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何况大部分的亡者,实际上他的眷属都跟他非常地要好,都很难过;但只是难过并没有办法令亡者来利益,所以应当来遵照《地藏菩萨本愿经》所说的,这四十九天之内尽量能够茹素,尽量能够来供养、布施,尽量来读《地藏菩萨本愿经》,来念佛菩萨的圣号;用这样的功德以及善因缘来回向,然后让亡者能够得到七分之一的利益,这样亡者就可以离开这样的恶道。所以这个法既然几乎是人间作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你没有变给他,你也没有制造他的色身,你只是提供他应该有的元素——地水火风四种元素。你所供给他的只是血液、养分等。是他自己变生自己的色身,但是你帮助他变,那是由谁来变生的呢?是由他自己的阿赖耶识摄取了你所供给的养分,就开始变、变、变,一直不断地在变,是由阿赖耶识来变生他的色身,所以阿赖耶识叫作第一能变识。祂变现了自己的内五阴世间。也就是说, | 三摩地 2018-07-22 |
|
什么叫作学佛呢?有些人会认为说,这个题目很简单啊!学佛不外乎吃素、到处拜忏、念佛,或者是去救济贫困的众生,乃至于打坐修禅定,其实真正的学佛并不仅于如此。吃素,有很多人是因为色身的健康因缘,乃至有的人只是为了发愿,即使是真的慈悲众生,然后来吃素,那也只是学佛的一个基本的心态而已。至于有些到处拜忏、参加法会,那都不是真正趣入佛法的法门,如果是慈济慈悲众 | 三摩地 2018-07-22 |
|
尽管多识喇嘛引经据典的驳斥赵橹此文的观点,但一者、其引证立论的根据仍依密教体系的教义,自说自辩,不足为凭;二者,若西藏密教素行良好(不掺杂性力派及苯教,不实修双身法,不高推乐空双运的无上瑜伽……),有如传统大乘佛法之端正清净,则不致于无的放矢、空穴来风,引起正法行者及佛教学者的质疑与揭发;何况,古今密教各派祖师的著作中,到处可见以&ldquo | 三摩地 2018-07-22 |
|
如是骨肉至亲、深交好友,末了结局不过如是草草,更别说素不逢面之人;人生啊!人生啊!有何可恃!有何可以记挂!有何可以筹量!是以当发露恶行,总为过往无量劫来意识心之造恶来忏悔,以无量劫之不尽,能获诸佛菩萨之怜悯而得一时受苦之,当知此即是莫大恩典,当知此即是自省因缘!当知冤亲债主忍受饿鬼道上之无穷痛苦,每日之一时受苦,俱盛过凡夫之终日、终月、终年、乃至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如果人类只有一世,一切都是后天的影响,没有先天(前世)的因素,那么同一父母所生的孩子的身体、个性、兴趣、爱好、习惯等等都应该大同小异了,而事实上差别是很大的。信不信轮回这一现象的本身也很能说明问题,不论学历高低、长幼、贫富、得意失意,为何总有人相信轮回,有人不信?这就是由先天因素——过去生所积累的信根的多少所决定的。若过去生培植的信根成熟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四大种是指组成物质的四种基本元素,即地、火、水、风大种,其中地大种是指物质中具有坚硬性质的元素,有保持作用;水大种是物质中的湿润元素,有摄集作用;火大种是指物质中的温热元素,有成熟作用;风大种是指物质中的动态元素,有生长作用。譬如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尿等是水大;体温是火大;呼吸是风大。四大种并非独立作用,而是相互含摄。譬如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真正研究印度哲学的这些学者们,他们一致都认为说,佛教里面的各种教法元素,绝大部分在古印度当中都已经出现过了。所以甚至于比较极端的会说,佛教并没有超越之前《吠陀经》的哲学。我们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在之前的吠陀哲学当中,已经有如此多的东西它跟佛法的内容是非常相近的,这是为什么呢?上一次也说到,那是因为有许多的菩萨们,他们在佛陀降生人间之前就先来到人世,为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佛经所说天,为梵文提婆(Deva)或素罗(Sura)意译,原义为光明、自然、清净、自在、最胜,常被用为形容修饰语,作为六道之首的天道,被认为是六道中最佳最上者,《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解释:于诸趣中彼趣最胜、最乐、最善、最妙高故,名为天。《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释云:神用光洁自在名天。佛经中说天道分三界,凡二十八重,总称三界二十八天,有地居、空居之别,下劣上胜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佛经所说天,为梵文提婆(Deva)或素罗(Sura)意译,原义为光明、自然、清净、自在、最胜,常被用为形容修饰语,作为六道之首的天道,被认为是六道中最佳最上者,《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解释:“于诸趣中彼趣最胜、最乐、最善、最妙高故,名为天。”《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释云:“神用光洁自在名天。”佛经中说天道分三界,凡二十八重,总称三界二十八天 | 三摩地 2018-07-22 |
|
