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只要够精进,当生就可以取证初果乃至四果阿罗汉,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在佛世时,证得初果到四果的圣人是非常多的。而大乘菩萨的修行之路则是要相当的长久,因为所有菩萨一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才能究竟圆满佛道;而成佛的唯一标准,是要净除第八识阿赖耶识当中烦恼障的现行以及习气种子,并且还要断除所知障的随眠种子;此外,还要以六度、四摄法来摄受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世亲菩萨于论中说:布施、持戒、忍辱等三属福德资粮所摄,般若属智慧资粮所摄,精进则划归福慧二种资粮所摄;因为福慧二足是成佛绝对的具足要件,须历经三大阿僧祇劫方能,故摄属精进度;同理,禅定之证得亦须长远时间方能成就。学人于事相上当广修菩萨的六度万行,累积许多的福德资粮,当修证大乘般若的时候,才有因缘遇见真正的善知识。然末法时代真善知识难寻难觅,凡夫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亲证生命实相的道路上,不是一蹴可及的,是需要自我一点一滴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般若等六度万行实践,在戒、定、慧三无漏学上勤加练习与累积。想要亲证无始劫以来自性清净、不生不灭、生出万法及储存每世所造业行的真心-如来藏,需要将五阴十八界之功能知见了解透彻且藉由观行勤加练习,当菩萨种性者定慧福德具足时,即会与如来藏一念相应而明心开悟。学佛近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怎么样可以避开横死呢?正受三归五戒以后,其实要精进的念佛。因为我们知道说,佛法本身是清凉的法,它是解脱的法,它是清净的法,它是至善的法,这些解脱的法、至善的法,它都是与福相应的。为什么?因为它都是功德的法,有功德的法一定是与福相应的。为什么呢?因为所谓的功德,指的就是说能够解脱,因为三界六道的有情愚痴,不知道真正的生命实相是什么,所以在三界中死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八正道的第四个是正精进,就是要不断不间夹地修种种的道行:已生的恶法要赶快让它断除,未生的恶法要让它不生起;未生的善法要让它赶快生起,已生的善法就要让它增长。第五项是正业,就是不造作杀、盗、淫的恶业,远离身的三恶业,修习洁白清净的善业。第六是正命,就是以正当而且如法的职业来营生活命、安身立命,过正当如法的生活。第七是正念,就是专心忆念善法,比如说要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喜欢精进修行,不懈怠,乐于培植福德的人,是从精进中来的。个性安详不急躁,言语行为都很审慎的人,是修禅定的结果。有人有才干,明白事理,通达了解幽深之法,能够把微妙的义理讲得很顺畅,让愚笨或者初学的人都能听得懂;别人听了他的话,都能再请益且接受他所言,珍重他所言如同珍宝,并广为宣传;这种才能是从修智慧中得来的。有的人音声是清彻悦耳的,这是从常常歌咏三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陀世尊尚且如是继续修福度众生,何况我们这些尚未入地的浅学菩萨,距离成佛还如此遥远呢,还不马上精进,奋起直追,不负佛恩!-----部分摘自《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自序张善思居士 (原标题:生活必然与佛法相关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我的想法是:我尊重自己的信仰;努力去工作和生活,积德行善,常净自心,精进修行,不被世俗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迷惑;当需要在职业道德的困境中抉择时,即使被边缘化甚至失业,我至少要选择诚实,保留自己信仰的神圣性。 (原标题:佛弟子对遭遇职业道德困境的感触)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当然,对于我们大乘菩提道行者而言,根本不必等待科学发展到这一天,我们有本师释迦牟尼世尊和诸佛菩萨的教导,从当下做起,精进修学就是了。原文转自:百度文库明梅更多相关精彩文章:结生相续识——如来藏http://www.sanmodi.cn/yingyin/show-1524.html死亡之过程——如来藏http://www.sanmodi.cn/yingyin/show-1523.html(原标题:从几点生命现象略谈如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解脱道的修行,如果是利根而精进的人,一生就可以成办,可以断尽分段生死而成为阿罗汉。如果是最懈怠者,也仅需七次的人天往返,就可以究竟苦边成为阿罗汉。但是即使成为阿罗汉了,却仍然无法成佛,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大乘法中,菩萨除了修学解脱的法门之外,还必须要修学佛菩提,然后再历经菩萨五十二阶位的修证之后,一切种智具足,才能成就佛地的大菩萨果。基本上解脱道它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汝等勤精进,当共至宝所。