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而我一个堂堂比丘僧,今日也不免要泪流满面,才知菩萨的道,真是甚深微妙而难解,众生日用而不知啊!出了五观堂,监香老师安排小参;在小参室里,主三和尚要我依经典对照:所悟是否符合三转**诸经?果然与佛说了义诸经对照无误,至此更加笃定。小参后,主三和尚出题,要求下去之后体验般若别相智;萧老师并于大家体验后,帮破参之同学们整理得更加深细。从此深信:诸佛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但是七、八年来,从未听过里面的出家师父及在家学长讲过一部经典、或一本祖师的论,只听到说:“在家居士是煮不开的水,要证悟,那是几劫以后的事。”越想越不对:已经偏离佛道太远了。要堕落下去,主持团体的人下去就好,何必拖累一大群人跟著下去呢!于是开始装病不去上班(事实上也是真病,经年累月不休的工作太累了,得了重感冒而引起肺积水)。在家里闲著,直到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口说:以经典来证明,最有份量。《胜思惟梵天所问经》云:“有为法住无为性中”,有为法中即有无为法,无为法不能单独在三界中现行,须依附于有为法中显现出来。《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动静二相皆是虚妄的,不能落在动静二相上,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藏。《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我心想:可能是自己涉入未深,密宗较为深妙的经典教义,我尚未听闻。同时也对那位教授及上师常说算命之术、与密宗求财之法,只心生疑惑:“自忖这会是佛法吗?”自己对这样的法,心中著实无一丝一毫喜乐平和的感觉,甚至带来烦恼(自年少以来,自己对于世间人常为己身求钱财、功名、长寿,都有一种心生厌恶的感觉)。对于密宗所修种种的法及所绘之坛城曼陀罗,诸多疑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由于密宗讲究依止上师,因此一年多来,每日均尽可能依照上师所传仪轨持咒事相努力修行,并研读上师的著述;唯于佛传经典,仅读过《金刚经、心经》,并于《金刚经》印象深刻。在密宗里的这一年多来精进的修行,尽管在入门知见上似乎颇有体会,然而心中的疑问却不减反增:“大乐”、“气、脉、明点”与《金刚经》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意旨明显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再者,课诵经典的过程中,也慢慢具足对经典及佛法的信力,及了解诸佛菩萨广大无边的威德力,进而发愿行菩萨道。二、共修因缘──家姊接引入佛门家姊早年病苦缠身,全家人随著她病情的起伏,活在未知的恐惧中,尤其妈妈最辛苦,陪她进出医院无数次,情况数度危急;期间数次遇到教的义工,好言相劝、加以威胁利诱,家姊始终道心坚固,不愿改变信仰。一九九七年,的父母和姊姊,经 | 三摩地 2018-07-20 |
![]() |
391)(录自公案拈提第四辑《宗门血脉》)注一:印顺认为佛示现在人间之前,外道即已主张有常住不坏的如来,所以大乘经典所说的如来常住是外道思想,是外道法,不是真的佛法,是与外道思想合流。若印顺此一推论之逻辑是正确的,则佛降生人间之前、之后的许多外道也宜称已证涅槃、已得阿罗汉果,这在四大部阿含诸经中曾有多处明文记载,依印顺的见解,则佛门中的所有阿罗汉与涅槃的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所以,我所说的常正是佛所说的真正的无常、佛针对凡夫外道于无常执常、二乘学人于常中计无常、共形成八种错误的颠倒知见,故于《吐槃》这一了义经典中,破斥这些二边之见,开示常乐我净的真义。真常超越于二边对立的常与无常之上,非常非无常,亦常亦无常。你今天依文解义,用凡夫的断灭论的无常和常见外道的确定死常,来理解佛所说的玄妙、最真实究竟的常与无常观。象这样读经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年稍长,他便辞别双亲,投襄阳国昌寺颢元法师出家,学习佛教经典。他的记忆力极好,“讽诵群经,易同反掌”。后来,他又投当阳玉泉寺神秀禅师座下,学法三年。武后久视元年(700),神秀禅师应诏入洛阳宫中弘法,神会禅师于是离开了玉泉寺,“效善财参问”,“裂裳裹足”,南下曹溪,从六祖学习南宗顿悟法门。当时神会禅师年仅三十,为六祖座下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九岁时,无业禅师便依开元寺志本禅师学习大乘经典,象《金刚》、《法华》、《维摩》、《思益》、《华严》等经,无业禅师皆一目十行,讽诵无遗。无业禅师十二岁落发,二十岁从襄州幽律师受具足戒,学习《四分律疏》,刚一学完,他就能够敷演宣讲。他经常为僧众宣讲《大般涅槃经》,冬夏无废。无业禅师后来听说洪州马大师禅门鼎盛,特地前往瞻礼。