无垢识,在因地叫作阿赖耶识,成佛的时候改名无垢识。由佛陀无垢识出生的大圆镜智 | admin 2020-02-18 |
|
[8]六百卷《大般若经》浓缩为《金刚经》,再浓缩为《心经》。[3]《心经》为大般若经的精华所在,讲的是般若的总相智、别相智及真心如来藏之体性。这一个真心,或者说本心,是每一个众生都有的;不仅有,而且每天都要依赖他,每一刻也都离不开他,但却始终不知道他、不认识他。[9]《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指的金刚,表示法界中有一个法,他是坚固而不可坏,所以没有任何一法可以 | admin 2020-02-18 |
|
又名:真如(《华严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宝积经》),法身(《华严经》《法华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宝积经》《增一阿含经》),为大乘第一义谛丶胜义谛之根本。念佛净土法门所说的自性弥陀丶自心如来,即是此如来藏,以如来藏中藏如来,能成就佛果故。在《阿含》诸经中,即是识入胎之识(《长阿含经》《中阿含经》)丶齐识而还之识(《杂阿含经》),以《阿含经 | admin 2020-02-18 |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shè]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 | admin 2020-02-18 |
|
此外,也解释《心经》第一段经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指:破参明心的菩萨,现前双照真心本来自在以及五蕴皆空,并转依真心无所得的体性,因而度了一切苦厄。继续讲解《心经》下一段经文: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明如下:舍利子!色法空相不异于空性心, | admin 2020-02-18 |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解释如下:舍利子!诸法是空性心所出生的法相,它从本以来不生,所以未来也不会灭;它从本以来没有染污,未来也不会有污垢;它从本以来没有增加过,未来也不会减少。有很多佛弟子们对于这段经文产生疑惑,因为他们知道诸法本来就是有生有灭、有垢有净、有增有减的法,怎么会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呢?譬如一个人在母胎为胎儿,出生为婴儿,慢 | admin 2020-02-18 |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明如下:是故空性心的实际理地是没有色蕴存在,没有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存在;没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存在;没有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存在;没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存在。佛已经开示:空性心的实际理地是没有五阴、六根、六尘、六识存在。既然空性心的实际理地没有任何一法存在,当然是极寂静没有 | admin 2020-02-18 |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明如下:真心的实际理地没有十二因缘所说的无明,既然没有所谓的无明,当然没有无明尽这件事,乃至真心的实际理地没有十二因缘所说的老死,既然没有所谓的老死,当然没有老死尽这件事;真心的实际理地既然没有苦圣谛、苦集圣谛、苦集灭圣谛、苦集灭道圣谛,当然没有所谓的四圣谛可言;真心的实际理地没有智慧,也没有任何有所得这件事,因为真心无所 | admin 2020-02-18 |
|
今天继续《心经》下一段经文: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明如下:菩萨依所亲证的真心,及转依真心无智亦无得的体性来修行,心里不会有种种罣碍。因为没有罣碍的缘故,心里不会有种种恐怖事情出现,所以能够远离种种颠倒与梦想的境界,最后可以证得菩萨最究竟的涅槃,那就是佛地的无住处涅槃。《心经 | admin 2020-02-18 |
|
就因为他们没有证得第八识真心如来,所以不能发起般若实相智慧,才说他们只是证得二乘菩提的解脱果而已,不能成为实证佛菩提的菩萨。大乘禅宗的开悟明心就是找到了自己的真心第八识如来藏的所在,亲证第八识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如是才能现观第八识的种种体性(功德性)而生起真正的般若实相智慧;若没有证得如来藏,就只能理解般若实相的表相,无法发起真正的实相智慧;所以想 | admin 2020-02-18 |
