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佛法中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一句话其实已经指陈了有情生命的实相,也显示了万法的本质。它的意思就是说,三界中的一切法,包括有漏法,以及一切的无漏有为法,都是因为八识心王而出生;乃至于无漏无为法,也是因为八识心王而才能显现;如果离了八识心王,就没有一切法可得,因此说“万法唯识”。十方三世一切的有漏无漏法,既然 | admin 2018-11-03 |
|
前会长之因性丑闻而下台与大力弘扬藏传佛教格鲁巴入门书《菩提道次第广论》有间接的关系,道次第强调依师,几乎不谈依经(佛经包含佛、法、僧),利于导归藏传佛教密乘(金刚乘)四皈依,宗喀巴大师撰写道次第的本意也是导归密乘。四皈依不是佛制,是藏传佛教密乘祖师所制,将上师凌驾于佛、法之上,有违佛制三皈依。佛言与祖语有冲突,也绝对依上师,加上藏传佛教密乘有&ldquo | 三摩地 2018-10-29 |
|
不得同处经行。不得一竿置衣。不得一处安钵及着水瓶。不得同处读诵经典。阿难陀传佛言教告诸苾刍。苾刍奉行皆如圣旨。是时难陀既见诸人不共同聚。极生羞愧。后于一时。阿难陀与诸苾刍。在供侍堂中。缝补衣服。难陀见已便作是念。此诸苾刍。咸弃于我不同一处。此阿难陀既是我弟。岂可相嫌。即去同坐。时阿难陀速即起避。彼言。阿难陀。诸余苾刍事容见弃。汝是我弟何乃亦嫌。阿难 | 三摩地 2018-10-14 |
|
那么,究竟六祖座下有多少开悟的弟子,他们又是谁呢? 《坛经》记载:师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发,说法利生三十七载。得旨嗣法者,四十三人。意思是说,六祖世寿76岁,24岁得衣钵,39岁剃度出家,弘法利生37年。座下开悟得法的徒弟有43人。 《传法正宗记》中记载:大鉴(六祖谥号)所出法嗣,凡四十三人。其一曰西印度堀多三 | 三摩地 2018-10-14 |
|
此时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回向给他们,会有非常好的效果。祖先、已逝的先人,对我们现世的生活都会有一定的影响,甚至能够影响到我们每日的生活、睡眠、身体健康、工作、结婚生子、子孙前途等等。如果能诵经回向给他们,超度他们,那么同时也会对我们的各个方面有很大的益处。盂兰盆节,亦称盂兰盆斋、盂兰盆会,是每逢夏历七月十五日佛教徒举行的以供养三宝、超荐七世、现世 | admin 2018-08-23 |
|
虽然入地以前,都有可能谤法;但是已经证悟而又善根淳厚的人,谤法的机会很小,因为他们的见取见与私心早就灭除了,虽然还要很久才能入地,但是根本就不会谤法,所以私心与见取见的诤胜心的灭除,真的很重要。假使是因为智慧不够,所以被人误导而造作了谤法的恶业,就不小心谤了正法而堕入恶道,只要他谤的不是如来藏,将来仍然可以很快的回到人间而修习正法、重新悟入。前提是 | admin 2018-08-21 |
|
在《占察善恶业报经》当中,地藏王菩萨有一段开示说得非常清楚。经文是这样说的:【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众生欲向大乘者,应当先知最初所行根本之业。其最初所行根本业者,所谓依止一实境界以修信解,因信解力增长故,速疾得入菩萨种性。所言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圆满 | admin 2018-08-21 |
|
而心经不是说:【照见五蕴皆空】嘛。所以【当下】也是空的哦。所以【活在当下】这样的论调,怎么可能是佛法,不可能的。 而修行人,不是为了活在当下。而是看生灭不断的有为法中,如何去转【缘】。所以看到不是只有现在,而是看到过去,现在,未来。所以佛法不是这样的,佛法是全面性的。佛法是有连贯的,所以要看过去,现在,未来。要看【因】【缘】【果】的 | admin 2018-08-20 |
|
笈多王朝(320—730年)时期,中国高僧法显(334—422年)、玄奘(602—664年)、义净(635—713年)先后来到印度学习,带回大量经论。笈多王朝后期(535—730年)因六识论相似像法出现,佛教在印度本土日益衰微,婆罗门性力派教义逐步渗入佛教。观世音菩萨托梦提示玄奘大师,“印度佛教正法将灭,尽快回国”。(大师于公元645年回国,带回佛 | 三摩地 2018-08-16 |
|
导师会著作这本《阿含正义》,就是因为在2006年之前,佛教界或是佛学界普遍都把阿含当成是二乘的这种小乘的经典,而且认为说,佛法就只有解脱道,对于导师所说的如来藏正法产生很大的争议,于是导师就根据阿含,然后把阿含里面有说明到大乘法的这个部分,把它举示出来。因为我们如果举示大乘经典,他们会说这个大乘经典是后来集结的,所以他们不相信。所以导师就特别在《阿含正 | 三摩地 2018-08-16 |
|
