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中国人尚简是闻名的,所以当年鸠摩罗什菩萨也是以此简要之原则来翻译经典,因此《佛说阿弥陀经》在中国广为流传。此处便以“斋佛仪”肃穆庄严的精神为改订之准绳,就不再列出“南无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总结调整后的结果是: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王佛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菩萨圣号的 admin

2022-06-23

  (七)对佛门仪轨的回顾与探讨 经查唐朝玄奘菩萨所译经典中,一共有八部是跟陀罗尼与咒语有关的经典。这是玄奘菩萨依地上菩萨证量对陀罗尼总持的认识而作出的翻译,然而其中这些咒语又因为牵涉的音、义,所以玄奘大师订定了五不翻[1]原则,因此这些咒语并没有对应的中文意译。 中国从来少有如玄奘菩萨这样实证高度的菩萨摩诃萨,因此唐朝以降,后世的佛弟子都渐渐地 admin

2022-06-23

那这个我们可以不必理会!从反方面来讲,我们参加[弘法]录影的亲教师们,每年都要讨论今年要讲什么,有一点伤脑筋,那现在不必愁了!至少有一半[题材]是他提供的资料,所以他们都不用发愁,反正录一小时的时间里面有一半就是这个题目,那就是可以作好几年作不完的,没有问题!至于其他一半[题材],那就是从那一些讲过的经典里面,去作导读一类的工作,这样录影也就顺利进 admin

2022-03-18

  再则亦担心自己之余,不知还能有多少时间可用功,还能在法上进步多少?更希望习性性障能一天比一天淡薄,慧力也一天比一天增长,未来生无论在世间法上或在菩提道路上,无须再那么辛苦,这才是我一心想追求的;只要能安住在团体中修习,就心满意足了,其他并无所求   给诸方法师、大师的话   诸位法师负有弘传世尊遗法的使命,所以应该好好用心去 admin

2021-05-14

  有悭心的人,必须逐渐透过修学布施之行,而远离悭贪之心;因此在经典里面的开示说:“檀施为刀,破悭吝贼。”这就是说明这个道理。透过布施之行,可以让心量逐渐增广,增长菩萨性。婆提长者因为悭贪的关系,无法继续累积福德,到了这一世,把福报全部兑现之后,就没有余福能带到未来世,没有福德能够出生在人、天之中。因此在这个故事里面,世尊与波斯匿王有一段对话 admin

2021-05-14

  以众名香妙花供养行众三昧深入正受读诵经典。如是等人应当至心。虽不断结如得六通。应当系念念佛形像称弥勒名。如是等辈若一念顷受八戒斋。修诸净业发弘誓愿。命终之后譬如壮士屈申臂顷。即得往生兜率陀天。于莲华上结加趺坐。百千天子作天伎乐。持天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华。以散其上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于阎浮提广修福业来生此处。此处名兜率陀天。今此天主名曰弥勒。汝当 admin

2021-05-12

  (5)、众生多劫习气是不太会改变的,弟子研究玄奘菩萨的论著及其所翻译经典后发现,玄奘菩萨的研究及论述习惯是广泛多闻深入研究并且十分严谨审慎,没有明确证据绝不随便判定,然而,导师的研究及论述习惯,并非如此,而是讲到哪部经才看那一部经,许多经论并未能广泛及深入研究,而且并非十分严谨审慎,喜好直接主观判定,虽然并非判定都有问题,但的确有错判情事。此种多劫论 admin

2021-02-02

  当某部经典的法义对他的主张造成妨碍(影响到他扭曲法义),他对此又束手无策时,为了继续误导众生,他干脆说这部经不是如来所说(而是佛教后期的著作,即主张这部经是后人编写的伪经、非是真经),欲令辩论无法再进行;虽然难可一转其论辨上的颓势,然在这末法时代,有时这诬谤说反而更具杀伤力。(这看似是其无计可施的下下策,不便每次谈论法义时都拿出来用,但在情况对他不 admin

2021-02-02

  )欧美鲜有真实佛教信仰流布,原因之一在于西方人对东方的语言文字及文化风俗有所隔阂,难以了解汉译经典的内涵,无法掌握佛法真义,于是其学术界大多局限于巴利语系的南传佛教和少数梵语佛教文献,并且以考古、文字训诂等为主要研究方向,少有佛法修行上的闻熏与知见,所说亦往往落于主观臆测,导致恣意评断“大乘佛法是后人编造的”、“大乘法非佛所说” admin

2021-01-02

  正觉即使无法摄受这些世俗出家人、学术人,也可以令会众拣择及安忍于如是邪见者之破法音声,进而生起广大悲心;当忆起经典所说:“而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10〉卷下,《大正藏》册24,页1005。]让学子们痛下决心,自于佛前发誓,要破尽一切邪见,及救护如是不解三宝真实义的可怜人,让正法更加巩固 admin

