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记得常常有人问我:人家只问你一个法,你为他讲那么多干什么?我的习性已养成了,只要是请法,把话题一开就没完没了,我永远都不会吝法。这习惯还真难改,也不想改,所以有时你问一个法,我就把与这个法有关的七、八个法都告诉你,这就是常乐说法。常乐说法的果报就是世世资财不虞匮乏,多饶财宝。接着说菩萨从无量世以来总是诃责女身,这是因为有出世间智;诸佛都说要成佛者 三摩地

2018-07-23

佛陀以前也只帮助有发菩萨心的菩萨们明心,如果是定性声闻阿罗汉,将来一定会入无余涅盘,那佛陀也不会帮他们开悟;所以一千二百五十位大阿罗汉,其中有五十位是定性声闻,也就是声闻种性者,佛陀也没帮那五十位声闻种性的阿罗汉明心,只有帮一千二百位菩萨阿罗汉们明心,这一千二百位阿罗汉菩萨们也都在后来入地了,并在法华中被佛受记将来会成佛。因此开悟明心必须要很多福 三摩地

2018-07-23

佛陀以前也只帮助有发菩萨心的菩萨们明心,如果是定性声闻阿罗汉,将来一定会入无余涅盘,那佛陀也不会帮他们开悟;所以一千二百五十位大阿罗汉,其中有五十位是定性声闻,也就是声闻种性者,佛陀也没帮那五十位声闻种性的阿罗汉明心,只有帮其它一千二百位菩萨阿罗汉们明心,这一千二百位阿罗汉菩萨们也都在后来入地了,并在法华中被佛受记将来会成佛。因此开悟明心必须要很 三摩地

2018-07-23

以下摘自《优婆塞戒》:"善男子,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或有生因,或有了因,或有生因、了因。汝今当知,夫生因者,即是大悲,因是悲故,便能发心,是故悲心为生因也。""世尊,云何而得修于悲心。""善男子,智者深见一切众生沉没生死苦恼大海,为欲拔济,是故生悲。又见众生未有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我当云何令彼具足,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虽多怨毒,亦作亲想,是故生悲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他们熏习佛菩提不久,刚发心时又只学到声闻菩提的解脱道,而且是被印顺以错误的声闻菩提说成的佛菩提熏习成功了,所以还没有菩萨性的发起;你若一开始就对他说很胜妙的大乘佛菩提法,特别是在你说到已明心开悟之时,他们就一定会生起烦恼。所以,要过很多世很多劫,而且是正确的熏习了大乘佛法,才能真正的具足菩萨性,那时说到明心开悟时,就不会再排斥了。菩萨性是何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性种性的菩萨,也就是十行位的菩萨,除了要发起菩萨性之外,还得要注意,这十个位阶又叫做十行,既然叫做行,那行乃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得要将你的菩萨性在身行、口行、意行上面显发出来,甚至长养扩大,所以十行位又有一个名字叫做十长养,从发趣到长养;那显然这位菩萨不仅仅发起菩萨性、发起菩提心,还将此菩萨性扩大长养,而落实在自己的身口意行当中,不是只有十发趣 三摩地

2018-07-23

它的意思是说,真的有感觉,有一把火,无形的火,开始烧到我的头上,接下来它会烧哪里?它会继续烧我的眉毛,会继续烧坏我的眼睛,现在这个烟已熏到我的眼睛了,然后呢,我还能够安稳地坐在这里吗?世间人他们快乐,谈论的快乐,都是属于他们百年以后都不能了知的,他们谈的很高兴,这还用得着你去陪他们吗?这点你就不需要了,你不用刻意去陪他们,这时候呢,你就赶快去作你 三摩地

2018-07-23

因此转过头来说,你要和过去的修学接轨,你就不要在世间法上一直用心,这样是无法生起菩提智慧的相应的种子,因为你过去生的修学,是在般若出世间法上,因此你想要于世间忙碌地追逐,是无法相应你过去生所修学过的智慧,因此你就无法和你曾刻骨铭心的智慧接得上,所以你应该改变一下,要开始去思维这出世间法,这样将许多的智能触动出来,这才是你修学上,每一辈子要提醒自己 三摩地

2018-07-23

而在佛的末法时期,听到而能够信受,又是难上加难,为什么说很难?今天如果有人跟你说无上法,你可能不大会相信,因为他说的法和这世间的许多出色有名的大道场的都不同,你即使有点慧力,可是也很难加以简择,这个世界就是如此,这是个五浊恶世,众生的因缘本来就是如此,你能够要求什么?如果要世间的法师们都要亲证真如,才能够说法,这世间便没有说法的人了!如果要说法的人 三摩地

