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五、有哪些善心所?善心所就有所谓的十一个善心,即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这十一个善心所,在成佛的时候,祂完全具足而不会有任何的损坏。也就是说,这十一个善心所,在一般人来说,他并不具足的,他不是对一些正确的道理完全相信,他总是会有些怀疑;或者是他可能少了一些惭、愧,就对自己的要求或别人的要求;他常常不太愿意去承担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对于精进修行的人而言,如是因所产生的就不是如是果了;因为有不同的缘加入,使果报因而变化万端,难以具说。所以,修行不是消极的等待果报的现行,而是应该透过修行的力量,努力实行十善业道,把所修之福徳与功德迴向冤亲债主,来转变我们过去生所造的恶因,化解我们和冤亲债主之间的牵缠和纠葛,使恶因恶果得以转变为善果净果,并且邀请冤亲债主能在未来无量生中成为同 三摩地

2018-07-22

此五心中,一者、于诸有情起大悲心;二者、为诸有情求一切智——心无退转此二心者,于大乘法精进修行;三者、一切有情皆我亲友;四者、一切有情于我有恩,未有毫厘用相酬报;五者、一切有情皆我眷属,我曾于彼起不善业,种种呵骂非理责罚,深心惭愧何时偿毕——此之三心令诸菩萨勇猛不退,乃至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有情皆我亲友、一切有情于我有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光明婆罗门与伽咤一同过了十二年的夫妻生活之后就离家,栖居山林中精进修持清净行,然后舍报后就生到梵天,成为色界天人。释迦牟尼佛讲完这则故事后,又再说明,当时的光明婆罗门不是别人,正是释迦世尊的前身;而当时与光明婆罗门结为夫妻的女人伽咤,正是释迦世尊成佛前为悉达多太子时的王妃耶输陀罗。世尊说到这里,进一步解释其中的缘由说:我于尔时,但能一念起大悲心 三摩地

2018-07-22

话说难陀比丘出家之后,因为心中仍然贪爱出家前的妻子孙陀利的美貌,而没有办法精进地修学;所以佛陀就用神通力把他带到忉利天,让他看到正在等待他生天的天女,各个天女的美貌都远远超过他的妻子;所以难陀就放下了对孙陀利的贪著,开始努力精勤地持戒修学,一心就为了想要赶快生天,和这些美丽的天女在一起。这样努力修行了一段时间之后,佛陀又带着他来到镬汤地狱去,让他看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在信位以后,进入到十住去修菩萨行,在外门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样修到六住满心以后,进一步般若正观现前,七住位一念相应而明心,成为内门的实义菩萨,转依于如来藏而行菩萨道,行成佛之道。这是不分男女相的,没有重男轻女的情形发生;证悟的菩萨不分男女,全部都可以实证法界实相心。佛世的时候是如此,佛陀座下现男众相的证悟菩萨、现女众 三摩地

2018-07-22

虽然是世间夫妻,但也都精进修行,所以生活上也多与宗教有关(无论是佛教、教、天主教、道教等任何宗教),共同利益世间。(二)共有习性型:因为修行的习性、方式相类似,或生生世世常在一起修行,彼此多能熟悉,所以今生今世也一起共修,共同学习。一般如果还未修行有成,一方面尚未了生脱死,一方面又要了却人间因缘,以此方式最好。(三)共有业力型:夫妻虽然共修,但来世 三摩地

2018-07-22

这部经就围绕这两个主题一一展开,佛陀教导我们在家人,想要增长寿命和财富,当修学菩萨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佛陀是一切智的实证者,究竟了知三界六道一切万法所运行的因果律则,所以佛陀所说这六法一定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有根有据的如实陈述。其中对于布施、持戒因果的解释和实施细节的规范,都做了精辟透彻的讲述。而在修这些法之前,佛陀教导我们先要 三摩地

2018-07-22

当阿难尊者托钵向摩登伽女索取一钵井水时,摩登伽女因自己出生自四种姓中最下阶级的首陀罗,身份卑贱不敢直接将水递给出生王族的阿难,然而阿难尊者说他已是出家沙门在他心里人人平等已没有贵贱之分,见阿难尊者不因出身尊贵而高慢,因而摩登伽女受其平等心所感动,又见其外表长得风度翩翩、仪表庄严、相貌堂堂的样子,就情不自禁的爱上阿难尊者,…因而得了相思病,苦不 三摩地

2018-07-22

在亲证生命实相的道路上,不是一蹴可及的,是需要自我一点一滴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般若等六度万行实践,在戒、定、慧三无漏学上勤加练习与累积。想要亲证无始劫以来自性清净、不生不灭、生出万法及储存每世所造业行的真心-如来藏,需要将五阴十八界之功能知见了解透彻且藉由观行勤加练习,当菩萨种性者定慧福德具足时,即会与如来藏一念相应而明心开悟。学佛近三 三摩地

