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上士一决一切了,中下多闻多不信;但自怀中解垢衣,谁能向外夸精进? 语译:这样自称贫道的僧人心中收藏无量的无价佛藏珍宝,永远也受用不尽!这样的贫僧可以用这种无价珍宝来利益有缘的人物,可以应机逗教而不会吝惜自己所拥有无价法宝。未来佛地的法身、报身、化身,以及大圆镜智等四种智慧,都可以在这个如来藏摩尼宝珠中圆满证得;乃至二乘圣人所证的八解脱与六通,都 | 三摩地 2019-06-25 |
![]() |
心得定者,易可进修;精进修者,心益得定;二法互为增上,易得诸禅三味,成俱解脱。——《楞伽经详解》卷二107 | admin 2019-06-19 |
![]() |
所以要这样地去观察,所以呢,要加行,为什么悟后还有悟后的职责要努力,悟后,我们不说加行,叫什么?叫精进,叫如救头燃。它的意思是说,真的有感觉,有一把火,无形的火,开始烧到我的头上,接下来它会烧哪里?它会继续烧我的眉毛,会继续烧坏我的眼睛,现在这个烟已经熏到我的眼睛了,然后呢,我还能够安稳地坐在这里吗?世间人他们快乐,谈论的快乐,都是属于他们百年以后 | admin 2019-06-19 |
![]() |
◎我是住在美国东部的忠实读者,也很精勤的根据萧老师的著作在用功,请问我如何才能参加精进禅三?另外有两个问题请问:(1)在《邪见与佛法》的第23页中说到:“这个意思是说大乘解脱的四种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在七住开始就已证得,初地的慧解脱可以取证‘无余涅槃’而不取证”,其中的“无余涅槃”是否应改为“有余涅槃” | admin 2019-06-19 |
![]() |
当释迦牟尼佛的最后一分正法灭时,也是如此,唯有法界之坚定精进的菩萨能够继续勇猛地坚持至于此时,而能雄猛持受正法,如是至此,知道此间众生已经无有任何一丝一毫之可度的因缘,便转至他方诸佛国土而继续修学佛法至真之教。”“此三千大千世界要坏灭时,火劫将会生起而大火开始焚烧天地,一切百川江流无法抵御,便先陆续干涸,尔时唯有这水王的大海于最后一刻方告 | admin 2019-06-19 |
![]() |
真可谓专业忽悠近千年,害了无量无明佛子之慧命,幸有真善知识出世救护众生,不畏惧被泼脏水遭抵制,宁担恶人之名,誓救众生于水火,真大智大勇悲增菩萨也! 一次因人介绍结识一位潜心修学藏密黄教近十年的佛子,其人也是奇人一枚,曾经很长时间中每个月生活费仅百元,每日以主食配以豆瓣酱以助营养,如此维系进修,可谓精进不贪之人,又颇有护法护教之志,曾在沈阳听一出 | admin 2019-05-05 |
![]() |
他虽然视婆罗门教徒为外道,但对他们聪明颖悟,好学精进,却有持平的论断。他不吝笔墨讨论佛教,提到当时佛教分为十八个流派,彼此常有极尖锐的讨论。他对精神修为极高的人欢喜赞叹,对他们所受的殊荣则叹为观止:佛门大德“驭乘宝象,导从如林”。不久,他在那烂陀寺和驭乘戒日王的宝象,也受到同样礼遇。最后,他指出四大种姓的差异:婆罗门阶级最高,刹帝利是国王 | admin 2019-04-29 |
![]() |
2访名师精进无懈】=>《慈恩》=>《行状》【1.2.1泛舟三峡(至荆州天皇寺)(624年,23岁)】玄奘大师受了具足戒后,正式成为出家比丘。出家后的奘师更加认真努力,成都附近各道场,他几乎都走访过;寺中的经典,也通通读完了,这时候的他已经是一位佛学造诣高深的比丘。他想要进一步再求学业,却发现四川已经没有可以让他师法与学习的地方,他心里想:“四川这地方,虽然 | admin 2019-04-29 |
![]() |
因此,声闻阿罗汉与缘觉辟支佛断除了分段生死,利根的人一生就完成,迟钝而极精进的人历经四生也可以完成;但是,无始无明住地中上烦恼的断除,不论如何的利根,都得要将近三大无量数劫才能断尽。可想而知,这一念无明四住地的力量跟无始无明住地的力量,能用什么样的算数或譬喻来相提并论呢?真是没有办法比喻的!也因为这样呢,由于这个缘故,所以胜鬘夫人才会说,说四住地烦 | admin 2019-04-24 |
![]() |