2018-07-23

虽然没办法达到二地,但是你也自己可以终究无愧于所学,无愧于善知识所教,因为呢,善知识只能把《优婆塞戒》,这样的戒告诉你,只能够传你菩萨戒,可是没有办法替你持戒,任何人都没办法替你持戒,持戒是你自己甘愿的,这佛道上的一切,都是必需你自己愿意才行。如同你从远地过来受这个戒,为什么?因为你一定有你想要达到的佛道的目标,不是只有「成佛」两个字,你一定有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这样的情况下,你虽然示现于三界有,但是你的家已没有了。没有凡夫那个家了,因为如来呢,会一切为你安排,会替你打理这一切。当你想要作主的时候,大家就没有办法帮忙你,大家就没办法替你作主;当你不要作主的时候,大家才有办法把这个稀奇的宝贝让你得到。所以呢,不作主的,反而得到。作主的,永远得不到,他永永远远就是没办法得到,法界的定律就是这样,当你要从 三摩地

2018-07-23

你可能又说,我已是这样努力修行了,那为什么别人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东西,或者说这世界给予他那么好的结果,但我们都没有?那你如果是这样想,就要回忆起来,佛陀都已替你准备好。如果说,你是想要往生极乐世界,佛陀已替你准备好,已替你准备好你的莲花座啦,乃至于有的人已准备好金刚座给他了,只要呢,你在这个佛道上继续地用功,它会成形的,它会真正成就的,如来 三摩地

2018-07-23

善知识也没有说过,也没有保证过,将来你就可以一步轻轻松松地走过第二大阿僧祇劫,这世界没这么便宜的事情啦,绝对没这么便宜!那个是要你拿出你世间的性命来换得的,如果没有精进到这样的地步,如何可以显示你可以获得这殊胜的果位的殊荣,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如果你要还价的话呢,那你就要认命,你要从这点开始就要很清楚地知道,当你开始讨价还价的话,你是在你菩萨道的路上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善知识在这个世间出现,就是会受到诋毁的缘故,因此佛就要不断地耳提面命地告诉大家要向善知识来求法,所以当你发心向着佛道的时候,如果还是不愿意效法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精神,所参的善知识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在家众,只有寥寥无几的现出「出家相」的「僧人」,如果连这一部大在事相上都已显示这么清楚,自己还是无法转念过来,只能说这阿僧祇劫的修行还是阿僧祇劫的修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呢,你不需要这个,因为真正成就你的许多的功德性,典上已说得非常的清楚,能够成就你的功德的,都是如来之力,没有诸佛的冥佑,实际上无有一位有情可于此世间建立的功德性。因此说来,最关心你道业的人,并不是你自己,而是一直在看着你的诸佛,每一尊佛都最关心你。大家知道什么时节,你应该得到什么法,大家知道你什么时节,你的修行会进展到哪里,让你不用自己去求 三摩地

2018-07-23

不会!你会不思维,「不思维」当然是一个形容词啦,你是很快思维去做的,你是有拣择去做的。你说世间人有没有这样的?有啊,有我们说的成仁取义的义士,他干吗舍掉自己的一条性命?他可以不用。可是有人就是愿意,那你说,我们学佛的人还会比他差吗?不会啦,所以呢,因为我们比别人多懂许多智慧,所以我们要以智慧来作善抉择。同时我们这个智慧不是提供你用来做这种世间种 三摩地

2018-07-23

”佛法虽然是一味的,因为大乘跟小乘修证内涵的不同,所以佛世佛早就已宣说大乘跟小乘的名相。因为怕这种“并没有分别什么大乘跟小乘,佛法是一味的,只是由于说法的物件不同,所以内容和境界也有所不同”的说法会被误会,说“大乘跟小乘只是心量的大小不同罢了,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所以首先要举一下《阿含》的文。《增壹阿含》第十八卷里 三摩地

2018-07-23

你必须要体认这个事实,不管你已成佛安乐多久,不管你再怎么努力,众生永远是度不完的。你从这个时间点,你就要知道这件事情。所以你要甘愿于众生的懈怠性,你要甘愿于众生之自堕于众生性,你要能忍受众生的愚痴性。你不要一开始说话就想要教训人,因为你教训人,他也不会领情,你没办法摄受他;你要想,他们真的很可怜,就像我们刚才说的,他们这辈子完了,绝对不知道自己要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我们看看这件事情的因果,B有没有真的在那个过去做了些什么?没有啊,只是那个念头,这样的念头过去了而已,而且这过程中,那位受刑人的意识心是不知道的,但很奇妙的,他的末那和如来藏就能够受持这样B的善念,所以过了这么长久的时间以后,还可以显发这样的感恩之情。所以如来藏显示的真实果报历历不爽,祂的整个心行就是这样。所以呢,菩萨要学,因此不要说,这样造了 三摩地

2018-07-23

何况你今天受的是菩萨戒,这个是「不共二乘戒」,唯有大乘佛子真正能发、能持的殊胜戒,那这样的话,你已没有办法数出到底有多少的神在你旁边了。因此在成就你皈依的功德的时候,他们大家就都已知道了。如果今天你更证得明心的功德,那这样神的数目已更数不清了。但是如果你今天还是可以懈怠的话,你想想看,围绕在你身边的这些神,心里作何感想?他会不会心里面很失望?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