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因为第八识如来藏就是离开蕴处界,不受一切烦恼的系缚,因为他本来就是自性清净涅槃的本际,所以他本来就不受一切烦恼的系缚。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说一个菩萨如果能够远离无明,不被无明笼罩,而且能够令烦恼不得自在,而让菩萨在一切烦恼中都能够自在地修行,这样才是离对,这样才是依于如来藏来修行,而能够获得离对的境界。接着说,如果说一个菩萨能够除掉烦恼障以及智慧障 | 三摩地 2018-07-23 |
|
我见不断,既然还执着五阴十八界某一法为我、为我所,那么你明心,你所谓的证得这个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这个如来藏、这个第八识之后,您绝对会心有所疑,您绝对有可能因为没有把基本功夫作好,没有真正真实断身见、我见,你必定没有办法转依这一个本来自性清净的如来藏,这个无贪瞋痴,这个离见闻觉知的这个本来自性清净心。既然没办法转依,那您就不能说自己是真实的明心。没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这个部分我们姑且不提,我们回到我们刚刚说的涅槃如来藏,涅槃有四种——自性清净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还有佛地所证的无所住涅槃或无住涅槃,或无住处涅槃。菩萨所证的不是要如同声闻人依四念处、依八正道而去证得五阴十八界永灭无余的无余涅槃,乃至在生前所处的、所证的有余涅槃;菩萨要证的是一切众生本来具足的这一个能够受熏持种,能够出生一切有情这些正 | 三摩地 2018-07-23 |
|
更何况证得解脱果的二果至四果圣人,心已纯直,不再谄曲,而又知道大乘法义确实胜妙于二乘菩提极多;他们也已知道五阴我之虚妄,何需为了一世的名闻与利养,而与证境胜妙于自己的菩萨们相诤?也清楚的了解到大乘法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不是自己所能亲证,知道自己的解脱果证量确实无法了知菩萨的般若妙慧,也了知菩萨的般若妙慧及所说的解脱法义,都不违背自己所证的解脱见地与证 | 三摩地 2018-07-23 |
|
可是众生轮回生死,并不是因为无始无明,直接的原因是一念无明;因为无始无明不会遮障佛出离生死,阿罗汉们都没有打破无始无明,照样可以出离三界分段生死,所以无始无明并不障碍证得无余涅槃,但是会障碍证得大乘涅槃,也就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及佛地的无住处涅槃。众生轮回生死的主要根源是一念无明,为什么叫作一念无明?有两个原因:因为常常都是一念心动而执着于我,或者执 | 三摩地 2018-07-23 |
|
忏悔自己无量劫来,因为无明遮障不明实相,造了无量无边的罪业:只因心性残忍,为贪口腹之欲而杀害无量无边的胎卵湿化众生;忏悔年青时不懂事对父母恶言相向让他们心如刀割之痛;忏悔自心刚愎自用,贪、嗔、痴、慢、疑样样具足,伤害同事同修亲朋好友;忏悔心量狭碍,身、口、意恒不清净,未能奉行四摄法;忏悔自私自利,声闻种性深重,未能发起菩萨圣性;忏悔无始劫来违犯五逆 | 三摩地 2018-07-22 |
|
自心如来藉因、藉缘出生的五阴,它是无常的、它是没有真实我的、它是苦的、它是不清净的,可是却又观察到,能够出生五阴的这个自心如来,祂永远是真如无我,永远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所以,因为能够这样观察以后,菩萨知道这个自心如来就是般若实相心。这个般若实相心虽然出生了这个无常、无真实我性的五受阴,但是祂本身没有五阴世间的无常、无真实我性、执著、贪爱等等烦恼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初住位到六住位则要修集布施、持戒乃至般若等六度功德,并且在六住位的时候,熏习般若中观以及断我见的加行;七住位要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性的如来藏;八住位要在一切法上现观般若中道,渐渐消除性障;十住位要眼见佛性,成就世界如幻观。初行位到十行位,要在内门广行六度万行,并且成就蕴处界犹如阳焰的现观。初回向位到十回向位,要熏习道种智、修除性障,并且要成就菩萨道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因为一念慧相应,亲见十方三世诸佛的法身,与一切众生乃至自己的法身,都同是这样一个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理体,所以称为理一心。这样子事一心与理一心的差异,我们可以再举一个例子来帮大家了解。在《六祖坛经》当中,记载了曾有一位僧人,举了当时一位卧轮禅师的他的所诵的偈,他说:“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这位卧轮禅师修的是&ldquo | 三摩地 2018-07-22 |
|
已成就十信位修习对于三宝以及因果具有信心而进入住位的菩萨,经过初住位到五住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福德资粮的修集后,进入六住位中,一方面先要证得声闻解脱道的见道,就是要断我见、疑见、戒禁取见这三缚结;另外一方面,才能够经由般若中观的熏习建立知见,再藉着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成唯识论》卷九),这大乘四加行的寻思与现观,在六住位满心时,一念 | 三摩地 2018-07-22 |
