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 护法神对经咒的护持 因为有许多人诵经的关系,使得经本可以继续流传在人间,有利于现在或未来的有缘人,可以有比较多的机会接触经典,进而进入佛法中修学,因此无形中也等于是在接引众生。而且有许多护法菩萨发愿护持经典,藉由我们的读诵与对经典的恭敬,刚好也与护法菩萨们的愿相应,而成为护法菩萨们所护念的对象;因此会有许多人,因为诵经的关 admin

2024-09-20

  我们可有何重要经典法宝读百千遍的么? 一好友,二十多年前同去石家庄学武术,这位好友平时手不释卷,除了苦练基本功,乃至上厕所也拿着我们武术老师著作的武术教材,有魄力,但外表看来就如同一个书呆子,我们同时学习,回去之后两个月他辞职就把武馆开起来,而我,则放弃武术进入佛法中。读世间书能如此学以致用,一本经典教材吃透,很有效益。 一位佛友,非常有智 admin

2024-09-20

   现在我们就来看今天要介绍的这则故事内容,经典是这么说。《撰集百缘经》〈菩萨授记品第一〉: 【佛在毘舍离,弥猴河岸重阁讲堂。尔时世尊着衣持钵,将诸比丘入城乞食,到师子家。时彼长者有一儿妇,字曰名称,见佛威颜种种相好,庄严其身,前白大家:“如此之身,叵可得不?”姑即答曰:“汝今若能修诸功德,发于无上广大心者,亦可获得所有相好。& admin

2024-09-19

  所以,在此世界精进正确的修行,如果不珍惜时光,该有多么的可惜?所以,即便想要横超求生净土之人,还是应该依止世尊在《观无量寿佛经》中三辈九品所开示,争取上品往生,不要偷懒等死,也不要被一些凡夫大师所误导,只是精进的偷懒,只会念念佛的名号,而不晓得依止佛说,去修学三福净业,去读诵大乘经典,并寻找真善知识,了解经典的真实义,去深解义趣,去劝进行者,而不要 admin

2024-09-19

  虽然现在佛法之真实禅法,不能互相比兴于大陆,但学人应知,这是业缘所感,不该怨天尤人,尤不应埋怨佛菩萨不灵,一点点这样的念头都不能够生起!因为若非“佛法”面临到存亡危急之秋,“一代时教”到此残破不堪之窘境,如何能因势利导,令此佛菩萨的大慈大悲,感召萧导师的无上殊胜愿力,我们哪里有可能,有任何一丁点可能,可以闻悉正法,离开重重迷雾, admin

2024-09-19

  ”又佛在其它经典也曾开示:“杀人乃是重罪,更何况是杀了这么多人!所以流离王及四部兵众死后,堕入阿鼻地狱受无量苦。”这告诉大众一件事:“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若无当时迦毘罗卫城渔民遇到饥馑捕鱼杀生,若无拘璅、两舌发下毒咒欲杀害这些渔民,还会有后来释迦族被灭这件事情吗?显然没有嘛!纵使往昔已造下不善 admin

2024-06-16

  ”28 所以印顺与其徒子徒孙说他成佛、已入大涅槃,显然是漫天大妄语;他们连最基本的基础、最起码的佛法正知见也都还没有建立起来,并唱大乘非佛亲说;这样违理悖教,竟敢说已经成佛了,其心态可议,实令人怜悯!释尊在《说妙法决定业障经》说此类人有这样的不可爱异熟果报: 尔时,(功德庄严开敷花)夫人白佛言:“何者邪魔眷属?”佛告(功德庄严 admin

2024-06-15

  (心量到哪里,修行就到哪里) 以下是〈入地前当发十菩提心(十大愿)〉的经典原文: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23〈十地品22〉:「若众生厚集善根,修诸善行,善集助道法,供养诸佛,集诸清白法,为善知识所护,入深广心,信乐大法,心多向慈悲,好求佛智慧;如是众生乃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得一切种智故,为得十力故,为得大无畏故,为得具足佛法故,为救一切世间 admin

2024-06-15

  此时他独坐静室,正在思惟如何让翻译经典的大业顺利开展。玄奘大师回到大唐之后,奉诏在洛阳宫来和唐太宗相见,太宗很欣赏玄奘大师的谈吐和智慧。他想要借重玄奘大师的长才来辅佐,因此极力要玄奘大师还俗。然而玄奘大师的志愿是在译经以及弘扬大乘佛法,要来弭平中国佛法文化中一直存在的纷争而无意当官,因此他就委婉推辞了。玄奘法师向太宗提出要求,希望能够到嵩山少林寺去 admin

2024-06-15

  彼部派佛教诸声闻僧中之多数人亦多是同时研究大乘经典者,然以大乘经典所演诸法及其真义甚深难解,何况得证;以是缘故,诸多部派佛教声闻凡夫僧便认定大乘佛经之所说的者,皆只是思想而无法实证,乃至是后世的佛弟子们长期创造而在最后时期方才编集成经者,于是提出「大乘非佛说」之言,抵制大乘佛教。然而,声闻教是由释迦世尊成佛后方始提出,并教导弟子们实证成为阿罗汉与缘 admin