阿罗汉、辟支佛二乘的解脱道修行人,断四住地烦恼的时间是蛮快的,只要他们断了我见,这个精进用功的修道人就可以在一生乃至四生,断尽四住地烦恼而出三界。如果是懈怠的断我见的二乘修行人,他最慢七次人天往返,也可以出三界;或是证得二果,薄贪瞋痴的二乘修行人,他只要天上、人间一往还,也可以出三界;甚至证得断五下分结的三果人,他甚至可以不用回到人间,直接在天界取 | admin 2019-04-24 |
![]() |
您若是有智之人,何不试着理解及观行呢?如此,则既可自利:以免空度此世——一世精进修学而唐捐其功!也可转度亲友、同修,皆得断除我见及三缚结,共得大利。如此,则大众也就都不枉此世来此人间一回了!注释1、阿赖耶识:佛说阿赖耶识心体“本来而有”不曾有生,亦复永远不灭;断尽思惑之后改名为异熟识,断尽烦恼障中习气种子随眠,并断尽所知障中一切 | admin 2019-04-24 |
![]() |
在此祝愿各位:福慧增长、道业精进、学法无碍。阿弥陀佛! | admin 2019-04-24 |
![]() |
因为时间关系,留待下集继续解说,在此祝愿福慧增长、道业精进、学法无碍。阿弥陀佛! | admin 2019-04-24 |
![]() |
在此祝愿各位:福慧增长、道业精进、学法无碍。阿弥陀佛! | admin 2019-04-24 |
![]() |
也就是说,菩萨于我存在的当下,就是在无余涅槃本际中,当下就是在涅槃,何必灭尽自己的五蕴而取涅槃呢?所以菩萨不需要如二乘人一样断除自己的五蕴而入无余涅槃,反而借着不断出生的五蕴,以及穷尽三大无量数劫精进的修行,来成就佛地既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的无住处涅槃,以此来利乐有情无有穷尽。 从上面说明可知,对众生而言,根本不知道爱别离是苦的真实道理,所以面 | admin 2019-04-24 |
![]() |
每逢六斋日,便会到佛寺听经闻法,精进行道从来不敢懈怠。因为崇信三宝,平日奉行佛法,行善不倦,又坚守五戒,因而感得在佛世出生,蒙佛说法而出家修行,从此生生世世奉持不懈,因此德行、福慧日渐增广,而成就无上的佛果。那时,隔壁的邻人,从不相信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道理,因此不学无术,四处为恶,还供奉鬼神,施放蛊魅。平日一有空闲,就是吃喝嫖赌、饮酒作乐。自此之 | admin 2019-04-21 |
![]() |
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 | admin 2019-04-20 |
![]() |
精进无休。睹其宿友。受妇人身为富姓妻。惑乎财色。不觉无常。居市坐肆。释化为商人。佯有所市。至妇人前住。妇人喜悦令儿驰归。取独坐床欲以坐之。商人乃熟视妇人而笑。妇执高操意怪商人。住笑非宜。儿取床迟。还即搏之。商人又住笑。侧有一儿。播鼓踊戏。商人复笑之。有父病者子以牛祠鬼。商人亦笑之。有一妇人抱儿仿佯。行过市中。儿刮面颊。血流交颈。商人复笑之。于是富姓 | admin 2019-04-19 |
![]() |
应发勤精进。依城邑聚落与大众共居。具四部处更互相于。论量佛法学问难答。三世法平等得现在前。解一切法无有自性。修此解故烦恼渐除。外道。从畜生中终生人间者。彼应依善知识亲近多闻。以近多闻断除愚痴。是人虽复求多闻人及诸经论。作非有想。是人观察非有想已。自然解证无自性法。是人以此三世法平等自然现前。速证一切智。终不退转。外道。从饿鬼终生人间者。彼应依善知识 | admin 2019-04-18 |
![]() |
为人修习,无有懈怠,乐为福德,从精进中来。为人安详,言行审谛,从禅定中来。为人才明,达解深法,赞叹妙义开悟愚蒙,人闻其言莫不谘受,宣用为珍宝,从智慧中来。为人音声清彻,从歌咏三宝中来。为人洁净,无有疾病,从慈心中来。阿难白佛:云何为慈?佛语阿难:一慈众生,如母爱子;二悲世间,欲令解脱道意;三心常欢喜;四为能护念,一切不犯。是为慈心者也。佛语阿难:为 | admin 2019-0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