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489,b12-20)《胜鬘经》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世尊。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 (原标题:佛说如来藏) | 三摩地 2018-07-21 |
|
710,b15-20)《妙法莲华经玄赞》卷3:「胜鬘经云有二种如来藏空智。谓若离若脱。若断若异。一切烦恼藏不离不脱。不断不异。不思议如来藏烦恼有漏虚妄不实。能覆真如。名空如来藏。涅盘无漏体是无为非虚妄法。由近善缘断诸烦恼。渐次智起方便显证。名为涅盘。体性非空因空所显。空之性故。烦恼覆位名不空如来藏。藏是覆隐因性义故。故在烦恼缠裹之位名如来藏。出烦恼时名为法身。 | 三摩地 2018-07-21 |
|
首先要谈的是,如来藏自性到底清净不清净?如《胜鬘经》开示:“世尊!如来藏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间上上藏、自性清净藏。”(《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卷一)解释如下:世尊!如来藏含藏了一切种子的功能差别,所以称之为法界藏;祂是一切有情的法身,所以称为法身藏;世间与出世间法没有任何一法可以超过祂,所以称之为出世间上上藏;祂的体性是清净的,所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为了再次证实这点,再引如下经论:《胜鬘经》: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世尊。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窥基菩萨《说无垢称经疏》:胜鬘经云。在缠名如来藏。出缠为法身。涅槃云。师子吼者。是决定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二有因缘性。在缠名多闻熏习法尔种子。出缠名报身。楞伽经云。阿梨耶识名空如来藏。具足无漏熏习法故。名不空如来 | 三摩地 2018-07-21 |
|
」《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赞》卷1「故胜鬘经中在缠名如来藏。出缠名法身。约位因果得名别。故但可说证不可说成。初地以上分亦证得。佛果圆证。自受用身新修所起有情分别事体异故。从凡夫位但有无始无漏种子。由近善友听闻。种子渐增为报身本。亦名如来藏。楞伽经云。阿梨耶识名空如来藏。具足熏习无漏法。故名不空如来藏。前法身藏。此报身藏」(CBETA,T38,no.1772,p.273,a29-b7) | 三摩地 2018-07-21 |
|
书中重点研究分析的如来藏类佛经和论典为《如来藏经》、《央掘魔罗经》、《不增不减经》、《鼓经》、《胜鬘经》、《无上依经》、《大云经》、《大般涅槃经》、《圆觉经》、《楞伽经》、《楞严经》、《究竟一乘宝性论》、《佛性论》、《大乘起信论》。在将如来藏经典的汉译历程及其十一部经和三部论的结构、基本内容以及如来藏思想等问题作了详尽分析之后,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是故佛在《胜鬘经》说: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一切众生都有自性清净心,这个清净心本然具在原本清净,可是这个自性清净心又是有污染的,含藏了被七识心污染的种子,这也就是《心经》上所说真心与妄心不一不异的关系。《心经》是佛法之中般若诸经的精华,所有言说语句皆以围绕法界实相心第八识而说,依般若智慧讲佛菩提道的次第修 | 三摩地 2018-07-21 |
|
」】《胜鬘经》法身章云:【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法身即是异熟识、无垢识《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百六十九云:【诸法真如、诸佛真如无二无别,法性真如、三世真如不相违逆,过去真如、未来真如不相违逆,未来真如、现在真如不相违逆,现在真如、过去真如不相违逆;三世真如即蕴界处真如,蕴界处真如即染净真如,染净真如即生死涅盘真如,生死涅盘真如即一切 | 三摩地 2018-07-21 |
|
