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这样看来,有时候你轻嫌说:「这位同修为何那么喜欢攀缘!」这时候你想通了,以后就别笑他了,因为他未来成佛时的无量无边喔!就是这样啊!所以每一件事情都有两面的结果,你很精进都不攀缘,将来你的徒弟就只是一千二百五十大阿罗汉,剩下的菩萨众也不会比他的多,因为你攀缘的比他少。这样道理想通了呵!想通了以后,从此以后就不必再去分别:「这个家伙好爱攀缘!」你就不必 三摩地

2018-07-23

这样子的过程,一定要经过,对佛法三宝生起正信、长养善根以后,能够精进地在佛法正知见上面来熏习修学,慢慢地以后了解到这些: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三界生死的恶、什么是解脱法、什么是不能解脱的生死系缚法。这样子才不会任意的让自己的烦恼习气现行,而以为这样子叫自在。所以有情众生追求自在,一定要知道说自在的意涵,就是能够不受生死系缚叫自在。那么知道了这个── 三摩地

2018-07-23

为人修习,无有懈怠,乐为福德,从精进中来。为人安详,言行审谛,从禅定中来。为人才明,达解深法,赞叹妙义开悟愚蒙,人闻其言莫不咨受,宣用为珍宝,从智慧中来。为人音声清彻,从歌咏三宝中来。为人洁净,无有疾病,从慈心中来。」】白话解释:佛陀跟阿难说:人如果培福的话,就像这棵树一样。它本来只种下一粒果核而已,后来渐渐长大,却能结成无量的果实。为人而能当国王 三摩地

2018-07-23

佛见其然,是魔使来,坏败净戒、定慧、解脱,度知见品,即以梵音告诸沙门:柰女来至,各捡汝意,各自执持精进刀弓,皆自严办智慧之矢,被定意铠,乘禁戒车,与尘劳战。汝等当计女人所有欺诳,一切如金涂钱,皮薄如蝇翅以覆恶秽,筋骨连缀,血肉之聚,目眵洟唾,身体汗垢,若不洗拭。作是计念:观女人身,以制迷惑之意,谛观骨舍,束缚以筋,涂以血肉,覆以衣服,饰以华彩,犹如 三摩地

2018-07-23

这句话对愿意精进修行的人来说是个警语,因为一个真正有心要出三界的人,对爱的舍离是能有决定性,但问题在是否能得到真善知识的教导之方,而不会落入恶见、邪见。在现今整个佛教界的氛围来说,真的有困难度,现今又有多少道场能依于大乘见道来为初果的较量呢?所见或是落入六识见或外道化,每天汲汲营营的都是增长僧俗二众的世俗习性,出家人不但不能有自己正确的修行见地,反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释迦如来在往昔无量劫中,因为不舍我们这个娑婆众生善根缺乏、烦恼深重,所以舍头目脑髓、支节手足、国城、妻子、象马、珍宝,就是为了安置娑婆五浊恶世众生于佛法中,来培植善根种,释迦如来为了我们而修种种苦行,此恩此德实在难以酬报;倘若要报答如来的恩泽,应当在这一世勇勐地精进、刻苦耐劳、不惜身命来护持如来的三乘菩提;同时要护持弘扬通达大乘法的善知识,让这 三摩地

2018-07-23

最懈怠的初果人,极尽七有天上人间往返,必得阿罗汉果证;极精进修行的初果人,一生可证四果;最钝根而极精进修行的初果人,至迟四次受生可以取证阿罗汉果。但是大乘法中见道通达位的初地菩萨所断异生性,性质极为宽广,必须先证得根本无分别智,再经由悟后进修而发起后得无分别智,再进修一切种智而发起了初地道种智的初分,并且已完成解脱道中的三果取证,这时才能说是已经断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个布施与持戒都能修得好,心性是可以符合这个要求的,然后接下来才教你如何精进实修。至于精进的时候,究竟是要邪精进呢?或是要正精进呢?这也得要有智慧加以选择。此外还要同时修忍辱,如果忍不了辱,就无法精进,只要被人家骂几句话以后就会退转了。尤其古时候,不论是在声闻法中或是在大乘法中,求法一直都很难;凡是进了禅师的门,往往先大骂一顿再讲。有的禅师是进了门 三摩地

2018-07-23

佛子们当然是要以佛菩萨为师精进不懈的净化杂染种子为众生无所求的付出才是啊!在世出、世间法中,自利绝对是建立在利他的基础上,日常行事中的点滴起心动念,都要设身处地为众生想,没有为己想的私心存在,所以为了自利利他的菩萨道业,祈愿我们大家都能「心得决定」,要求自己能以「理性的意识思惟」克服「不净的深潜意念」而来净化身、口、意行。(原标题:如何修除自己性障 三摩地

2018-07-23

精进者,谓正行精进而不厌。正念者,谓念念不作虚妄之想。正定者,谓守意护意而不令犯也。此世间八正道可以作为一切佛子在世间行为之轨范。兹分述如下:一正见:正见的意思是正确的见解,亦即是正确的人生观。作为一个崇信三宝的佛,要正确的认识善恶业报,深信三世因果。并且要孝顺父母、和睦亲族、守五戒、行十善,这是世间的正见。二正思维(正志):思维是思量分别,正思 三摩地

