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普通人没有学习过佛法经典,因果的概念都是通过书籍的转述,他人的灌输这种途径得来。但这些见解鲜有真正依据佛法经典而来的。都是大家认为因果是怎么回事,是大家的依靠自己的认知来推测出的。这就造成了很多的误解。那么,关于因果运行的模式,为了避免走进迷信的误区,我们还需要了解因果的几个特点:1、因果是自作自受的《诸法集要经》诸愚夫异生由因缘和合流转三界中皆随 三摩地

2018-07-22

也就是说,见到瑞相的内容,或者定中、梦中、念佛中听到佛菩萨的开示,它的内容统统要与三乘菩提的经典圣教吻合;如果与三乘菩提所开示的内涵违背而不合的话,那就是妄想幻境,根本不是瑞相。一定要吻合三乘菩提经典的开示内容,这样才是有帮助的瑞相显现。这个部分大家要特别小心。第二个常见到示现瑞相的目的,乃是要劝请发起菩提心为主,也是增大信力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也 三摩地

2018-07-22

他建了很多的寺庙,又印了很多的经典来弘扬佛法,也度了很多的僧人——那个时候呢很多人受到鼓励都出家,他就觉得自己的功德很大,非常的自傲。所以见到了菩提达摩祖师从印度来,他想跟祖师夸示,想要别人来赞叹他,所以他就问达摩祖师:朕作皇帝以来,建了很多寺庙,印了很多经典,度了很多人出家,这样子我有多少功德呢?他想向达摩祖师表示自己是非常有功德的,想 三摩地

2018-07-22

真正的菩萨,虽然有时候也会来跟你说法,但却是很难遇见,假使真的有哪一尊佛菩萨来跟你说法,你应该要仔细听祂们所说的法,然后把你的见地拿出来,加以印证检查,如果有一丝一毫的错误,就要马上把它丢掉,你就知道那一定是假冒的佛菩萨,因为真正的佛菩萨所说,一定都可以和三乘经典互相印证。如果有这样的正知见,我们就不会轻易的被诸魔鬼神所迷惑和扰乱了。各位菩萨,总合 三摩地

2018-07-22

佛在经典里面就经常这样子的比喻:就譬如像薪火一样、像木头、像木炭,原来第一根木炭的火在燃烧的时候,这个火是属于这个木炭的火,当这一根木炭的火快燃掉的时候,我们再拿另外一根木炭引着这个火继续地燃烧。请问这个火是第一根木炭的还是第二根木炭的?第一根木炭的火跟第二根木炭的火有没有一样?很显然第二根木炭的火是由第一根木炭的火所引燃的,所以第一根木炭的火,跟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在经典里面上有如此如是说,这个在经典说:若佛子!常应一心,受持读诵大乘经律….亦应悉书持,常以七宝、无价香、花,一切杂宝为箱囊,盛经律卷。若不如此的话,那这样子的话,就会违犯这样子的过失。也就是说佛子应该要恭敬大乘的经书,还有戒律的律典还有论典。大乘的经律论是非常庄严的,必须要受持读诵大乘经律,而且亦应悉书持,不但要能够书写、受持,而且以 三摩地

2018-07-22

欢迎大家至各地正觉讲堂索取我们相关的书籍,那同时也配合三乘菩提、三乘经典来比对验证,这样就能够远离迷信而建立正见。如果你能够这样正确的吸收佛法正知见以后,就不会再落入被附佛法外道而误导落入迷信的偶像崇拜当中。-----《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13集佛教是崇拜偶像的吗?》正伟法师开示 (原标题:迷信面面观,你在其中吗?)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常会在经典中看到,佛菩萨为了摄受教化众生,以其不可思议的威神之力,示现种种的神通变化。比如说在《妙法莲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当中,这样子记载,说:【尔时,世尊于文殊师利等无量百千万亿旧住娑婆世界菩萨摩诃萨,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人非人等一切众前,现大神力,出广长舌上至梵世,一切毛孔放于无量无数色光,皆 三摩地

2018-07-22

又佛在经典也曾开示:杀人乃是重罪,更何况是杀了这么多人!所以流离王及四部兵众死后,堕入阿鼻地狱受无量苦。这告诉大众一件事: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若无当时迦毘罗卫城渔民遇到饥馑捕鱼杀生,若无拘璅、两舌发下毒咒欲杀害这些渔民,还会有后来释迦族被灭这件事情吗?显然没有嘛!纵使往昔已造下不善之因,如果后来能够慈悲化解这些前因,也不 三摩地

2018-07-22

这样的事例在佛说菩萨本生因缘等众多经典之中是常可看见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被或被而生下的子女,他们的因缘也很难令人了知;有的是因为往世与这两个人有缘,但却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来受生,受生出胎长大之后,也许正是来报恩的,也许正是来报仇的,也有可能是藉着这种强制的因缘来成为和解往世怨仇的人……这些都不是尚未证得深妙宿命通的人所能了解;乃至已 三摩地

