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应成派的中观师他否定根本识如来藏,说根本识如来藏说祂是缘起性空;那这样子讲的话,会斫丧了三乘佛法的根本,而且会让三乘佛法堕于断见外道论里面。那这样子会造成破法的严重果报,破法的果报、破法所造的这个恶业是无量无边的。而有一个老法师,因为着作大量的佛学书籍,但是他却不信三转法轮诸经所说的正理。为什么呢?因为他继承了月称等人的邪见,用种种方便而否定如来藏 | admin 2018-07-22 |
![]() |
此宗亦名中道宗,乃约此宗正理得名;小乘依涅盘本际而偏说我空,般若依藏识而偏说一切法空﹙不许外于藏识而说一切法缘起性空﹚,此宗则依藏识具说我空法空,究竟中道,正显中观之境,故名中道宗。亦名应理圆实宗,乃约宗义正显真理圆满真实而立名。依《解深密经》胜义谛圆成实正理而立宗旨;此宗教相之观行法门,契应三乘菩提正理,圆满真实,故名应理圆实宗。复依此宗所摄根机 | admin 2018-07-22 |
![]() |
而这前六个心,也就是说眼、耳、鼻、舌、身、意这前六个心,佛在阿含中说都是因缘而起的,祂不是本有心,这个前六识心都是缘起性空的;六识心才是缘起性空,但是第八识并不是缘起性空。这个六识心是因为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所以叫作蕴处界诸法。这个蕴处界诸法它是缘起性空,但是蕴处界诸法是依于意根、依于第八识才能够产生的,所以祂是缘起性空,祂不是本有心。而这 | admin 2018-07-22 |
![]() |
”(按:外道法未能言及第一义谛,而以世俗谛之一切法缘起性空作为第一义谛来解说实相;现代的印顺法师也一样落入这种邪思中,认为一切法缘起性空就是般若真义。)鸠摩罗什菩萨于是苦口婆心,一再以各类微细比喻,详细说明大乘妙义,师徒之间往来辩论了一个多月,“盘头达多”终于信受了。“盘头达多”赞叹著说:“师父未能通达,徒弟反而启发了 | admin 2018-07-22 |
![]() |
印老主张一切法缘起性空,否定涅盘本际第八识而说缘起性空,非依涅盘本际说一切法空,本质是断灭论者,并主张「大乘经多明一切法空」﹙《华雨集--四》六九页﹚,「初期大乘是一切皆空说」﹙华雨集--四》七页﹚。又误会《解深密经》说第二时教为一切法空﹙《华雨集--四》八二页﹚。印老主张般若经所说为「甚深之一切法空」:「说到大乘空义,很自然的想到了《般若经》与龙树论。 | admin 2018-07-22 |
![]() |
凡是因缘和合之物皆不长久,有生有灭,转眼即逝,充满不定数,本质为空相,所以佛门将其称之为缘起性空。D,量子不可分割定理,源自于佛法认为世间任何物质形态都不是自然产生,(当然更不是什么上帝所造),经曰法不孤起,必仗缘生,万事万物都有其因和缘,因就是众生如来藏所含藏的种子业力招感而成。比如说苦从何来?是因缘所生的五蕴十八界,五蕴灭了,苦就灭了,《长阿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基于六识论而说「一切诸法缘起性空」,那是断灭论的邪见,当以八识论的立场来说蕴处界一切诸法乃是缘起性空,这是学人应该要有的前提知见。虽然杀父、杀母、杀阿罗汉者属于极重的五逆罪,但是因众生都有佛性(成佛之性)的关系,所以在受完五逆罪报后,经由无量劫的修学佛法熏习转变,最后仍然可以成佛。但是造下五逆罪者,在无间地狱需要长劫受苦,等到罪报受尽后仍然需要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即佛教所说的缘起性空,万法唯识,心外无法,一多相即。)超级全像式的宇宙除了这种幻象性之外,宇宙也包含着更为惊人的特性。如果次原子粒子的表面分离是一种幻象,这表示在现实的更深层次,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相互包含、密切关连的。比如说,在人脑中的一个碳原子中的一个电子,是连接到太阳表面的一个氢原子中的一个质子,而它们又连接到所有在水中游泳的鲑鱼,所有跳动的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一句「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好多大师们都依文解义,总是这么说:「如来所说的一切诸相,因为都是缘起性空,所以都是非相。」你们以前听过大师讲的《金刚经》都是这样解释底,不管你去到哪一个大山头听《金刚经》时全都一样。如果你说:「我没有去过大山头。」那么我问你:「你是不是去读印顺法师的书,才不会去各大山头听经?」那么印顺的书,他对般若是不是也这样解释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种「我」不真实,所以说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我,都缘起性空。缘起性空是在说一切诸法的空相,也就是说,我们的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它是暂时有,不是真实有,你可以体认它现前存在,但它不是永远存在,不是永远不坏的我,所以依世间法假名为「我」,但不是有情众生真正的「我」。 佛所说「真实的我」真实的我是恒常不灭的,而且是无始无终、离苦离乐的,那才是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来藏因缘所生之七转识妄心,以及蕴处界诸法,皆是缘起缘灭,因缘和合无常变异,无有真实不坏自性,故名缘起性空,又曰空相,但如此空相亦不能够离开真实如来藏而言。