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就算是不识字的阿公阿婆们,他们也会想尽办法了解每一个字怎么念,常看见他们会问识字的人,问这些字怎么念,然后在每个字旁边用他们自己所能了解的语言或文字加以备注,让自己很快地知道这些字怎么念;当他们知道每一个字怎么念时,就不再依靠他人来帮忙,有时候你会看见他们拿着《心经》来念,其精进的精神,让很多佛弟子们都会自叹不如!虽然有很多人,不论是识字的人或者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什么“二奶”、“三陪”像瘟疫一样大流行,动物本能大发作,那点可怜而短暂的快乐为国家为社会换来的又是什么?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攀缘色、生、香、味、触、法六尘,根尘相触生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于是”身见”,”我见”便由此而来,我们被自己的这个“身体”所蒙蔽,被这个“意识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在修学中,有人知道拜佛很重要,想每天坚持拜佛,也有时间,但就是不拜;又如有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时间紧迫,想要精进修学佛法,但不是经常看电视就是做些与佛法无关的事,就是不能精进修学;再如有人知道嗔恨心的危害很大,下决心要消除,但历缘对境时却往往按捺不住心火,常常爆发,事后又后悔,一次次发嗔,一次次后悔。一位佛友说,当他刚想发火时,清楚地知道发火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六度就是把戒、定、慧再细分,变成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因为菩萨是想要在人间成就佛道,所以他更需要广大的福德,所以在戒之前他要先布施。......六度是一个很完整的修法,整个大乘佛法,这个六度是一一次第来修习的。但是也可以说,这个六度里面都有互摄,其中大乘佛法最尊贵的就是般若慧。般若慧里面包括两个部分:一个就是解脱道,一个就是佛菩提道;既然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现观末那念念思量作主,却不妨以其成为动力,精进成就一切善法。现观人生如幻,却无妨于幻化之法中,修除诸多烦恼习气,清净庄严自身。现观七转识如渴鹿追逐阳焰中,无明躁动终会止息。现观人生如梦,又不妨行梦中佛事……。1、对治法----大凡有心修学佛法之菩萨,经熏习佛法一段时间,略具知见与定力后,就可逐渐观行到自身七转识之粗重烦恼(微细之烦恼乃至随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你甚至可以漫不经心、玩玩打打的边走边看(如果你目前只能如此),这条路上只有无尽的宝藏等你发掘,当你稍稍得到些微以前在世间拼命博取都媲美不了的好处利益时,你自然会勇猛精进,到你拼命要在佛道上、在佛法中攫取最殊胜的智慧宝藏的时候,那劲头一定不会亚于好莱坞里面为一张寻宝图而甘冒生命危险,出生入死、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冒险家们了,所不同的是,冒险家们只是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当彻底断除认为意识觉知心就是自己这样一个很深的误解时,当发现到这份存在本没有自我时,即证得解脱道的初果,成为证得无我智慧的圣人,挡在生命前的迷雾由此渐渐散去,若精进用功,即可找到生起这一切虚妄背后的真实——本来完美的无我如来藏,至此,生命的大门开始于眼前打开。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受。(《法句经》教学品)[今译]如果能活一百岁,却去学不好的东西,还不如活一天,却勤奋追求真理。▲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呜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诺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智积菩萨就说:“这部经甚深微妙,可以说是经典中的实物,世所稀有,龙宫的众生有没有精进这部经而快速成佛的呢?”文殊说:“有娑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善知众生诸行业,得陀罗尼。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辩才碍。慈念众生犹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慈悲仁让,志意和雅,能至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个学佛人用功弄得头发花白,未老见衰,似乎不妥,难免引起无知者误会,以为是吃素所致(当然肉食者问题更多更重),如何改良色身?知有修定之法可使身心年轻化,参禅前修之可否?(因此想起:“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当勤精进,如救头燃”而有愧),敬请师兄指导!?答:依您信上用语观之,您所谓的「气质」,应是指一个人与他人接触时,带给他人的综合感觉。