(《妙法莲华经》卷三)也就是说,我们从这段话我们就可以知道,如果你一口气要成佛,那么你中间所碰到的险阻、中间所碰到的困难,会让你退返,所以佛就在中间做了一个化城,所以才讲二乘法;所以祂就劝这些阿罗汉还是要勤精进,然后当共至宝所。我们都知道,佛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家成佛,要接引大家到如来藏的这个宝藏里面;但是中间阿罗汉所证得的这个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此,当然是如来藏心执持业种不失,才能贯穿三世果报而不失,菩萨就是因此实证上的了知,所以能精进修学佛菩提道,乃至成佛。综合上面种种教证可知,如来藏真是胜义实有,非假名安立。若说如来藏是假名安立,无疑是毁佛谤法,拨无因果,成大邪见!造地狱业,来世必定受诸苦受,长劫以后恐仍将难以重生为人,皆非有智之人。因此广劝众佛弟子们,莫再毁谤如来藏心为非胜义实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此,当然是如来藏心执持业种不失,才能贯穿三世果报而不失,菩萨就是因此实证上的了知,所以能精进修学佛菩提道,乃至成佛。综合上面种种教证可知,如来藏真是胜义实有,非假名安立。若说如来藏是假名安立,无疑是毁佛谤法,拨无因果,成大邪见!造地狱业,来世必定受诸苦受,长劫以后恐仍将难以重生为人,皆非有智之人。因此广劝众佛弟子们,莫再毁谤如来藏心为非胜义实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而不舍于勇猛精进。大慧。此【如来藏藏识】本性清净。客尘所染而为不净。一切二乘及诸外道。臆度起见不能现证。如来于此分明现见。如观掌中庵摩勒果。大慧。我为胜鬘夫人及余深妙净智菩萨。说【如来藏名藏识与七识俱起】。令诸声闻见法无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2)T16,p0489b佛告。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盘离自性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而不舍于勇猛精进。大慧。此【如来藏藏识】本性清净。客尘所染而为不净。一切二乘及诸外道。臆度起见不能现证。如来于此分明现见。如观掌中庵摩勒果。大慧。我为胜鬘夫人及余深妙净智菩萨。说【如来藏名藏识与七识俱起】。令诸声闻见法无我。如来藏有空如来藏及不空如来藏,亦有在缠如来藏及出缠如来藏亦为法身。《大宝积经》卷119:「如来藏者。一切声闻独觉所未曾见。亦未曾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又譬如,你已经明心见性了,生前又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的如来藏就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莲池里,出现了一朵莲花,这朵莲花上面有金刚台;随著这位菩萨生前不断精进修行的结果,使得这朵莲花更加庄严、更加广大;于这位菩萨舍寿时中阴身成就,就看到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其中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到这位菩萨的面前,观世音菩萨以金刚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善男子!发菩提心有五事:一者亲近善友,二者断嗔恚心,三者随师教诲,四者生怜愍心,五者勤修精进。复有五事:一者不见他过,二者虽见他过而心不悔,三者得善法已不生骄慢,四者见他善业不生妒心,五者观诸众生如一子想。善男子!有智之人发菩提心已,即能破坏恶业等果如须弥山。有智之人为三事故发菩提心:一者见恶世中五浊众生,二者见于如来有不可思议神通道力,三者闻佛如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常教众生:菩提易得;能令闻者不生怖心、勤修精进。轻贱烦恼,令彼烦恼不得自在;心不放逸常修忍辱,为涅槃果持戒精进,愿为众生趋走给使,令彼安隐欢娱受乐,为他受苦心不生悔,见退菩提心生怜愍。能救一切种种苦恼,能观生死所有过罪,能具无上六波罗蜜,所作世事胜诸众生,信心坚固修集慈悲,亦不希求慈悲果报;于怨亲中其心无二,施时平等、舍身亦尔,知无常相、不惜身命,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复有四法:一者终不自轻,言我不能得菩提果,二者趣菩提时其心坚固,三者精进勤修一切善法,四者造作大事心不疲悔。复有四事:一者自学善法学已教人,二者自离恶法教人令离,三者善能分别善恶之法,四者于一切法不取不著。复有四法:一者知有为法无我无所,二者知一切业悉有果报,三者知有为法皆是无常,四者知从苦生乐,从乐生苦。复有三法:一者于诸众生心无取著,二者施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赞叹精进所得果报,如法得财用皆以理。见邪进者为说恶果,善教众生令修精进,所作未竟不中休息;修善法时不随他语。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进波罗蜜。善男子!若有人能净身口意,乐处空闲:若窟、若山、树林、空舍,不乐愦闹贪著卧具,不乐听说世间之事,不乐贪欲嗔恚愚痴。先语软语,常乐出家教化众生,所有烦恼轻微软薄,离恶觉观。见怨修慈,乐说定报,心若逸乱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