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一)心法八(有主动支配能力)眼识(能观)耳识(能听)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诸法)末那识(又名传送识、染污识、染净依,即根本意识能分析诸法)阿赖耶识(又名无没识、含藏识、能藏诸法,永为种子)(二)心所法五十一(受心王指挥)遍行五(通善性、恶性、无记性)作意(心生境界,作意境)触(由境生心)受(由触生受)想(由受生想)思(想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精进的功能义理就是要断除恶业、修集善业,而明心亲证如来藏之功德,正是大善业,不单能够令人断除三缚结成就初果解脱的功德;同时能够令人生起般若实相智慧,非凡夫、声闻罗汉所能够了知和想像,依止此般若实相智慧可进修而成就佛道;也能够依于亲证如来藏的智慧而救度众生一起修行此大乘胜妙法,住持佛陀之而不被佛门凡夫、外道所破坏,由是之故,必须精进求证如来藏之明心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j、无觉无观三昧:精进修习无觉有观三昧而能长时间安住者,舍观便入二惮。此定境虽离觉观,似无所有,仍非证悟般若,不离境界故。佛子须知:有出有入的,有各种境界的法,都是意识心的境界,开悟悟得第八识阿赖耶识是法尔如是,原本如此,是一念相应,是无出无入的,是无境界的。 (原标题:容易使人误会为第八识阿赖耶识真心的现象举例)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在上一集由正纬老师解说了十信位的修证,菩萨修集满足了信位的福德以后,进入十住位来修证;十住位,按照次第从初住位到六住位,菩萨所应修学的内容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度波罗密多。要修学这六度波罗密多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要饶益诸有情,第二个是要对治诸烦恼。从饶益有情、对治烦恼中,来修集见道所需要的福德资粮,在十住位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亲近真 | admin 2018-07-21 |
![]() |
学人若由浅入深,精进念佛,最终必定会经由念佛三昧转入参禅,“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而亲证实相念佛,由净土法门回归到心地法门。学人若于悟后发愿往生极乐,则能上品上生,在阿弥陀佛的加持下,可以迅速入地,进入修道位。因此禅宗与净土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未可拣别为二。极乐世界犹如色界而超胜于色界,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而不诽谤正法、诽谤善知识者,舍报 | admin 2018-07-21 |
![]() |
也就是在外门修六度万行,譬如在初住位修布施,二住位持戒,三住位忍辱,四住位精进,五住位修禅定,而且随缘、随分、随力修禅定,于五住位快圆满前就会思惟“难道修学佛法,单单只有修集福德吗?”思惟的结果知道佛是福慧两足尊,不仅只有福德而已,而且还有智慧。因此去寻找善知识,去依止善知识,得以圆满五住位,进入六住位。在六住位修般若,依善知识教导去熏习 | admin 2018-07-21 |
![]() |
学人若由浅入深,精进念佛,最终必定会经由念佛三昧转入参禅,“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而亲证实相念佛,由净土法门回归到心地法门。学人若于悟后发愿往生极乐,则能上品上生,在阿弥陀佛的加持下,可以迅速入地,进入修道位。因此禅宗与净土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未可拣别为二。极乐世界犹如色界而超胜于色界,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而不诽谤正法、诽谤善知识者,舍报 | admin 2018-07-21 |
![]() |
对此,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第二·譬喻品第三》说:“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这就是说,大乘的表现是“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自然智、无 | admin 2018-07-21 |
![]() |
正精进者,谓正行精进而不厌。正念者,谓念念不作虚妄之想。正定者,谓守意护意而不令犯也。此世间八正道可以作为一切佛子在世间行为之轨范。兹分述如下:一正见:正见的意思是正确的见解,亦即是正确的人生观。作为一个崇信三宝的佛弟子,要正确的认识善恶业报,深信三世因果。并且要孝顺父母、和睦亲族、守五戒、行十善,这是世间的正见。二正思维(正志):思维是思量分别, | admin 2018-07-21 |
![]() |
