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佛藏经》卷2)另外,佛陀在即将入灭之前所说的诸经典,比如《佛说法灭尽经》、《大般涅槃经》、《莲华面经》当中,都有提到:在未来末法时代佛法将灭的时候,天魔波旬将会逐渐坏乱佛陀正法,天魔将会派魔子魔民穿如来衣、住如来家、吃如来食、说如来法、破坏如来正法。并且,世尊如此说的时候,因为哀愍末法时代的佛子而落下一滴清泪。佛陀还详细说明,这些破戒比丘、比丘 | admin 2020-02-20 |
![]() |
在三乘经典当中,佛陀很清楚的告诉大众,这个真心的自性寂灭、离见闻觉知。既然真心的自性寂灭、离见闻觉知,对于六尘当然就没有分别,所以祂是没有六尘境界的。如果是有六尘,或会与六尘境界相应,那么就表示祂不是真实心,祂是属于妄心七转识所含摄,当然就不是佛所说的真实心所行的境界,更不是佛的所知以及所见。所以,只要是佛所开示的三乘经典,都是佛依着祂所实证的真心 | admin 2020-02-20 |
![]() |
在三乘经典当中,佛陀很清楚的告诉大众,这个真心的自性寂灭、离见闻觉知。既然真心的自性寂灭、离见闻觉知,对于六尘当然就没有分别,所以祂是没有六尘境界的。如果是有六尘,或会与六尘境界相应,那么就表示祂不是真实心,祂是属于妄心七转识所含摄,当然就不是佛所说的真实心所行的境界,更不是佛的所知以及所见。所以,只要是佛所开示的三乘经典,都是佛依着祂所实证的真心 | admin 2020-02-20 |
![]() |
另外,在其他的一些经典当中,世尊也曾提到:过去七佛中的毗婆尸佛以及毗舍浮佛,也都曾经分别预记释迦佛将会在九十一劫以及三十一劫之后成佛。像这样的授记,是佛陀观察这些众生的业种识异熟势力的状况而作的预告,让这些众生可以更有信心的精进修行或者自我警惕。所以,被佛陀授记,可以说是所有被授记的菩萨梦寐以求的一件事情。但是,急着求佛陀授记其实是没有用的,重要的 | admin 2020-02-20 |
![]() |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3)佛陀所开示的三乘经典,也都是为了教导众生要如何断除生死轮回而证得三种菩提果。譬如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当中,佛陀开示说:现在十方诸善逝,具修三聚净戒因,永断生死苦轮回,得证三身菩提果,超越生死深大海。(《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3)另外,像是: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莲修起信录》卷6)或者说:欲知过去 | admin 2020-02-20 |
![]() |
对于汲汲于追求今生财富的人,应该要了解一个重要的道理,那就是世尊在诸经典当中有告诉我们:世间财只有在这一世才可以受用,我们应该要追求的是法财以及圣财,因为这是可以带到未来世去,而且是会生生世世跟着我们直到成佛的。所以世尊说:没有得到圣财的众生,就叫作极贫穷的人。那么什么是圣财呢?世尊在《大宝积经》当中说:信、戒、闻、惭、愧、舍、慧,如是等法是谓圣财 | admin 2020-02-20 |
![]() |
(《妙法莲华经》卷7)除了上述经典之外,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当中,也有解说八地菩萨的功德说:因为八地菩萨对于现相现土等能力都已经得到大自在了,所以在众生有需要的时候,只要一起念作意,一切众生所需要的饮食、衣物等等资生之具,都能够立即变现。所以说,八地菩萨对于一切种利益有情之事都有大堪能的。由经论上佛菩萨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诸佛以及八地以上的诸大 | admin 2020-02-20 |
![]() |
放生会有哪些果报呢?我们举两部经典来说明。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当中,世尊提到说:当我们被疾病所苦或者有其他的厄难的时候,可以用下列几种方式来解决,譬如说可以制作续命的灯或幡,或是放生来修福业,或者是燃烧上好的名香,这些方法都可以使得疾病除愈,众苦厄难得到解脱。另外,在《分别善恶报应经》当中,世尊开示说:有十种善业可以使得众生获得长寿:一、 | admin 2020-02-20 |
![]() |
而大乘菩提的内涵,则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在总相与别相上,说二转法轮的般若空,这个般若空是以真心空性来函盖蕴处界空相;另一部分则是到了第三转法轮时,再从别相上来说明一切种智,也就是唯识的百法、千法、万法明门,同时也是如来藏系经典的内涵,这是第三转法轮时期所说的,证悟菩萨悟后进修的成佛之法。修学第二转法轮的般若诸经,可以使已经破参明心的七住位菩萨进 | admin 2020-02-20 |
![]() |
第一义谛的忍就是说,在无常之法最后佛陀说,一切诸法真如——贪有贪真如,瞋有瞋真如,痴有痴真如,三毒都有真如;那这样的话众生不能理解,想:这法怎么会这样讲呢?法这样不可思议!这意思就是说,对于第一义谛法要能够忍受、熏习,对于不懂经典的地方,要能够谘求这个善知识来学。因为一切法都是这个真如心所生,都是如来藏所出生,当然一切诸法不能脱离这真如心 | admin 2020-02-20 |
