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复令参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夜神。〔三十八参〕,善财承教,即于会中,参大愿精进力救护众生夜神。为说教化众生令生善根解脱门已。乃云:如诸菩萨,超诸世间,现诸趣身等,我今云何能知能说。复令参妙德圆满神。(诸趣身,即六道等趣之身也。)〔三十九参〕,善财承教,至岚毗尼园,参妙德圆满神。为说菩萨于无量劫,遍一切处,示现受生自在解脱门已。乃云:如诸菩萨,能以一 admin

2020-06-08

  佛意乃谓:外道供养东西南北上下六方神只,菩萨亦供养东西南北上下六方---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唯有菩萨乃能供养。然此菩萨性、非人人皆有,若菩萨性是人人皆有者,则不应和合众善业因缘方能供养六方---布施乃至智慧。若人人皆有菩萨性者,不必修诸善业因缘,便自己能修布施乃至智慧---供养六方。若人人皆有菩萨性者,则无初心及退转心;以无量善业因缘故发菩 admin

2020-06-08

  所以持守三归,在《阿含经》里面有这样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信根者,当知是四不坏净’。----《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就是在说明归依三宝,能够净信三宝是清净的,这个就是信根。然后在《杂阿含经》卷三十还有提到,如果能够真正信受这个四不坏净的话,四不坏净能够成就的话,就不会沦堕。经典说:【尔时世尊 admin

2020-06-08

  】这里面对于菩萨的种种示现,有作了一些开示,包括为了破除诸天人,计著寿命长久,而示现舍天寿之后降神人间入于母胎,让诸天人知道生命无常,寿命实非久远常住,应该心离放逸,依止菩萨赶快精进修学;同时也示现非常艰难的苦行,而摄受那些苦行的外道,让这些外道心服口服,并以此因缘告诉他们,光靠苦行是无法解脱的,因此可以接引他们,进入正法中修行。所以佛菩萨的示现, admin

2020-06-08

  善心所是六类心所法中的第三类,包括了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等,总共有十一个法。然而什么叫作善呢?所谓善的意思,即是随顺法理,于此世、他世顺益于自他者,称之为善。相反的,于此世、他世损害于自他者,名为不善。意思是说,随顺于法理,于今生或未来生,能利益自己和利益他人的,就称之为善。在《成唯识论》卷六中,弥勒菩萨说: admin

2020-06-08

  菩提道依一切种智别于通教之外建立五十二阶位:十信心:即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心、戒心、愿心。十心住:即发心住、治地心住、修行心住、生贵心住、方便心住、正心住、不退心住、童真心住、法王子心住、灌顶心住。十行心:即欢喜心行、饶益心行、无嗔恨心行、无尽心行、离痴乱心行、善现心行、无着心行、尊重心行、善法心行、真实心行。十回向心: admin

2020-06-08

  勤于戒行.勤灭贪欲.勤破邪见.勤于多闻.勤于精进.勤于正念.勤于禅定。」《大方广宝箧经》卷2.文殊师利菩萨云:「云何菩萨初中后善。若不舍于菩提之心是名初善。不念下乘是名中善。回向一切智是名后善。复次初善者于诸众生慈心平等。中善者于诸众生起大悲心设何方便。后善者喜舍同等。复次初善者降伏悭贪舍离破戒远离瞋恚断除懈怠。不住乱心杀害无知。中善者施戒忍进禅定 admin

2020-06-06

如一菩萨勇悍策励炽然精进。一切亦尔。于今现见此世界中多百菩萨。同时发愿。同修惠施同修净戒。同修忍辱同修精进。同修静虑同修智慧。况于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界。又于十方现有无量无数三千大千佛土。无二菩萨同时修集菩提资粮。俱时圆满。于一佛土并出于世一时成佛。况有无量无数菩萨。于一世界一时成佛。又不应言众多菩萨同时修集菩提资粮。俱时圆满。前后相避次第成佛。亦不 admin

2020-04-28

在第二个阶段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接下来只要再加以精进,无间无缺地继续锻炼。当可以做到不念而念时,也就是不须提念而忆佛念自然都在,这时候无相念佛算是已经锻炼纯熟,定力坚固了。定力,简单说就是制心一处的能力,同时能产生力量帮助修行。因此定力不是修行的目的,却是修行不可或缺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定力这个工具,想要发起菩提智慧或 三摩地

2020-04-12

  这类有情在人间时是这样无智而不肯多闻正法妙理,就这样邪精进而不反观自己,误以为这样就忘我、无我了,就是没有觉知了。其实只是把自己给忘掉而已,并不是真的没有觉知,觉知心还是存在的。由于这个缘故,他就变成常常住在觉知性很微劣或中断而不了知自己的状态中。熏习成为惯性以后,将来死后就转变为「无想羯南」,于是他的精神就化入土木金石之内,就依附在土木金石之中安 admin

