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由鄂渚邂逅熊使君叔雅一见倾倒。便以此道相契却。能退步向实头处著到。如说而行。不似泛泛者。强知强会强领略。直要到古人脚蹋实地处。不疑佛。不疑孔子。不疑老君。然后借老君孔子佛鼻孔。要自出气。真勇猛精进胜丈夫所为。愿猛著精彩。努力向前。说处行处已不错。但少喷地一下而已。若有进无退。日用二六时中应缘处不间断。则喷地一下亦不难。然第一不得存心在喷地一下处。 三摩地

2018-07-19

不见金刚中道。若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是人不解我所说义。又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著实而论。说真如佛性。说菩提涅槃。说理说事。说邪说正。尽是非法。那堪更说有玄有妙可以传可以授乎。不见先德有言。说个学道。早是接引之辞耳。又何曾教尔起模画样。特地驰求来。所以云。拟将心意学玄宗。状似西行却向东。临济云。尔但歇得念念驰求心。则与释迦老子不别。七地菩萨 三摩地

2018-07-19

因读法华。至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乃见释迦老子在灵山说此俨然未散。或者谓之表法。唯无尽居士张公。因阅首楞严。至是人始获金刚心中处。忽思智者当时所证。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非表法也。尝谓余曰。当真实证入时。全身住在金刚心中。李长者所谓。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智者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唯证是三昧者。不待引喻。而自默默 三摩地

2018-07-19

读圣人史处。尽是提撕底时节。蓦然不知不觉。向露字上绝却消息。三教圣人所说之法。不著一一问人。自然头头上明物物上显矣。佛不云乎。菩萨摩诃萨以无障无碍智慧。信一切世间境界。是如来境界。古德云。入得世间出世无余。便是这个道理也。只怕无决定信决定志耳。无决定信。则有退转心。无决定志。则学不到彻头处。且那个是有决定信而无退转心。有决定志而学到彻头处者。昔牛 三摩地

2018-07-19

教并古人语录。种种差别言句。亦只如此做工夫。如须弥山。放下著。狗子无佛性话。竹篦子话。一口吸尽西江水话。庭前柏树子话。亦只如此做工夫。更不得别生异解别求道理别作伎俩也。公能向急流中。时时自如此提掇。道业若不成就。则佛法无灵验矣。记取记取。承夜梦焚香入山僧之室甚从容。切不得作梦会。须知是真入室。不见舍利弗问须菩提。梦中说六波罗蜜。与觉时同别。须菩 三摩地

2018-07-19

徒自疲劳枉劫数。若能返照。无第二人。举措施为不亏实相。左右自言根钝。试如此返照看。能知钝者还钝也无。若不回光返照。只守钝根更生烦恼。乃是向幻妄上重增幻妄。空华上更添空华也。但相听能知根性钝者。决定不钝。虽不得守著这个钝底。然亦不得舍却这个钝底参。取舍利钝在人不在心。此心与三世诸佛一体无二。若有二则法不平等矣。受教传心但为虚妄。求真觅实转见参差。但 三摩地

2018-07-19

云。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谓此广大寂灭妙心。不可以色见声求。应无所住。谓此心无实体也。而生其心。谓此心非离真而立处。立处即真也。孔子称易之为道也屡迁。非谓此也。屡者荐也。迁者革也。吉凶悔吝生乎动。屡迁之旨。返常合道也。如何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合得成一块。彦冲非但不识佛意。亦不识孔子意。左右于孔子之教出没如游园观。又于吾教深入阃域。山 三摩地

2018-07-19

教上起疑。古人公案上起疑。日用尘劳中起疑。皆是邪魔眷属。第一不得向举起处承当。又不得思量卜度。但著意就不可思量处思量。心无所之。老鼠入牛角便见倒断也。又方寸若闹。但只举狗子无佛性话。佛语祖语诸方老宿语。千差万别。若透得个无字。一时透过。不著问人。若一向问人。佛语又如何。祖语又如何。诸方老宿语又如何。永劫无有悟时也令兄居仁。两得书。为此事甚忙。然亦 三摩地

2018-07-19

教中得滋味。祖师言句上得滋味。眼见耳闻处得滋味。举足动步处得滋味。心思意想处得滋味。都不济事。若要直下休歇。应是从前得滋味处都莫管他。却去没捞摸处没滋味处。试著意看。若著意不得。捞摸不得。转觉得没[標-示+(革*月)]柄捉把。理路义路心意识都不行。如土木瓦石相似时。莫怕落空。此是当人放身命处。不可忽不可忽。聪明灵利人。多被聪明所障。以故道眼不开。触途成 三摩地

2018-07-19

一任诸方更疑三十年蒙以所修金刚相示。幸得随喜一遍。近世士大夫。肯如左右留心内典者。实为希有。不得意趣。则不能如是信得及。不具看眼。则不能窥测中深妙之义。真火中莲也。详味久之。不能无疑耳。左右诋诸圣师翻译失真。而汨乱本真。文句增减。违背佛意。又云。自始持诵。即悟其非。欲求定本是正舛差。而习伪已久。雷同一律。暨得京师藏本。始有据依。复考绎天亲无著 三摩地