2024-05-25

  但诸方大师和学者对如来藏法义的述说皆模糊笼统,首鼠两端,态度暧昧,或把如来藏诠释为意识心的极细而不可知的境界,或独倡缘起性空,否定如来藏,亦令末学无所适从!尤其是慕名购来综述被部分人误誉为一代佛学泰斗的印顺法师佛法理论的《印顺佛学思想研究》,发现他的观点是七、八二识是从意识中细分析出而安立的,乃名言施设,并无实义,大乘经典为后人所造,如来藏说乃从外 admin

2023-11-28

  我们可以来举例,在经文里面我们可以举出,菩萨修行在经典里面是说,你的果位你是可以宣说,而且还要正确地宣说。我们来看《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里面说:【若本欲言罗汉,误言阿那含者,犯中可悔,余亦如是犯。】(《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卷1)这里《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里面就有说:“如果你想要说自己是阿罗汉,结果你说错了,说成是阿那含,这样就犯妄语,这样也要忏 admin

2023-11-20

   也就是说即使当时证悟了,也可能后来会退转,这就像相爱而结婚的人也可能将来会离婚;所以佛在经典中说曾有八万人退转,譬如舍利弗尊者在无量劫前也曾退转过,大善知识说几乎每个人都曾退转过,如今证悟能不退转的菩萨代表已经历过退转了。 因此退转菩萨他们将来若能回来,浪子回头金不换,以后也可以不退转,他们经历退转这个阶段,对他们也是必要的。 《菩萨 admin

2023-10-11

  [11]前注举自诸经的内容,都是佛世时发生的现例,后来被结集在经典中;今天只要查询电子佛典,都可以查询得到。这些经证,对我们后末世的佛弟子来说,不应当作是世尊在说故事给我们听;当知欲界最高天主波旬的坏法、灭法之心,是从佛世以来就不曾间断的。因此,在此末法之季,佛弟子都须遵守释迦牟尼佛的教诫:不应得少为足,应常摄自心、住不放逸。我们有幸身在正法道场,有大 admin

2023-04-19

       那我这一世在讲经方面啊,我会把它讲到圆满,也就是说,最深的经呢,我先把它讲完——《解深密经》是三部最深的经之一,那前面,最深的《楞伽经》、《楞严经》都已经讲过了,这一部〔《解深密经》〕讲完可以算是圆满了;剩下的就是其他相关的经典,我已经挑选了九部在等着,那这九部讲完,大概我就走人了。这一世讲经的计划要把它圆满 admin

2023-03-30

  ”[1]玄奘大师在此从戒贤法师学习多年,也从这里请回了根本论《瑜伽师地论》和诸多大乘经典,作为在中土弘扬唯识大乘佛法的依据。抚今感昔,在这里重建具有那烂陀寺意象的标的建筑,实在深具意义,既能摄受现在及未来的正法佛弟子,亦能令彼追慕缅怀,由景仰起而效尤往圣前贤弘法护法、为法忘躯的菩萨心行。 导师又说:“三楼打算当作亲教师的休息室,以后亲教 admin

2022-07-06

  ”如此,经典原意是“平等施食给所有大众”。从字面上看,“供养”与“等施”虽有上养与下施之不同,然经中言“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24],故当以供养之心普施一切人;经中又屡言四重恩者,报恩当言供养,因此“供养”与“布施”二词皆庄严。 & admin

2022-06-23

   (三)供佛即奉事如来,果报不可思议 菩萨们在成佛道上,必须供养奉事诸如来,如经典说,菩萨成佛之前须供养奉事某一定数量的佛世尊,如释迦牟尼佛在《法华经》授记摩诃迦叶尊者当再奉觐供养三百万亿诸佛、须菩提尊者当再奉觐供养三百万亿那由他佛、大迦旃延尊者当再供养奉事二万八千亿佛、大目犍连尊者当再供养二百万亿八千诸佛。[4]如是圣者尚须经历、供养奉事诸佛 admin

2022-06-23

  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淨土  (二)鸠摩罗什选译的经典,宣示大心菩萨护法心志  (三)玄奘菩萨及至平实导师世世护法直至法灭  (四)《悲增法会》若干调整之简要说明 八、新版《悲增法会》之实施例(谨供参考)  本文 一、前言 目前佛教界运用密咒的情形非常广泛,举凡佛前大供、追荐法会、早课晚课,都可见诸多密咒。 admin

2022-06-23

  众生有罪,不见如来佛国严淨,娑婆实是淨土 如经典上说,释迦如来成就的娑婆国土,自然也是淨土。然而为什么众生触目所见尽是高低不平、荆棘沙土、充满秽恶呢?在鸠摩罗什大师所译出的《维摩诘所说经》中,世尊为舍利弗开示说,这是由于众生自身罪业遮障的缘故;因为同样是这个世界,螺髻梵王所见却是跟自在天宫一样清淨。这时,世尊以足趾按地,整个三千大千世界顿时有若 admin

2022-06-23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9   …   60   61   下一页»   共1215条/61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