|
譬如说,这个如来藏祂有个自性,祂有个特性叫作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这个刚好跟莲花的特性刚好相符。什么叫作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本来就是説祂本来就在了,然后祂有自性,但是祂的自性祂本来就清净。譬如说,一个人在生气的时候,那么他的如来藏祂不会生气;你在贪的时候,那么祂也不会贪;也就是说,祂永远都是处于清净的状态,祂的自性永远不会受到污染。所以,我们就用莲花出淤 | 三摩地 2018-07-22 |
|
这个部分我们姑且不提,我们回到我们刚刚说的涅槃如来藏,涅槃有四种——自性清净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还有佛地所证的无所住涅槃或无住涅槃,或无住处涅槃。菩萨所证的不是要如同声闻人依四念处、依八正道而去证得五阴十八界永灭无余的无余涅槃,乃至在生前所处的、所证的有余涅槃;菩萨要证的是一切众生本来具足的这一个能够受熏持种,能够出生一切有情这些正 | 三摩地 2018-07-22 |
|
初住位到六住位则要修集布施、持戒乃至般若等六度功德,并且在六住位的时候,熏习般若中观以及断我见的加行;七住位要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性的如来藏;八住位要在一切法上现观般若中道,渐渐消除性障;十住位要眼见佛性,成就世界如幻观。初行位到十行位,要在内门广行六度万行,并且成就蕴处界犹如阳焰的现观。初回向位到十回向位,要熏习道种智、修除性障,并且要成就菩萨道 | 三摩地 2018-07-22 |
|
”(《五灯会元》卷十)他就是悟了这个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心的总相:悟了这个心,就像圆明显露,从来都没有生灭;悟了这个心,祂圆妥妥的,圆明显露在那边,从古至今祂本来就常住在那边。但是他没有发现说,其实这个偏于“空性”;这样子的悟到总相,其实还没有契入这一个如来藏心的“有性”,也就是说还没有发起别相智。其实如来藏不只是有空性,而且 | admin 2018-07-22 |
|
所以,我们说“禅”就是思惟观,就是参禅,“宗”就是佛心;禅宗的意思就是透过参禅、思惟观,而悟入了这一个众生皆有的这个本来的佛心,也就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这个自心如来藏心,所以禅宗才会又叫作佛心宗。而历代的祖师各宗各派,所悟的都是同样的这个第八识如来藏心;并没有外于这个第八识如来藏心,而有能够开悟的这个心。那开悟了以后,一切宗派种 | admin 2018-07-22 |
|
它所没有的部分就是我们说的佛菩提果,也就是包含般若总相智、别相智、道种智、种智这些的内涵;它当然也没有办法证到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以及无住处涅槃。所以它的定位纯粹就是小乘教。可是我们也要提醒大家,即便我们刚才说到俱舍宗以《俱舍论》当作依凭这个论典,我们又知道说《俱舍论》谈的部分只有在二乘解脱,我们要提醒大家,即使是志在自我一人解脱的境界,也不能够仅仅以 | admin 2018-07-22 |
|
自心如来藉因、藉缘出生的五阴,它是无常的、它是没有真实我的、它是苦的、它是不清净的,可是却又观察到,能够出生五阴的这个自心如来,祂永远是真如无我,永远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所以,因为能够这样观察以后,菩萨知道这个自心如来就是般若实相心。这个般若实相心虽然出生了这个无常、无真实我性的五受阴,但是祂本身没有五阴世间的无常、无真实我性、执著、贪爱等等烦恼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自心如来藉因、藉缘出生的五阴,它是无常的、它是没有真实我的、它是苦的、它是不清净的,可是却又观察到,能够出生五阴的这个自心如来,祂永远是真如无我,永远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所以,因为能够这样观察以后,菩萨知道这个自心如来就是般若实相心。这个般若实相心虽然出生了这个无常、无真实我性的五受阴,但是祂本身没有五阴世间的无常、无真实我性、执著、贪爱等等烦恼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初住位到六住位则要修集布施、持戒乃至般若等六度功德,并且在六住位的时候,熏习般若中观以及断我见的加行;七住位要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性的如来藏;八住位要在一切法上现观般若中道,渐渐消除性障;十住位要眼见佛性,成就世界如幻观。初行位到十行位,要在内门广行六度万行,并且成就蕴处界犹如阳焰的现观。初回向位到十回向位,要熏习道种智、修除性障,并且要成就菩萨道 | 三摩地 2018-07-22 |
|
无为涅槃指的是什么呢?无为涅槃指的是这个法本身,祂是无相无分别与所分别的,祂永远息灭一切诤论、一切烦恼结使、真如无我,而且絶诸意乐与所求;祂从来不会生起祂想要生天、祂想要成就不分别、祂想要去累积多少福报、祂想要去修道,祂从来没有这些意乐与所求,祂不是觉知心与觉知心相应的心所法的境界,这个无为涅槃,佛陀虽于人间示现成佛后舍报入灭,但是这个基础还是以无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