真实心虽无形无色、法相犹如虚空,但祂无始以来恒常不灭,具足真如性,能出生三界有的法种,因法相为空称为空性,也叫空性心。由于妄心与真心的合和运作,其法相都不为色法,难以区分出来,因此众生与大乘根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当你全都找出来时,就已确认了知心、觉知心是虚妄法,是依他起性而缘起性空,并无自己就能单独存在的自性,这样才算是真正的断了我见。大乘别教见道前有四加行,四加行就是让你现观能取与所取都是虚妄法,完成现观时就断了我见。接着就是大乘的真见道,就是明心而亲证如来藏了。在断我见的前提下证得如来藏阿赖耶识,你就不会再轮转生死,也不会退转了!永远不会再去怀疑说: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新竹凤山寺的《广论》弘传者,承袭藏传佛教《广论》六识论的中观应成派思想,喜欢画饼充饥,天天喊着想要实证一切智智,但是《广论》中又否定法界实相如来藏,实证一切智智就成为空思梦想;又执着意识心为贯通三世之因,成就常见外道思想,却把解脱道最基本的蕴处界诸法的缘起性空观,从《广论》的「中士道」中剔除,以免学员知道意识是因缘所生法,于是上下都不知道意识的虚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关键词三缚结、五下分结、烦恼障、现行、习气、种子、分段生死、变易生死、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大般涅槃、解脱、四阿含、二乘、声闻、缘觉、辟支佛、阿罗汉、缘起性空、蕴、处、界、观行、修证、世俗谛、人间之佛教、出家僧众、上座部、表相住持、出离观、安隐观。目录一、前言二、如何修证解脱道甲、法门——四圣谛、十二因缘乙、观行——五阴、十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人说佛法就是在讲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性空、三十七道品等诸法,这就是佛法。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佛法不只是这一些而已,佛法可以依觉悟内涵的不同,分为三乘菩提,也就是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和佛菩提。而这其中声闻菩提与缘觉菩提,是专门教导众生如何断除烦恼,而得以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方法与行门,这是属于解脱道的修行;而佛菩提则是法界实相根源的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个五阴炽盛,五阴的本身它是因为因缘所生法,它是缘起性空的,它是依他起性的;从这样子去观察,观察这样子的苦、空的共相,来对治我们对于这样子的苦,这样对于这个受的这样子的一个颠倒见,对于乐受的颠倒见;所以这个是对治乐颠倒,用这样子的受念处来对治乐颠倒。那什么叫作心念处呢?心念处又称为心念住。心念处的观察方法是怎么样的一个方法?它就是透过观能求之心乃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有人主张,缘起性空才是真实法。这样的说法是不如法的,是错误的。因为缘起性空是于蕴处界所生的诸法之生住异灭的现象,而施设一个名相,是依于蕴处界所生的诸法而有;既然依蕴处界所生的诸法是生灭法,更何况是依蕴处界所生的诸法生住异灭的现象而施设的缘起性空,当然更是虚妄法。所以缘起性空是虚相法,不是真实法。此外,菩萨能断尽二障,也就是断了烦恼障现行、习气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缘觉乘的行者是经由缘起性空的现观而证解脱果。缘起性空的现观,就是修十二支缘起,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因为我们的无明,所以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和行为(无明缘行)。这些错误的认识和行为所产生的业的种子,落谢在自己的阿赖耶识(如来藏)中(行缘识)。当这一生的我们死后,我们的阿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声闻解脱道所证的则是生灭法蕴处界的缘起性空,由此而断尽我执、灭尽无余;所证并非宇宙万有的真实法,只是从大乘法中方便析出的蕴处界缘起性空观,属于虚相法,所以不是真实法,不能称为实教。佛地境界,必须要由亲证万法根源的实教入手亲证,总共要经历三大无量数劫才能成就,这才是真实教。但是连最基本的亲证如来藏,不回心的大阿罗汉们都无法实证了,如何能成就佛地境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谓的四圣谛,并非只有二乘菩提中才有,其实四圣谛是贯通三乘菩提的;只是大乘依实相法的如来藏心体为中心,依实相般若而说蕴处界缘起性空的四圣谛,并且进一步修学如来藏所含藏一切种子的智慧,成就一切种智而成佛道;二乘则是只依蕴处界的缘起性空来说四圣谛,纯依世俗法的蕴处界来观察蕴处界的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故空。从二乘菩提来说,一切法都摄入四圣谛中,因为一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