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比如说淫欲,我们曾说过,经典里面也这么讲过——要证验你现在所证的境界。那么让你到那个境界里面去;比如说断淫欲,让你处在淫欲境界之中,故意叫你去看,看了之后有无起喜乐——想要去做那件事的?有没有?如果无,那是真的断了;但是还有余习存在。那么这个余习不必明说,结过婚的人都知道,我就不再详谈了。那么断瞋恚是什么?在贪欲先断之后,接下来 三摩地

2018-07-23

想求声闻辟支佛乘,就帮助其成就声闻乘,志向大乘,就为其解说大乘经典。然后等其善根成熟再逐渐深入,万不可一刀切,以一种方便法门为手段。)善男子。又有初发心菩萨犯根本罪畏堕恶趣。闻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名。至心愿见。欲发露忏悔所犯罪故。于初夜后分烧坚黑沉水及多伽罗香。至心合掌。称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名。善男子。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随其所应现种种形或现自身。或声闻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阅读书籍、读诵大乘经典,都是在修行过程中必要的功课之一,且大多属多闻熏习的部分,接下来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善加思惟其中的法义,所以如理思量也是很重要的;若单是读诵经典或者看书,却无法如理思量而胜解其义,也就无法更进一步的去实践观行佛菩萨及导师在经论中所开示的义理,更遑论亲证法义内涵了;若不如是,那只是如同一般学术上的研究,顶多乃是闻慧、思慧而已,无 三摩地

2018-07-23

意思是说:假使确实是心地正直的人,不谄媚,心中的种种想法都不弯曲,说话都不虚诳,真正是想要修行的人,而不是想要与人比高下,不是想要表现自己超胜的人,只要获得佛陀(或者经典、真善知识)的教导,一定能在七年或六年,或五、四、三、二、一年中,心得决定而专注于解脱道中,终于可能超过初果、二果,进到第三果中,证得心解脱、有余依涅槃。假使心地更加的正直、清净, 三摩地

2018-07-23

然而「印顺法师之法错在那里」是过去几年来一直存在的疑惑,于是详细、谨慎地阅读及比对经典,疑惑终于解开,平实导师无论在教证、理证上之辨正,都能够条理分明,有根有据,具有绝对的说服力,我当时已能全然信受,却深为感慨。印顺法师竟敢著书公然教导信众:「阿弥陀佛是太阳神崇拜的净化」、「东方净土为天界的净化」(见《净土与禅》p.22~p.23),只因自己不信和怀疑,便 三摩地

2018-07-23

比如说淫欲,我们曾说过,经典里面也这么讲过——要证验你现在所证的境界。那么让你到那个境界里面去;比如说断淫欲,让你处在淫欲境界之中,故意叫你去看,看了之后有无起喜乐——想要去做那件事的?有没有?如果无,那是真的断了;但是还有余习存在。那么这个余习不必明说,结过婚的人都知道,我就不再详谈了。那么断瞋恚是什么?在贪欲先断之后,接下来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不管上一次,你是如何沮丧,别人怎么冤枉你呀,不管你是多么地愤恨不平、怨天尤人、心里很担忧或如何如何,虽然是你还会这样,于自己于众生,而受种种的境界困扰,而产生许多不如理作意的心行;可是你要这样想,佛陀会照顾你,因为经典处处在在都跟你说,你绝对会成佛!所以你有什么好去怨叹别人的呢?你有什么好去顾影自怜的呢?不过我还是要说那一点,你不在那个第一时间 三摩地

2018-07-23

那有人就跟我讲,《地藏经、药师经》不是说:念过《地藏经》、念过《药师经》,再大的重罪都可以消失掉吗?可是经典一点都不糊涂的,在《地藏经、药师经》里面有没有说:那一些罪是什么罪呢?他有没有指明是受了菩萨戒以后,犯十重罪?没有。他说的只是一般的五逆十恶。所以要知道,这菩萨十个重戒犯了不通忏悔,忏悔了重罪还是不灭,还要去受,入波罗夷之罪。波罗夷是什么?翻 三摩地

2018-07-23

412,a1-23)如上经论文所示,世尊及弥勒菩萨都有教导我们许多的方法,例如您可以用无相念佛的方式来经行,也可以大声的念诵经典,也可以思惟法义……等等方便善巧来对治。但是前提得要您心得决定,真心愿意除此盖障,如弥勒菩萨所开示的:「于此法中为除彼故,以无量门诃责毁呰惛沈睡眠所有过失,以无量门称扬赞叹惛沈睡眠永断功德」。或者因为于法有证,心得决定, 三摩地

2018-07-23

另者再谈,假如您已修得四禅八定具足的证量,一定要符合经典所说的证境,不是依于自己错误的认知来说的证量,并且还要已经断了我见,这时您所作的器官捐赠,才是真正舍内财的大菩萨啊!为何这么说?因为四禅中息脉俱断、舍念清净,可以提前舍离色身故,所以不会因为剧烈痛苦境界影响,产生瞋恚而下堕三恶道。因为要进入四禅舍念清净定中,若再进一步准备要舍弃色身的时候,这也 三摩地

