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冤冤相报何时了? 既然有冤冤相报的现象出现,表示往昔有杀与被杀的事情发生,导致今世因缘成熟,往昔杀者变成被杀者,以前被杀者变成杀者,再一次重复杀与被杀的现象出现,于是不断地有冤冤相报的事情发生。杀生乃是恶行,非但无法解冤仇,反而越结越深乃至无法解决。因此缘故,特别举了两个杀与被杀的案例来加以 admin

2024-06-16

   所以这个就是在说,啖婆罗比丘因为那时出家的因缘的缘故,要不是这个样子,我们所作的业其实是“宿造善恶业,百劫而不朽,罪业因缘故,今获如是报”,所以我们所作的这些罪业,其实都不能小觑的啊!这些罪业,身口意行的这些罪业,我们说:【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57) 其实跟这首偈的道理是一样的。这首偈 admin

2023-10-11

  《大宝积经》卷57,佛说:【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意思是说,一个人造作恶业之后,不是鸟飞空无迹,而是心中会留下痕迹,假使经历百劫那么长久的时间,业种都不会消失,都眠藏在自己的如来藏心中,未来缘熟了,因缘际会时,就一定要受报。如果曾经造作恶业,也别太担心,为什么呢?经文一开头就说假使两个字,那意思是说,假使曾经造作恶业,赶快 admin

2020-08-28

  即是假为人悉檀而述第一义悉檀也![8]成佛之道,所以要由心生灭门中下手修行,悟后进修内门六度万行,以及种种菩萨十度万行,逮至一切种智圆满、烦恼障习气种子随眠及无始无明(所知障)随眠皆悉断尽,复又历经百劫勤修极广大福德之后,方入佛地,方始圆成佛地真如所应有之极广大无漏有为法:四智圆明、广大神通、十号具足……等法。[8]从十因缘之齐识而还,不能过 admin

2020-06-08

但《优婆塞戒经》除了现报、生报、后报这三种业之外,又有说无报业,或许有人乍看之下会心生怀疑,那不是跟前集节目,引释迦世尊在《大宝积经》中告诫弟子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的圣教有所冲突?其实不然,因为《大宝积经》的偈中,已经设定了假设的情况,就是以假使经过了千百劫长的时间,而过去所造作善行恶行的业力还没有消除作为前提条件。这不也 admin

2020-02-21

释迦世尊在《大宝积经》中告诫弟子们:【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57)就是强调业力是无可逃避的,不管善业或恶业在没有失坏灭除以前,有业就会有果报;今生不受报,来生不受报,就是千千万万生,业力照样存在,只要因缘和合还是要受报的。像学佛人熟知的《慈悲三昧水忏》,它的作者唐朝晚期的悟达国师,曾经述说这一忏悔法门的缘起 admin

2020-02-21

《大宝积经》卷57,佛说:【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意思是说,一个人造作恶业之后,不是鸟飞空无迹,而是心中会留下痕迹,假使经历百劫那么长久的时间,业种都不会消失,都眠藏在自己的如来藏心中,未来缘熟了,因缘际会时,就一定要受报。如果曾经造作恶业,也别太担心,为什么呢?经文一开头就说假使两个字,那意思是说,假使曾经造作恶业,赶快 admin

2020-02-21

这个经文上面说的是: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五十七)这个经文很明显地讲的是说,即便是经过了百劫(在佛教里面劫就是表示很长的时间的意思),那么百劫的时间的话,百劫之前所作的业报是不会消失的。也就是说,我们不管是经过多久的时间,过去所作的业是没有所谓的业会消失的道理;一旦到因缘会遇的时候,就会呈现果报。所以,《大 admin

2020-02-21

我们都有听闻过:【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五十七)如来藏当中储存有业种,这个果报,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报果,乃至后面的余果。报果、余果是依于三归五戒、四种如实修行而有的果,是指善业;善业有善业的善报,乃至善报之后的余果、余报;恶业当然也有恶业的恶报,乃至恶报之后的余果、余报。 我们这里就先举《大乘本生心地 admin

2020-02-21

(当然是很心疼这样的菩萨,只是说我们就要更加明白,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了知自己应该要承受,就会减轻很多情绪上的压力,并不是落井下石。那把精力集中在如何处理,应该是比较理性和实际的。末学曾经被一个中年女客户折磨了很长时间,她倒是很信任我(什么私密信息都告诉我),却就是喜欢折磨人(受虐呀,泪崩)。后来,末学就每天回向她,大概 admin