2018-07-22

那么,佛教讲的许愿、还愿是什么呢?佛教经典里你是找不到[许愿][还愿]这两个词的,但是会经常见到[发愿]这个词。[发愿]和[许愿]有什么区别?[发愿]简单的理解就是——我希望通过我的某些行为达到某种结果,请求佛或菩萨们护助,协助我这个愿望。前题是这个行为和所希望的结果是符合道理的。[发愿]和[许愿]的区别在于,[发愿]以行为为因;[许愿] 三摩地

2018-07-22

(《妙法莲华经》卷七)除了上述经典之外,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当中,也有解说八地菩萨的功德说:因为八地菩萨对于现相现土等能力都已经得到大自在了,所以在众生有需要的时候,只要一起念作意,一切众生所需要的饮食、衣物等等资生之具,都能够立即变现。所以说,八地菩萨对于一切种利益有情之事都有大堪能的。由经论上佛菩萨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诸佛以及八地以上的诸大 三摩地

2018-07-22

(出处同上)从上面的经典中可以看出饿鬼并不可怕,是十分可怜的,如遇有缘饿鬼现形其前,应尽力救拔有谬误之处,请众善知识指正,阿弥陀佛 附录:如何让身边有一大群护法善神 俗话说:“中国人怕鬼!西洋人也怕鬼!世界上的人都怕鬼。”也只有修行人真的不怕鬼!俗话又云:“平常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其实鬼神并不可怕,不过就是六道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佛陀在经典中常说:有智慧的人观察到自己虽然很饿,只剩下一口的食物,自己吃了就可以维持生存,但此时也有一个即将饿死的人出现在面前,智者都应将这一口食物布施给对方,让他得以继续活命。这才是菩萨啊!布施救护众生的生命,成就的福德与功德不可限量啊!因为是及时施;更何况是具有很多钱财,怎么能够不布施呢?《金刚经宗通》第三辑第66—68页也开示说:另外一 三摩地

2018-07-22

由此缘故,末学搜集经典、论典中的开示,配合平实导师书中的内容,为众生略说此布施、持戒、生天之论;期盼能利益有缘的初机学佛人及久学菩萨们能够福德日增、道业增上,由此具足次法而能早证菩提以及早成佛道。-----正觉电子报第98期《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3)第一章第三节、菩萨道必修布施、持戒、十善业》张善思居士 (原标题:施、戒、生天之 三摩地

2018-07-22

以上这七种布施的方式,虽然不必减损财物,却同样可以获得广大的异熟果报,我们大家何乐而不为呢?听完了佛陀在经典中的开示,我们接著再来细说一下这七种布施,其实是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作到的。比如说,我们平常在面对众生的时候,都应该要以慈善柔和的眼神来看待一切的众生,如来三十二种大人相中的牛王眼相,也是因为在无量世中,以慈眼、善眼来和视众生而得到的。譬如佛陀 三摩地

2018-07-22

佛世尊在经典当中,常常开示我们要孝养父母的重要性。譬如在《杂宝藏经》卷一云:【诸比丘当知:于父母所,少作不善,获大苦报;少作供养,得福无量。当作是学,应勤尽心奉养父母。】又譬如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的〈报恩品〉云:【世间一切善男女,恩重父母如丘山,应当孝敬恒在心,知恩报恩是圣道。……若人至心供养佛,复有精勤修孝养,如是二人福无异,三 三摩地

2018-07-22

否定方广经典所说如来藏妙法、又否定原始佛法涅槃本际的应成派中观′,绝对不是真正的法宝、佛法,他们都是以常见法的意识心,取代佛菩提道的第八识如来藏妙法,都是破坏者。只有符合三乘菩提法义的佛法才是真正的法宝,所以弘扬原始佛法涅槃本际的解脱道法义,以及弘扬方广诸经所说如来藏妙法的弘法者,才是佛门的僧宝,才是真福田;否定涅槃本际、否定一切种智根源的如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念三宝可以让你得智慧,就算是那个师父没有解脱智,没有般若智,至少依照经典来依文解义为你宣讲,回家时心中也会清净一点,也会比较有智慧一点;比较不会像以前跟众生斤斤计较、自寻烦恼,所以还是有一些世间智慧来庄严你。所以忆念三宝也是会有智慧生起而庄严自己。如果念戒、念施、念天,那就是福德的庄严。念戒,是常常忆念自己于戒法上有无缺犯?如果有缺犯就赶快改 三摩地

2018-07-22

若得见道,虽现在家相,亦名菩萨,亦名为僧,合名菩萨僧,此乃大乘经典所说,已证大乘胜义故。菩萨在原始佛法时代就已在弘法了,在阿含部经典中也曾有这种历史事例出现过,就是佛陀入灭前的迦叶童女实例。这位童女既非比丘尼,也非丘,却是出家而示现在家人的身相,佛陀住世时就已率领五百比丘人间弘法度众,智慧当然是相当高的;若不是菩萨,是不可能具备这种智慧的。她因为已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