无业禅师生得身材高大,站立如山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自幼学习儒家经典。曾经与庞蕴居士结伴赴京考试。途经汉南,在一家旅店,梦见白光满室,解梦的人告诉他说,这是解空出家之兆。后遇见一位行脚的禅僧。闲谈时,禅僧问他们:“仁者何往?”天然禅师回答说:“选官去。”禅僧叹惜道:“选官何如选佛?”天然禅师一听“选佛”二字,忽然想起自己前不久的梦兆来,便问:“选佛当往何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方会禅师宿根深厚,每阅经典,即能心领神会。后游方参学,遍扣尊宿。方会禅师初投慈明楚圆禅师座下。当时慈明禅师住南源,方会禅师辅佐慈明禅师管理道场,不辞勤苦,后慈明禅师由南源迁道吾、石霜,方会禅师皆随而从之,自请为监院。方会禅师在慈明座下,虽用功精勤,参学日久,然而却未曾有省发。方会禅师每次入室咨参,慈明禅师总是说:“库司事繁,且去。”一日,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长大后游京师,籍名于术台寺,参加试经(考试经典,以选拔合格出家人),因背诵《法华经》而得度出家。受具足戒后,道楷禅师便来到海会寺,礼谒投子义青禅师。初礼投子和尚,道楷禅师便问:“佛祖言句,如家常茶饭。离此之外,别有为人处也无?”投子和尚道:“汝道寰中天子敕,还假尧舜禹汤也无?”道楷禅师正要开口答话,投子和尚便用拂子敲着他的嘴说: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经典中常讲,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么,我们的自性佛,落在这三十二相中的哪一相,八十种好中的哪一好呢?明辩禅师讲,“三十二相无此相”,“八十种好无此好”;同时又讲,“僧繇一笔画成,志公露出草蒿”。众人敢承担吗?如果说敢,请问如何承担?] (原标题:281道场明辩禅师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为了保护经典,冯楫居士曾多次捐出俸钱,印制藏经,共一百二十八藏,并作发愿文云:“我今发愿……临命终时,庄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莲华为胎,托质其中,见佛闻法,悟无生忍,登不退阶,入菩萨位。”冯楫居士晚年移官邛(qiong)州(今四川邛崃)。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秋(1154),冯楫居士感到来日无多,遂上表乞归隐居。临终前,他预知时至,提前遍告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同新禅师白天干各种各样的苦力杂活,晚上则用功读颂经典,修习禅定。天长日久,同新禅师智慧大发,于是他想游方参学。一日,同新禅师把自己想行脚参学的想法告诉了同道,同道们非常惊讶——这位平日只知道埋头干苦力的僧人居然也想参学,于是便纷纷取笑他。同新禅师愤慨不已,遂作偈书壁而去,偈云:“气宇冲霄大丈夫,寻常沟渎岂能拘。手提三尺吹毛剑,直取骊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圆澄禅师来到丈室,请求玉峰禅师传授他经典。玉峰禅师喝斥道:“丁字不识,不作苦行,求甚么经?”圆澄禅师道:“尚求参悟大事,何事区区文字?!”玉峰禅师一听,非常诧异,于是送给他一本《法华经》,嘱咐道:“此诸佛骨髓。珍重熟读,自有得。”圆澄禅师后辞玉峰禅师,投隐峰禅师座下参学。隐峰禅师见圆澄禅师应对机敏,便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以定境之有所得法、有境界法而诽谤正法,违背了义经典之圣教量,成就地狱重罪。以现在学佛弘法之善因而得将来地狱恶报,令人悲悯。以悲心故,特为此类人概要说明今时人以定为禅之各种层次,用供诸方知识学人省察思惟。若能虚心比照圣教量,深入思惟整理,自解前非,亦教他人远离以定为禅,从头再参,方可远离地狱重罪。此生若有悟处,便可永离三恶道,最迟者七次人天往返,亦得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回归佛陀本怀,回归原始佛教……”,大家提出种种口号;然而其实皆是本位主义者,提出口号之目的,只是表显自己与他人之不同、之超胜罢了;却又一一违背世尊之教诲,违背原始佛教之经典所说,违背佛所制定之戒律,违背佛所训诫少贪、少恼、清净自修、不募集大量银钱、出家众应远离男女淫行,在家众应远离邪淫……等;如是处处违背佛诫,而提出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既然今天是做了大师,就应该像个大师!那就应该亲证三乘菩提之一,方才真正像个大师,否则空有大师之名,而无大师之实,亦不过是形式尔,于修学佛道而言之,终无实义!如今检校大师之身行、口行、意行,看来大师根本未将心修好:明知平实之法完全同于世尊三乘经典所说,却私下对众诬蔑为邪魔外道法;明知平实之人非是邪魔,却私下对众诬蔑为邪魔。如是意行、口行、身行,焉是已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