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今天我们继续会讨论求生极乐世界九品之中应该有的基本知见,我们主要是以《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为主要的经典依据,并且参考正智出版社由萧平实导师所著的《禅净圆融》以及正德老师所著作的《净土圣道》这两本论著,来开示加以补充。上一节课我们为大家说明了求生极乐世界上品上生的根器和条件,以及他往生以后的果报功德,还有往生极乐以后的修行内容,所以今天我们是要从上品中 | admin 2020-07-06 |
|
因此,彼等对于亲证阿赖耶识之唯识家述说“万法唯识”正理之时,于修学道种智之内涵中,申论六识所分别之六尘境唯是阿赖耶识所变现之内六尘,而不是真实之外尘境;对于以大乘“法无我”之智慧而断除法我执之大乘佛菩提修证,所有应成派中观诸师都完全无法理解,便一直提出许多诤论,写作庞大而内容全然错误之唯识学密续,企图误导学人,藉此主张实证唯识者 | admin 2020-07-02 |
|
释摩诃衍与莲花戒之差异点,在于释摩诃衍心中接受大乘经典所说阿赖耶识之存在,但是却无缘于禅风鼎盛之唐朝值遇真悟之善知识帮助,未蒙南泉、赵州……一类真悟禅师之帮助而致未能开悟,却又自以为悟而入藏地欲弘禅宗;对于禅师接引学人悟前之开示及悟后修道之指引,皆颟顸不稍简择地运用于其错悟之意识心差别境界中,据此更向人广说相似禅法,本质上正是真悟禅师口 | admin 2020-07-02 |
|
而当我们悟明真心见到自性之时,对照佛经即会倍感《心经》的亲切,《心经》所讲如来藏心、众生心不一不异和合运作的亲切,即会明白不仅《心经》是在讲真心实相,《金刚经》、《楞严经》等无数了义经典都不离此,因此我们会于如来藏总相智上通达无碍,亦可为进一步证得与修学般若的别相智以及一切种智打下基础。《心经》最终是在告诉我们,只有这个不生不灭、无苦无乐、不分别诸 | admin 2020-06-26 |
|
法华经讲义(全套共二十五册)【作者】平实导师 书籍简介 本《讲义》演绎《法华经》隐说金刚心如来藏之意涵,兼及十方三世诸佛世界的广袤、深远,广涉般若密意及十方诸佛世界之法相,圆满收摄如来一代时教,故为圆教经典。而此中隐说之般若无上妙法密意,唯证乃知,是故如来说为经王,甚深难解以致误会者,古今所在多有。今于此套《讲义》中详述之,发瞶震聋而冀妙法 | admin 2020-06-20 |
|
这个〈序品〉就是这一部经典开始最前头,在显示因缘的部分,就如同每一本书前面都会有一篇序文。序文,大概都是在说明那本书的大略的内涵,或者说明作者想要表达给读者知道的某一种理念或者观念。如果说书本里面,作者并没有什么想要再重复说明或提示的,至少也把这一本书的缘起说明一下,这一类文字便叫作序文。那么,这部经是大乘佛法中很重要的一部经,当然一定也要说明它的 | admin 2020-06-20 |
|
那么,这些大阿罗汉们本来想:“佛陀说的般若经典法义那么胜妙,佛陀有时候为大菩萨们说的妙法,我们都听不懂。”所以心里面不敢希求说,自己未来也可以得到佛陀的这一些法宝;是后来佛陀不断地有教外别传的各种机锋帮助他们明心了,甚至于少数大阿罗汉也眼见佛性了,然后接著再把实相般若一直讲下去,就是介绍大阿罗汉们一一认识法宝各自所住的法位;最后讲了方广唯 | admin 2020-06-20 |
|
所以菩萨们听完了那一些不回心大乘,也未证得佛菩提果的阿罗汉与三果以下的声闻人诵出大乘经的时候,几乎要晕倒,当然要求他们修改经典内容,因为他们宣称自己结集出来的经典叫作《阿含经》啊!“阿含”的意思就是“成佛之道”,可是四大部《阿含经》中共有二千多部经典,里面明明没有成佛之道啊!但他们都不肯接受菩萨的请求,都不肯修改。菩萨们听了知道 | admin 2020-06-20 |
|
这就是《法华经》难解之处,所以这部经典真不是容易了解的,因为它的密意很难了知,所以要把这部经文详细地、如实地、如理地演述是不容易的。否则的话,凭什么能得到世尊所说的这些功德?那么讲到这里,诸位一定会想:“欸!不晓得萧老师他有没有用天眼看到?能不能这样看见?”一定在打出这个问号了!对不对?这也是人之常情,并不奇怪。老实说我也会这样想啊:&ldq | admin 2020-06-20 |
|
是妙音菩萨如是种种变化现身,在此娑婆国土,为诸众生说是经典,于神通变化智慧无所损减。是菩萨以若干智慧明照娑婆世界,令一切众生各得所知;于十方恒河沙世界中,亦复如是。若应以声闻形得度者,现声闻形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形得度者,现辟支佛形而为说法;应以菩萨形得度者,现菩萨形而为说法;应以佛形得度者,即现佛形而为说法。如是种种随所应度而为现形,乃至应以灭度 | admin 2020-06-20 |
|
![]() |