2018-07-22

(35-172)4如是百字明之意译,已可具足显示其意涵──以双身法之修证,及以双身法之精进合修,作为密宗行者忏悔罪业之意涵也。而双身法之邪淫荒谬,世间万法无有能出其右者,绝非佛菩萨之所传者;吾人可以确定:百字明必是鬼神、夜叉假冒诸佛菩萨形像及名号而妄传者。如是百字明之忏悔法,越是勤加忏悔者,越是堕落,离佛道越远,云何而可言为更胜于显教忏悔之法?无是理也, 三摩地

2018-07-22

】信受宗喀巴、教的学人,就是这一类人,一向受持邪法,努力勤行邪淫双身法为目标;更有「精进」履行密法者,常常师徒、六亲,终其一生误认双身法为成佛的最胜道而不作忏悔,实质上成就极重恶业,死后必将往生恶趣中,彼等至今却都一无所知。有智慧的藏密学人,当自审思观察,应当知所对治。六、以所治损害故来说——《瑜伽师地论》卷9〈本地分〉中说:【谓如有一断 三摩地

2018-07-22

精进庄严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定庄严故。能生念慧。惭愧轻安。慧庄严故。能断一切分别妄见。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愍诸众生。常不厌捨。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捨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心。四摄庄严故。常勤摄化一切众生。念处庄严故。善能修习四念处观。正勤庄严故。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神足庄严故。恒令身心轻安快乐。五根庄 三摩地

2018-07-22

当有情善根渐增,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慢慢俱足,则善能发起无上菩提心,愿意广修六波罗蜜救度一切众生,将蒙佛护念,则过往无量世的冤亲债主也将会与此发心菩萨解冤释结,则这些罪业的灭除不就是缘于当初的一声佛号吗?又业种有定异熟业种与不定异熟业种,前者不知忏悔自己罪恶,不勤修对治,则罪业如影随身,必受果报;后者能真实忏悔,精勤断恶修善,则重业轻报或 三摩地

2018-07-22

以前禅宗祖师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这意思是说,如果你没有找到这个真正的这个自心,就是这个如来藏,不管你说玄说妙,甚至能够非常精进,它没有一个真正究竟的利益可说,因为佛道是由你的真心这个自性佛来开展的,不是离开自性佛再去从外面寻找;如果这样的话,你在外面寻找一个道理,就是“外道”,外道是外于自心而去求道的,所以这样的修行不能称 三摩地

2018-07-22

祝愿各位菩萨:福慧增长,道业精进,学法无碍。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042集慎莫嫉妒人之善>卢正娴老师 (原标题:慎勿嫉妒诽谤,招致后殃!) 三摩地

2018-07-22

极乐世界的好事你能够做的、应该自己要做的,就是于法门上自我精进,因为别人都不需要你帮助,别人法上有问题的时候呢,佛菩萨就直接指点了。或是说,你可以去十方世界供佛,但这还是属于个人精进,不是利益别人的好事。所以说,业报因果的事情不是那么容易了解。我的意思是说,要记录因果,要成就种子的功能,这必须要有超越人类所已知的一切知才行。因为你拣择因果的智慧是没 三摩地

2018-07-22

欢喜精进修行,乐于培植福德的人,是从精进中来的。个性安详不急躁,言语行为都很审慎的人,是修禅定的结果。有人有才干,明白事理,通达了解幽深之法,能够把微妙的义理讲得很顺畅,让愚笨或者初学的人都能听得懂,这种才能是从修智慧中得来的。有的人音声是清彻悦耳的,这是从常常歌咏三宝中来的。有的人身心洁净,一生无有疾病,这是从修慈心中来的。长得高大的人,是由于前 三摩地

2018-07-22

因果的法则就是佛陀也不能违背,所以大家要欢欢喜喜地来接受业报,不要逃避,也不要怨恨;大家要明白业力的可怕,精进修行,谨慎个人的身口意三业;目犍连的遭遇就像是一面镜子,是我们最好的借监。从这个故事当中,各位看到了吗?毁谤佛所说的,那个果报不是任何的人所承受得了的;不管今天我们相不相信佛所说的如来藏妙法,那都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如来藏随缘去执行业果;所以要 三摩地

2018-07-22

除了能够守好五戒或菩萨戒而保住人身之外,并且也能够依教奉行、精进修学、广植福德及利益众生,因此将来就不会与饿鬼道相应了。祝您:身体健康、道业增上。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46集人死后如果没有投胎,是否就变为鬼?>高正国老师 (原标题:人死为鬼吗?)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