![]() |
有这种见解的人,他是从来都不看经典的;不去探讨经典里面到底在说什么?也不探讨佛到底来人间是为了干什么?也不去想:如果学佛就只是行善而已,那么行善的基督教为什么不是佛教?如果这样子就是学佛的话,佛教跟基督教也没有什么差别了。行善的人很多,都不必去信宗教,因为行善就是学佛,造做善事就是学佛!那佛来人间到底要干什么?!有这样见解的人,虽然自称在学佛,但不 | admin 2020-02-19 |
![]() |
再举一个过失,经典里面都说真心是无分别心;既然是无分别心,祂怎么能够清楚明白六尘呢?真心离诸觉观,离六尘的觉观,怎么可能清楚明白六尘呢?法离见闻觉知,既然离见闻觉知,又怎么能够清楚明白六尘呢?所以只要说能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是真心,就违背了圣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一定不是真心,一定是识阴!既然把识阴、想阴当成常住不灭的心,显然是落入了我见。第 | admin 2020-02-19 |
![]() |
第二种发菩提心的情形是,这个人他出生在像法时,他并没有亲自见闻如来或者是实证的菩萨示现种种不可思议的事迹;然而他阅读佛菩萨说法留下来的经典论典,或者听闻善知识解说这些经典论典,知道了其中所记载佛菩萨秘密的正法藏,他就生起了敬仰崇信之心。既然对佛、佛所说的法,以及依佛所说法而修证的菩萨生起了信心,然后为了求证诸菩萨的大乘般若实相智慧,乃至实证诸佛无上 | admin 2020-02-19 |
![]() |
那到底有哪四个法?经典说:一者,轻慢他人;第二个,对于世间的一切事情,方便来追求;第三个,散乱自己的用心,如同走在危难的地方;第四个,对于眷属一心来贪着。我们先来看看什么叫轻慢他人。轻慢他人就是无非是说,自己的证量非常的高,因此对于其他的人就不理不睬,所以他远离了菩萨的慈悲性;甚至有时候,对于真善知识,他根本不服他的教导;这样的人他甚至还会分裂整个 | admin 2020-02-19 |
![]() |
所以在经典里面不断地赞叹这件事情,所以你应当知道憍陈如今天他修学到底有多久了呢?当然是非常非常不可思议!在《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里面有说到,他也是接近于佛果了,因为诸佛来释迦牟尼佛所成佛的这个娑婆世界来示现为菩萨,那大菩萨呢?次于佛的大菩萨,他们要示现什么呢?他们就示现跟佛同住同行的比丘、乃至于比丘尼等等,乃至于佛世所现的天龙八部,他每位都不是凡夫,都是大 | admin 2020-02-19 |
![]() |
这一点无论是北传、或是南传的经典都是这样说的。那也就是说,世尊在过去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当中,这一些众生全部都是衪曾经度化的弟子,在世尊成佛的时候,才会一一的前来参加盛会,成为释迦净土的一分子。甚至在《法华经》上,世尊化身无量,在无数的世界当中都在说法,这一些都是释迦世尊的净土。也就是说,每一位菩萨在成佛之前,虽然说他知道一切都是梦幻佛事,五阴十八界没有什么真 | admin 2020-02-19 |
![]() |
就像这里所说的,所谓的念诵一个梵音字母,能够通达甚深的般若波罗蜜门,这真的是误会大了!而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结果,纯粹就是众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是因为自己本身有欲求,然后又不肯好好地按照佛所说的经典来学习;加上之前我说过的历史的演进,在印度的佛教衰亡,以至于说被坦特罗的各式各样的咒语所取代了,再往北传到西藏去之后,更形成了许许多多奇奇怪怪的咒语。像 | admin 2020-02-19 |
![]() |
也就是说:我们对于释迦牟尼佛,我们要相信祂的所说,而且我们在这个经典里面,佛陀并不是在一部经里面来说西方极乐世界。净土五经它是属于这个宝积部的,在这个《宝积经》里面还有一段祂说:他方佛国所有众生,闻无量寿如来名号,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欢喜爱乐,所有善根回向愿生无量寿国者,随愿皆生,得不退转。----《大宝积经》卷十八。也就是说,佛陀除了在净土五经之外,还有 | admin 2020-02-19 |
![]() |
就好比说很多人、很多科学家也不能了解,明明我们的身体是物质,而且里面有很多水分;那很多经典里面都会说还有龙可以吐火,他们都不相信。可是我们可以看看现在的动物界里面也有这种现象啊!譬如说在海里面有一种动物叫做海鳗,这种海鳗它有时候有的种类是可以放电的----叫做电鳗,科学家也不能了解为什么它在海里面竟然可以在它身体里面产生出很高的这种电压,可以把它放出来 | admin 2020-02-19 |
![]() |
尤其今天我们来到了末法,在末法中我们离开佛已经有一段很久的日子,现在我们虽看不见佛身,可是我们能够一样地可以看到佛所留下的经典,及佛所留下的这些戒律、威仪轨则,这些让我们可以仰慕如来。尤其如来有说过:当你看着佛像(不管是木雕、石雕乃至于画像)就应当生起仰慕心,就应该生起恳切心,如同佛陀亲临,不要有别想,这样两者〔编案:指现前供养应身佛或于佛像前供养 | admin 2020-0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