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2、五方佛必须有明妃陪伴---------------------这是、教的发明的鬼话,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无有女身,哪来的明妃?在诽谤阿弥陀佛、净土典!3、在这此男女交合的情况中-------------------已明说这是男女交合,可换成双修二字时,善于用臀部思考的人士就把它当成佛法。你们的思惟就不能正常一点吗?4、能够促成双方同时解脱或证果----------------------这里的所谓的解脱或是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与天地分判后(所谓后天之二元分别中)易对宇宙真实、道家对生命真实原理的揭示是一致的,只是用的概念体系不同而已,本质并无两样。对于生命,不论何种修为法门,最难转化的是色性。即使深山戒行清净,种子也未必能除掉,这其实也是生命轮回中的关键所在,所谓生命从哪来,要到哪里去?、父母未生时,如何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另外,生命投胎时,为什么会有?与无始劫以来 三摩地

2018-07-23

关于欲为不净,世尊在许多典当中都有开示。例如在《杂宝藏》当中有提到,佛陀如何度化贪欲很重的难陀比丘成为阿罗汉的故事。话说难陀比丘出家之后,因为心中仍然贪爱出家前的妻子孙陀利的美貌,而没有办法精进地修学;所以佛陀就用神通力把他带到忉利天,让他看到正在等待他生天的天女,各个天女的美貌都远远超过他的妻子;所以难陀就放下了对孙陀利的贪著,开始努力精勤地 三摩地

2018-07-23

】(《优婆塞戒》卷五)这意思是说:就看你是在什么地方来作供养祭祀,就由那个地方的鬼神,或饿鬼众生来得到受用。因为鬼神、鬼道众生非常的多,所以随处都有他们占据作为安身之处。譬如说:大小树木,都有鬼道众生安住,越大的树木,就由福德、威德大一点的鬼神居住;一般的饿鬼,就只能安住在小树、小草上面。同样的,大一点的丘陵、山河等,也都有山神、河神等鬼神在安住 三摩地

2018-07-23

至于佛陀在《佛说盂兰盆》当中所开示说:我们可以在七月十五日,解夏的僧自恣日,来供养具清净戒的圣僧,那么七世父母、六种亲属,就都能够得出三途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这是因为这些僧众过三个月—九十天—的结夏安居,在这九十天当中,不断地精进努力的修行,所以会有许多的出家僧以及菩萨,得到了佛菩提道或是解脱道的实证,所以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又 三摩地

2018-07-23

回向的义理,在第十九期、二十六期与三十三期的〈般若信箱〉都有开示,回向乃是解脱分善根所含摄的,也是中说七种最上供养之一,所谓「礼拜、供养、忏悔、随喜、劝请、发愿、回向」,回向列为最后分,显示菩萨广行一切善根之后,必须回向早日成佛,因成佛乃能广利一切众生,福德庄严故,智慧庄严故。所以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五说:「回向者,谓以一切施等诸行,愿 三摩地

2018-07-23

问:梵网云:菩萨见有恶人贩卖佛菩萨形像,当赎回。但我却看到有很多受了皈依的佛教居士在贩卖佛像,并以此为业。让我很困惑。那么,贩卖佛像究竟是否为正当职业呢?答:《妙法莲华》卷一:「若人为佛故,建立诸形像,刻雕成众相,皆已成佛道」,所以建造佛菩萨形像功德无量无边,但是这段与您所提「《梵网》中云:菩萨见有恶人贩卖佛菩萨形像,当赎回。有很多受了三皈依 三摩地

2018-07-23

问、云:菩萨代众生受地狱苦,如三禅乐。然而,地狱众生所见到的地狱,他们所受的地狱苦,是他们自己的业力所变现出来的。各人的因果各人自己受,他人无法承担,也就是即使菩萨想代众生受地狱苦也不可能。但中为何又说菩萨代众生受地狱苦?答:中有说不可思议的菩萨摩诃萨,修大方便引接众生,其受生死无量大苦不以为患,也就是说菩萨摩诃萨故意示现逆增上缘来显发成就诸 三摩地

2018-07-23

中说:「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第八识将众生所造之业完好保存,所以因果定律才能成立。那为什么中又说念一声佛号,能消八十劫的业呢?未受报之前,业种既然完好地被第八识保存,那它就不应被佛号消除才对。2.另外,杀人犯念佛号,能将其第八识中贮存此世杀人的业种消除吗?哪些业种可以通过念佛号来消除?哪些业种不能被佛号消除?答:1.佛在 三摩地

2018-07-23

回向属于法布施吗?能增长现世之福德吗?(萧老师言因果多属来世报,故有此一问。)2.回向之对象可以同时含括冤亲债主与法界众生吗?(某期〈般若信箱〉说助修行宜回向前者,求福报宜回向后者,故有此问。)3.《地藏菩萨本愿》是可以持诵的真吗?(萧老师言,除根据法义外,不得以考证等方式判定佛的真伪,故求问。)4.以持诵《地藏菩萨本愿》作为增长福德之主修是 三摩地