|
也就是说,赖耶缘起就是一切法的缘起,离开阿赖耶识就不可能有一切法的缘起缘灭,所以一切世间法的缘起缘灭,包括一切有情蕴处界的缘起缘灭,都是以阿赖耶识为因,乃至佛法解脱道中所说蕴处界缘起性空的正理,以及佛菩提道的实相般若与一切种智,都依阿赖耶识而起,这就是赖耶缘起。因为阿赖耶识集藏了八识心王一切种子,也就是一切的功能差别,并且无始劫来恒不断灭地集藏有情 | admin 2020-02-18 |
|
如果再以事一心的念佛三昧功夫进而参禅,让心念止于所缘境话头上,并藉由观来寻觅从来离见闻觉知的金刚心如来藏;最后于因缘成熟时,一念相应证得金刚心如来藏,这时生起般若智慧,心得决定毫无怀疑,就是达到理一心的实相念佛三昧,或称为金刚三昧了。一般的外道也有许多三摩地,也就是种种定的说法,但那不是佛法所说的三摩地;在佛法中所说的三摩地或是三昧,大致上可以分成 | admin 2020-02-18 |
|
由斯五位百法之次第,归结于八识心王;若无八识心王,万法悉不能生,譬如七转识灭已--入无余涅槃位中;即是《般若心经》所述之是诸法空相,......无眼耳鼻舌身意,无眼识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智亦无得...。何以故?谓七转识若灭,尚无觉知者,何况有智有得?何况有无明尽?万法俱泯故,阿赖耶识亦不复受生,不再出现于三界。而想受灭无为,虚空无为,非择灭无为. | admin 2020-02-18 |
|
能够如是亲证无为法的人,就能出生般若智慧,乃至佛地的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等四智,也是同样的道理,都是由于佛菩提道的修证而得以出生;因此在种智中说,四智是所生法,非是所显法。各位菩萨,经过前面说明以后,相信您对五位百法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认识与了解。我们可以总结来说:这五位百法之生起是有其次第性的,要依八识心王为最先,然后依五十一心所 | admin 2020-02-18 |
|
广义的善知识是指:十方三世诸佛、大乘胜义菩萨僧、佛所说的三藏十二部经,以及证悟菩萨所造论等等;狭义的善知识则指:在大乘法中明心开悟以上的菩萨,对实相法有所亲证,这些三贤位、初地以上圣位菩萨,不但断我见,并已悟得空性心如来藏,已入实相中,能为我们开示大乘实相法义,宣说第一义谛妙法,让我们将来有机会因为他们的教导,而触证空性心如来藏,使我们生起般若智慧 | admin 2020-02-18 |
|
如果再以事一心的念佛三昧功夫进而参禅,让心念止于所缘境话头上,并藉由观来寻觅从来离见闻觉知的金刚心如来藏;最后于因缘成熟时,一念相应证得金刚心如来藏,这时生起般若智慧,心得决定毫无怀疑,就是达到理一心的实相念佛三昧,或称为金刚三昧了。------《三乘菩提之常见外道法二》<第012集《广论》所说三摩地的错谬(上)>正雯老师 | admin 2020-02-18 |
|
所以,除了伪经以外,如有主张佛经是互相矛盾的,《阿含经》与《般若经》互相矛盾的,那么这样表示说他是没有实证的。因为三藏里面所说的法,都是有贯串性的,都是以如来藏为因而说的,只有显说隐说的差别,只有方便与究竟的差别。所以,佛教徒对全部佛经的态度怎么样呢,从前面的这些说明我们就知道了,一定要以众生皆有如来藏、众生只有八个识,来当作基础,来看待三藏十二部 | admin 2020-02-18 |
|
第二点,《般若经》讲的空,不是一切有为法的无常空,不是烦恼断灭的空,不是缘起性空,而是说这个如来藏本身祂无生,本身具足了无漏无为法,可是祂能生一切有为法;所以《般若经》讲的是中道,般若中道讲的是这个如来藏本身的真实空。所以,如果说读《般若经》的时候,把祂当作说那是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所以空,来看待《般若经》的话,那么这样子,等于误解佛的意思,就会对这 | admin 2020-02-18 |
|
生死的恐惧是一种情绪,烦恼的苦是一种情绪,可是我们对于生死的认知、对于烦恼的认知正确吗?既然学佛要了脱生死,那么佛法对于了生死的看法是什么呢?学佛要消除烦恼,佛法对于消除烦恼的看法是什么呢?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摩诃般若波罗密!什么叫摩诃般若波罗密呢?我们简单的讲,就是说大智慧到彼岸。摩诃的意思是大,般若的意思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智慧,那波罗密呢?就是到 | admin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