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大龙菩萨基于慈悲悯念,即以大神通力,将龙树菩萨摄入龙宫,开汽包经函,出示种种大乘方等经典,他看到了前所未闻的经典,这时龙树方才知道自己以往的无智,以前根本未能好好地了解方等经。于是他花了九十天的时间读完龙宫中的经典,其量乃十倍于阎浮提所读。进一步为了深入大乘空义,龙树在龙宫中通达彻悟了许多大乘经典的真正意旨,然后,大龙菩萨才将龙树菩萨送离龙宫。当龙 三摩地

2018-07-23

(《妙法莲华经》卷七)除了上述经典之外,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当中,也有解说八地菩萨的功德说:因为八地菩萨对于现相现土等能力都已经得到大自在了,所以在众生有需要的时候,只要一起念作意,一切众生所需要的饮食、衣物等等资生之具,都能够立即变现。所以说,八地菩萨对于一切种利益有情之事都有大堪能的。由经论上佛菩萨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诸佛以及八地以上的诸大 三摩地

2018-07-23

但是,北郁单曰的人,其实也可能犯有娠(怀孕时的性行为)、非道(口交和肛交)的邪淫,经典说北郁单曰没有邪淫的现象,显然是指他们所有人都没有婚姻关系与系属,所以就没有重大的邪淫罪可言。《优婆塞戒经》卷6又说:“如是邪淫亦有轻重,从重烦恼则得重罪,从轻烦恼则得轻罪。”这是依南瞻部州的人类环境来判别轻重的标准。以目前的法律而言,奸淫未成年人是犯罪 三摩地

2018-07-23

欢迎大家至各地正觉讲堂索取我们相关的书籍,那同时也配合三乘菩提、三乘经典来比对验证,这样就能够远离迷信而建立正见。如果你能够这样正确的吸收佛法正知见以后,就不会再落入被附佛法外道而误导落入迷信的偶像崇拜当中。——《佛教是崇拜偶像的吗?》正伟法师开示【中国网】《正觉有约文化大讲堂》冀求广大佛门四众捐弃邪见,回归大乘绝妙而广大无垠之妙理,努力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在对于佛法真理(第一义谛)的诠释是否符合经典,此乃佛门中的大是大非,涉及大因大果。此等大因果,绝不能以他个人事相上的戒律清净与否而相提并论,毕竟师父个人持戒清净与否,这仅关系到他自己的持戒功德,无关于大众的法身慧命,然而师父在佛法真理上的错谬邪见,这直接关系到信众的法身慧命;所以我们绝对不能掺杂个人情感因素在里面,反而要先「牺牲小我,完成大我」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佛在经典已经很清楚告诉大众,菩萨永远是少数人,不是多数人;所以,菩萨不可能满街跑,而且菩萨也不在世间法用心。因为这样的缘故,我们是不是应该探究:什么才是真实义的菩萨?什么才是菩萨的真实所证?在经典佛所认定的真实义菩萨,至少是已经明心见性的菩萨,这样的菩萨名为菩萨摩诃萨,这样的菩萨才是真正进入佛门修行的人,也是内门修六度万行的菩萨。如果没有证悟 三摩地

2018-07-23

同样是寺庙,在佛可以进入任何一座佛寺,不但没有门票,而且还会受到礼遇,介绍佛教,回答问题,赠送佛教书籍经典和光碟,唯恐你不接受。寺院唯一的经济来源是来自佛的供养。由此使得佛教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免费的教堂与中国的寺庙相反,外国的教堂没有门票。如果去教堂做礼拜,是否像寺庙那样给一点香火钱?做礼拜是不需要钱的,教堂里肃静庄严,是人们向上帝赎罪和感恩的地 三摩地

2018-07-23

内外兼学的菩萨具有威德力在佛经上有说,这是属于阿含部的经典,叫《恒水经》。《恒水经》上面有提到说:世间的一切的经法,世间一切,就是真正可以流传、利益世间的,实际上都是从佛法而来的,所以佛法也包含世间法。包括这些外学,就是包括医方明,还有世间法的因明,这些全部都是佛法所包含的。明就是指彻底明了这些世间法的道理,其实不论是卜卦、八字、风水,实际上是菩萨 三摩地

2018-07-23

三归依的福德是无量的,佛陀在经典上说:布施无量无数珍宝的福德,不如受持三归依的福德,也就是说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的福德是无量无边不可计算的。佛开示说:如果有人能够受三归依,应知他所得的福报不可穷尽啊!佛又举例说:迦陵伽国有七宝的宝藏,这宝藏的地点名称叫作宾伽罗,迦陵伽国人民不管大小男女,有人七天之中以车子或象马驼驴来挑担回去,有人七个月之中每天这 三摩地

2018-07-23

佛陀在经典中说如果有人有很多财物,应该要先供养父母,然后再供养师长、和上、年高德劭的长者、已实证的修行人,还有供给远行或远来之人以及生病的人,并且言语要柔软,而且常怀恭敬惭愧之心。另外佛陀也提到孝顺父母与供佛的功德是一样大的。《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报恩品第2之上〉:善男子!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 三摩地