2018-07-23

佛子们读经时,如果不落在一字一句之中,能将的前后脉络全部仔细加以探讨的话,其实很多经典都告诉我们耍悟后起修。譬如《维摩诘经、楞伽经、楞严经、不退转经、十地经、华严经》等,都告诉我们如何悟后起修。此师虽然也讲《圆觉经、楞伽经、维摩诘经》但却错会了。他讲《圆觉经》,却不知道《圆觉经》已经把悟后起修讲出来。他错解理障与事障的意思,才会说「见性就是成佛,悟 三摩地

2018-07-23

那有人就跟我讲,《地藏经、药师经》不是说:念过《地藏经》、念过《药师经》,再大的重罪都可以消失掉吗?可是经典一点都不糊涂的,在《地藏经、药师经》里面有没有说:那一些罪是什么罪呢?他有没有指明是受了菩萨戒以后,犯十重罪?没有。他说的只是一般的五逆十恶。所以要知道,这菩萨十个重戒犯了不通忏悔,忏悔了重罪还是不灭,还要去受,入波罗夷之罪。波罗夷是什么?翻 三摩地

2018-07-23

二、有时间看一点经书,看经书是要了解知道,依经典去修持,不是看了去讲说而已。三、修行要表里一致,不要口是心非。 昔日古灵神赞禅师悟道以后,有一天,看到他的受业本师在窗下看经,正好有一只蜂子飞投纸窗钻不出来。古灵便趁机说:世界如许广阔,不肯出,钻他故纸,驴年去。于是说偈曰:"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他的受业本师,因其启发而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每一行都可以体现未来世的成佛的庄严,因为如来在经典有说过:在《法华经》说,当你一举手一投足恭敬于佛的时候。这样呢,以佛眼来观,你就已经成就未来的佛果了。也就是说,你那样虔诚的心,就已经成就佛果。乃至你以散乱心一合掌,这样都已经成就佛果。所以说,你的每一行都会影响到未来的果,实际上它们都是一起的。因为你的如来藏与三世没有间隔,你的末那与三世也没有 三摩地

2018-07-23

给诸方法师、大师的话诸位法师负有弘传世尊遗法的使命,所以应该好好用心去看第一义了义经典,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而不是去崇拜所谓的大师,忙修瞎练。若已经是一方大师,更应勤求证悟、谨慎说法,绝不能恣意漫解经典、公案。如果误导广大学人,等到别人把您的落处提点出来之后,就心生嗔恨,处处诽谤,不知反省自己对错,为了面子、拉不下脸,那就真是个无智之人也 三摩地

2018-07-23

在原始佛教经典中,乃至大乘经典中都如是,所以问讯是要向对方请问近来的状况好不好?是讯问近况的意思。法师回答说:都还好!都不错!然后你才可以开口要求:大德!……大德这两个字不能随便用,如今大德二字与和尚二字都被用了,老师两字也被滥用了。大德是说:至少要证果,在大乘法中至少要断我见及明心了,才可以被称为大德。现在寺院寄给所有信徒的邮件都称呼 三摩地

2018-07-23

在原始佛教经典中,乃至大乘经典中都如是,所以问讯是要向对方请问近来的状况好不好?是讯问近况的意思。法师回答说:都还好!都不错!然后你才可以开口要求:大德!……大德这两个字不能随便用,如今大德二字与和尚二字都被用了,老师两字也被滥用了。大德是说:至少要证果,在大乘法中至少要断我见及明心了,才可以被称为大德。现在寺院寄给所有信徒的邮件都称呼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是送经典或他的著作,那他是做法布施,你就可以受施,但是要记得供养三宝;至于其它一切的财物、食物,都绝对不要收,收了就是失意罪。如果受了戒以后,喝水时一定要先用滤水囊过泸才可以喝。古人喝水不像现代人这么讲究,现代人还得要自来水再者一沸过,若是喝了一般河流的生水一定会生病、拉肚子。古人吃了水虫也算是营养,反而更有力气了;古人想要得到动物性蛋白质很困 admin

2018-07-23

若能三心具足的话,他必能上品上生,经中还说或者有一类众生乃是慈心不杀、具诸戒行、能够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行六念而回向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这样的行者他当来亦得往生。所以上品上生是摄受已经证悟的菩萨,或者是淳善的大心菩萨,何以如此呢?我们来看一下上品上生具备的条件中: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三心必须具足的发起!但是这三心的具足,那必须真正证悟了以后才容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在经典里面都有听过佛说过了:如来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大乘入楞伽经》卷五)如来藏是我们造作善不善,能够出生五蕴的来造作善不善的这一个根本因;离开五蕴、离开意识、离开七转识,没有善不善可言。依于如来藏出生五蕴,五蕴造作了善恶业之后,业种由如来藏所蕴藏,依于业种而往生到三界六道的善恶趣;只要没有解脱,会继续在如来藏所普遍兴起出生的三界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