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曾经有人解释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这句话,说:不仅是理论,也不仅是信仰,而是一种活泼自在踏实的生活,只要练习到不因顺逆环境而产生爱或憎,就能太平无事,自由自在,所以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没有错,可是六祖的偈里这二句所讲的佛法是指禅,不可以用声闻法解释,不能用消除烦恼的方法来解释六祖这二句偈。经论是语言、文字,假名为佛法。真实的佛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也许当时能够忍住,但是在看的当下,就已经在我们的阿赖耶识中种下邪行的种子,遇缘祂就会产生作用。当我们的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对六尘了别的时候,也就已经熏习到了第八识阿赖耶识当中。那阿赖耶识就专门记录我们所有的善事、恶事不会消失,因为我们一切善、恶的种子,都会储存在阿赖耶识当中,纵使百千劫也不会遗失和消亡,因果就是从这里来的。我们如果看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此点,佛陀早已预知授记,读者可参阅《入楞伽经》卷第九,总品第十八之一。当年世尊宣说如来藏法时,因为太胜妙了,大慧菩萨摩诃萨悲悯众生,就问:我乘内证智,妄觉非境界,如来灭世后,谁持为我说?世尊答:如来灭度后,未来当有人,大慧汝谛听:有人持我法,于南大国中,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能破有无见,为人说我法,大乘无上法,证得欢喜地,往生安乐国。公元五世纪初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人问到说:学佛至今已经半年,看到不顺眼的事情也很容易生气,请问应当要如何克服?首先,要先赞叹提问题的这位学人,因为一般人通常不一定会承认或者是观察到自己有上述的问题,这表示说这一位学人已经能够去观察到自己的问题,进一步也愿意试着去改正它;这不妨是一件善行,所以是应当要随喜而且要赞叹的!说明嗔恚之法的意涵之前,因为嗔与贪往往是相随而行的,所以就先略说贪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无论做什么,分开多久,只要情况允许了就是要在一起,天经地义。所以表哥研究生毕业一找到工作,就把表嫂娶了回来。表嫂辞了职,跟着表哥生活在了北京。然后很快就有了第一个男孩。表嫂在家带孩子,表哥工作,男耕女织。隔了几年,又有了第二个孩子,是个女儿。儿女双全,羡煞旁人。表嫂在家带孩子,开过一阵子网店,卖婴儿服装,生意还不错。后来有了第二个小宝贝,就没时间打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还要于法得自在,使别人不能检点你的法义,于中谁也都转不走你,所以佛在经中才如是开示我们前面所说的这样子的一个道理。佛如何开示呢?愿令我身诸根具足、远离恶友,不生恶国边裔之处,常生豪姓,色力殊特、财宝自在,得好念心、自在之心。(《优婆塞戒经》卷2)这一段就是在说明我们前面所说菩萨所应该发愿的这个道理。愿我生生世世色根都能够诸根具足、六根。这六根,意根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像《大般涅槃经》中圣教:【爱有二种:一爱己身;二爱所须。复有二种:未得五欲、系心专求;既求得已,堪忍专着。复有三种:欲爱、色爱、无色爱。复有三种:业因缘爱、烦恼因缘爱、苦因缘爱。】就是爱着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我及我所。或贪爱五欲境界而一心一意专志追求,求得之后更是专注沉醉其中,无力分辨己身已经被五欲境界深深地系缚住,难以出离。或者是对欲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且,有的人信佛都只是随心所欲,即刻就要满意;若是没有立刻实现,那么就说佛菩萨不灵啦!这些人心中常常是这样子想:我信佛已经很多年了,经常的供养三宝,也常参加各处的,而且也常常劝人行善;怎么我老是身体不好,家境也未好转,儿女求学、求事业也都不顺利?我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够得到感应呢?我这么虔诚的信佛,佛菩萨为什么都不保佑我呢?这真是让我想退道心啊!那么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要去正觉上课那个时候其实是我身体最差的时候,那学了这个法之后,慢慢的找到所谓的安心之道,所以后来就很好睡了,躺到床上三分钟之内就已经睡着了。所以就这样一直学下来。因为自己的受用很多也很好。主持人:所以这二十多年您一直在跟随这个老师在学习。陆正扬老师:是的。这个平实老师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就是平平实实的。主持人:萧平实老师。陆正扬老师:是。虽然说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曾经是一个赌徒,虽然是小赌怡情的那种,我对赌徒的定义是:对某种博弈极具兴趣,有空就要参与,没空也要找空参与,参与不了,心情失落,浑身不自在。对打麻将我就有这样的感觉。两年前我开始学佛,知道不应该再参与打麻将这种活动,曾克制自己尽半年没打。