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自古以来一般初机的学佛大众,在进入佛门研读世尊初转法轮《阿含经》这个系列的经典,常常由于缺少善知识的注解,因此对于《阿含经》中的真实义多所误会--误解了;以为说《阿含经》讲的就只是要五蕴寂灭、六识寂灭,以为那就是成就了一切都没有的断灭空。所以自古以来,如果没有真实证得解脱果证的善知识来为我们教授,学人非常容易就落入了断灭的见解,这样子一来就会成为佛所 | admin 2020-02-18 |
![]() |
在《百喻经》中佛用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从前有一个人愚昧无知,他口渴极了,急着要喝水,远远的看到地上晃动的阳焰----也就是热空气上升沸腾,好像水气的这个气流。他以为那个就是水,连忙追赶上去,一直追啊追,始终在他眼前追不到,一直到了恒河边,终于看到了一望无际的河水了,他却对着河面呆呆地傻坐着,而不去拿河水来解渴,旁人就问他:你已经渴成这样了,不就是来找水 | admin 2020-02-18 |
![]() |
因为这样的缘故,就引生出一个很重要的知见,也就是说,既然能取之识阴六识所取的是自心所现之六尘内相分,那我们就可以信受各个有情识阴所取、自心所现之六尘内相分是不同的,所以才会说有人类看见的是清水,饿鬼道众生所见的是脓血这样的情况发生,这也就是经教中所开示的:一切众生得杂身已,见于杂色。(《优婆塞戒经》卷6)所以这是因为众生之业报与六根有别而导致自心所 | admin 2020-02-18 |
![]() |
在佛门有一些法师、居士们,也包括了假藏传佛教的行者们,都要将所谓的真心处于一念不生而了了常知的状态,说那就是开悟了,已经证得涅槃,然后于死后,以这样的状态入涅槃;也就是说,他们要将生灭不已而能分别的意识心,处于一念不生的灵知状态,以此来证涅槃、入涅槃,可见他们所证的涅槃,是有分别的、是有见闻觉知的。然而这样的见解与说法,与佛的开示相违背,因为佛在《 | admin 2020-02-18 |
![]() |
佛教到了今天已经被浅俗化、分割化,结果四分五裂。譬如念佛法门的人就不想参禅,有的甚至弥陀五经之外的书都不许看,说怕夹杂;念阿弥陀佛的人不想念药师佛,说害怕被拉到东方去往生。有的说人间才有佛教,天上没有佛法,这都是乱讲;天龙八部诸天都护持佛法,怎么天上没有佛法?有的人把佛教分割成南传、北传、藏传等等,而所说互不相容,这些都是无意义。真正的佛法只有一传 | admin 2020-02-18 |
![]() |
《长阿含经》说甚深因缘法,不是凡愚所能及,尚未断我见的凡夫称为凡,愚则是说二乘圣人愚于法界实相----法界实相讲的就是第八识如来藏----因为对法界实相不清楚,所以说是愚。可见十二因缘法甚深、微妙、难解、难见,二乘圣人还是有所不知。二乘圣人唯能了知十二因缘法中的出离观,而不能了知十二因缘法中的安隐观。安隐观是说我们的第八识这个自心如来始终常住于本来自性清净 | admin 2020-02-18 |
![]() |
关键就在这里,当灭尽十二有支之后,已经无我、无人、无一切法了,那是不是断灭空?六识论的人灭尽十二有支之后,一定是断灭空,因为十八界都灭尽了,当然全部断灭,一无所有;然而佛法不是这样说的,不是死了之后一切法空的断灭空,因为还有一个恒而不会变异的法,这个永恒而不变异的法就是真实法如来藏。所以,讲缘起性空一定不可以离开如来藏而说,没有这个真实法,当你灭尽 | admin 2020-02-18 |
![]() |
讲世俗谛还没有谈到实相法界的第一义谛,但也不要小看世俗谛,佛法所说的世俗谛,已经超越一神教所说的真理了。世俗谛告诉我们三界都是有为生灭法,那你就知道生天不是究竟的,不是死后生天就天下太平,永远在天上享乐,而是天福尽了还会掉下来;从这里就可以知道,佛教才是真正知道法界是什么,生天是怎么一回事。一般宗教的所知无法超越欲界六天,往上的色界、无色界只有佛教 | admin 2020-02-18 |
![]() |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认为拜佛是落伍的事,是老人家已经与世无争最后的归宿,要我这个青年菁英不努力追求富贵钱财而去拜佛,未免太消极了;讲白一点,学佛是失去社会斗志的人才会走的路。这是几百年来一般人对佛教的观感;然而,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会错误的原因,是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才会去学佛;而更重要的是,他不知道佛是什么?佛法是在讲什么?鬼谷子的智慧,那是没 | admin 2020-02-18 |
![]() |
也就是菩萨经常会讲出来(或者写出来),说哪些人讲的法不对,哪些人讲的法有问题,什么才是正确的佛法等等。那么这一类型的法义辨正,主要的范围都是在跟大家谈什么才是真正的佛法,不是在谈身、口、意行。所以这个法义辨正,跟一般人的守不守口德(有没有口德)这件事情,是完全不一样的。可是有许多的学佛人,往往看到菩萨不忍于众生苦,而出来法义辨正的时候,世间人往往都 | admin 2020-02-18 |
![]() |