在《菩萨璎珞本业经》里面,有开示十信位所应该学习具备的十种心,也就是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心、戒心以及愿心等十种心。十信位修行需要多长的时间,则是要看众生心性的状况。善根好的,要一劫或二劫就能够满足;善根差一些的,就会不断地进进退退,时间拉得很长,最差的要一万大劫才能够满足十信位。如果十信位修学的话,就能够发起大菩提心,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再来谈到第三信位,是要成就精进心。也就是,随着对三宝,对因果,以及对佛道的正确认识,信心会不断地增长,所以会逐渐产生要持续不断地在佛教上修行的精进心。除了行善去恶之外,还要更进一步去了解:什么是无漏的清净业?更要知道,净业是要在将来有了断我见的智慧之后,才能够真正做到的,所以会在心中种下要去追求断我见的解脱智慧的清净种子。这就是第三个——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上面所说明的十信位中,所要修学的前五心——也就是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以及定心,其实也就是世尊在三十七菩提分法当中所说的五根以及五力。当这五心逐渐坚定,也就是相信依于自心如来藏,并且在诸佛菩萨的护念以及教导之下,确实有成佛的可能性,所以逐渐生起了大作用力;将来在十信位满心的时候,就能够初次的发起大菩提心,并且发愿朝向佛菩提道来迈进。譬如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显扬圣教论》卷8)可见得,一位佛弟子在经过一劫乃至万劫修学十信位,终于能够信心具足坚定,勇猛发起成佛大愿,这是在所有的正愿当中,最为殊胜的!以上信心、念心、精进心、定心、慧心、不退心、回向心、护心、戒心以及愿心这十个心,就是《菩萨璎珞本业经》里面佛所开示的:初住位以前,在十信位的菩萨所应该修行的十种心。那么这十种的心,从一开始的信心,一直到最后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信心、念心、精进心、定心、慧心、不退心、回向心、护心、戒心以及愿心这十个心,就是《菩萨璎珞本业经》里面佛所开示的:初住位以前,在十信位的菩萨所应该修行的十种心。那么这十种的心,从一开始的信心,一直到最后面的护心、戒心跟愿心,都代表了对于三宝——特别是对于佛陀的教导,以及对于自己将来有机会能够成佛的信心有增长了!所以才能珍惜、爱护佛法;所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真正的佛法是含摄三乘菩提的,不仅是只有声闻阿罗汉道,还有缘觉的辟支佛道,甚至菩萨三大无量数劫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来实证的这些,都是成佛之道过程当中所需要实证、所需要实修的部分。所以说佛法是一个具足的、是一个真实了义而且是究竟的,不仅可以实证、而且也可以现前观察乃至可以具足的成就。在这个基础上,所以佛说众生都是平等的,原因是在这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再来谈到第三信位,是要成就精进心。也就是,随着对三宝,对因果,以及对佛道的正确认识,信心会不断地增长,所以会逐渐产生要持续不断地在佛教上修行的精进心。除了行善去恶之外,还要更进一步去了解:什么是无漏的清净业?更要知道,净业是要在将来有了断我见的智慧之后,才能够真正做到的,所以会在心中种下要去追求断我见的解脱智慧的清净种子。这就是第三个——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在《菩萨璎珞本业经》里面,有开示十信位所应该学习具备的十种心,也就是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心、戒心以及愿心等十种心。十信位修行需要多长的时间,则是要看众生心性的状况。善根好的,要一劫或二劫就能够满足;善根差一些的,就会不断地进进退退,时间拉得很长,最差的要一万大劫才能够满足十信位。如果十信位修学的话,就能够发起大菩提心,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在《菩萨璎珞本业经》里面,有开示十信位所应该学习具备的十种心,也就是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心、戒心以及愿心等十种心。十信位修行需要多长的时间,则是要看众生心性的状况。善根好的,要一劫或二劫就能够满足;善根差一些的,就会不断地进进退退,时间拉得很长,最差的要一万大劫才能够满足十信位。如果十信位修学的话,就能够发起大菩提心,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常教众生,菩提易得,能令闻者,不生怖心,勤修精进,轻贱烦恼。《优婆塞戒经》上佛陀亲自说:善男子!夫菩提者,有四种子:一者不贪财物,二者不惜身命,三者修行忍辱,四者怜愍众生。善男子!增长如是菩提种子,复有五事:一者于己身中不生轻想,言我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者自身受苦心不厌悔,三者勤行精进不休不息,四者救济众生无量苦恼,五者常赞三宝微妙功德。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十信位第三个叫作精进心。精进心意思就是我们要怀着我们要持续修行,要精进修行要不中断。这个精进的部分从最粗浅的来讲,我们可以说我们应该要精进的来行世间的善业,我们不要造作恶业;但是其实更积极一点来讲,除了善业之外,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净业,就是干净的净。净业,就是一切跟佛法相应的部分!更进一步讲,我们还希望自己能够不间断的去修集善净业!如果能够做到不间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