虽然不能确定x诚会长是否已经在格鲁派传承者那里接受了《密宗道次第广论》灌顶,但是,会长此次受到广论影响是无可否认的。无论是“依师”,还是双修思想的渗透,都是无可否认的。最坏的局面是,汉地寺院普遍接受了《菩提道次第广论》,或明或暗得接受男女双修的《密宗道次第广论》灌顶。各位大法师,除了极力推广广论的北京x泉寺x诚法师,还有苏州x园寺济x法师、广 | 三摩地 2018-08-16 |
|
最近一个时期,各地政府对“净空学会”的清理引起无数人的关注,网上各种评论不绝于耳,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其实这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千千万万的心地淳厚、一心信佛的弟子们何去何从?以末学看来,一是万法无常,生死无常,无论是谁,无论他名气再大,弟子再多,如果背离佛门正法,到头来都难逃因果!智者当珍惜自己短暂的一生,切勿忘记 佛的告诫 | admin 2018-08-16 |
|
黄正幸老师是悬绝七年无人见性后的第一人,她于2009年的见性报告刊于本书的第二辑中,为大众证明佛性确实可以眼见;其后七年之中求见性者都属解悟佛性而无人眼见,幸而又经七年后的2016冬初,以及2017夏初的禅三,复有三人眼见佛性,希冀鼓舞四众佛子求见佛性之大心,今则具载一则于书末,显示求见佛性之事实经历,供养现代佛教界欲得见性之四众弟子。 平实导师简序 | admin 2018-08-16 |
|
“如何能坦然面对死亡?”对于一般人来说,死亡大都是个忌讳去碰触的问题,当然目前这种情况已经略有改变,像是安排安宁病房或生前告别式等,这些都表示已经能够接受即将要面对死亡,所以提早作安排,因此能够较无牵挂地离开世间。但是除了对这些生前的事务、情感等等,作个圆满的了结以及处理死亡时候的痛苦之外,另外还有一个让许多人心有恐惧,而难以坦然面对的问 | admin 2018-08-16 |
|
如经中说:“佛常初为众生说布施,说持戒,说生天,说五欲味。先说世间苦恼、道德利益,后为说四谛。”以是故,初说檀。(《大智度论》卷45)”《瑜伽师地论》中也提到,因为深信因果道理、且戒慎畏惧业报,因而恭敬供养父母、尊长、修行的圣者等,是一种如理作意的寻伺正行。因为不但以因果业报、人天善法来看,或者成就菩萨修行的资粮,布施供养都是正行。&ld | admin 2018-08-15 |
|
我们来看在《优婆塞戒经》卷6中的开示:“善男子!有智之人既受戒已,当观三事不作恶行:一者自为,二者为世,三者为法。(《优婆塞戒经》卷6)” 这里面开示要我们从三个方面去了解,以便能够不造恶业,乃至能够持戒不犯。第一个“自为”,相信大家都听过圣教里面的开示:“一切众生系属于业,依止于业,随自业转。”因此,因 | admin 2018-08-15 |
|
在《优婆塞戒经》卷第四之中,世尊是这么开示的:【善男子!有智之人施有五种:一者至心施、二者自手施、三者信心施、四者时节施、五者如法求物施。……如法财施得何等果?如法财施所得果报如先所说;得是财已,王贼水火所不能侵。】至心施等四种果报,已经在前一次的菩萨正行之中,跟大家约略提过了,接下来就谈一谈如法求物施的果报。世尊在这里开示:“如 | admin 2018-08-15 |
|
在《优婆塞戒经》卷第四之中,世尊是这么开示的:【善男子!施有二种:一者法施、二者财施。法施则得财法二报,财施唯还得财宝报。】这个部分还没有说完,上一次说的是财施的果报,还得财宝的道理。接下来说法布施的果报,法布施可以使众生无畏于生死轮回,同时法布施的果报,是可以兼而有财、法二报。先来看看法布施之后,其果报是如何?譬如说:假如你可以为人说世间的工巧技 | admin 2018-08-15 |
|
知道菩萨摩诃萨具足福智庄严所生的七种法相之后,接下来,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之中,又接着开示说:“善男子!复有七相;何等为七?一者乐化怨雠,二者化时不厌,三者要令成熟解脱,四者尽己所知世语世事以化众生、心不贪着,五者能忍一切恶事,六者终不宣说他人所不喜事,七者见破戒者及弊恶人、心不瞋恚、常生怜愍。善男子!菩萨摩诃萨知是七相,则能自利及利益他。&rd | admin 2018-08-15 |
|
阿弥陀佛!问候大家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今天和大家来谈谈“菩萨为什么应观福田与贫穷田而布施?”知道菩萨有了福德与智慧庄严的妙用之后,接下来,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之中又接着开示:“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二法,一切施时不生忧悔,见众恶事而能堪忍。菩萨施时观二种田:一者福田、二贫穷田;菩萨为欲增福德故施于贫苦,为增无上妙 | admin 2018-08-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