2018-07-23

佛陀在许多经典中都提到布施的果报就是富裕,如《佛说罪福报应经》云:为富,财物无限,从布施中来。另外在《中阿含经》卷44〈2根本分别品〉中也说:摩纳!何因、何缘男子女人无有财物?若有男子女人不作施主,不行布施,彼不施与沙门、梵志、贫穷、孤独、远来乞者饮食、衣被、华鬘、涂香、屋舍、床榻、明灯、给使。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来生人 三摩地

2018-07-23

也就是说,见到瑞相的内容,或者定中、梦中、念佛中听到佛菩萨的开示,它的内容统统要与三乘菩提的经典圣教吻合;如果与三乘菩提所开示的内涵违背而不合的话,那就是妄想幻境,根本不是瑞相。一定要吻合三乘菩提经典的开示内容,这样才是有帮助的瑞相显现。这个部分大家要特别小心。第二个常见到示现瑞相的目的,乃是要劝请发起菩提心为主,也是增大信力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也 三摩地

2018-07-23

世尊所开示的三乘经典中,都是同一种说法,只是应听法者的因缘方便,用不同的名相来说明祂的体性;因为第一义谛真理只会有一个,不会有互相矛盾的两种以上的说法,佛说「诸法无二、法界无二」,就是在说明这个道理。因为一切诸法都是由如来藏所出生,因此如来藏能够摄持一切诸法,所以我们说如来藏是世间诸万法的本源。佛陀以及诸大菩萨所开示的法宝,都是依于实证万法的根源&m 三摩地

2018-07-23

经典中提到阎罗王这个角色,又是怎么说的呢?先看《长阿含经》第十九卷里面的记载:【佛告比丘:阎浮提南大金刚山内,有阎罗王宫,王所治处纵广六千由旬,其城七重、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乃至无数众鸟相和悲鸣,亦复如是。然彼阎罗王昼夜三时,有大铜镬自然在前,若镬出宫内,王见畏怖,舍出宫外;若镬出宫外,王见畏怖,舍入宫内。有大狱卒,捉阎罗王卧热铁上,以 三摩地

2018-07-23

或许有人会质疑,这只是中国禅宗狭隘的界定禅师,那我们不妨再举经典中圣教来加以印证。在《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中,记载了文殊师利菩萨回答善住意天子提问——什么样的出家比丘可以称为禅师的时候,文殊师利菩萨这样子开示说:【天子!此禅师者,于一切法一行思量,所谓不生;若如是知,得言禅师,乃至无有少法可取,得言禅师。不取何法?所谓不取此世、彼世,不取 三摩地

2018-07-23

1300多年前,玄奘大师以实证解脱的阿罗汉果证,认為佛法内容不应只是解脱,发起大心以15年的青春,九死一生将最高层次佛法从印度带回中国,翻译了1300多部经典,弘扬阐释精妙的大乘佛法,被推崇為法相唯识宗,大幅提升中国的佛教,以他所译所著的经论护持南方的禪宗慧能大师,使禪宗开悟实证的立於不败之地;而今平实导师带领的正觉同修会,即是延续玄奘大师的脚步,继续弘扬中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常会在经典中看到,佛菩萨为了摄受教化众生,以其不可思议的威神之力,示现种种的神通变化。比如说在《妙法莲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当中,这样子记载,说:【尔时,世尊于文殊师利等无量百千万亿旧住娑婆世界菩萨摩诃萨,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人非人等一切众前,现大神力,出广长舌上至梵世,一切毛孔放于无量无数色光,皆 三摩地

2018-07-23

 除了江教授的仗义执言,令人钦佩之外;针对宇宙大觉者的议题,另有一位值得注意的发言[8],摘录如下:这一尊塑像,将是真正冲击慈济从过去「佛教团体」的诉求,如今证明早已「扭曲扩张」到「连佛的地位都可以窃取」的一大转折点!……佛教经典本身,始终就规范有一部「佛说造像量度经」!当中对于佛像,总共有哪些「功德」的特征、身形比例不同于常人的原因 三摩地

2018-07-23

比如经典中常看见佛前来见佛的时候,都是一心合掌,顶礼佛足,然后一心合掌,瞻仰如来,而且是一心恭敬,目不暂舍,都是要一心。因为佛法中强调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认为如果心散乱不定,就难以得见诸法的真实相,进而成就道业。正如同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有这样子的开示,龙树菩萨说:‘定’名一心不乱,乱心中不能得见实事;如水波荡不得见面,如风中灯不得 三摩地

2018-07-23

关于「欲为不净」,世尊在许多经典当中都有开示。例如在《杂宝藏经》当中有提到,佛陀如何度化贪欲很重的难陀比丘成为阿罗汉的故事。话说难陀比丘出家之后,因为心中仍然贪爱出家前的妻子孙陀利的美貌,而没有办法精进地修学;所以佛陀就用神通力把他带到忉利天,让他看到正在等待他生天的天女,各个天女的美貌都远远超过他的妻子;所以难陀就放下了对孙陀利的贪着,开始努力精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