2020-04-08

应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智慧。慈悲喜舍。解脱解脱知见。力无所畏。一切佛法一切种智善清净故。如来清净。若于如是诸佛如来。以清净心种种供养。香花璎珞幡盖敷具。布在佛前种种严饰。上妙香水澡浴尊仪。烧香普熏运心法界。复以饮食鼓乐弦歌。赞咏如来不共功德。发殊胜愿回向无上一切智海。所生功德无量无边。乃至菩提常令相续。所以者何。如来福智不可思议无数无等。善男子。 admin

2020-04-07

如何使自己不断精进不放逸于无相忆佛拜佛,不断延长自己每天忆佛拜佛的时间,最终使意根于无相忆佛拜佛形成串习,成就净念相续之无相拜佛忆佛功夫,具足足够的火候。菩萨当于此用心。-----浅谈无相忆佛拜佛之中的掉悔盖http://www.sanmodi.cn/mobile/club/show-940.html 所以要在日常生活运为时较能摄心无相忆佛,先要意识如理说服意根,收摄意根让意根不随种种法尘变动而 admin

2020-03-17

此外亦列举多篇学人从各不同宗教进入正觉学法之不同过程,以及发觉诸方道场邪见之内容与过程,最终得于正觉精进禅三中悟入的实况,足供末法精进学人借鉴,以彼鉴己而生信心,得以投入了义正法中修学及实证。凡此,皆足以证明不唯明心所证之第七住位般若智慧及解脱功德仍可实证,乃至第十住位的实证与当场发起如幻观之实证,于末法时代的今天皆仍有可能。平实导师序时于二○二一 admin

2020-03-17

此次行前一个月,弟子便努力精进拜佛,时常观行;也时常拜八十八佛忏悔业障,希望此次禅三不但能录取,也希望可以顺利过关;时常去禅三劳烦导师、护三菩萨们,也有点过意不去。第一天拜愿时唱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就开始哭了!有悲伤、有感恩、有惭愧;每一拜、每一句都哭得唏哩哗啦!让护三菩萨忙于递上面纸。照例,主三和尚再把诸位学员的我见给杀了,免得死 admin

2020-03-03

就算是你有精进禅定,六度中少了能够安忍这一度,你就要受到恶报;受到恶报还不能够保证自己来世是不是可以继续得到人身,甚至还要担心自己会到三恶道中最残酷的地狱道去。所以应当去想:世间上所说的一些果报,跟这相比实在是太轻微了,所以应当要能够安忍。甚至有人他因为杀人,但是他心里面,他却想个念头:反正我杀人就是一命赔一命嘛!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这个人我是一定 admin

2020-02-21

但我因为过去生还有这样如是地精进布施,所以我可以管辖这么大的区域,蔓延周延有一千里,这都是我所管辖的区域;然而我受到这种丑陋的报应,就是很后悔没有听您的话,而且我现在开始担心,将来我舍报以后会不会到地狱道去?我目前有很多的钱财珍宝,我想请同学您顾念我们过去生、前世修学的情谊,帮我来起建塔庙、供养三宝。然后安世高就对他这位大蟒蛇同学来说法,最后这蛇不 admin

2020-02-21

从今天我们探讨的内容,大家可以对于十善业与业报因缘有多一分的认识,也有助于大家对于惑业苦引生生死轮回之了解;而其中如果对于因果业报,有更深入与广泛的了解,其实它对我们的修行是会引起很大的力量,能够使我们精进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因此就能够逐渐心地清净;并且对于佛菩萨的教导能够依教奉行,能够对于正理有多一分的了解,就能够多出生一分修行的力量;同时对于 admin

2020-02-21

这是在学佛过程里面,非常重要的知见;了解这个道理,就可以信受因果,也可以接受事实,接受现在自己这个五阴身而不怨天尤人,而能够从现在开始努力精进修学正法。接下来我们看,在《优婆塞戒经》卷六中的一段开示:【若诸众生,异界异有,异生异色,异命异名,以是因缘应名无量,不但有十。……是十业道自作他作,自他共作,从是而得善恶二果,亦是众生善恶因缘, admin

2020-02-21

这朵莲花是阿弥陀佛在因地所发的大愿,以及念佛人发愿往生共同形成的,随着念佛人在人间是否精进念佛而有所不同。如果念佛人很精进,这朵莲花,就会越来越广大及庄严,并于念佛人舍寿时,就有九品往生的差别。因此在人间,如果有明心真见道的菩萨生前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于舍寿时,在西方极乐世界,念佛人的这朵莲花就会开敷,阿弥陀佛等圣众就会知道这位念佛人就要往生了, admin

2020-02-21

优多罗的母亲往生以后,优多罗终于他可以出家了,所以就精进修行,很快地证得了阿罗汉果。一直到有一天的时候,优多罗比丘在河岸边的一个洞窟中坐禅的时候,就有一个饿鬼,他口中就像被火所烧一样的干燥焦黑,而且为饥饿口渴恼热之火所缠;就是我们前面经文所说的,饿鬼就是这个样子。这个饿鬼到了优多罗比丘坐禅的地方,这个饿鬼就告诉优多罗说:儿子啊!我是你的母亲啊!这优 admin

2020-02-21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9   …   60   61   下一页»   共1213条/61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