2020-02-21

之所以会有因缘果报丝毫不爽,甚至于如《大宝积经》当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偈语说: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57)也就是说,纵使经过了一百劫那么长久的时间,所曾造的业种仍然会完整地收藏在本识如来藏当中,而不会销亡的;当因缘际会的时候,该受的果报还是要自受,而无法逃离的。这是因为一切有情众生的本源如来藏本不生灭,自无始劫前 admin

2020-02-20

即是假为人悉檀而述第一义悉檀也![8]成佛之道,所以要由心生灭门中下手修行,悟后进修内门六度万行,以及种种菩萨十度万行,逮至一切种智圆满、烦恼障习气种子随眠及无始无明(所知障)随眠皆悉断尽,复又历经百劫勤修极广大福德之后,方入佛地,方始圆成佛地真如所应有之极广大无漏有为法:四智圆明、广大神通、十号具足……等法。[8]从十因缘之齐识而还,不能过 admin

2020-02-18

像《大宝积经》卷57中,有偈颂说: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57)所造的业尚未消失的情况下,因缘际会时必定要受报。但是假使某人的业原本是恶因,例如开车不慎撞死人,然而他并不逃避,除了赔偿亡者眷属外,并与亡者结法缘为亡者助念与超渡,使亡者因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亡者到了西方满心欢喜,而到达不退位之后,必定心存感恩而想 admin

2020-02-18

即是假为人悉檀而述第一义悉檀也![8]成佛之道,所以要由心生灭门中下手修行,悟后进修内门六度万行,以及种种菩萨十度万行,逮至一切种智圆满、烦恼障习气种子随眠及无始无明(所知障)随眠皆悉断尽,复又历经百劫勤修极广大福德之后,方入佛地,方始圆成佛地真如所应有之极广大无漏有为法:四智圆明、广大神通、十号具足……等法。[8]从十因缘之“齐识而还 admin

2018-12-27

之所以会有因缘果报丝毫不爽,甚至于如《大宝积经》当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偈语说: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五十七)也就是说,纵使经过了一百劫那么长久的时间,所曾造的业种仍然会完整地收藏在本识如来藏当中,而不会销亡的;当因缘际会的时候,该受的果报还是要自受,而无法逃离的。这是因为一切有情众生的本源如来藏本不生灭,自无始 三摩地

2018-07-23

假使经百劫,所造业不亡,因缘际会时,果报还自受。业就是身口意所造的行为,那些种子会存在我们的第八识如来藏中,善业的种子在将来就会有善报,恶业的种子在将来就会有恶报;而不善不恶的业种,也是继续累积成习惯势力!所以很会做面包也是一种业,未来世他继续很会做面包,那假设他做面包有布施贫穷,就是善业!他未来世除了很会做面包也会有福报。那很会任何世间技能也是一 三摩地

2018-07-23

假使经百劫,所造业不亡,因缘际会时,果报还自受。业就是身口意所造的行为,那些种子会存在我们的第八识如来藏中,善业的种子在将来就会有善报,恶业的种子在将来就会有恶报;而不善不恶的业种,也是继续累积成习惯势力!所以很会做面包也是一种业,未来世他继续很会做面包,那假设他做面包有布施贫穷,就是善业!他未来世除了很会做面包也会有福报。那很会任何世间技能也是一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佛在《大宝积经》曾开示:“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五十七)也就是说:今世所应该受的业,如果还没有偿还完毕,纵使经过一百个大劫以后,因缘成熟了,还是要受报的。同样的道理,如果业还没有报尽,就算自杀了,未来世的因缘成熟,还是要受报的,不会不报。所以说,自杀乃至杀生之事,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方案,应该 三摩地

2018-07-22

】然而如来藏不生不灭、贯通三世,储藏众生之善恶业种不失,因此其随缘兑现因果报应亦丝毫不爽,故对每一世出生的五蕴来说,这些储存在如来藏中的善恶业种,未来现行果报还在,亦极为可怖,如《大宝积经》卷57:【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此千万不要听说罪性本空,便毫不畏惧的造作罪业,届时果报现前时,再后悔则为时已晚。虽然证悟的菩萨能转依 三摩地

2018-07-22

」】然而如来藏不生不灭、贯通三世,储藏众生之善恶业种不失,因此其随缘兑现因果报应亦丝毫不爽,故对每一世出生的五蕴来说,这些储存在如来藏中的善恶业种,未来现行果报还在,亦极为可怖,如《大宝积经》卷57:【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此千万不要听说罪性本空,便毫不畏惧的造作罪业,届时果报现前时,再后悔则为时已晚。虽然证悟的菩萨能转 三摩地

2018-07-22

 «上一页   1   2   …   3   下一页»   共42条/3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