2018-07-23

中阴既有其寿量,也有次数限制,第七次中阴身以后就不会再有中阴身了!那么自杀之人何能年累月的每天重复自杀动作,而不受中阴寿量及次数之限制?又自杀的人除往生无色界或无间地狱中,或入无余涅盘,可不中阴的过程外,其它无不于自杀后不出生中阴身者。而往生无色界及入无余涅盘者,当然都不可能再有所谓「灵魂留在原地每天重复演出自杀动作」之情形;往生到无间地狱者虽 三摩地

2018-07-23

一些法师、信众对此事甚为关心,并没有以讹传讹,私下向我咨询此事真假,我都一一作了答复,鉴于此事体大,在此,以我在宗教工作的历、验对这份名单作说明:一、从文章的提头看,就知道不专业,甚至是错误的。中国民宗局这个称谓,在国家层面是国家宗教事务局,基层一级才简称为民宗局(全称是民族宗教事务局),所以,称中国民宗局,似是而非;目前,并没有国务院反办公室 三摩地

2018-07-23

佛教的传承,因该分为两种,一种是师长的传承、一种是论的传承。这两种传承都是可以证的果位的,若是以师长传承来否定论传承,则文字般若不能起观照般若,观照般若则不能悟入实相般若。所以这种责难是不合理的,不符合论所说,是故我们应该正确的面对平实居士。(2)关于平实居士不讲戒律的问题:平实居士在早期的着作《无相念佛》中,反复的告诫修习无相念佛的人一定要 三摩地

2018-07-23

由斯五位百法之次第,归结于八识心王;若无八识心王,万法悉不能生,譬如七转识灭已--入无余涅槃位中;即是《般若心》所述之「是诸法空相,......无眼耳鼻舌身意,无眼识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智亦无得...」。何以故?谓七转识若灭,尚无觉知者,何况有智有得?何况有「无明尽」?万法俱泯故,阿赖耶识亦不复受生,不再出现于三界。而想受灭无为,虚空无为,非 三摩地

2018-07-23

他说理由为什么呢?因为佛已过去了,现在只有我能够说佛法,而且你现在所听的法,就是我传授给你的啊。那你说:好啦!那有的人就想,因为他们也搞不清楚,就糊里糊涂地先礼拜了上师。可接下来就赶快去礼拜佛?不是!那你说: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他又说:我是你的上师,你来这个道场,就要按照上师我所说的规矩;但上师我还有上师,就是你的师公,你要先礼拜他,因为我的法是他 三摩地

2018-07-23

——摘录于平实导师著《实相通宗》第五辑 (原标题:法供养的功德无量无边) 三摩地

2018-07-23

今生学佛,我得益于萧平实导师倡导的实证佛教一开始,对于修学佛法的认知,大概就是诵念佛,说好话,做好事,后来追随萧平实导师学佛以后,才知道说,学佛需要建立很多的正知见,来确保自己思想上与真正的佛法保持一致;那些非佛教的种种理论,再好,顶多也只是人天善法,不能引导自己走出流转生死的生命的轮回。如果不幸遇到的是藏密教,恐怕就不仅仅是走不出轮回了,还得要 三摩地

2018-07-23

萧平实掀起新判教议题的时代意义(下)(佛教是什么?)上半篇导读:判教,在期由佛陀在《阿含》中建立三会、二会、一会说法之判教典范。像法期则有不正确的判教夹杂其中,但在中土名师辈出的判教风潮背景下,形成唐宋大乘佛教的复兴。于现代末法期,萧平实提出世俗化、法义浅化二个属于什么是佛教的判教议题,并且提出外道化、密意失传、道次第混淆三个属于佛教是什么的判教 三摩地

2018-07-23

摘要判教是帮助世人认识佛教的重要方式,故有《阿含》释迦牟尼佛亲自示范的期判教,南北朝与隋唐之像法期判教。现代则由萧平实提出了富有时代意义的判教议题,本文称之为新判教,期使末法期众生正确认识什么是佛教及佛教是什么,以畅佛本怀。一、楔子多年前阅读了髻智比丘所撰写的《佛陀传》(TheLifeofTheBuddha)。髻智比丘是一位英国人,俗名是欧斯博·莫尔(Osbert 三摩地

2018-07-23

一直到2006年夏天出版的《阿含正义》,萧平实为了说明释迦牟尼佛大般涅槃是入灭不灭,并且说明阿含部与般若部中都有教外别传的文字证据。因此在该书白话语译《长阿含》中整部的〈〉。萧平实举出〈〉有佛陀最后一次示现禅宗机锋公案的事实,因此开创了阿含禅学研究的先河。该段文字的内容如下:时世尊披郁多罗僧,出金色臂,告诸比丘:汝等当观:如来时时出世,如优昙钵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