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对于经典的正确理解,确实是不容易的事情。一方面,大家常常诵念的经典里面,有一类的内容因为涉及第一义妙法的开示,例如《金刚经》、《心经》、《法华经》等,因为这些经典里面的法义非常胜妙,如果事先没有在善知识那里建立正确的佛法知见与架构,以及熏闻第一义的正理,要直接经由读诵经典来正确了解经中的核心法义,是相当困难的。譬如在《心经》里面,除了说明真实心之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个方案是根据地藏经和其他经典的提示有的。)《占察善恶业报经》: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禅定,无相智慧者,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及以轻重。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所以者何?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于今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克获,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最近有一些同修来信,发贴,诉说在念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或者其他经典,念佛菩萨名号后出现了一些逆缘,或者不如意的事情。于是对于佛经中讲的修行的种种殊胜利益起了疑心,甚至退却。又有人在行行了一些善事后好像没有的到好的结果,于是认为行善并无什么益处。等等情况。那么我们看看释迦牟尼佛是怎么说的。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中讲到:缘合故有,缘尽则灭,业集随心,相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怎么样能够让菩萨的身力一直成就而没有毁坏呢?经典里面说:善男子!菩萨修集如是业时得名菩萨,兼得二定:一菩提定、二者有定。这里佛陀就有开示说:如果菩萨要修集三十二大人相的业的时候,是要兼得两种定。也就是如果一个菩萨真正开始来修集三十二大人相的业,他可以称为菩萨,因为他已经满足十信位的修行;满足十信位的修行,开始进入初住以上的修行的时候,他可以真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就是说善生菩萨他提出一个问题,因为经典说佛陀有不可思议的身力,善生菩萨就问说:佛所说的菩萨的身力,什么时候可以成就啊?也就是如何成就菩萨的不可思议的身力。佛陀就说:初修三十二相业时,也就是说一个菩萨开始来修三十二大人相,来造作可以成就三十二大人相这些业的时候,那个时候就可以逐渐来成就菩萨的身力。那我们说什么时候是初修的时候呢?如果我们从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又如何供养三藏十二部经呢?如果菩萨能够以至诚心相信佛说,而且欢喜地受持、读诵、解说三藏十二部经,如实去修行,不仅自己这样作而且也劝别人这样作,是名为菩萨真正供养三藏十二部经;唯除经典脏了,不能清洗外。此外菩萨还要书写三藏十二部经并且作种种供养,如果能够像上面所说供养、受持、读诵、书写三藏十二部经,就是供养法。供养法宝时,就如同在供养佛一样,没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就好像在经典之中,常常会用鸟的两翼来作为福德与智慧的譬喻,虽然说是两翼,其实对鸟而言是缺一不可,故而又不能说为二,这个道理其实是相类似。菩萨还有一个应当要修学的智慧,却是不共凡夫,乃至也是不共二乘人的智慧,那就是世出世间法的智慧。因为这是要能够亲证自心如来以后,才能够于世出世间法的智慧是心得决定的;而二乘人是不证法界实相的。然而要能够得此初分的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这里世尊所说的对象是在家、出家菩萨,是不是跟我们一般所认定的在家、出家人是一样的呢?而出家一词的意涵,在经典中的开示又是什么呢?举例来说,《维摩诘所说经》卷上之中,当佛告罗睺罗:汝行诣维摩诘菩萨问疾。而罗睺罗回答说他不堪去探望维摩诘菩萨的病情时,有一段是这样的:【于是维摩诘语诸长者子:汝等于中宜共出家,所以者何?佛世难值。诸长者子言:居士!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在《大正藏》的密教部,除了少数经典是真经,譬如《楞严经》、《大悲心陀罗尼经》等经以外,有很多是后人有计划性而集体创造出来的伪经,根本不是佛经。但是编纂的人是凡夫,无法判断真经假经的真实内涵,所以将真经假经一起编纂起来。后来的佛弟子们,也无法分辨真经假经的内涵,认为它们都是真经,使得外道得以正大光明冒充佛教的一支而混入佛门,以此来接受佛弟子们供养 | admin 2018-07-22 |
![]() |
