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遍)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 三摩地

2018-07-22

(3遍)☞正觉发愿文(3遍)愿我修学大乘理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受学大乘第一义不久见道证真如随度重关见佛性随我导师入宗门亲证三乘人无我愿具妙慧勇摧邪救护佛子向正道普入大乘第一义受学究竟微妙理愿随导师学种智通达初地法无我修除性障起圣性发十无尽大愿王愿我依佛微妙慧善修菩萨十度行无生法忍增上修地地转进无障碍乃至究竟菩提果不舍众生永无尽愿我世尊恒慈愍冥佑 三摩地

2018-07-22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遍)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从这些的文字叙述里面,相互比照我们可以发现,一位佛门的法师所讲出来关于般若波罗蜜多的形容,居然跟老庄的名家所讲的这些话语非常非常的相似,这个就是当时格义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如此。不过我们要强调,当时是的确是时空环境使然,所以格义时期对于所谓的般若,的的确确有很多人把它误会成老庄的“道”或者老庄的“无”;这个情况一直到鸠摩 admin

2018-07-22

然后我们再看《大般若经》里面的经文写说:【若菩萨摩诃萨能行般若波罗蜜多,应作是念:“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证得法,我亦当得。”】(《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百五十九)这里面又再次显示了过去诸佛、未来诸佛、现在诸佛所证得的法。那么一个大心菩萨修般若波罗蜜多时,就要有这个心念,就是说“这些诸佛所证得的法我当然也是会证得”。所以这些经文 admin

2018-07-22

般若经中有一段这么说:世尊!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为众德本能灭无量恶不善法,随所在处令诸有情身心苦恼悉皆销灭,人非人等不能为害。世尊!所说无价大宝神珠,非但喻于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亦喻如来一切智智。世尊!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具足无量殊胜功德,亦能引发世出世间无量清净殊胜功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128)也就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衪为什么是所有一切众 三摩地

2018-07-22

般若经中有一段这么说:世尊!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为众德本能灭无量恶不善法,随所在处令诸有情身心苦恼悉皆销灭,人非人等不能为害。世尊!所说无价大宝神珠,非但喻于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亦喻如来一切智智。世尊!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具足无量殊胜功德,亦能引发世出世间无量清净殊胜功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128)也就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衪为什么是所有一切众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来看,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68中的:【但由方便善巧威力,为有情类示现入胎乃至涅槃种种化相。何以故?诸天计常谓无堕落,是故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为破彼执示现入胎……亦为降伏苦行外道,示现种种难行苦行。】这里面对于菩萨的种种示现,有作了一些开示,包括为了破除诸天人,计著寿命长久,而示现舍天寿之后降神人间入于母胎,让诸天人知道 三摩地

2018-07-22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1)所以真正的最吉祥就是三宝。-----《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081集真吉祥》何正珍老师(原标题:什么最吉祥?) 三摩地

2018-07-22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香、声、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三摩地

2018-07-22

能够满足《心经》所说的这三个要件这一个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个心,当然也是绝对所说的不会违背于《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刚刚所说的这两首四句偈的道理;而这两首四句偈的道理,其实也就是佛法里面的三法印;三法印虽然是在阿含里面,阿含时期就提到了,可是一切佛法的修证,不管你是小乘、你是大乘,都绝对不可能离开三法印的印证,而能够说你所修是真实的佛菩提或是 三摩地

2018-07-22

大乘菩萨不但同样有慧解脱,同时也已证得法界真实相,就可以深入般若,就可以如《心经》讲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如此渐次成就大乘行,最后道种智,成就一切智智,才是真正的成佛之道。新竹凤山寺的《广论》弘传者,承袭藏传佛教《广论》六识论的中观应成派思想,喜欢画饼充饥,天天喊着想要实证一切智智,但是《广论》中又否定法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72中的开示:“如是有情因过去世修行善业得受人身,由近恶友于是深法不能敬信、生毁谤心,则为辜负过去善业。”因为要得到人身都已经很不容易了,何况要修学正法,更是要有深厚的福德因缘。因此,如同经中的开示:我们千万不要辜负了自己过去世累积的善业与福德,一定要信受正法,尤其在有大善知识住世弘法的时代,一定要把握持戒修法 三摩地

2018-07-22

而所谓六字真(妄)言及其所依(伪)经,就是在西藏这种怪力乱神的宗教环境中被包装、夸饰、弘传,误导了苍生!最后,引述佛教正觉同修会著作中几段正确看待“密教”及其“咒语”的文字,请仔细阅读,必可去邪归正、趋吉避凶:《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及《幽赞》中所说之心,都是指自性清净心,此心乃真实不虚之心,不生不灭之心,其体犹如虚空,其性犹如金刚 三摩地

2018-07-22

六地,主修般若波罗蜜多——依道种智进一步现观十二因缘及意生身化身等,皆自心真如变化所现,成就细相观。由于这个境界正受,六地菩萨便在很自然的情况下取证灭尽定——不是刻意去取证灭尽定,成俱解脱大乘无学。七地,主修方便波罗蜜多及一切种智。七地修得许多的方便善巧,能念念入灭尽定。阿罗汉入灭尽定时还要盘腿,坐下来,然后从初禅、二禅、三禅、 三摩地

2018-07-22

正如《心经》所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解释如下:观察真心本来就自在的菩萨,用参禅的方式去找第八识,于因缘成熟时,一念相应慧,找到第八识——本来就自在的第八识,也是《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说“正观现在前”的道理;菩萨现前观察本来就自在的第八识,共有八个识,祂们和合运作,真妄似一,然而 三摩地

2018-07-22

六地,主修般若波罗蜜多——依道种智进一步现观十二因缘及意生身化身等,皆自心真如变化所现,成就细相观。由于这个境界正受,六地菩萨便在很自然的情况下取证灭尽定——不是刻意去取证灭尽定,成俱解脱大乘无学。七地,主修方便波罗蜜多及一切种智。七地修得许多的方便善巧,能念念入灭尽定。阿罗汉入灭尽定时还要槃腿,坐下来,然后从初禅、二禅、三禅、 三摩地

2018-07-22

更可笑的是,这些推翻《心经》说法的法师、居士们每天早上都还课诵《心经》,这不是很奇怪、很颠倒吗?可是他们都没有警觉到,反而将宣说《心经》真实内涵的真善知识说之为邪魔外道,其法义有毒!其心颠倒无以复加,真的让人感慨万千!既然有很多人不知道乃至有人误解《心经》所说的真实义,今天刚好藉这个机会来说明:《心经》到底在说什么?《心经》全名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三摩地

2018-07-22

如《心经》所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其实所谓“八苦”,也是因缘聚会触受而已,既非真实,亦属无常,众缘消散,“苦”即不存,如来藏无受无取,无苦无乐,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苦乐”,一切都是在如来藏表面的浮光掠影,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没有真实存在过,自己的身心随时都在新陈代谢,刹那变化之中, 三摩地

2018-07-22

如《心经》所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其实所谓“八苦”,也是因缘聚会触受而已,既非真实,亦属无常,众缘消散,“苦”即不存,如来藏无受无取,无苦无乐,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苦乐”,一切都是在如来藏表面的浮光掠影,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没有真实存在过,自己的身心随时都在新陈代谢,刹那变化之中, 三摩地

2018-07-22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   8   9   下一页»   共171条/9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