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喜欢精进修行,不懈怠,乐于培植福德的人,是从精进中来的。个性安详不急躁,言语行为都很审慎的人,是修禅定的结果。有人有才干,明白事理,通达了解幽深之法,能够把微妙的义理讲得很顺畅,让愚笨或者初学的人都能听得懂;别人听了他的话,都能再请益且接受他所言,珍重他所言如同珍宝,并广为宣传;这种才能是从修智慧中得来的。有的人音声是清彻悦耳的,这是从常常歌咏三宝 三摩地

2018-07-22

”也就是他是一个非常精进修行的人,自己在山里面这个寺里面隐居修行了三十年,从来不轻易踏入俗众的这个俗事里面。并且慧远大师“专致净土、诚心观想。”也就是他三十年的修行过程中,一心一意以这个净土为念。所以从刚才我们讲的条件里面,修行者本身的愿力来讲,在慧远大师这个例子来说是展现无遗--在三十年里面心心念念修行的就是净土。那么在这个里面, 三摩地

2018-07-22

】信受宗喀巴、教的学人,就是这一类人,一向受持邪法,努力勤行邪淫双身法为目标;更有「精进」履行密法者,常常师徒、六亲,终其一生误认双身法为成佛的最胜道而不作忏悔,实质上成就极重恶业,死后必将往生恶趣中,彼等至今却都一无所知。有智慧的藏密学人,当自审思观察,应当知所对治。六、以所治损害故来说——《瑜伽师地论》卷9〈本地分〉中说:【谓如有一断 三摩地

2018-07-22

但不可一概而论,修行人亦有多类:一种虽然表面信佛修行,但未遵循因果之道如理取舍、断恶修善,反于佛门之中滥用僧物、侵损常住、说大妄语、破僧和合、辱慢师长、追求世法……因其所行与佛法背道而驰,以造恶只能感受苦报,焉得三宝加持?岂可反说因果不实、佛法不灵?又有一种,虽然身入佛门,但泛泛悠悠、懈怠散慢,心无几时能安住于佛法上,凭此微弱善力,难以 三摩地

2018-07-22

再者,从阿罗汉与菩萨累积的福德与智慧资粮的差异来说,诸地菩萨早在六住位将满心而明心见道前,从初住位就已开始外门广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菩萨六度;明心不退入第七住位后,进入内门广修六度万行,持续经过了十住、十行及十回向位,前后整整一大阿僧祇劫都在这上面修,乃至入地后还是继续修这六波罗蜜多,甚至加修方便、愿、力、智四波罗蜜多,再经两大阿 三摩地

2018-07-22

再者,对于「业障能维持多久?」这得看个人是用什么样的心态与作法来面对处理,有的人于无量数劫都无法摆脱业障的束缚,有的人乃是超劫精进的菩萨,却是以一剎那一剎那的时程来度脱业障,这也是《解深密经》当中世尊开示超劫精进的重点,实际要领就是平实导师书中所说:「证悟之后得要转依如来藏的自性清净涅盘,使觉知心转依于如来藏的真如体性来安住,然后来转变意识和意根以 三摩地

2018-07-22

应发勤精进。依城邑聚落与大众共居。具四部处更互相于。论量佛法学问难答。三世法平等得现在前。解一切法无有自性。修此解故烦恼渐除。外道。从畜生中终生人间者。彼应依善知识亲近多闻。以近多闻断除愚痴。是人虽复求多闻人及诸经论。作非有想。是人观察非有想已。自然解证无自性法。是人以此三世法平等自然现前。速证一切智。终不退转。外道。从饿鬼终生人间者。彼应依善知识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如此,再加上很多的善缘,果报就会改变,所以,对于精进的念佛人而言,“如是因”,所产生的就不是“如是果”。因有不同的缘加入后,使果报变化万端,难以具说。所以念佛不应消极。透过念佛法门,再修十善业,把福德迥向、念佛功德迥向,怨亲债主多多少少会受我们影响;我们过去生所造的恶因种子也开始变化。如果我们加上许多善缘、净缘,这个果可能变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如此,再加上很多的善缘,果报就会改变,所以,对于精进的念佛人而言,如是因,所产生的就不是如是果。因有不同的缘加入后,使果报变化万端,难以具说。所以念佛不应消极。透过念佛法门,再修十善业,把福德迥向、念佛功德迥向,怨亲债主多多少少会受我们影响;我们过去生所造的恶因种子也开始变化。如果我们加上许多善缘、净缘,这个果可能变成净果、善果,而不是恶果。修 三摩地

