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这个五阴炽盛,五阴的本身它是因为因缘所生法,它是缘起性空的,它是依他起性的;从这样子去观察,观察这样子的苦、空的共相,来对治我们对于这样子的苦,这样对于这个受的这样子的一个颠倒见,对于乐受的颠倒见;所以这个是对治乐颠倒,用这样子的受念处来对治乐颠倒。那什么叫作心念处呢?心念处又称为心念住。心念处的观察方法是怎么样的一个方法?它就是透过观能求之心乃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什么“二奶”、“三陪”像瘟疫一样大流行,动物本能大发作,那点可怜而短暂的快乐为国家为社会换来的又是什么?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攀缘色、生、香、味、触、法六尘,根尘相触生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于是”身见”,”我见”便由此而来,我们被自己的这个“身体”所蒙蔽,被这个“意识我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大乘法的行者,你一定要从这样走出来,你要相信佛所说的真实教诲,不要堕入到缘起性空的迷惘,认为反正就是缘起法实际,至于缘起法为什么实际,三界法一切消失以后缘起法还在不在,你说“反正我又不管!”这样就不对!也不要堕入到见闻觉知的迷惘里面,一直把意识心强占为己有,这样你是不可能了解真实的法;般若必须要向善知识求,欢迎各位来到正觉同修会;不管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目录【第一篇】总论【第二篇】略说二乘菩提第一章声闻菩提第一节声闻菩提概说第二节略说四圣谛第一目苦圣谛第二目苦集圣谛第三目苦灭圣谛第四目苦灭道圣谛第三节略说八正道第一目世间八正道第二目出世间八正道第四节声闻菩提之内涵第一目五蕴概说第一款色蕴第二款受蕴第三款想蕴第四款行蕴第五款识蕴第六款非五蕴所摄的意根第二目略说十二处第三目略说十八界第四目现行熏种子,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二)缘觉乘的缘起性空智慧缘觉人现观十二支因缘的流转,实证到所谓的我实是因缘所生法,也必随诸缘的消散而坏灭,诸缘之中并无常不坏的我存在,以此无我慧断无明而证解脱。声闻、缘觉是小乘佛法,他们所修的是解脱道,都是实证无我,并知有涅槃本际(入胎识)的存在而得解脱。(三)大乘的般若智慧般若是指大乘行者一念相应,亲自触证到自己的第八识如来藏,体验领受祂的自性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谓的四圣谛,并非只有二乘菩提中才有,其实四圣谛是贯通三乘菩提的;只是大乘依实相法的如来藏心体为中心,依实相般若而说蕴处界缘起性空的四圣谛,并且进一步修学如来藏所含藏一切种子的智慧,成就一切种智而成佛道;二乘则是只依蕴处界的缘起性空来说四圣谛,纯依世俗法的蕴处界来观察蕴处界的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故空。从二乘菩提来说,一切法都摄入四圣谛中,因为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也就是说,四加行初步的暖法已经获得,已能了知所取的六尘是缘起性空,就已经是功德田了。始从获得四加行的暖法到顶、忍、世第一法,其中的暖、顶、忍是属于初果向,世第一法就已经是初果人了。初果向也是有功德的,因为已能了知所取六尘缘起性空,证得所取空了,从此不会再因为求取财物、享受五欲而造作恶业了!虽然还没有断我见,仍不入初果,但是初果向者不会造作恶业,因此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也就是说,四加行初步的暖法已经获得,已能了知所取的六尘是缘起性空,就已经是功德田了。始从获得四加行的暖法到顶、忍、世第一法,其中的暖、顶、忍是属于初果向,世第一法就已经是初果人了。初果向也是有功德的,因为已能了知所取六尘缘起性空,证得所取空了,从此不会再因为求取财物、享受五欲而造作恶业了!虽然还没有断我见,仍不入初果,但是初果向者不会造作恶业,因此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所以说我们从这个部分就知道说,如果一个念佛人,他因为恶知识的导,变成六识论的断灭论,说唉呀!一切法,死了以后都没有,一切法空啦!就是缘起性空啦!只有六识,没有八识。这些落入断灭论的。如果我们随顺于这些恶知识的说法,而去跟随他来毁谤大乘、跟随他来不信受的话,就算你没有毁谤大乘,可是你在心中有起了疑惑,不信受大乘法的知见,那你要求上品中生,就很困难了!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依于如来藏来看,世间一切万法、五阴十八界都是生灭无常、缘起性空的,要是一切这些法灭尽以后,就没有这些世俗谛,唯独阿罗汉入了无余涅槃之后,只有剩如来住的境界。所以因为根器的不同,这些菩萨----因为中品上生的菩萨,他喜欢听闻声闻法----所以阿弥陀佛和比丘众来接引他。这时候经典要怎么说呢?