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譬如说在同一部经典里面,佛陀也说:七宝之耀,凡俗所贵,然其招忧,以致灾患。忍之为宝,终始获安。(《罗云忍辱经》)也就是说,世间有种种的宝物,这种种的宝物的光耀是世间人都想要的,都把它看得很贵重的;可是世间所看重的这些宝物,事实上它是会招来忧患的。譬如说,我们也经常看到报导,有一些非常有钱的人家,他们如果没有很多的金钱的话,他们也许家里面不会产生纷争 | admin 2020-02-21 |
![]() |
以上这七种布施的方式,虽然不必减损财物,却同样可以获得广大的异熟果报,我们大家何乐而不为呢?听完了佛陀在经典中的开示,我们接着再来细说一下这七种布施,其实是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作到的。比如说,我们平常在面对众生的时候,都应该要以慈善柔和的眼神来看待一切的众生,如来三十二种大人相中的牛王眼相,也是因为在无量世中,以慈眼、善眼来和视众生而得到的。譬如佛陀 | admin 2020-02-21 |
![]() |
在临命终时,这个造恶众生的眷属父母,要为他造哪些福呢?悬旛盖、燃油灯供佛,或者在当时读佛经,也就是说在当时读佛的经典,或供养佛像----供养佛的圣像,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那么这里有一个很重要关键点,说念佛等这样子,能够入于临命终人的耳根,能够为他消除恶业,也就是说,要为这位造恶业的众生设福之前,要先为他消灭罪业。消灭罪业的原理,我们要跟大家说明说,为 | admin 2020-02-21 |
![]() |
在临命终时,这个造恶众生的眷属父母,要为他造哪些福呢?悬旛盖、然油灯供佛,或者在当时读佛经,也就是说在当时读佛的经典,或供养佛像----供养佛的圣像,唸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那么这里有一个很重要关键点,说念佛等这样子,能够入于临命终人的耳根,能够为他消除恶业,也就是说,要为这位造恶业的众生设福之前,要先为他消灭罪业。消灭罪业的原理,我们要跟大家说明说,为 | admin 2020-02-21 |
![]() |
然后不要像世间的人,找一些叮叮当当、铿铿锵锵吵死人的事情,也不适合为了亡者去杀猪、杀羊、杀鸡来宴请四方,这一些都会使得亡者增加他的负担,这是不好的!然后,丧葬的仪式力求简单,并且可以利用亲朋好友聚会,或者是告别式等等的机会,为这个亡者培植福报;比如说再趁这个机会印经,或者是弘扬正法,把这一些经典发放给前来参加的亲友,用这个福德来回向给这位亡者。然后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看经典怎么说:【(佛告慈氏):若我重患之时,求亲爱人,慈心瞻省扶侍我身,摩擦沐浴供给饮食,病瘦医药种种相资;虽则如斯,而于我身病苦之中无相代者,况于未来而能救我生死大苦。而我此身于现在世中无依无怙,何况未来。我身既然,有情亦尔,自我及他皆无恃怙,是故归依真实三宝。何以故?以常住故。】(《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经典说,有人可以帮忙我们世间种 | admin 2020-02-21 |
![]() |
可是我们看到佛陀在经典里面就有说到,在世间里面,最有福德的人就是转轮圣王,就是国王,特别是金轮王,他可以管辖四大洲,他的福德是最为广大的,可是金轮圣王对于他的七宝,他能够永远去拥有它吗?佛陀也曾经说过,祂以前也经常作转轮圣王。在《长阿含经》里面就有一段经文,在描述以前佛陀在过去世祂的本生的情形。经典里面说:【王告女曰:汝向所言象、马、宝车、金轮、宫 | admin 2020-02-21 |
![]() |
经典告诉我们,即使有人在我们的世间法里面能够来帮助我们,可是有一些事情是没有人可以帮助我们的,那这些事情是不如意的。譬如如果我们饥渴,有人可以给我们;如果因为我们生病了,不能洗澡,别人帮我们洗澡,那是别人帮得了的。可是,还有很多事情是别人帮不了我们。我们看经典怎么说:【(佛告慈氏):若我重患之时,求亲爱人,慈心瞻省扶侍我身,摩抆沐浴供给饮食,病瘦医药种种 | admin 2020-02-21 |
![]() |
所以,像这样的一个无常杀鬼的比喻,在佛陀的经典《法句譬喻经》里面就有梵志四兄弟。这四兄弟都得了五种神通,而且都能够知道自己的过去与未来。后来这四兄弟就算了一下发现,他们七天以后都会命尽。于是就说:我们有五通之力,可以翻覆天地,甚至可以手摸日月、移山挡海,没有不行的!但是,我们难道就不能避开这样的死难吗?于是这四个人就想了。有一个人就说:我躲到大海里 | admin 2020-02-21 |
![]() |
也就是说佛在经典里面这地方,就以宽大为怀的心要勉励大家继续持戒,继续能够长养自己的菩提心,不要担心自己在哪个时间犯戒,就认为说自己已经是无可救药了。应当想持戒有持戒的功德,破戒虽然是不好的,但是你透过破戒的地方,能够知道自己产生惭愧;惭愧就是善法,而且忏悔也是善法,而且忏悔完以后发愿也是善法,而且发愿完以后,愿意将这种种的善法回向,这样更是善法。如 | admin 2020-02-21 |