2021-01-02

  ]可见代表台湾佛教界的“中国佛教会”已经接受平实导师以第八识如来藏为根本而宣说的三乘菩提正法,醒悟以六识邪论为男女双身修法理论基础的密宗喇嘛教“不是真正的佛教”!所以,平实导师弘法近三十年,台湾佛教界本质已然转变,从当初私下抨击平实导师为邪魔外道,到许多人接触平实导师书籍后,发现经典竟然能稍微看懂、如来的教诲竟是如是清晰。平实导 admin

2021-01-02

  也许呢他念佛说:我可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有人为了要消他的这个罪障,所以他知道经典说修观想念佛可以快速消除罪障,所以他就修观想念佛,依照《观无量寿经》所说来观——这个前面已经为大家介绍过了这些观想的内容。那也有人以观想来系念,观想以后再继续的系念——系念佛的这个三十二大人相的这个功德,或者系念极乐世界种种的庄严,那么呢这样子来求 admin

2020-08-28

  所以,当时有非常多的人在翻译经典的时候,也都是采用老庄的术语来翻译。当然就是说,后来由于学佛教的人越来越多,并且也都是越来越知道佛教的全貌了;所以,这一种的全然用老庄的观点来解释,这种状况就减轻了不少。不过一直到今天为止,老庄的思想毕竟还是跟儒家思想一样,深入到每一个中华文化普及的地区。所以我们看到,即便是现在,仍然有许多人尝试着或者说直接就用老庄 admin

2020-08-28

  】在中国传统佛教界,《梵网经》一向被视为大乘律的第一经典,特别是经中强调孝名为戒,以及宣扬孝顺父母、三宝、师僧,孝顺至道之法非常契合中国固有的伦理美德。所以隋代、唐代以来一直受到重视,是中国汉地传授大乘戒的主要戒本。依照《梵网经》所说,已经受菩萨戒的新学菩萨,应当每半个月行布萨法,于佛像前忏悔,诵十重四十八轻。如何才是如法如律行忏悔法呢?佛在《梵网 admin

2020-08-28

“第四目参究牢关:思惟修:配合所阅经典,于定中思惟:识得真心本性,要脱生死……”除此以外,每年精进禅三的报名表中,亲教师的审核项目中也有一项定力的考核,要求亲教师应审核报名参加禅三者之定力;这是因为若无定力支持,不能降伏烦恼,心仍刚强难调,则见道后无能成功转依于断三缚结的观行智慧,也无能成功转依于明心后所证的第八识真如境界。不 admin

2020-08-04

  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处刹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 admin

2020-07-30

  因此缘故,在佛门中如果有出家、在家二众主张“三转法轮的经典是不了义的经典,二转法轮的经典才是了义的经典”等等,你会很清楚这些人的说法与佛之所说颠倒。为什么?因为二转法轮的智慧仅牵涉到三贤位的别相智而已,没有谈到道种智,但是三转法轮已谈到道种智,那是比总相智、别相智更微妙、更深入的智慧境界,不是三贤位菩萨所能了知的境界。因此,提出那样主张的 admin

2020-07-27

  也就是说,对于蕴处界及诸法等法的法相样貌(相),以及对蕴处界及诸法等法所施设的名字(名),透过能观的心加以分别及了知(觉想),发现这些相、名、觉想都是虚妄法,没有一法是真实的,因此不再执以为实,于是有了少分的解脱智慧(观察蕴处界虚妄的正智)出现;接著菩萨透过参禅而亲证本来离见闻觉知的第八识如来藏(如如),而发起了般若智慧(亲证法身德所发起的正智), admin

2020-07-27

  按照佛陀在经典里所预言:“将来到五百年或一千年之后,人人各在东西两半球,相距数万里,不要用无线电话,就可以直接谈话,如同在面前。不用看电视,就可以看到各种戏剧娱乐的节目。”当指这时前后的地球科技水平。公元4000年,人寿54岁。公元5000年,人寿44岁。公元6000年,人寿34岁。饥馑灾起,人寿减至三十岁时,人身量不满三尺,于时,人类的道德伦理因果观念, admin

2020-07-24

  ……护法神对经咒的护持因为有许多人诵经的关系,使得经本可以继续流传在人间,有利于现在或未来的有缘人,可以有比较多的机会接触经典,进而进入佛法中修学,因此无形中也等于是在接引众生。而且有许多护法菩萨发愿护持经典,藉由我们的读诵与对经典的恭敬,刚好也与护法菩萨们的愿相应,而成为护法菩萨们所护念的对象;因此会有许多人,因为诵经的关系而有获得殊 admin

2020-07-23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9   …   60   61   下一页»   共1215条/61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