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曰极乐。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六度经中。广明斯事。故如此录。静蔼为法捐躯。常愍忘身济物。悲心深广。净愿坚牢。载览遗言。犹怀悚厉。他如善导志通文辇慧诚超城诸公。速舍报身。求生净土。神明安定。不震不挠。是则以普贤愿王。回向弥陀法界。凭兹猛烈。不退菩提。如斯榜样。祗应随学。讵可轻排。然则魔可毋虑乎。曰。魔之与佛。只在一心。但办正因。决成正果。了知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勇猛精进。志愿无倦。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恭敬三宝。奉事师长。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远离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习善语自利利人。人我兼利。弃国捐王。绝去财色。自行六波罗蜜。教人令行。无央数劫。积功累德。随其生处。任意所欲。无量宝藏。自然发应。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住于无上正真之道。或为长者居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赐号常精进菩萨。后一年。琉璃地复现。谓左右曰。宝地复现。安养之期至矣。即日右胁而终(宋高僧传佛祖统纪)。志通。姓张。凤翔人。出家游洛下。遇嚩日啰三藏。行瑜伽教法。通礼事之。钱文穆王时。东游吴越。入天台山。于智者道场。览净土灵瑞传。发心愿生彼国。自是不向西唾。不背西坐。一日登山中招手岩。诵四十八愿。愿速生净土。投身而下。堕一大树中。枝软斡柔。殊无少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发大精进。莫问会与不会。见性不见性。但只执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如靠着一座须弥山相似。摇撼不动。专其心。一其意。或参念观念忆念十念。或默念专念系念礼念。念兹在兹。常忆常念。朝也念。暮也念。行也念。坐也念。心念不空过。念佛不离心。日日时时。不要放舍。绵绵密密。如鸡抱卵。常教暖气相接。即是净念相继。更加智照。则知净土即是自心。此乃上智人修进工夫。如此把得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岐所惑。即大智慧。试自简点。若于身心世界。犹未放下。贪嗔痴念。犹自现起。是非人我。犹自挂怀。间断夹杂。犹未除尽。妄想驰逐。犹未永灭。种种他岐。犹能惑志。便不名为真念佛也。要到一心不乱境界。亦无他术。最初下手。须用数珠记得分明。刻定谋程。决定无缺。久久纯熟。不念自念。然后记数亦得。不记数亦得。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见诸同志念佛精进者。皆有莲华以待其生。言毕而逝(佛祖统纪)。能奉。钱唐人。专修净业。常见佛光照身。一日无疾。告其徒曰。吾往生时至。少顷。众闻诵佛声厉。往视之。已合掌面西坐逝矣。异香满室。有乐声隐隐西去(佛祖统纪)。慧安。明州人。住小溪杨氏庵。专修西方。诵金刚经。寒暑不辍。常于室中见佛光下烛。一日示疾。端坐。戒众勿諠。移时曰。佛至矣。令众唱佛名。倏然脱去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愿我常精进。勤修一切善。愿我了心宗。广度诸含识。居京师。与净严法师集十万人为净土会。一时士大夫多从而化焉。年九十二卒(东都事略佛祖统纪佛法金汤)。杨杰。字次公。无为人。自号无为子。元丰中。官太常。初好禅宗。从天衣禅师游。参庞公机语。及奉祠太山。睹日出如盘涌。忽大悟。熙宁末。以母忧归。闲居阅藏经。遂归心净土。绘丈六阿弥陀佛。随身观念。平生著述。多指归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遂发愤精进。久之弗倦。一日谓同事曰。吾其行矣。夜闻异香满室。无疾而逝。越宿。同事者告夫人言。夜梦化去之婢。令致谢夫人。幸蒙训责。得生西方。感德无量。夫人曰。彼能入我梦。乃可信尔。其夕。夫人梦婢致谢如前。夫人曰。西方可至乎。婢曰。可。遂导夫人行。顷之。见一大池中有莲华。大小间错。或荣或悴。夫人问其故。婢曰。世间修西方者。才发一念。此中便生一华。勤惰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后因佛学社成立,有因缘跟随萧老师学习忆佛念佛、无相忆念拜佛等;初学时,由“欢喜心”契入,忆佛时,佛欢喜、我欢喜,大家欢欢喜喜,忆佛心充满,一日中可达十余小时,犹如天天参加“佛七”一般的精进,信心大增,于是在中坜共修道场,默默向同修们报告忆佛念佛之修学方法,总想推介忆佛念佛,以利帮助与我一样念佛不得力之同修。