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在《优婆塞戒经》卷第四之中,世尊是这么开示的:【善男子!有智之人施有五种:一者至心施、二者自手施、三者信心施、四者时节施、五者如法求物施。……如法财施得何等果?如法财施所得果报如先所说;得是财已,王贼水火所不能侵。】至心施等四种果报,已经在前一次的菩萨正行之中,跟大家约略提过了,接下来就谈一谈如法求物施的果报。世尊在这里开示:“如 | admin 2018-08-15 |
![]() |
在《优婆塞戒经》卷第四之中,世尊是这么开示的:【善男子!施有二种:一者法施、二者财施。法施则得财法二报,财施唯还得财宝报。】这个部分还没有说完,上一次说的是财施的果报,还得财宝的道理。接下来说法布施的果报,法布施可以使众生无畏于生死轮回,同时法布施的果报,是可以兼而有财、法二报。先来看看法布施之后,其果报是如何?譬如说:假如你可以为人说世间的工巧技 | admin 2018-08-15 |
![]() |
知道菩萨摩诃萨具足福智庄严所生的七种法相之后,接下来,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之中,又接着开示说:“善男子!复有七相;何等为七?一者乐化怨雠,二者化时不厌,三者要令成熟解脱,四者尽己所知世语世事以化众生、心不贪着,五者能忍一切恶事,六者终不宣说他人所不喜事,七者见破戒者及弊恶人、心不瞋恚、常生怜愍。善男子!菩萨摩诃萨知是七相,则能自利及利益他。&rd | admin 2018-08-15 |
![]() |
阿弥陀佛!问候大家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今天和大家来谈谈“菩萨为什么应观福田与贫穷田而布施?”知道菩萨有了福德与智慧庄严的妙用之后,接下来,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之中又接着开示:“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二法,一切施时不生忧悔,见众恶事而能堪忍。菩萨施时观二种田:一者福田、二贫穷田;菩萨为欲增福德故施于贫苦,为增无上妙 | admin 2018-08-15 |
![]() |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问候大家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今天要和大家来谈谈:什么是“菩萨的庄严”?在《优婆塞戒经》卷第二中,有一段经文是:【善生言:“世尊!云何菩萨自他庄严?”佛言:“善男子!菩萨具足二法,能自他庄严:一者福德,二者智慧。”】(《优婆塞戒经》卷2)先说说“庄严”这一词 | admin 2018-08-15 |
![]() |
我们所说明的菩萨正行,是依着平实导师所着的《优婆塞戒经讲记》为依止。后面的十集里面,我将要跟各位说明的是〈发愿品〉第七,还有〈名义菩萨品〉第八。在〈发愿品〉第七里面,我们又有两个部分要跟各位来作说明:第一个,是菩萨应如何发愿是为智者;第二个,是菩萨具足哪些条件,得名为法财长者?我们现在就慢慢的来为各位说明。在上一集里面,我们蔡正礼老师为各位说明了菩 | admin 2018-08-15 |
![]() |
我们再举《佛说布施经》来说明布施与所得果报利益的关系。《佛说布施经》卷1中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说布施法。有三十七种:一、以信重心而行布施,当得离众嫉妬,人所崇敬;二、依时施,得三业清净,四时安隐;三、常行施,得身心适悦,无散乱失;四、亲手施,得手指纤长,身相端正;五、为他施,复得他人行大舍施;六、依教施,心离取相,得 | admin 2018-08-13 |
![]() |
复有一长者,亦生一子,此子闻之,以为非是,即作是念:『当作何方便,却此非法?』遂白父言:『父今可应远行学读,使知经论。』其父便去,少得学读,而便还家。年转老大,子为掘地,作好屋舍,以父着中,与好饮食。作是思惟:『谁当共我,除此非法?』天神现身,而语之言:『我今与汝,以为伴侣。』天神疏纸,问王四事:『若能解此疏上事者,为汝拥护;若不解者,却后七日,当 | admin 2018-08-13 |
![]() |
《杂宝藏经》卷第二:【昔波斯匿王有一女,名曰「善光」,聪明端正,父母怜愍,举宫爱敬。父语女言:「汝因我力,举宫爱敬。」女答父言:「我有业力!不因父王。」如是三问,答亦如前。王时瞋忿:「今当试汝有自业力?无自业力?」约勅左右,于此城中,觅一最下贫穷乞人。时奉王教,寻便推觅,得一穷下,将来诣王。王即以女善光付与穷人。王语女言:「若汝自有业力不假我者,从 | admin 2018-08-13 |
![]() |
《优婆塞戒经》卷2〈自他庄严品第11〉:佛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无量世中慈心不杀,以是因缘获得长寿。”本节主要从放生的观点来谈无畏施,佛经中也提到说菩萨应以慈心行放生业,如《梵网经》卷下中说: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应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 | admin 2018-08-13 |