当前一般的佛教外人士,甚至包括很多的佛子,往往以为单纯的修学禅定、持戒、吃素、行善就是佛法。其实佛法的主要内容就是解脱道和菩提道所修所证的三乘菩提——出世间的智慧。佛教和其他宗教的区别,也就是能否证得这三乘菩提慧。单纯的持戒、吃素、行善并不能产生智慧,佛子持戒、吃素、行善的目的乃是在修集今世或未来世亲证三乘菩提的福德资粮。“般若波罗 | 三摩地 2018-07-22 |
|
〔八参〕,善财承教,向那罗素国,参毗目瞿沙仙人。为说菩萨无胜幢解脱已。乃云:如诸菩萨,成就一切殊胜三昧等法,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复令参胜热婆罗门。(梵语那罗素,华言不懒惰。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九参〕,善财承教,至伊沙那聚落,参胜热婆罗门。见彼胜热,修诸苦行,求一切智;四面火聚,犹如大山,中有刀山,高峻无极,登彼山上,投身入火。语善财言:汝今若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生离的意思是说自己亲爱的人,希望能常相聚会,但因谋生、刀兵、水火灾、调差、冤狱等诸多因素,使其乖离分散,而引起心理上的种种苦受。死别则是临死之时,必需离开眷属、离开色身、离开种种贪爱的世间财物,所以心中生起强烈的爱别离的痛苦。二者从理上来说——所谓爱别离的痛苦,是说众生确实有内六处:可爱的眼根,可爱的耳、鼻、舌、身、意根,当这六根互不相属 | 三摩地 2018-07-22 |
|
乃至于说学佛,即使说你不想要来这个世界,也不知道哪一个世界比较好,那一样,释迦牟尼佛有告诉我们说,西方有一尊佛叫作阿弥陀佛,祂有无量庄严的净土,可以让众生得到生死中的安慰,你可以在那里慢慢地修学佛法,你都不用着急;那你自然有阿弥陀佛与诸大菩萨来当你的善知识来摄受你,你不愁佛法中,你没有人可以指引你真正的方向!那另外很多人担心的是:你们学佛人所关心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不是有所生、有所消灭吗?又譬如意识,有时烦恼少一点,意识变成比较清净;有时因为烦恼增加,意识变成比较染污,怎么可能是不垢不净呢?又譬如熏习世间的知识,透过阅读等方式使得自己的知识广度增加了,后来因为不再阅读或者久而不用等因素,原有的知识广度非但没有增加,反而渐渐减少了。诸如等等,世间诸法本来就有生有灭、有染有净、有增有减,怎么会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 三摩地 2018-07-22 |
|
当我看到人们举止粗鲁,我很生气,因为这种行为刺激了我虚伪的素质。如果我是明白人,我就会透过行为看到他们心灵空虚。当我看到人们怒气冲冲,我很生气,因为它暴露了我心胸的狭隘。如果我是明白人,我就会看到他们其实是悲观失望。当我看到人们满腔仇恨,我很生气,因为它揭开了我曾经的伤疤。如果我是明白人,我就会看到他们内心深受的伤害。当我看到人们冷酷强硬,我不舒服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四)为死苦,死分两种;一是病死――因为疾病而寿尽命终;二者因为外缘――由于外在因素导致,如遭受水、火、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或汽车、飞机、船舶意外失事,乃至战争中被杀害、、药物中毒等死亡,《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云;云何死?谓由寿量极故便致死,此复三种;谓寿尽故、福尽故、不避不平故,当知亦是时非时死。意思是死有三种;一种是寿命满尽而死,称为时死;另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今天我们要来探讨一个题目,有人问到:如何真正的放下?为什么会有人有这个疑问呢?因为很多人常常会听到要放下,但是如何才算真正的放下呢?要探讨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要来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放下呢?要放下,当然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我们有所提起,而且所提起的这个东西,会造成一些负担,会造成一些困扰,甚至于会有让我们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所以我们必须要把 | 三摩地 2018-07-22 |
|
我希望他人改正缺点,只是希望别人改,我自己却可以我行我素……我们身边有不少人,严于律人宽于律己,只要求别人遵守规则尊重自己,却不想自己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只看得到他人对自己的不好,却从不自我反省。作家马德说,这个世界,看似周遭嘈杂,各色人等,泥沙俱下,本质上,还是你一个人的世界。你若澄澈,世界就干净;你若简单,世界就难以复杂。你不去苟且, | 三摩地 2018-07-22 |
|
然而无论事情演变到怎样的地步,我们都有回转的余地,原因正在于,伤害即便是外来的因素施与的,可是这种伤害的程度能有多深却是所谓受害者自己的事。受伤是心的感觉,这个心却在你自己那里,不在外界,不在其他任何人的手里。如果感觉自己被伤得很深,那也是你默默允许的。外面即便有人拿匕首刺向你,你也有权利选择将匕首拔出,止血,上药,精心照料不让它感染,让它慢慢愈合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