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师父说:“若至二禅的等至位,等引位还不行,则会有所增进。菩萨入地后的随顺佛性则可感知众生心行,但对于低等动物与心思甚乱的人则不容易感应到。”我再问:“师父以前说过的‘阿赖耶三昧’,就是从此而出?”师答:“就是如来藏的起用(佛性)。”我问:“那像是八地菩萨的于相于土自在?”师答:“与这个(佛性)有关。&rd | admin 2024-07-01 |
|
所以,谁说动中的功夫不能入初禅、二禅?还不说等持位,我说的是等至位。所以无相念佛的功夫不可以小看哪!不然这门功夫怎么会是在二十五种圆通法门之中的第二十四种?只在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之下;二十五种圆通里面它排第二,不是没道理的!那么那一些人自己不好好修无相念佛的功夫,怪罪说这个动中功夫没办法让人证得禅定。那我请问了:「不管他们自己或者他们随学 | admin 2024-05-24 |
|
如果是住在四禅,或四空定的等至位中,觉知心还是会与定境法尘相应,仍然不是究竟寂静。也许有人说:如果把六识心灭了,总该寂静了吧!譬如无想定与灭尽定中。但是,那还是有第七识意根存在,还是可以了别法尘的大变动,仍然不是究竟寂静。唯有无余涅槃境界才是究竟寂灭,五蕴十八界统统灭尽,只有如来自存在,没有见闻觉知的我,也没有能作主的我,也没有六尘境界,统统都没有 | admin 2020-08-28 |
|
若有人能安住于无觉有观三昧中,乃至有人能安住无觉无观三昧中,譬如安住于二禅等至位中,离五尘而安住于定中、清楚分明而无昏昧;如是离五尘而安住定中之觉知心,当知即是与定心所相应之心,诸佛菩萨于圣教中说,意识心与定心所相应,当知如是与定心所相应之觉知心即是意识心也!若所悟之心,是能了别五尘、法尘之觉知心者,即是与慧心所相应之心,即是意识心也。譬如有人正静 | admin 2020-07-06 |
|
对不对呢?定境中正是制心一处啊!你的如来藏有没有起过语言文字妄想?你的如来藏有没有在定外了别六尘?你看,你如果入定长时安住,入了二禅等至位中,有时候还会出定呢;可是你的如来藏住在这样的境界,从来不出定。但这个是不是一般的四禅八定等世间禅定?其实不是禅定,因为禅定是意识心的境界。可是,如来藏这个境界,祂永远如是、永远不改变,就好像永远制心一处而不会散 | admin 2020-06-20 |
|
色界爱住地者,谓于色界法生爱不舍;所谓贪爱初禅等至位、等持位中之胸腔乐受,贪爱二禅等至位之制心不乱、住一识处,离于五尘,如是而生心喜勇动;贪爱三禅等至位中,住一识处离于五尘,所生心喜及以身乐;贪爱三禅等持位中心喜身乐境界;贪爱四禅等至位中,离微细念,离身乐触,离心喜,离息脉,无苦无乐亦无极细念之舍念舍受境界,以为无余涅槃而贪着之。如是四种色界境界贪 | admin 2020-06-08 |
|
如色界初禅等持位虽然仍有全部六种觉知,但二禅以上等至位中离五尘觉观而仅剩意识,等持位中也无鼻、舌二识,只剩眼、耳、身及意识;无色界无色身,所以也只剩下意识对定境法尘的了知。然而三界中不论哪一界的见闻觉知心,都必须以六尘为缘才能现起,所以见闻觉知心中不可能没有六尘;要继续保有见闻觉知心,就要不断有六尘,既然有六尘,那就有万法,因此就生起了对三界六尘万 | admin 2020-06-08 |
|
又譬如离念灵知心在二禅等至位中,常常因为忽然生起一个妄念,因此而退回初禅中;乃至在第四禅等至位中,常常因为一个妄念(根本不知这个妄念是什么意思,只是心中有一念闪过),就已经退回第三禅中,呼吸及脉搏复又生起,这就是别境心所有法的念心所。又譬如离念灵知心住于定境中时,能了知定中境界,并且不起语言文字而作分别取舍,能离语言文字而观察分别:应该转进,或者依 | admin 2020-06-08 |
|
】第一种解脱,是解脱於欲界境界而生起了离生喜乐定,是初禅等至的境界相;由於初禅等至位中还是有色法的,但已经解脱於欲界色的男女淫触,也解脱於欲界独有的味尘、香尘了,但欲界及初禅天都有色尘,所以是色观色的解脱。第二种解脱,是解脱於初禅等至的境界相,进入第二或第三禅等至位中;由於第二、第三禅等至位中,已无色法存在——不再有五尘等色法了,这时已经 | admin 2020-06-08 |
|
如色界初禅等持位虽然仍有全部六种觉知,但二禅以上等至位中离五尘觉观而仅剩意识,等持位中也无鼻、舌二识,只剩眼、耳、身及意识;无色界无色身,所以也只剩下意识对定境法尘的了知。然而三界中不论哪一界的见闻觉知心,都必须以六尘为缘才能现起,所以见闻觉知心中不可能没有六尘;要继续保有见闻觉知心,就要不断有六尘,既然有六尘,那就有万法,因此就生起了对三界六尘万 | admin 2020-06-08 |
|
