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习气烦恼非因悟一时俱除我们前面说过,悟后的功德有很多,但是如果悟后没有继续精进修行,如果悟后遇到一个恶知识、假知识,他名气很大,他说你悟的这个不是,你就被他所转,就退失掉了。那么前面所讲的那么多悟后的功德,跟你就不相干了。有人不相信我,要去相信恶知识,我也没办法,他就退转掉了;好不容易爬到七住位或者十住位,这一下子又退掉了。所以习气烦恼还是照样一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庄严经》中有这麽一段记载:从前有兄弟二人同时出家修行,其兄精进修行,不久即证得阿罗汉果位,神通具足。弟弟出家后,由于日夜精研教理,终于成为著名的法师,到处讲经说法,不遗馀力。有一天阿罗汉哥哥对弟弟说:法师!你应该赶快如实修道,不可只顾忙着空谈佛法啊!法师弟弟回答:尊者!我明天就开始修行。阿罗汉哥哥再次向弟弟说:法师!难道你没有听见佛陀说:修行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世尊!何因缘故得二庄严?善男子!菩萨修集六波罗蜜,便得如是二种庄严,施戒精进名福庄严,忍定智慧名智庄严。复有六法二庄严因,所谓六念,念佛法僧名智庄严,念戒施天名福庄严。善男子!菩萨具足是二庄严,能自他利为诸众生受三恶苦。《大集法门经》卷1:复次,三种福事成就慧行,是佛所说:谓布施庄严成就慧行,持戒庄严成就慧行,禅定庄严成就慧行。《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是先把食物端上餐桌,还是先供养佛菩萨?如果是为了疗病一定要先考虑自己的道器,新做好的素斋,是否先想到要供养三宝?供养文是匆匆而就地唸完,还是先观想忆念十方三世佛法僧都普受供养?当自己饱餐以后来到佛菩萨面前做供养时,每一个动作是否都带着恭敬和感恩,而不是为了应付了事?当燃香供养时,有没有想过要熏学佛菩萨,而生起四弘誓愿?当礼佛时,是否念头比较纯一?当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第二次法难(详略)另外,弘扬必须要有一个根本道场,才能广为接引众生,才能让来到正觉的每位学生得以安住、精进修行,进而将来个个都可以延续佛的菩提事业,救度更多众生,而这不就是修菩萨行的我们愿之所在、力之当行吗?就是基于这样为远景着想的心,又因为书店应该避免结缘方式而导致众生轻视及随意丢弃的建议,恩师才把《悟前与悟后》改版分成上下两册出售,避免以前常常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应当警记此偈言: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原标题:佛陀的真实利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么﹐当逆缘来临﹐或者说疾病缠身﹑烦恼升起﹑心生退悔的时候﹐该如何对治﹑从而保持精进心不失呢﹖我想起道友李卓恒先生曾对我说的一席话。我曾问李生﹕佛陀在《涅盘经》中要求我们用清净﹑至诚﹑精勤﹑报恩四心去用功﹐在具体打坐时﹐您是怎么落实这精勤心的﹖他回答说﹕我们上座的时候﹐要把当下这一座看成是开悟的一儿成佛的一座﹐了生脱死的一座﹐这一座决不可等闲视之﹐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修学佛法很需要深入经藏,如课,诵持佛号,参悟打坐,修行当中必以专心致志,发勇猛精进之心,修学佛法如果没有紧张严肃的精神,获益是很微小的,放逸一时苦害一生;专心治学受用一世。但是我们把全部的时间用在教理的研修上,而不再理会身外之事,就如同琴弦绷得太紧,做为在家居士,有工作、家庭,上有老人需赡养、下有儿女要抚育,行走世间的时间很长,如果不去顾及这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修行持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亦复如是,这就叫做应无所住降伏其心的道理。此心即指金刚般若的妙心,所谓二边不着,中道不安,乃是实相般若之体,如是方名菩萨大行。又这一句曹溪慧能六祖大师当初卖柴时间听到的悟处,从此至五祖请法,更为大悟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自具足,本不生灭,本无动摇,能生万法!并有六祖法宝坛经流世,其中有明心见性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故当诣佛精进学道。即至佛所五体投地。作礼已讫具以所见向佛说之。佛告莲华。人有四事不可恃怙。何谓为四。一者少壮会当归老。二者强健会当归死。三者六亲聚欢娱乐会当别离。四者财宝积聚要当分散。于是世尊即说偈言老则色衰所病自坏形败腐朽命终其然是身何用洹漏臭处为病所困有老死患嗜欲自恣非法是增不见闻变寿命无常非有子恃亦非父兄为死所迫无亲可怙莲华闻法欣然解释。