有新产者,或男或女,七日之中,早与读诵此不思议经典,更为念菩萨名,可满万遍。是新生子,或男或女,宿有殃报,便得解脱,安乐易养,寿命增长。若是承福生者,转增安乐,及与寿命。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众生,于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处刹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如法受持分第十三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面对这情况的话,我们要回到经典来看,经典《地藏菩萨本愿经》有提到:南阎浮提的众生,这种举止言行以及动念之间,都是业、都是罪过。这一点就告诉我们—我们活在这一个末法世界,虽然非常尊贵,可以独立于一切物种之上,可是对于过去的业种、过去的业行,就会酿成今生的果报,却难以反省;所以能够像当事者这样,已经知道觉悟了、已经警觉了,她已经知道自己的过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样的事例在《佛说菩萨本生因缘经》等众多经典之中,是常可看见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被乱伦或被强暴而生下的子女,他们的因缘也很难令人了知。有的是因为往世与这两个人有缘,但却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来受生,受生出胎长大之后,也许正是来报恩的,也许正是来报仇的,也有可能是藉着这种强制的因缘,来成为和解往世怨仇的人……这些都不是尚未证得深妙宿命通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只要多看导师之著作,不断听闻导师每周二讲解之第一义经典(现正开讲《维摩诘经》,超赞!)久而久之就愈觉亲切与熟悉了。佛法本来就在讲每个人自己如来藏的世界,是众生本有而且具足的,只是因无明而不能证知,所以不断向外攀缘、追逐,就像一位亿万富翁,忘记自己拥有万贯家财,却像乞丐般向外乞讨。如来藏就像明镜映现种种影相,众生无始劫来就活在自己的如来藏所映现的六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实现福报的方法:继承、婚姻或自己努力赚钱本篇将提到菩萨实现福报的三种方法!有的菩萨是因为继承父母的财产所以福报很好!有的菩萨是因为婚姻,也就是老公或老婆很会赚钱所以福报很好!那也有些菩萨是靠自己努力赚钱,不论是自己本业或做生意或开公司或投资而赚大钱的!这篇葛格我将举经典的例子与我认识的一些菩萨们的真实例子,来说明这三种情形!以及最后提到该怎么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像多劫好兄弟假设变超级有钱人,他也会想要养我!假设他有一百亿,那至少也会给我一亿,给我一亿就够了!给我太多的话我会去养女人!那经典中的莲华色比丘尼,她也是很有福报!因为她往世常修福也常供佛!但她往昔因为感情创伤,所以有鼓励他人邪淫,这个恶业使得她在佛陀时代那一世时,虽然常布施使得每次结婚对象都是有钱人,但对方都会外遇邪淫!后来她自己当高级应召女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总之广结善缘非常重要!而导师也教导我们,布施的时候要多找很多人参与,这样就跟很多人结善缘,未来自己的因缘也很多!那布施要广泛布施,也要引导众生往佛法才是最如法的布施!而发愿回向也很重要,如果布施做了很多!可是他故意投生到贫苦家庭又故意不去赚钱!那基本上他也不一定能变有钱人!但众生会觉得他福德很好,因为他显现出来的种子就是很有福德的感觉!但其实如果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经典里面也常常在强调十善业的重要性,而十善业也是得人、天报以及成就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以及成就一切佛法的基础,犹如大地一般,因此其重要性可知。与十善业相对的就是十恶业,因此依据十善业与十恶业,也就有众生之六道轮回生死,同时也能够有山河大地器世间的成就。在这个单元里面,我们要来探讨这个与大家都有密切关系的议题。首先我们引用《优婆塞戒经》卷6中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陀在经典中说如果有人有很多财物,应该要先供养父母,然后再供养师长、和上、年高德劭的长者、已实证的修行人,还有供给远行或远来之人以及生病的人,并且言语要柔软,而且常怀恭敬惭愧之心。另外佛陀也提到孝顺父母与供佛的功德是一样大的。《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报恩品第2之上〉:善男子!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 | admin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