因为佛必须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必须要经过菩萨道的修行,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位,乃至于十地、等觉、妙觉,完成了佛所应该要具足的所有的一切福德;还有佛所要成就的一切种智,圆满以后才能够成佛。但是目前我们所看的这些众生,其实三界六道众生,我们说地狱、饿鬼、畜生,乃至于人道、天道、阿修罗道等等,都是各种不同道的众生;而且各种不同道的众生,都还在三界 | admin 2020-02-18 |
![]() |
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示现成就究竟佛道的圣者----我们世尊释迦牟尼佛,将如何成就究竟佛道的方法,开示出来教导众生,使众生也同样能够经由修行来达到成佛的目标;因此,这些能够使人成就佛道的方法,就称之为佛法。又由于众生的种性不同、根器不同、因缘也不同,所以佛世尊就施设了三乘法教,来应机接引不同的众生;所以,佛法可依觉悟内涵的不同,来分为三乘菩提,也就是分为:声 | admin 2020-02-18 |
![]() |
我们要以一段经文来为大家说。在《央掘魔罗经》中这么说:佛告文殊师利:‘一切众生有如来藏,为无量烦恼覆,如瓶中灯。’(《央掘魔罗经》卷四)也就是说,一切众生都是因为颠倒妄想烦恼,不识自心如来藏,而于三界中生死轮回。这个就好像前面经文所说的:因为众生都有如来藏,可是因为有无量烦恼遮覆,好像瓶中灯,不能看到这个如来藏的这个种种的智慧光芒一样。当 | admin 2020-02-18 |
![]() |
为甚么一睡著时,梦得金宝、见一切如意之事,心中便喜;梦见火焚水溺、及为人所杀,便怕怖慞惶,惊觉来通身汗出?当尔时,心意识尚在,只是睡著,早尔不知下落;况脱却壳漏子,地水火风一时散了,更作得主在?日里底与夜里底,分明作两般,如何敢开大口道:我会禅、会道!要敌他生死!又常自念:禅是有耶?是无耶?若有,我须参教彻去;若无,岂可《传灯录》上一千七百余员尊宿 | admin 2020-02-18 |
![]() |
梁武帝觉得非常惊讶,难道眼前这位大师他对佛法一无所知吗?又问:我即位以来大兴佛事,盖佛寺、造佛像、写经、度僧、斋戒等等,这么作有什么功德?达摩大师回答说:了无功德。完全没有功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执着有漏功德,就不是真实功德。梁武帝又问:何谓圣谛第一义?达摩大师回答说:廓然无圣。没有圣谛,也没有圣人可说。梁武帝听到这里反问:现在在朕面前的这个人是 | admin 2020-02-18 |
![]() |
如果他只是剃头着染衣,结果口中所说的是,没有十方诸佛,说佛陀已经入灭了,已经灰飞烟灭了,乃至说没有如来藏、没有第八识,不可能实证,那我们可以知道他一定不是真正的僧宝,他是外道徒众。所以在修学佛法里面,很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具有智慧,能够分辨是非。而不是有人认为修学佛法就是不要管是非,把善恶都不分别了,那不对。如果善恶都不分别,坏人作恶事也不知道,好人作 | admin 2020-02-18 |
![]() |
因为当一个人想要解脱的时候,他一定会开始行善----他会行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乃至他会做一些善业,可是他就说:你这样做就好了,你这样做就已经是解脱了,你这样做就一定可以成佛了。他就这样说,这样子就叫做天魔外道。所以天魔外道他可能是长得慈眉善目的喔,可能对人家讲话也是温言软语,可是我们要从他所说的道理,从他所要教导众生去做的事情,来判断说他到底是 | admin 2020-02-18 |
![]() |
在《胜鬘经》里说,有五种住地烦恼,分别是:见一处住地烦恼,欲界爱住地烦恼,色界爱住地烦恼,无色界爱住地烦恼,无始无明住地烦恼。其中阿罗汉跟辟支佛只断前面四种住地烦恼,他们没有断无始无明住地烦恼。阿罗汉、辟支佛二乘的解脱道修行人,断四住地烦恼的时间是蛮快的,只要他们断了我见,这个精进用功的修道人就可以在一生乃至四生,断尽四住地烦恼而出三界。如果是懈怠 | admin 2020-02-18 |
![]() |
菩提两个字,给大家一个最直接最直接的解释就是:菩提就是我们在《心经》里面所看到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每一个人本来就具有的清净本心。佛陀在这一方面也教导大家,怎么样才能够找到清净的本心,又怎么样才能够真正的见到佛性,明心见性之后才能够让我们真正的于诸法得自在。所以佛陀的教导,大致上我们可以说,就是包含了以上的这些内容。但是这一些以上的内容, | admin 2020-02-18 |
![]() |
为什么呢?简单的我们来看看,佛在世的时候说法了四十九年,那这些说法,请大家回去看看佛教的经典,有哪些部分在教人行善呢?有的,可是在教人行善的经典,只占了全部经典的一部分而已;所以,佛陀整个的说法,绝对不是全部都教人行善。这就表示着,我们光是行善并不代表他真正传承了佛陀所教的教义。另外,从菩萨六度来看,菩萨六度里面的话,布施也只不过是六度里面的其中一 | admin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