按一般世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精进的缘故,可以破今世后世的懈怠,得到金刚身不动心。当然这里我们讲的是证如来藏,而不是现在密宗所说的金刚;现在密宗所说的金刚的意涵,我在这里不好意思说。所以,是应当以这一种真正证到真正法的身心这种金刚身心,来破凡夫的骄慢身,令得涅槃。因为禅定的缘故,破散乱心,不但能够得到更深细的观慧,又能够得到离开五欲的功德;并进一步能够为众生说离开五欲的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什么二奶、三陪像瘟疫一样大流行,动物本能大发作,那点可怜而短暂的快乐为国家为社会换来的又是什么?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攀缘色、生、香、味、触、法六尘,根尘相触生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于是身见,我见便由此而来,我们被自己的这个身体所蒙蔽,被这个意识我所蒙蔽,以为这就是真实的我,其实它不过是籍着父母因缘和四大假合而暂存一时,短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何劳我们为佛陀的泄底而不好意思呢?那倒不必了!因为佛陀以清净无比的身教、言教广度众生而福慧、感得「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微妙殊胜容貌,已经修得「天上天下无如佛」的无上清净庄严,所以到了「佛地真如」的常、乐、我、净已经是里、外俱足清净无垢没有丝毫面子里子的问题了,一切究竟不退而俱足;佛陀只是为了慈愍众生,告诫我们不要再重蹈衪的覆辙,浪费时间在生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生活中的佛法~人生的探讨我们不妨试着这样推敲,若这世界上都是假的,佛家不是说有轮回吗?而且在这个世界上,也有某些特异功能或利用摧眠确实知道自己所经历的前生往事?所以说轮回是被证明不可推翻的,那表示在众生轮回的循环里必然是有一个可以将有情生命相接续的东西存在,才会有众生轮回的现象存在了?不是这样吗?那众生无始来轮回的生命如何相续呢?相续不断的生命是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见贤思齐,不要懈怠,慨叹许多人是如此地超劫精进,看待自己又如何?大家都是人的众同分,也没有缺少什么,如何可以不用功呢?虽然这是一定会开悟的法门,如此殊胜,但是不用功行门,不熏习般若,不发菩萨心,不修集福德,不阅览公案,不心慕圣谛,到底也是无有,空遭遇此法,枉费多生精进,只得此个人身,难以受益,所以应当虚心修学,不当空过。导师又谈到,法缘可能在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众等各各一心勤修精进。慎勿懈怠懒惰睡眠纵意。夜即摄心存念三宝。莫以空过徒设疲劳后代深悔。众等各各一心谨依此戒。如法修行应当学。】】复次,依《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卷下:【【佛告诸佛子言。有十重波罗提木叉。若受菩萨戒不诵此戒者。非菩萨非佛种子。我亦如是诵。一切菩萨已学。一切菩萨当学一切菩萨今学。已略说菩萨波罗提木叉相貌。是事应当学敬心奉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8、若得为师就会精进修持清净律行,学习佛道,不爱世间名利,志求无上菩提。9、如此之人,有智有慧,多劫修行,难可筹量,非心所测,非眼所观。此是贤良,见生受福,若修净戒,不久当得无上正等菩提 (原标题:如何判断自己是哪一道众生投胎转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后来听到导师批评藏密,便发心破斥藏密,只是学养俱是不足,虽然完成,却无有布稿,惟救护亲友,但却让自己养成了不断打字的习惯,虽然打字很慢,又很辛苦,但还是如是奠定了后来破参的因缘,所以像是「我」这样的愚人,之前修学也尚未发起大心的凡夫,也能够今日开悟,大众菩萨实在是应该体察佛心,绝对不要辜负佛恩啊!要努力精进,求取菩提啊!(原标题:错误的开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成就初果人,这才叫做「明白」;然而初果不等同于四果阿罗汉,如何说是了脱生死,如何说是成佛?阿罗汉根本没有意愿要成为菩萨,哪里可以成佛?不明白说法的人,就是将别人说过的,继续东拼西凑,以为这样是在说法,这样的人是不清净说法,如何说如是之人懂得佛法?「入灭」的「阿罗汉」(其实只剩下如来藏)即使将来因为如来藏的自心流注意根种子,而继续出现于三界中,如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这些表面上放得下的烦恼(如文中作者被要求一直拿著瓶子直到手酸不已),仅仅是所有烦恼的一小部分,还有许多源于习气的烦恼,需要先精进的培养定力,定力具足以后心思才会细腻,才能观照起心动念,然后在生起烦恼的瞬间予以对治;这样经过长久历缘对境的锻炼后,才能彻底改变习气,进而永离烦恼。如果没有十足的定力,遇到不如意的事,往往得要等好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平静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