后又经不住同事的每周陪她们玩一次,虽然觉得不应该,还是给自己找个借口:看看自己能不能在玩的过程中忆佛念佛。很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都为这个念头付出时间去参考、去想象,在这个念头里甚至还能体会到一份惬意,仿佛它已经变成现实被我拥有,所以不容他人打破,哪怕是爱人。我以为只有我在构想着,没想到,其实他也在,而此刻我们都在坚持着自己的念头。要放弃念头是件痛苦的事,起码心情会沮丧失落。一想到会让他难受,我选择了放弃。所以马上反问自己:不在你想要的环境里你就不能拜佛看书吗?呵呵,心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优婆塞戒经》卷6说:“唯三天下有邪淫罪,郁单曰无。”因为北郁单曰的人没有家庭制度,随遇之人,只要双方合意,可以随时淫合,又因为没有人受不淫戒,所以没有犯邪淫的问题。但是,北郁单曰的人,其实也可能犯有娠(怀孕时的性行为)、非道(口交和肛交)的邪淫,经典说北郁单曰没有邪淫的现象,显然是指他们所有人都没有婚姻关系与系属,所以就没有重大的邪淫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谓烦恼障、业障以及果报障这三种,经中有说:欲灭此三障罪者,当用何等心,可令此罪灭除?先当兴七种心以为方便,然后此罪乃可得灭。何等为七?一者惭愧、二者恐怖、三者厌离、四者发菩提心、五者怨亲平等、六者念报佛恩、七者观罪性空。(《佛说佛名经》卷1)要灭除这烦恼障、业障、果报障,要生起这七种心才能够灭除,那么我们就一一来探讨,这七种心的内容。第一种就是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举例来说,譬如世间人,一听到某种物品乃至药品可以治百病,就一窝蜂的去抢购,根本没有经过思考验证,这样的人就是迷信传言,对于传言偶像崇拜而迷信。又有人迷信于广告说词,因此不加以选择,冲动,那这样也是偶像崇拜;他崇拜于广告说词,轻微者损财,重大者伤身害命,比比皆是;这样的人就是对广告词产生了偶像崇拜,不加以智慧简择,迷信盲从广告词,这也是一种迷信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在佛法中容易感情用事者,情执较重者,相较无情、理性者所犯之过失为大,若不思悔改者,其所犯的过失,将会如滚雪球般愈滚愈大,其情执重者在楞严经亦有开示: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七情三想沈下水轮。生于火际。受气猛火身为饿鬼。常被焚烧水能害已。无食无饮经百千劫。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纯情即沈入阿鼻狱。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佛门中,身为佛弟子,经常在见面的时候就会互相寒暄,称呼对方为某某菩萨,这样说法正确吗?这样说法如法吗?身为佛弟子们,是不是应该要深入加以探讨什么才是真正的菩萨,以免积非成是,流于世俗化,与佛陀当时的意旨越离越远,乃至背道而驰。所谓的菩萨,梵语名为菩提萨埵,翻成中文叫作觉有情,也就是觉悟有情的众生。所以,身为菩萨一定是能够觉悟有情的人,因为他本身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得要举证人家错误的事实出来,再从理上来证实分辨,还得要引据经教来辨正,这样从理、教二方面都来作辨正,这才是真正的法义辨正。法义辨正是在救护被误导的众生。如果的确有人指出我的错误,我一定很感激他,我会马上就去研讨:究竟有没有错?如果真的错了,我就会赶快改,并且公开地改正;因为我可以因此而改正,就免除原来误导众生的恶业因果了。佛经上说,会有魔示现为很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假如错悟的大师据此印证你开悟了,你就会相信了;如果你对别人说你已经开悟了,那就是大妄语。所以说,真心的体性能生万有诸法,具有能生诸有之性(见闻知觉性是三界有之自性),但是真心的法相却是空无形色的;而见闻知觉性等妄心,则不能出生万法,只是缘于真心所出生的六尘万法而在里面运作、在里面执取罢了;但见闻知觉性的妄心,也是无形无色的。可是妄心等见闻知觉性诸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陀曾在《妙法莲华经》当中,以羊车、鹿车、大白牛车作为譬喻,来说明三乘佛法的差别。世尊说:有些众生具有出世间的智慧,跟随佛陀听闻解脱道法之后,能够真实信受;他厌腻了生死轮转的痛苦,急于想要解脱、出离三界,进入寂灭、清凉、清净、真实的涅槃之中;像这样的人就叫作「声闻乘」,就像是小小的「羊车」,只能载他自己一个人出离三界火宅。另外有一些众生,信受佛陀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概讲一下事情的经过:公司的一个女同事最近特别兴奋地帮我张罗男朋友。其一,我跟这位女同事虽认识一年多,但并不特别熟络,因为脾气性格都不太一样,所以仅仅只是正常接触而已,算不上交心;其二,她给我张罗的这个人刚好是我比较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而她可能觉得这种志同道合就是所谓的有感觉吧;其三,当我知道她的意图之后就立即表明了我的态度,并请她不要再操心,不然大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