![]() |
《优婆塞戒经》卷2〈自他庄严品第11〉:【无量世中常乐说法,以是因缘多饶财宝。】《优婆塞戒经》卷4〈杂品第19〉中云:善男子!施有二种:一者法施、二者财施。法施则得财法二报,财施唯还得财宝报。菩萨修行如是二施,为二事故:一令众生远离苦恼、二令众生心得调伏。善男子!复有三施︰一以法施、二无畏施、三财物施。以法施者,教他受戒出家修道白四羯磨,为坏邪见说于正法 | admin 2018-08-13 |
![]() |
所以,当我们在细观别人是怎么样发脾气的时候,在看别人——我们不要落在他发脾气的境界相中,我们先看他发脾气的时候,他的身行、口行、意行是起了什么样的变化;由我们能够常常去观照到别人发脾气的样貌,我们就可以看到自己发脾气也是多么的不好看!所以,如果说我们已经是很习惯了常常会发脾气,但是发脾气的时候不知道,然后发了脾气以后才后悔;我们可以先注意 | admin 2018-08-13 |
![]() |
所以大福由心生,自己修行越好来作布施,那果报就越大,就像经典上常提到佛说祂自己布施给舍利弗,跟舍利弗布施给佛,那还是佛陀所得的功德比较大!《优婆塞戒经》卷5〈杂品之余〉:若施畜生得百倍报,施破戒者得千倍报,施持戒者得十万报,施外道离欲得百万报,施向道者得千亿报,施须陀洹得无量报,向斯陀含亦无量报,乃至成佛亦无量报。善男子!我今为汝分别诸福田故,作如 | admin 2018-08-13 |
![]() |
而且,经常行善还有益于人体免疫系统。反之,一个心怀恶意,损人利己的人寿命比较短。如一个心脏病常常发作又对他人怀着敌意的人,其心脏冠状动脉堵塞的程度就越大。再如视别人处处为敌的人,往往一触即发,暴跳如雷,容易使血压升高,甚至酿成任何药物都难以治愈的高血压。至于贪污受贿和盗窃之类的人,因作贼心虚,易失眠、烦躁、精神压力很大,这种人的寿命比大多数人短。研 | admin 2018-08-10 |
![]() |
譬如说那件事情过了之后,你要重新去觅得那件事情,也了无所得,因为那件事情已经过了。即使我们现前还有境界在取,可是我所取的境界刹那之后它又消失了,消失之后我也无所取、无所得;那我还有再下一个刹那,还有明天的种种境界在取,可是那些取了之后,它也总是要消失啊。所以,我所能够取得的所有的境界,事实上它是空无所得。所以事实上,我以我的觉知心去取了种种境界,它 | admin 2018-08-10 |
![]() |
热格:本处需进行天女敬食佛事,需头卢四具、肠子十付、净血、污血、废墟土、寡妇经血、麻风病人血、各种肉、各种心、各种血、阴地之水、旋风土、向北生之荆棘。狗粪、人粪、屠夫之靴等物,务于20日送往次曲康。致热刀头目:为DL喇嘛念经祝寿,下密院全体人员需念忿怒十五施食回遮法。为切实完成此次佛事,需于当日抛食,急需湿肠一付,头卢两个,各种血,人皮一整张,望立即送 | admin 2018-08-10 |
![]() |
“如何能坦然面对死亡?”对于一般人来说,死亡大都是个忌讳去碰触的问题,当然目前这种情况已经略有改变,像是安排安宁病房或生前告别式等,这些都表示已经能够接受即将要面对死亡,所以提早作安排,因此能够较无牵挂地离开世间。但是除了对这些生前的事务、情感等等,作个圆满的了结以及处理死亡时候的痛苦之外,另外还有一个让许多人心有恐惧,而难以坦然面对的问题,就是死 | 三摩地 2018-08-10 |
![]() |
学佛的第一件事就是归依三宝,因为已经对佛法僧三宝起了信心,归依了之后,最重要的却是要求证悟。菩萨寻觅世间一切的学问法门,都无法解开对生命的疑惑,无法解脱生死,想要成就无量的善法却不得其门而入,直到值遇佛法之后,总算能够亲证生命实相,亲见无我空性,一切善法才能够得以实行亲证。受持三归依之后,并发起四宏誓愿,这是发世俗菩提心,因为初步的理解到,在佛门之 | 三摩地 2018-08-10 |
![]() |
而当时的统治皇朝为了自身的利益,也乐于把似是而非的“喇嘛教”定位为“藏传佛教”,把佛教拉下水,把佛陀拉来为他们的金刚佛、本初佛作陪衬、垫背,以视“喇嘛教”这个自慰式所谓的“佛教”高于显宗佛教,反正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但是,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文明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青藏高原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等 | admin 2018-08-10 |
![]() |
不但了义正法的广大弘传是如此,即使是层次低的人天善法弘传就已经是如此了,因为弘传人天善法而愿意归心三宝,将来都生到欲界天去,不当魔子魔孙。除非修很大的善事,但是却同时在破坏佛法,才会成为魔子魔孙;因为天魔波旬往世一样是修很多善事的,但他就是想要破坏正法,想要阻扰所有人离开欲界五尘境界,所以才成为天魔。广修善事,但是却也在否定正法或弘扬六识论邪法,将 | admin 2018-0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