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花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果菩萨能以忏悔发愿不断推进自己的无相忆佛拜佛不缀,又能在忆佛拜佛之后觉察忆佛拜佛之中之掉举实属常态,觉察意根作意之业惑现行缘起性空,根本不必为此心生懊悔,于只要不断修习就一定能减少乃至修断掉举心得决定具足信心,相信离成就无相忆佛拜佛也不远了!谨将此最近忆佛拜佛中的一点感想心得,报告给各位同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实乃心中所愿也!------三宝(原标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佛陀,被说成“世俗无常”的缘起性空庸法,那些邪见和解脱道有何相干?这岂是佛陀出世本怀?见佛教衰落到如此地步,心中甚感悲哀。再看佛学书报杂志的说法,多是把禅宗当成禅定来修,总是在妄想中用功夫,连定也修不好,更遑论了。或有较好者,在清楚明白的心上用功夫,虽堕定境,略胜一筹,终非究竟。心想:这次大概又是“打遍无敌手(了知全部善知识的落处)&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起先,研读《佛法概论》;读了一年相安无事,因为大家程度相当(一样差),没有引发什么争议;接著研读《般若经讲记》,读到“缘起性空”时,觉得这句话简直道尽了世间的,也与佛法中“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相应,单单字面上就够解脱了,欢喜得不得了;但是当讲到一切法的根本时,印顺法师不断的强调“一切法空”的思想,我就完全没办法认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在密宗里的这一年多来精进的修行,尽管在入门知见上似乎颇有体会,然而心中的疑问却不减反增:“大乐”、“气、脉、明点”与《金刚经》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意旨明显不符;而应成派中观所说的“缘起性空”、“无常”、“放下一切,不执著”等世俗法上的事相之理,岂是佛教独有、不共外道之究竟真理?断见外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摘自印顺法师著《如来藏之研究》页41)平实云:印顺法师被尊称为佛教界之导师,身为大乘比丘、自命为大乘法之修证者,而崇尚声闻小法,以声闻法之缘起性空解释般若,(p.327)缘因早年受彼密宗应成派中观邪见,故入歧途。彼云:“抗战开始,我游西川,接触到传的空宗。那时我对于佛法的理解,发生重大的变革,不再以玄谈为满足,而从初期圣典中领略到佛法的精神。由于这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佛光山星云法师乃是临济禅宗之传承者,本应极力弘传禅宗临济义玄祖师所遗传之证悟如来藏法门,然而星云法师却一心一意继承印顺所弘传之密宗黄教应成派中观邪见,以印顺之断灭见、以印顺之无因论缘起性空妄法,及以印顺意识心境界取代胜妙无比之临济宗门如来藏法;复恐堕于断灭见之讥,再以意识心之离念灵知境界、一念不生之灵知境界,妄称为实证真如心体,藉以取代临济义玄祖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是等法师居士,去道远矣!殊不知佛说二乘菩提时,以诸法缘起性空,教人离却我所之执著;然后复说觉知心缘起性空,乃至明说非想非非想定中之觉知心,亦复缘起性空,非是真实常住法,教人依此观行而断我见,方是已入流之声闻初果人也。然于大乘法中则不如是,皆言意识心虚妄,亦同二乘法中之言意根虚妄;复又进一步而宣说“一切法悉依如来藏而直接及间接出生”,宣说&l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然而这个自己,却正是四阿含诸经中世尊所广破之五阴十八界虚妄法,世尊说之为“有为、缘起、无常、生灭、苦、空、无我”之法,世尊教诸四众悉皆应予细观:“现前观察自己虚妄,缘起性空,现观自己虚妄,根本无有常住不坏之我。”故名无我。佛四众由如是现观故,证得须陀洹乃至阿罗汉果,名为出离观、无我观。如今星云却教其四众“要能把握住自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今阅读平实之著作已,已知一念不生之知觉性乃是意识心之自性,乃是缘起性空之法,非是实有常住之金刚法,四阿含诸经明说之文俱在,第三转法轮诸唯识经佛语现在,则应殷勤探究第八识实相心之所在,求觅自身本有之空性实相心,求觅从来本离见闻觉知之实相心,求觅本来不曾稍起烦恼、本来不起妄念之第八识实相心,方能入于证悟贤圣之列,方入菩萨数中。若仍如今日之尚未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既然如是,则当探究:如何方是得道?若如星云法师所说之禅,皆是在意识心境上用心者,皆是在世俗教相法相上用心者,皆是在广募钱财而到世界各国建筑金碧辉煌之佛光山别院等事相上用心者,皆在意识心而说真如佛性者,皆是在世俗境界上好好作人,令人赏识赞叹者;有时若言及般若法义时,则又皆是在“否定如来藏而说缘起性空”之“无因论”上用心。如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