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有人认为整个佛教的法就是在讲缘起性空缘起性空是在讲十二因缘法,十二因缘法中的十二有支都是生灭法,若能将十二有支一一灭除了,就能出离生死轮回。关键就在这里,当灭尽十二有支之后,已经无我、无人、无一切法了,那是不是断灭空?六识论的人灭尽十二有支之后,一定是断灭空,因为十八界都灭尽了,当然全部断灭,一无所有;然而佛法不是这样说的,不是死了之后一切法空的 admin

2020-02-18

这就是为什么佛法,一定是三乘菩提都要学,而不是只有修学二乘法,只研究到缘起性空就说佛法他都懂了;晚近几百年来的佛教,大都只谈蕴处界的缘起性空,而极少谈到涅槃如来藏。为什么要说出离观与安隐观?也就是说,修学佛法要讲现象界,也要同时讲实相法界,这样才是在讲一切法。佛教在说法的时候是非常圆满而胜妙的,所以称为法宝。我们生活的环境称为现象界,现象界不是本来 admin

2020-02-18

般若从字义的表相来解释,通常说它叫做智慧;可是,如果一定要把它翻成智慧两字的话,也有问题啊!因为智慧有很多种啊!那你们佛法中讲的智慧,究竟是什么智慧呢?插花有插花的智慧,书法有书法的智慧,音乐有音乐的智慧,农穑有农穑的智慧,……种种世间法中都有种种的智慧啊!你说的智慧,讲的是什么智慧?因为佛法里面的般若,讲的是世间蕴处界万法的缘起性空 admin

2020-02-18

反观佛在二乘法中所教导的四圣谛、八正道、缘起性空…种种可令人趋于解脱的法门,或在大乘法所教导令人证悟、了知生命的实相,进而广度众生、渐修成佛的法门,则都可让行者当下现观一切烦恼皆空;所以根本没有绕道的必要,因为没有什么是你的阻碍!这义理听起来很神吧,但佛世以降,数千年来,确有许许多多的行者按照佛的开示,成就了这样的境界。更何况,有许多烦恼是不 admin

2020-02-18

般若经是依如来藏而说,但是一般人都不知道,只认为般若经讲的就是空,一切法空、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所以你不要执着这个世间法。其实不是!般若经讲的空是在讲如来藏,但是一般人并不知道,等一下我们就举一些经文来说。般若经大家听过的经,或者是说平常你在作课诵的过程当中,你会去把它拿来课诵的经,主要有两个:一个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另外一个就是《般若波罗 admin

2020-02-18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很多人就说啊,这个“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个“空”就是缘起性空。我们如果把它当成是缘起性空的话,那么“色即是空”,你说因为这个色身是因为因缘和合所成,所以它终归于空,这样讲是可以讲得通;但是回过头来,“空即是色”你又怎么解释呢?为什么空又可以说它就是色法,这样子你就解释不通。为什么 admin

2020-02-18

有的人误会般若智慧,以为(般若智慧是)我于三界万法、蕴处界法,能够观察一切法缘生缘灭、缘起性空。这样就是有般若智慧吗?实际上不是!般若智慧是什么?般若智慧叫作中道实相智慧,因为你现前观察法界实相心,而出生了这一个世、出世间法的智慧;它是成就中道义,不落入有边也不落入无边。(想要)成就中道义,要透过七住位能够实证如来藏以后,再透过十住位、十行位、十回 admin

2020-02-18

总合来说,瞋心重的就教他们修学慈心观,贪心重的就教他们修学不净观,愚痴重的就教他们修学十二因缘之缘起性空观,所谓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这种能够针对个别过失重者,而予以治理者,就称为对治悉檀。所以,佛有时说但能除断男女细滑触,便得出离;实际上,并不是唯断贪欲便可以出离三界,而是因为某人其他的障碍都没有,唯因贪欲所以轮回生死,所以,只要让他断除贪欲, admin

2020-02-18

所以我们不可以随着某已故法师否定如来藏,若是否定如来藏的话,这个你所护持的道场将会是破法者,这样子如何获得龙天善神,乃至于佛菩萨庇佑呢?我们也必须要思惟:您所护持的是否随于某法师,外于如来藏而说缘起性空?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缘起性空不能外于如来藏而说。因为缘起性空现象界诸法,全部都是由如来藏所出生的,所以在《中论》里面说:诸法不自生、不共生、不他 admin

2020-02-18

而这个佛菩提的根本心----如来藏,是确实可以亲自证得的法,并不是只是想象的法,如果不是真实存有而可以实证的实相法,又怎么可以成就我们前面所说,胜过一切人天及二乘果报,而且永远不会消失的真正善业呢?像有人把般若诸经,解说实相心如来藏空性之理,说为性空唯名,说般若诸经所说的非心心、无心相心,其实只是假名施设一个名相,来指称释迦佛在初转法轮诸经所说缘起性空 admin