2018-07-23

7、除了自己正当职业的上班时间外,其余空闲时间,不要吃喝玩乐,要对上述几点精进努力,莫放逸,假以时日,经过艰辛的锻炼后才有可能获得法喜或法昧,般若智慧在你的内心自然而然的显现,到时你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明白修道的奥妙所在!日期:一九七九年二月地点:承天禅寺年龄:八十八岁‘父母只是让我们藉著他们的身体来投胎,不论是恩是怨,都是业缘,只有立誓成道报亲 三摩地

2018-07-23

今年三月受上品菩萨戒回来以后,一直能够精进用功,在几年看话头培养出的定力相应以及菩萨戒体不可思议的功德力加持下,粗重烦恼减少很多,心常清凉寂静,渐能离于世间五欲的渴爱。在领略过少烦少恼,身心轻安之乐后,对烦恼现行时的热恼觉受就比较不喜欢乃至生起厌离之心。某夜,因睡姿不当,无梦自遗,更是对色身的污秽不净生起厌恶,于是心中发狠,作出一个决定:我一定努力 三摩地

2018-07-23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应云何慰喻有疾菩萨?维摩诘言:说身无常,不说厌离于身;说身有苦,不说乐于涅槃;说身无我,而说教导众生;说身空寂,不说毕竟寂灭;说悔先罪,而不说入于过去;以己之疾愍于彼疾,当识宿世无数劫苦,当念饶益一切众生;忆所修福,念于净命;勿生忧恼常起精进,当作医王疗治众病。菩萨应如是慰喻有疾菩萨令其欢喜。】讲记:接着文殊师利菩萨又 三摩地

2018-07-23

精进修行六婆罗蜜,得到坚固修行之力,直至最后得证无上正等正觉。如果虚空藏菩萨没有现身教导的话,初发心菩萨应该于后夜合掌至心,向东北方烧沉水香和多加罗香。向明亮的星辰恳请:明星啊,请您发慈悲之心,你现刚刚照耀阎浮提,请护持于我,替我向虚空藏菩萨禀告,请菩萨在梦中开示我方便法门,忏悔发露罪业,使我得到大乘方便智慧之眼。其初发心菩萨即会于梦中光明见虚空藏 三摩地

2018-07-23

从此就精进的去除世间五阴所生贪、瞋的各种习气,所以贪欲越来越少,烦恼也越来越少。因为不离中道的缘故,空、假、中,都在他一念之中,所以他能够随顺世间的众生所施设的各种法则去生活。因此他的贪、瞋、痴(无明)非常淡薄,在解脱道上称之为薄地。在这个境界里面他具备了初地菩萨的解脱功德,但仍不是初地菩萨、称之为灌顶十住位,也就是斯陀含、再来、一来。为什么?因为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修学上,自己要用心;而且,通常你精进的时候,境界往往会很多,就刚刚好是你要对治的烦恼就会随着因缘而现起,因此你周围不可能不现起贪婪的现象,让你去缘触的啦。如果你是嗔心重,那你的周遭就会现起你想像不到的境界来触怒你。不过也不用太担心,因为大家也会帮你啦,神也不会让你太难堪,但是如果你很迟钝,对于自己现起的贪嗔痴一点都不在意,那这样再怎么帮忙,也是 三摩地

2018-07-23

《维摩诘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文殊师利问疾品〉:【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应云何慰喻有疾菩萨?」维摩诘言:「说身无常,不说厌离于身;说身有苦,不说乐于涅盘;说身无我,而说教导众生;说身空寂,不说毕竟寂灭;说悔先罪,而不说入于过去;以己之疾愍于彼疾,当识宿世无数劫苦,当念饶益一切众生;忆所修福,念于净命;勿生忧恼常起精进,当作医王疗治众病。菩萨 三摩地

2018-07-23

从小养成了睡懒觉的习惯,现在知道要精进早起,但坚持不久,几天以后又恢复了原状。有没有好的办法呢?答:佛在《楞严经》卷8有提到三种增进修行渐次的方法要领:【一者修习,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进,违其现业。】所以您自己先要了解您的问题出在哪里?能够把握「除助因、刳正性、违现业」要领,才会有效,而不是盲修瞎练;因为睡眠盖的消除乃是对治悉檀的法 三摩地

2018-07-23

祝愿各位:福慧增长,道业精进,学法无碍。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043集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卢正娴老师(原标题:命终一念嗔心下堕恶道)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个布施与持戒都能修得好,心性是可以符合这个要求的,然后接下来才教你如何精进实修。至于精进的时候,究竟是要邪精进呢?或是要正精进呢?这也得要有智慧加以选择。此外还要同时修忍辱,如果忍不了辱,就无法精进,只要被人家骂几句话以后就会退转了。尤其古时候,不论是在声闻法中或是在大乘法中,求法一直都很难;凡是进了禅师的门,往往先大骂一顿再讲。有的禅师是进了门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