经约一年的教、学经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虽未见性,能够明心应该庆幸,今后是我起修的开始;依对了善知识,应该要努力精进,修学佛法,定慧双修,才有能力帮助有缘众生度己度人。谢谢萧导师及诸位老师;才疏学浅,若有词句、字眼不当之处,请师原谅并给与纠正。李素贞合十(原标题:03李素贞念佛心得报告)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不管是收、还是缩,我心里想:“伞可以收,衣服可以收在衣橱;声音不是具体的东西,又如何收?如何缩?”听说有个很精进的师兄,为了成道,拼命听东西,然后告诉自己收、收……,最后乱七八糟的声音挥不掉,结果很惨。这回我又失望了。道场那么大,师父那么有名气,徒众那么多、又有学问,只能怪自己是下下根。在失望之余,又拼命的坐,苦恼异常,后来想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九八六年受五戒后更加精进,经常参加各道场所举办的、佛七、观音七、大悲七、梁皇宝忏、朝山等活动,曾兴起出尘之念,惟因缘尚未成熟。一九九二年受在家菩萨戒,一九九八年因缘成熟始披剃,并受三坛大戒。因感于生死事大,轮回路险,从归依学佛以来三十一年,都是专修持名念佛,不敢另换题目。一九九九年在一处念佛会,对同修们开示念佛法门五周后,深感“学然后知不足&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我很钦佩父亲的精进,但却未受到他的感染,总感觉那是他个人的信仰,与我无关。我虽认同父亲与佛教,却也仍然继续我的人生大梦。不过,只要有人问我信什么教,我都会毫不迟疑的答‘佛教’!而且很清楚、很笃定这个佛教不是道教,也不是民间信仰。由于父亲的笃信佛法,家中有不少经典及佛法书籍,我有时也会随兴取一本经名相应的来翻阅,虽不是都看得懂,也无心钻研,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尤其看到一些出家人虽然很精进,却走错门,实感万分的不忍,因此发愿要来帮助他们。但是,回过头来想想:自己算老几?因此下定决心要更加精进。以往认为第二关见性可以慢慢来,现在迫切的觉得:看到导师这样的辛苦,想帮导师一点儿忙,也得是块能用的料子。尤其经过这次禅三,被导师那种奋不顾身的度众精神深深感动,回家后告诉我同修说:“我看到导师跌跤昏倒,便在佛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自此回家后,每天晚上空档就放佛号录音带,很精进修学持名念佛。考上高级中学后,得知我的师父在桃园及台北办佛学讲座,开始了听闻佛法的因缘。高三(高级中学三年级)的导师,上课时喜欢讲论禅宗的公案,尤其喜欢讲赵州和尚的公案;当时,我已读过《维摩诘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的白话译本,对于维摩诘大士的智慧神力,深觉不可思议:一个在家居士生病,世尊要求出家前往探视,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当时尚未正式接触佛法,无任何的正知见,凭直觉判定学佛不该如此,但又无法说出真正的缘由,现在回想应是过去生有熏习修学过大乘了义法之故),而不断的障碍同修精进(后来在同修会禅一“心得分享”时曾当众忏悔)。而入同修会时,也是同修辛苦安排,怕我不接受而阻碍,并透过多位师兄姊的关照,说服我来同修会。因缘际会,第一次听游老师的课,备感亲切、轻松,让心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且往后修学别相智、种智的路很漫长,更需有长远心方能行长远大道!何况今后需台北、高雄路途更远的跑,回到家已夜阑人静(深夜二点多了),但想起古人却是一山翻越一山,两腿行脚,毫无怨悔;或仅为祖师们的一言半句法语,宁挨棒、受棍,至老年时旧伤犹存,求法的心勇猛不屈,而今我大丈夫的气魄难道没有吗?何堪载道大器?如今已遇大善知识,应特别珍惜!不容退转我心,更应勇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记得上次禅三经过四天三夜,日以继夜礼佛参究,参到头破血流、口干舌燥,见到已明心的师兄师姊都在喝“般若茶”,是多么羡慕!心想若能喝到,是多么殊胜!但福德因缘不具足、定力、慧力都不够,哪能喝得到?这回禅三,事前把前三条件都补足,加上虔诚忏悔、发愿,佛菩萨慈悲加持(真的,佛菩萨很公平,很快就让我喝到般若茶),上回的临时抱佛脚,同这回用功精进,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特殊因缘,在在都让觉得信心大增;若非诸佛菩萨的加持及安排,欲令在禅三前能发勇猛精进心,又怎么可能?后来接到禅三通知,果真上了!禅三的第一天,大家分配工作刷洗、布置大殿、小参室、寮房等,下午忏悔、洒净、蒙山施食。晚上晚斋后在大殿上,主三和尚萧老师开示公案,可惜有如鸭子听雷,有听没有懂。开示完已经十点多了,匆匆漱洗完后,再回大殿用功;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