2020-02-18

所谓的缘起性空、一切法空、十八空等都不是真正的空,这个空才是真正的空,所以这个空是毕竟的。菩萨证得这个法以后,对这个“毕竟空”不惊不畏,可是也自觉还没有成佛,因此要努力悟后起修的目的是“为断诸法”,断诸法目的是什么?就是把如来藏所含藏的一切种子,该断的断、该除的除,最后该发显出来的就能发显出来。 第五辑-摘录精华篇 &ldqu admin

2019-09-02

佛法是缘起性空论,其核心内容主要是四圣谛、八正道等,其检验方法是三法印,满足这些条件才能称为佛法。如果说“佛法变成邪教”,那就是说佛法发生了质的改变,这显然是净空对佛法的恶毒亵渎!净空说:“你看我们的经书,实在讲在今天的社会,我们把佛法介绍给别人,四个小册子就够了,第一个《认识佛教》……第二个《三归依传授》…&hellip admin

2019-07-30

他们不能了知如来藏阿赖耶识(异熟识──四部阿含中说的本识)为生死及因果相续主体,亦为有余涅槃及无余涅槃之根本;因此,龙树菩萨在论中多数以五阴十八界法之幻生幻灭、无自性等予以立破,凸显出五阴十八界本身之空相法相,显示阴界处之缘起性空并非中道。当时为防小乘人甫闻如来藏之名即排斥、拒读,故论中并未以如来藏、般若、实相等字句正面申论;以此缘故,后代没有般若 admin

2019-07-29

若此推理得以成立,则“大乘非佛说”之理即可成立;从此以后,修学佛法者只需信受声闻部派佛教凡夫僧主张之六识论常见法,不必努力亲证第八识如来藏,则大乘经典即可废弃不读、不修了,人人都能以极浅之意识思惟所得世俗法缘起性空观,自称成佛、成阿罗汉了,则释印顺主张的“凡夫菩萨行道长久时劫即可成佛”的理论即得成立。 如此一来,只需修学粗浅 三摩地

2019-06-25

我接着问,缘觉乘的十二因缘如何才能让人离开落于断灭中的恐惧呢?依十二因缘与缘起性空又如何实证断我见乃至断我执呢?其中关键是什么?他依然摇头。我再问,大乘见道一定会贯通禅宗公案的关键所在,一千七百则只是一心,过去南阳慧忠国师曾以此警醒自以为悟的傲慢者,若有大乘见道功德,自然了然于心。国师置一碗于地,碗中倒入清水,又放入七粒米,最后在碗上横一只筷子,请 admin

2019-05-05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门正眼》公案拈提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1年3月二版三刷)二乘菩提法 二乘菩提法称为世俗谛,意思是世俗法中的真谛─缘起性空而无实法─是虚相而非实相。(节录自平实导师著《胜鬘经讲记》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8年11月初版首刷,页21。)二乘菩提非佛菩提道圆通法门 然而一世就可以成就的二乘菩提,没有这 admin

2018-12-27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金刚经宗通》第二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2年7月初版首刷)出世空性 四阿含中,处处以缘起性空之空相,遣除众生之执三界世间五欲六尘,遣除阴界入我见我执;阴界入空已,非如印老所说之一切法空,而“心解脱、识解脱”之空性心第八识,不复入胎受生于三界中,名为“出世空性”。这个第八识阿赖耶识,即是般若所说&ldqu admin

2018-12-27

)入胎识是涅槃的实际 意识是识阴所摄,而这一个入胎出生识阴的心,祂所生的蕴处界是缘起性空,可是祂自己不是缘起性空,祂是常住的、是涅槃的实际。这个涅槃的实际生了蕴处界,意识正好摄在十八界中;而蕴处界缘起性空,所以缘起性空的道理是从蕴处界来的;而蕴处界却是从这个住胎的本识中出生的;所以蕴处界的缘起性空之理,一定要依这个本识来说,才有缘起性空可说。这 admin

2018-12-27

)中道宗 法相唯识宗亦名中道宗,乃约此宗正理得名;小乘依涅槃本际而偏说我空,般若依藏识而偏说一切法空(不许外于藏识而说一切法缘起性空),此宗则依藏识具说我空法空,究竟中道,正显中观之境,故名中道宗。(节录自平实导师,《宗通与说通》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1年5月初版十二刷)中道的真实义 1、为什么说心真如非有非无?这个心不是物质,既然不是 admin

2018-12-27

」世尊说人人皆有八识心王,不少亦不过于八识(除残障人士),然前六识为生灭而不能常住之缘起性空法,第七识则为诸阿罗汉舍寿时所必灭除之意根,皆是可灭之法;唯独第八识如来藏心体是常住法,亦是出生五色根、意根、六尘、六识之心体,再借六根、六尘、六识辗转出生了万法;推寻五阴与万法之根源,实即第八识如来藏,故说第八识才是法界万法之实相心体。《华严经》又说:证得 admin

2018-12-27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