净土经典 禅宗经典 唯识经典《心经》 《八大人觉经》《阿弥陀经》 《金刚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 卷中 卷下《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十善业道经》《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佛说法灭尽经》《佛遗教经》《佛说四十二章经》《佛藏 | admin 2020-06-15 |
” 佛藏经嘱累品第十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当尔世时诸比丘等,于善法中云何精进?”佛告阿难:“且置莫问,所以者何?佛无量智所说经典,尔时比丘尚不能信,况能勤行?阿难,如来于有为法中所有智慧,一切辟支佛阿罗汉等不能解知。阿难,如来所知法,若为汝说,汝则迷闷,何况是人当能信之?如来于今说如是经,尔时痴人犹尚不信,何况能信所说罪报 | admin 2020-06-14 |
|
原标题:常诵经典《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 | admin 2020-06-14 |
|
又睹诸佛、圣主师子,演说经典,微妙第一。其声清净,出柔软音,教诸菩萨,无数亿万;梵音深妙,令人乐闻。各于世界,讲说正法。种种因缘,以无量喻,照明佛法,开悟众生。若人遭苦,厌老病死,为说涅盘,尽诸苦际;若人有福,曾供养佛,志求胜法,为说缘觉;若有佛子,修种种行,求无上慧,为说净道。文殊师利!我住于此,见闻若斯,及千亿事;如是众多,今当略说。我见彼土, | admin 2020-06-14 |
|
若佛在世若灭度后,其有诽谤如斯经典,见有读诵书持经者,轻贱憎嫉而怀结恨;此人罪报汝今复听:其人命终入阿鼻狱,具足一劫劫尽更生;如是展转至无数劫,从地狱出当堕畜生;若狗野干其影枯瘦,黧黮(lídǎn)疥癞人所触娆;又复为人之所恶贱,常困饥渴骨肉枯竭,生受楚毒死被瓦石。断佛种故受斯罪报。若作骆驼或生驴中,身常负重加诸杖捶,但念水草余无所知,谤斯经故 | admin 2020-06-14 |
|
其地平正无有丘坑,诸菩萨众不可称计,其心调柔逮大神通,奉持诸佛大乘经典。诸声闻众无漏后身,法王之子亦不可计,乃以天眼不能数知。其佛当寿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光明世尊其事如是。尔时大目犍连、须菩提、摩诃迦栴延等皆悉悚栗,一心合掌瞻仰尊颜,目不暂舍,即共同声而说偈言:大雄猛世尊,诸释之法王;哀愍我等故,而赐佛音声。若知我深心,见 | admin 2020-06-14 |
|
尔时佛复告药王菩萨摩诃萨:我所说经典无量千万亿,已说、今说、当说,而于其中,此法华经最为难信难解。药王,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与人。诸佛世尊之所守护,从昔已来未曾显说,而此经者,如来现在犹多怨嫉,况灭度后?药王!当知如来灭后,其能书、持、读、诵、供养、为他人说者,如来则为以衣覆之,又为他方现在诸佛之所护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愿力、诸善根力。 | admin 2020-06-14 |
|
菩萨有时入于静室,以正忆念随义观法,从禅定起为诸国王、王子臣民婆罗门等,开化演畅说斯经典,其心安隐无有怯弱。文殊师利!是名菩萨安住初法,能于后世说法华经。又,文殊师利!如来灭后,于末法中欲说是经,应住安乐行。若口宣说,若读经时,不乐说人及经典过;亦不轻慢诸余法师,不说他人好恶长短;于声闻人,亦不称名说其过恶,亦不称名赞叹其美,又亦不生怨嫌之心。善修 | admin 2020-06-14 |
|
阿逸多!汝且观是劝于一人令往听法,功德如此;何况一心听说、读诵,而于大众为人分别如说修行?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若人于法会,得闻是经典,乃至于一偈,随喜为他说;如是展转教,至于第五十,最后人获福,今当分别之:如有大施主,供给无量众,具满八十岁,随意之所欲;见彼衰老相,发白而面皱,齿疏形枯竭,念其死不久,我今应当教,令得于道果。即为方便说,涅 | admin 2020-06-14 |
|
华德!汝但见妙音菩萨其身在此,而是菩萨现种种身,处处为诸众生说是经典。或现梵王身,或现帝释身,或现自在天身,或现大自在天身,或现天大将军身,或现毗沙门天王身,或现转轮圣王身,或现诸小王身,或现长者身,或现居士身,或现宰官身,或现婆罗门身,或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或现长者居士妇女身,或现宰官妇女身,或现婆罗门妇女身,或现童男、童女身,或现 | admin 2020-0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