七地满心的菩萨不然,刚刚一坐下,想要入灭尽定,一坐下就入了:念念都可以入灭尽定的等至位中。每一念的当下也都在灭尽定的边缘中,其实他说法度众时,若突然不想说了,也可以随时入灭尽定;对俱解脱的阿罗汉及我们而言,这真是「匪夷所思」。这个时候,因为他的修证是寂灭极寂灭——寂静观成就,所以七地满心菩萨很容易会取无余涅盘,所以这个时候,佛「不怀好意」 | admin 2020-06-08 |
|
】第一种解脱,是解脱於欲界境界而生起了离生喜乐定,是初禅等至的境界相;由於初禅等至位中还是有色法的,但已经解脱於欲界色的男女淫触,也解脱於欲界独有的味尘、香尘了,但欲界及初禅天都有色尘,所以是色观色的解脱。第二种解脱,是解脱於初禅等至的境界相,进入第二或第三禅等至位中;由於第二、第三禅等至位中,已无色法存在——不再有五尘等色法了,这时已经 | admin 2020-06-08 |
|
二地也是三地的准备工作;当你的心不够清净的时候,一天到晚有攀缘的习气现起(心中常有念起,此念虽无语言文字,而其意思却能被自己所知,此种无语言文字的念头,即是攀缘的习气所现行),你哪里能够修学禅定呢?你修学等至时,根本就进不去;进不去就不可能圆熟等至,就不可能于等至位中转入等持位,就不可能娴熟等持位的状态;也就不可能在以后从初禅位中直接进入上地的等持 | admin 2020-06-08 |
|
七地满心的菩萨不然,刚刚一坐下,想要入灭尽定,一坐下就入了:念念都可以入灭尽定的等至位中。每一念的当下也都在灭尽定的边缘中,其实他说法度众时,若突然不想说了,也可以随时入灭尽定;对俱解脱的阿罗汉及我们而言,这真是「匪夷所思」。这个时候,因为他的修证是寂灭极寂灭——寂静观成就,所以七地满心菩萨很容易会取无余涅盘,所以这个时候,佛「不怀好意」 | admin 2020-06-08 |
|
七地满心的菩萨不然,刚刚一坐下,想要入灭尽定,一坐下就入了,念念都可以入灭尽定的等至位中。因为七地寂静观的成就,所以很容易会取无余涅槃,这个时候,佛会传给他一个三昧,叫做“引发如来无量妙智三昧”。这个三昧超过七地菩萨从无量劫以来修学所有三昧的总和。七地满心的菩萨修这个三昧就不会入无余涅槃。八地,主修愿波罗蜜多及一切种智,成就如幻三昧观。由 | admin 2020-06-08 |
|
假使气氛使他觉得不愉快,性情不好的人若受制于气氛时往往造下大恶业,杀人放火无所不造,都是受制于识阴所领受的境界,都是识阴的集苦的法相;因为他们的所思所想,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识阴的习性,不断在识阴相应的熏习上增长用心,于是他们识阴种子的力量不断被滋润而增长广大,于是识阴会一再地执着自己相应的外境我所而难以了断,更何况是要将识阴自己断灭呢?另有一类 | admin 2020-02-21 |
|
但是只要觉知心在,六尘也一定存在,设使已经进入二禅等至位了,定境中虽然没有五尘,但至少还有法尘,六尘没有全部远离,这哪里是真正的寂呢?必须是觉知心灭了,没有一尘存在,才是真正的寂;这个寂是要灭了觉知心自己,灭了自己而无六尘中的任何一尘存在,不在三界中,这才是真正的无上寂灭之乐。可是我见、我执不断的人,当我们告诉他说:真正的寂灭之乐,就是要把我见、我 | admin 2020-02-21 |
|
古时印度外道很多自称证涅槃的,然而他们所称的涅槃,不出欲界中离语言相的离念灵知,乃至初禅等至位到四禅等至位中一念不生的境界,根本还在三界中,何来解脱呢?直到释迦牟尼佛出世弘法,才有人归依佛,闻佛开演声闻解脱道之法而真正证涅槃。所以声闻解脱道之法皆从佛出。声闻解脱道的法如此,那连证得声闻极果的阿罗汉都不知不证的佛菩提道的法,当然更是从佛出,以佛为根本 | admin 2020-02-20 |
|
在四禅八定的修证过程中,意识所缘的定境法尘是没有语言、文字、音声、形相、符号等,是无相的;甚至于在二禅等至位以上,前五识已舍,于五尘境界都无觉无观,只有意识安住于定境中的法尘,所以不著五尘境界相。至于其中定境止观所观的影相,是如来藏所生的定境法尘,藉由不断降伏无始劫以来意根作意攀缘五尘的习气,使得意识于定境中而作了别观察,不缘于五尘;以这样的止观, | admin 2020-02-20 |
|
二禅,二禅有等至位跟等持位的差别,等持位的境界跟初禅的境界是一样的:识阴都有四个识,然后在分别四尘。等持位的境界跟初禅的四识境界是一样的,当然就是落入了我见当中。再来说二禅当中的等至位,二禅当中的等至位,识阴当中只剩下意识;意识在分别法尘----缘于定境中的法尘,这样的一个境界,仍然不是涅槃境界!因为把识阴中的意识当成是常住不灭的真心,这样的一个境界不 | admin 2020-0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