2018-07-19

一、研究的缘起  中国禅宗从菩提达摩以来,禅法内容和禅风特点历变化,大致可概括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达摩至五祖弘忍,主要为“藉教悟宗”阶段,即重视佛教典,将佛作为指导修行和印证是否开悟的依据,同时重视坐禅和具体的观修,如达摩、慧可、僧璨,乃至东山法门的道信、弘忍都有隐居独处于山林、重视坐禅的特点。第二阶段,从六祖慧能到马祖 admin

2018-07-19

十六岁从五台山静安出家,后参宝方寺无,阅《传灯录》有所省悟,其后随慧至玉山,过参究话头蒙其印可,担任首座。自万历三十年(1602)隐于信州博山(江西省广丰县)能仁禅寺,禅者纷纷前往参学,遂成丛林,成为他独立住持寺院之始。其后历住建州董岩禅寺、建州大仰宝林禅寺、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和金陵天界寺。主要著作有《博山无异禅师广录》35卷、《博山无异大师语录集要 三摩地

2018-07-19

并建千人大阁,用于安排众人诵,座下弟子二千余人,一时法席大盛,冠绝天下。贤士大夫纷纷与宗杲交游,宗杲积极提倡和支持士大夫居士参禅学法,对他们寄于厚望,即在提高丛林思想文化素质的同时,落实现实社会的责任和义务。魏国公张浚、参政李邴、礼部侍郎张九成、内翰汪藻、给事中冯辑、中书舍人吕本中、宝学刘子明、状元汪圣锡、秦国夫人计氏等人,在宗杲的指导下,均得以 三摩地

2018-07-19

10岁时便能阅读《华严》。13岁入乡校,仅13天,“因与同窗戏,以砚误中先生帽,偿金而去”。崇宁四年(1105),宗杲17岁入宁国县山东慧云寺,依慧齐法师出家,并于次年受足戒(剃度)。在阅读五祖诸家语录时,心存疑惑:“初先只有一个达摩,现在怎么会有这么多门派呢?”便问师傅慧齐法师,慧齐心中明白,此徒弟佛缘天分极高,自己已是不胜教导了。便介 三摩地

2018-07-19

不久,去成都等地,先从师照通和尚学问法;后又在参礼敏行和尚,研读《楞严》;俄而游真觉寺,参学于惟胜禅师等教内前辈。约在宋哲宗赵煦元祐元年(1086年)离川东下,谒见法演,于门下潜心领悟禅理,前后约十数年,终得法演真髓。法演中有“三杰”,即“佛果”克勤、“佛鉴”慧勤、“佛眼”清远,时称“东山三佛”,而以“佛果&r 三摩地

2018-07-19

未悟者,未来开悟也,诚实为禅师之本,故名未悟禅师!一、阿育王寺和天童禅寺2013年,后学我工作之余,一个人先后游历了浙江省宁波市的阿育王寺和天童禅寺,当时阿育王寺正在大规模修缮重建,参观者很多,天童禅寺相对安静,坐落于山腰之上,古色古香,惊讶于宁波居然有如此古朴之寺院……可当时游历时,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两个寺院在中国佛教禅宗传承史上曾起到的 三摩地

2018-07-19

别以为这样热热闹闹一起远行并不差,须知道这些几天前还是锦衣玉食的家都已被査抄,家产财物荡然无存,而且到流放地之后做什么也早已定下,如‘赏给出力兵丁为奴’、‘给披甲人为奴’,等等,连身边的孩子也都已是奴隶。一路上怕他们逃走,便枷锁千里。我在史料中见到这样一条记载:明宣德八年,一次有一百七十名犯人流放到东北,死在路上的就有三分之二 三摩地

2018-07-19

在古印度,佛教把修行分成几十个阶段,人们必须历每个阶段,渐进地提升。印度佛教进入中国后,历数百年的发展而出现了禅宗,禅师们坚决反对皓首穷,弃绝渐进式的苦修苦练方式,倡导“直指人心,顿悟成佛”。因为人人都有佛性,所以个个皆能成佛,这是一条通过个人的直觉而实现成佛的道路,并且是一种解脱一切人生烦恼的突进式的修行方式。所以,当慧能创南宗“顿悟成佛& 三摩地

2018-07-19

大慧宗杲禅师颇具慧根,过日益领悟,大慧宗杲禅师已领悟到了佛法精髓。等到大慧宗杲禅师讲佛法时,吸引了京师诸多佛法爱好者,由此大慧宗杲禅师名震京师。公元1126年,时任北宋朝廷丞相一职的吕好问奏明皇上,希望君主能够奖励大慧宗杲禅师对佛学界的贡献。吕好问上奏后,宋徽宗给大慧宗杲禅师赏赐了一件紫衣,并赐号为“佛日大师”。公元1137年,丞相张浚请求大 三摩地

2018-07-19

”希运以“无心”为纲要,反复强调“无念”、“无求”,以证佛果,这又回归于《坛》扬倡的“以无念为宗”的法门。“万法惟心,心亦不可得,”因此,不可将心更求于心。若以心求心,以佛求佛,无异于头上安头,角上安角,所以希运认为“不如当下无心,便是本法,”“惟直下顿了自心本来是佛,无一法可得,无一行可修 三摩地

2018-07-19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