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否定方广经典所说如来藏妙法、又否定原始佛法涅槃本际的应成派中观′,绝对不是真正的法宝、佛法,他们都是以常见法的意识心,取代佛菩提道的第八识如来藏妙法,都是破坏者。只有符合三乘菩提法义的佛法才是真正的法宝,所以弘扬原始佛法涅槃本际的解脱道法义,以及弘扬方广诸经所说如来藏妙法的弘法者,才是佛门的僧宝,才是真福田;否定涅槃本际、否定一切种智根源的如 三摩地

2018-07-20

佛世尊在经典当中,常常开示我们要孝养父母的重要性。譬如在《杂宝藏经》卷一云:【诸比丘当知:于父母所,少作不善,获大苦报;少作供养,得福无量。当作是学,应勤尽心奉养父母。】又譬如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的〈报恩品〉云:【世间一切善男女,恩重父母如丘山,应当孝敬恒在心,知恩报恩是圣道。……若人至心供养佛,复有精勤修孝养,如是二人福无异,三 三摩地

2018-07-20

说众经典。异办缘使封言者。自以顿足已得涅槃。是以如来慈悲本誓。显大方便。运召十方一切有缘。有缘既集。于此大众中。敷演散说此妙经典。垂训千载流布像法。使一切众生常获大安。--------------------------------------------------------大方便佛报恩经卷慈品第七(节录)尔时世尊大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尔时如来游于无量甚深行处。欲拔众生三有剧苦。欲拨五盖并解十 admin

2018-07-20

’(原标题:听世尊为我们讲孝养父母之道---佛说经典选辑) 三摩地

2018-07-20

(原标题:孝亲系列之经典选辑(一)) 三摩地

2018-07-20

所以,经典上还有记载,有的时候乃是妙觉菩萨在兜率天宫,将要下生来人间示现成佛的时候,会先示现八种瑞相;那也有的经典记载说,这个当来下生的妙觉菩萨,他在于处胎中满足十月将要出生的时候,会示现了三十二种瑞相。所以示现瑞相的情形是非常多种的。也就是说,佛陀八相成道的时候都有示现种种的瑞相,乃至说法的时候也有。八相成道的时候,从兜率陀天退下而下生人间,或者 三摩地

2018-07-20

为什么呢?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都没有这些经典里面所说的内容,会觉得说世间的生死之苦、老病死苦、爱别离苦太让人感到无奈,而且让人觉得无法脱离;甚至于怨憎会苦,与怨家偏偏就是经常就是不能远离,而所求都不能得遂;所以一听到《无量寿经》所说的,就会向往而相应就契入,所以愿意按照里面所说的要修持念佛法门,然后以待将来舍报时候能够求生极乐世界。而求生极乐世界,按照 三摩地

2018-07-20

经典里面是这样写的:“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并诸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四、一切恶鬼,若夜叉、罗刹皆不能害,一切毒蛇、毒龙、毒药悉不能害;五、一切火难、水难、冤贼、刀箭、牢狱、枷杻、横死、枉死悉皆不受;六、先 三摩地

2018-07-20

经典里面是这样写的: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并诸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四、一切恶鬼,若夜叉、罗剎皆不能害,一切毒蛇、毒龙、毒药悉不能害;五、一切火难、水难、冤贼、刀箭、牢狱、枷杻、横死、枉死悉皆不受;六、先所作罪悉 三摩地

2018-07-20

所以在经典里面(有些经典)它会说:虽然佛陀非常慈悲,可是佛陀能够摄受最大的极限,就是说如果这个人,他即使做了一些恶业,恶业如果不是很极端的,祂都愿意去摄受。所以即使我们在人间难免有些犯错,可是弥陀世尊都可以摄受,我们都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是就是五逆跟毁谤不可。可是有些经典说:如果是五逆的众生,如果他有善因缘,那他也可以因为有善知识的这个因缘,他 三摩地

2018-07-20

如果诽谤大乘菩萨藏——诽谤如来藏八识心王等唯识学经典论典为不究竟,就不能往生。中品上生之人,是受持五戒、受持八关斋戒,而不犯五逆恶业、不造恶业、持戒清净回向往生,他坐莲花台往生极乐世界,花开闻法时是听到声闻法,立刻得到阿罗汉的境界,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脱。中品中生,是一日一夜持八关斋戒,或持沙弥戒具足戒尚不犯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生西,坐 三摩地

2018-07-20

如果悟后能够具足四禅八定,能够修唯识的经典和论典,能够深入去用自己所悟的真如佛性引证而入初地得道种智,并且又断尽一念无明的话,往生见佛闻法,立刻得到八地;相当于我们这个世间也不过几万年几千年而已,所以悟后必须要继续修行,必须要断尽一念无明,还要精通唯识的经典和论典,譬如《楞伽经、成唯识论》等等,藉以薰习一切种智。如果没有做到这些,往生极乐以后,见佛 三摩地

2018-07-20

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极乐佛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摄受已经证悟的菩萨或者是淳善的大心菩萨。西方三圣接引阿弥陀佛如来与观世音及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 三摩地

2018-07-20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经典中会提到说称念诸佛名号,可以灭却多劫生死的原因之一。因为这是会让你能够亲证无生无死本际的一个善巧方便。所以从表面上看来,各种宗教都是劝人为善的,但是其实仍然不乏有所谓的伪善者,这个是一般大众所应当要警觉的。而如果说,行的是一般的人天善法,又不系念谛观西方极乐世界净业成就者,乃至也不称念弥陀圣号,那这个可能是比较难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三摩地

2018-07-20

中提到:上品上生者,……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生彼佛国。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恶,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从这样看来,就已经表 三摩地

2018-07-20

所以,经典上还有记载,有的时候乃是妙觉菩萨在兜率天宫,将要下生来人间示现成佛的时候,会先示现八种瑞相;那也有的经典记载说,这个当来下生的妙觉菩萨,他在于处胎中满足十月将要出生的时候,会示现了三十二种瑞相。所以示现瑞相的情形是非常多种的。也就是说,佛陀八相成道的时候都有示现种种的瑞相,乃至说法的时候也有。八相成道的时候,从兜率陀天退下而下生人间,或者 三摩地

2018-07-20

我们看经典中怎么说上品上生,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里面有这样的开示:【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凡生西方有九品人。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生彼佛国。具此功德 三摩地

2018-07-20

我们来看看上品中生在经典上是怎么说的,经典是这样讲:【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我们看到这个,我们就知道:在上品中生的这个阶段,它主要是在摄受大乘种性的大心菩萨这些念佛人。虽然他不用证悟实相而转依法界实相心如来藏,而也受持、持守证悟 三摩地

2018-07-20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我们进入到了上品下生的部分,上品下生的菩萨他的条件又比上品中生的菩萨简单了一些:他不必受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他也不必深解第一义谛的旨趣。也就是说,他不需要受持方等经典,不需要证悟实相、亲见自性弥陀,也不需要深解,只要了解部分的第一义谛的旨趣;他不像上品中生菩萨要在知见上闻熏具足,他这个上品下生的菩萨,并不需要具足,可 三摩地

2018-07-20

我们念一下中品生的菩萨,佛在经典上怎么说呢:【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恶,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行者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花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花寻开,当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