观身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总之他有一大堆理由而不想精进修持,这些不成理由的理由都可以使他放逸。有的人说:现在米那么贵!赚钱要紧!不是学佛的时候。有时因为有病,所以不想学佛、参禅;也有人说:我现在年轻力壮正好赚钱,为什么要学法?有的人说:我现在还年轻,学佛是老人家的事。等到老的时候又说:对不起!我现在没力气学佛。还有人正当有钱时说:我现在这么有钱,我要先享受享受再讲。这种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破了这个戒,失掉戒体,别说初果乃至三果的证境,连四加行的暖法都不可能证得,所以也是破戒的优婆塞、臭的、暴戾的、不精进的、有结使的优婆塞,这就是犯了第六个重戒。饮酒会使众生心性沈沦,也会使众生修定时产生障碍,所以菩萨不该做这种会妨碍众生修道的事情,否则就是严重犯戒。〖“‘善男子!若受如是优婆塞戒,能至心持,不令毁犯,则能获得如是戒果。善男子 | admin 2018-07-23 |
|
![]() |
因为释迦如来在往昔无量劫中,因为不舍我们这个娑婆众生善根缺乏、烦恼深重,所以舍头目脑髓、支节手足、国城、妻子、象马、珍宝,就是为了安置娑婆五浊恶世众生于佛法中,来培植善根种,释迦如来为了我们而修种种苦行,此恩此德实在难以酬报;倘若要报答如来的恩泽,应当在这一世勇勐地精进、刻苦耐劳、不惜身命来护持如来的三乘菩提;同时要护持弘扬通达大乘法的善知识,让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今天你们四位神王发起了追求成佛的无上大道的心愿,而愿意精进受持八关斋戒,将来你们四位神王成佛时,佛地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的相貌,也是完全相同而没有任何差别的。这时四位神王,听完披陀类的解说后,心中很欢喜,并生起了智慧而懂得分别;执著于受八关斋戒的福德,谁才是第一,这是没有意义的。今天自己受持八关斋戒的目的就是将来能够出家成佛,而成佛时的三十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祈求诸佛菩萨慈悲加持,冥祐得以在善知识摄受教导之下努力精进,消除无始来之一切业障、罪障,身心清净,修学佛法没有障碍。○○○并愿将修学、护持了义正法之所有功德,迴向给今生乃至过去无量生中之父母、师长、兄弟姊妹、配偶子女及诸亲友,希望您们能早日归命三宝,并能在未来无量生中成为同修道友,互相扶持,互相帮助,直至成佛。[2]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释迦如来在往昔无量劫中,因为不舍我们这个娑婆众生善根缺乏、烦恼深重,所以舍头目脑髓、支节手足、国城、妻子、象马、珍宝,就是为了安置娑婆五浊恶世众生于佛法中,来培植善根种,释迦如来为了我们而修种种苦行,此恩此德实在难以酬报;倘若要报答如来的恩泽,应当在这一世勇勐地精进、刻苦耐劳、不惜身命来护持如来的三乘菩提;同时要护持弘扬通达大乘法的善知识,让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我们正信的佛弟子一定要善待身边的人!第十:越精进修学佛法、勇猛的护法,化解的越快,障碍越少。为什么?是因为您每天都把修学佛法的功德回向给他们,他们受益了,高兴还来不及,还会来遮障您吗?第十一:我们要不断地反省自己,为什么鬼神附体这么严重?很大一部分是冤家的嗔心重,我们的嗔心也重,我们的心行与他们相应!还有我们的慈悲心不够,要多多培养我们的慈悲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透过回向力的功德,能够感得无量清净的果德;因为透过回向这个最上供养,来增益这个功德,这是精进道业的最佳实践。因此,回向也可以增益忏悔的这一分最上供养的功德。再者,我们在修学佛法的这些种种的过程当中,常常会遇到有些善友们,他们发起了菩萨性,而且努力的在道业上面用心。因此我们看到他人表现很好而有殊胜的果报,或者有胜妙智慧,或者有在道业上有所实证;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请三拜)八、随喜赞叹长跪合掌,以至诚心诵《随喜赞叹文》:“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现在修行信心、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我今皆悉至心深生随喜赞叹!如是过去、未来一切众生,所有善根我今皆悉至心深生随喜赞叹!又于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现在初行菩萨道,发菩提心,所有功德、福德,及过百劫行菩萨行、有大功德、获无生忍,至不退转、一生补处,如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