2018-07-22

欢喜精进修行,乐于培植福德的人,是从精进中来的。个性安详不急躁,言语行为都很审慎的人,是修禅定的结果。有人有才干,明白事理,通达了解幽深之法,能够把微妙的义理讲得很顺畅,让愚笨或者初学的人都能听得懂,这种才能是从修智慧中得来的。有的人音声是清彻悦耳的,这是从常常歌咏三宝中来的。有的人身心洁净,一生无有疾病,这是从修慈心中来的。长得高大的人,是由于前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我们过去无量劫以来,乃至此世造作了很多的过失,有的时候有许多微细的戒罪并未灭尽;但是,透过行者至诚心地忆佛、念佛、拜忏、拜佛乃至观想念佛等,用功精进的过程当中,辅以自己惭愧心所的善心发起,加以忏悔过往一切罪业的发露,立誓愿永不复作;这样感应了诸佛菩萨现前,或现光明,或见光明,或佛摩顶放光,闻到异香等等,来灭除这个众生的戒罪。这也是常见到念佛人或 三摩地

2018-07-22

喜欢精进修行,不懈怠,乐于培植福德的人,是从精进中来的。个性安详不急躁,言语行为都很审慎的人,是修禅定的结果。有人有才干,明白事理,通达了解幽深之法,能够把微妙的义理讲得很顺畅,让愚笨或者初学的人都能听得懂;别人听了他的话,都能再请益且接受他所言,珍重他所言如同珍宝,并广为宣传;这种才能是从修智慧中得来的。有的人音声是清彻悦耳的,这是从常常歌咏三宝 三摩地

2018-07-22

那学人更进一步问了:那有什么样的道迹趣向,可以断这十种业迹呢?舍利弗就告诉他说:有!就是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乃至正定。就上面舍利弗所说的十种不善迹,可以分为身、语、意业三大类别。身的三种恶业,就是杀生、偷盗、淫欲,这三业是欲界众生生死轮回的根本;语的四种恶业,就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这四种业不但是生死 三摩地

2018-07-22

在每一个道场里面,几乎每天都会作早晚课;而且某些居士甚至于比出家人还精进,每天早晚诵经作早晚课。诵经作早晚课,目的是为了要干什么呢?诵经的目的就是为了要了解里面的意涵。里面的意涵,是教我们做什么呢?里面的意涵,无非就是教我们真正的佛法。所以诵经的目的,并不是要诵给佛菩萨听的。如果你每天早晚诵经作定课,只是形成的一个习惯,对佛菩萨作一个交代,这样的诵 三摩地

2018-07-22

祈求诸佛菩萨慈悲加持,冥佑得以在善知识摄受教导之下努力精进,消除无始来之一切业障、罪障,身心清净,修学佛法没有障碍。○○○并愿将修学、护持了义正法之所有功德,回向给今生乃至过去无量生中之父母、师长、兄弟姊妹、配偶子女及诸亲友,希望您们能早日归命三宝,并能在未来无量生中成为同修道友,互相扶持,互相帮助,直至成佛。然后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各位菩萨, 三摩地

2018-07-22

有人修行做事从不懈怠,也喜欢从事有福德的事情,这是由精进心中修来的。有人行为举止安详,心思细密,谨言慎行,似乎出于自然,这是由前世禅定修行中得来的。有人资质聪慧,了解深奥的法义,能开启愚蒙,人们听到他的教语都能受用,这是从前世智慧中修来。有人声音明亮清澈,这是从前世中歌颂三宝中修来的。︵三宝是佛、法、僧,或觉、正、净。「觉正净」就是代表了世间人们希 三摩地

2018-07-22

几年来首先应该忏悔,自己没有精进努力,始终徘徊在外门的六度万行当中。我想是因为福德资粮欠缺的缘故,在这条路上自己时而懈怠,时而精进精进时,法喜充满,看书又快又明白;还能坚持每天拜佛,白天工作时忆佛念也特别清晰,这个忆佛念刚开始是时常提起的,时间久了我可以用它覆盖妄念;它可以随著舞曲跳动,也可随著音乐飘扬。记得有一次总想著一件不高兴的事,我便用忆佛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时候信根已经发起力量而成为信力,有了信力的作用,使修行者可以把初住位的功德,继续努力加以整治,而可以确实安住于佛菩提道中,并且发起精进力继续用功。这个阶段的智慧就比以前增上许多,因而成为二住位的菩萨。二住位的菩萨也同时在持戒上面用心,锻炼自己的心性,如实的受持戒法;将修学佛菩提道所知道的胜妙法义,在实际生活中展现出来以锻炼自己的心性,使原来有所 三摩地

2018-07-22

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静虑)和智慧(般若)这六度波罗蜜,乃至入地后也有十度。在菩萨道中就是不停地利乐众生、摄受众生迈向佛道,而在利乐众生的同时自己顺便得到解脱,因此解脱道在菩萨道中也是副产品,可以顺便得到的!所以学佛当菩萨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快乐、解脱自在,福德也会越来越好!在行菩萨道中累积福德最关键的方法就是布施、持戒,和十善、修定等 三摩地

2018-07-22

而修学精进度的结果,不妨使得前面各度所修的福德更加增上,而这种增上福德的相貌又与前面所说的还是有所不同。接着来说禅定度,修学的过程中可以破除散乱心,未来世感得一分身心清净,当然也是福德啊!乃至说能够于禅定有所分证,来世可以生到色界天以上,那么这一种福德又与前面所说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从所得的果报不同,也可以了解福报是有种种的差异的;这么样子看来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