如世尊于《胜鬘经》所云:「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难可了知。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可了知。」正是此理。但这个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虽然如是难知难解,连大阿罗汉都无法证解,而这种般若境界却只是禅宗初悟明心的菩萨们所知,但明心悟后的禅宗菩萨们,却对上面所举的少数问题都仍无所知,还得要仰仗大善知识的悟后指导,才有可能渐次观察证 | 三摩地 2018-07-21 |
|
如《胜鬘经》<法身章第八>,胜鬘夫人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再如《佛说不增不减经》卷一,佛告舍利弗: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即此法身过于恒河沙无边烦恼所缠,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名为众生。……即此法身厌离世间生死苦恼 | 三摩地 2018-07-21 |
|
』如是的指,何用别求耶?」《宗镜录》中又云:「胜鬘经中,遮余虚妄,名一实谛,显法根本。亦名一依,由空而证,又是空性。亦名为空,彰异出缠,显摄佛德。佛从中出,名如来藏;明体不染、贞实法性,名自性清净心功德自体,亦名法身。」《宗镜录》中又云:「此教说:一切众生皆有空寂真心,『无始本来』性自清净,明明不昧,了了『常』知,尽未来际常住不灭,名为佛性(依如来 | 三摩地 2018-07-21 |
|
」佛说此等众生虽然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也就是世尊第三转所说唯识系列经典,例如:《大方等如来藏经》、《大方广如来藏经》、《楞伽经》、《解深密经》、《胜鬘经》等等;然而要得善解义趣│也就是要常闻熏而通达教门,于第一义心不惊动,虽然尚未能亲证自心如来藏,却能安住于教门中佛语、菩萨语之教导,不曲解不误解经中佛语,不谤大乘而深信因果。于命终舍报往生极乐国, | 三摩地 2018-07-21 |
|
”如来藏心,体无生死,自性清净,《胜鬘经》云:【胜鬘夫人说是难解之法问于佛时,佛即随喜:如是如是!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难可了知,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如此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萨摩诃萨乃能信受,诸余声闻唯信佛语。】马鸣菩萨于《大乘起信论》中既已明示此难可了知之理,今逢导师的《起信论讲记》为众进一步开示大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继般若时后,于八年中,说《维摩经》、《胜鬘经》等唯识系列的经典,讲大乘般若道种智和一切种智,是为方等时。5、法华涅槃时:再后八年,说《法华经》,会三乘于唯一佛乘;将入灭时,于一日一夜,说《涅槃经》,显佛地究竟涅槃之常、乐、我、净义,昭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是为法华涅槃时。三转法轮:和三会说法类似,表示释迦牟尼佛说法,有三个大的时期,所说佛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无始劫以来,众生在探究灭苦之道时常思考的是如何才能免受生死之苦,很少想过法界的实相是什么,等到众生起疑,想要探究万法的实相时,才第一次与无始无明相应,故《胜鬘经》称之为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六住菩萨能断一念无明之见一处住地烦恼,七住菩萨开悟明心始破无始无明,七地进断一念无明之欲爱、色爱、有爱三种住地烦恼。故菩萨不需断尽一念无明,便可直破无始无明,至 | 三摩地 2018-07-21 |
|
那要读哪些经典?譬如说:《楞伽经》、《解深密经》、《如来藏经》、《不增不减经》、《胜鬘经》、《楞严经》……这些经典都是大乘了义究竟的经典,就是在求生极乐世界之前,就应该要能够熏习。所以说,有的善知识错误的教导说:念佛都不用读经!其实错了!你去念佛,除了在功夫上面----那是在事行的上面用功之外,你在理行上面要建立第一义的知见是非常非常重要, | 三摩地 2018-07-20 |
|
胜鬘经疏四卷。僧彻着法苑以错综。犹纬书焉。又般若心经金刚经各有疏义。此外秦蜀之间。作释氏杂文外篇箴论碑志歌诗。录成二十余卷。礼忏文六卷。通计三十万言。后迁塔于茶笼山附圣寺矣。中和二年弟子左街僧录净光大师僧彻述传。法孙右街僧录觉辉。辉弟子伪蜀祐圣国师。重孙光业僧录。绵绵瓜瓞。皆名公也。凤翔府写玄真李义山执拂侍立焉。系曰。玄公何云袁盎。又为知铉二人后身 | 三摩地 2018-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