![]() |
而且地藏王菩萨也曾经在经典中告诉我们:你要修学禅定之前,你应当能够将自己的烦恼,譬如说佛法所说的五盖,你应当先予降伏。因为修学禅定,有禅定前的先行的方便,如果你五盖没有修除,对世间还有这么重的贪爱之心,欲界法的男女还没办法从梦中里面能够作种种的降伏,乃至不起一念;这样的话,你是很难在禅定中可以长养的,甚至没有办法观察到自己在男女欲中的心行。虽然只是 | admin 2020-02-21 |
![]() |
而我们三贤位的菩萨要如何能够修学呢?经典上也是勉励我们,我们不应该贪爱自己的身命,应当去想:自己如何威仪能够如法,然后在四威仪中不断地检肃自己,等于透过威仪可以提醒自己的正念,来修持自己的善心而不懈怠,在这一切诸行中,即使丧失了身命,我们也不要舍弃佛法;即使有人威胁我们,应当来信靠他种种的教法,信靠他的法可以得到种种的利益,但是菩萨也不会因为这样而 | admin 2020-02-21 |
![]() |
所以你应当在现在的恶念、恶行稍稍萌芽之际,就应当加以翦除,何况是已经生起到这种大恶念,这些我怎么能够加以随意地放任呢!所以菩萨对这个,他会相当地留意,甚至他会去检点自己的身心,和经典来比对,哪些的行为是菩萨所应具备的。不论是初业的菩萨,初业菩萨就是刚刚开始初始修学菩萨业道的这个菩萨,就是许多的事还不明了,佛陀也有劝勉应该要怎么做、怎么做;那他就了解 | admin 2020-02-21 |
![]() |
金庸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中有一部叫作《天龙八部》,这个名词虽然是出自于佛经,但读者千万别误以为他的内容就是经典说的天龙八部,那可是完全不相干的。欲界天中除了天人之外,尚有天、龙、夜叉、乾闼婆(乐神)、阿修罗、迦楼罗(金翅鸟)、紧那罗(歌神)、摩睺罗伽(大蟒神),因此将这八种摄属人非人的众生就合称天龙八部,或称八部众。佛陀在人间或在天上说法时,天龙八部 | admin 2020-02-21 |
![]() |
佛教经典中也有记载,就是阿阇世王受到提婆达多的教唆,自立为王后,便将父亲频婆娑罗王,幽禁在王宫地窖中,并削去了频婆娑罗王的脚底,让他不能走路,并且不给他饮食,要让他饿死在地牢中。这时频婆娑罗王的夫人,也就是阿阇世王的母亲韦提希,每天将身体沐浴清净,将和著酥蜜的面粉涂在身上,又在身上配戴的璎珞中装着葡萄果汁,然后进去地牢中探望频婆娑罗王,隐密地让频婆 | admin 2020-02-21 |
![]() |
在说明如何教养子女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经典中所说有情要互为父母子女需要哪些条件呢?《瑜伽师地论》卷1云:【又由三处现前,得入母胎:一其母调适而复值时,二父母和合俱起爱染,三健达缚正现在前。复无三种障碍,谓产处过患所作,种子过患所作,宿业过患所作。】(《瑜伽师地论》卷1)这段经文意思是说:中阴身要入母胎时,必须要有三个条件,也就是母亲正好在排卵期,这个时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在经典里面都有听过佛说过了:如来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大乘入楞伽经》卷五)如来藏是我们造作善不善,能够出生五蕴的来造作善不善的这一个根本因;离开五蕴、离开意识、离开七转识,没有善不善可言。依于如来藏出生五蕴,五蕴造作了善恶业之后,业种由如来藏所蕴藏,依于业种而往生到三界六道的善恶趣;只要没有解脱,会继续在如来藏所普遍兴起出生的三界 | admin 2020-02-21 |
![]() |
我曾试图设想过自己老去时希望如何安然的阔别这个世界:或许儿孙亲眷围绕左右,或许如歌词中吟唱的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然而,仅仅是这样吗?当拜读过佛陀的经典,才知道生命老、死的真相绝非来应和我曾经所假想出来的完美结局。祂是一个法尔如是的因果运作系统,生命的每个阶段都与下一个阶段紧密相连,没有什么所谓完美结局,只有因、缘、果、报如实的连续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今天要说的故事是引用自《杂譬喻经》这一部经典,因为《杂譬喻经》相似的经名这样子的佛典有很多种,那这一部的话,特别是后汉大月支的沙门支娄迦谶所翻译的,这取自于这部经的第十一则。我们来看看这个经文:【昔者兄弟二人居,大势富贵,资财无量。父母终亡,无所依仰,虽为兄弟,志念各异,兄好道谊,弟爱家业、官爵俸禄,贪世荣色。】(~《杂譬喻经》)这个意思是说: | admin 2020-02-21 |
![]() |
譬如说,佛在经典里面不是说吗:识,识蕴的识,都是二法为缘所生的。识,二法为缘所生,那你知道眼识是哪二法为缘所生?原来是根、尘二法;耳识是哪二法所生?原来是以耳根以及声尘;那鼻识是哪二法呢?原来是鼻根跟香尘;舌识是哪二法呢?原来是舌根跟这些味尘;身识呢?原来是身根跟触尘;意识呢?原来是意根跟法尘。你要知道,这些二法所生的法怎么会是真实呢?二法所生的法 | admin 2020-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