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佛陀祂是无上正等正觉。这句话是谁说的呢?是佛陀亲口自说的。佛陀说:没有一位有情,可以超越这样觉悟的境地,尽未来际乃至于过去。这一个就是究竟的正等正觉,而且是无上的正等正觉。所谓的正等正觉,就代表说:佛所说的一切法,能究竟利益安乐,而且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这和其他宗教是不一样的。其他宗教所歌颂的就是不平等因,就是我是最大的,你不是究竟的,你只是我下属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由于如来从因地时修不净观,是最初、最基本的观行;再从最基本的不净观往上进修种种法门,乃至最后阶位的无上正等正觉。这样次第的修行,从庄严地,也就是从庄严佛菩提的资粮位、加行位,从庄严佛菩提的见道位、通达位、十地位,一直到究竟解脱的如来地,在在处处所修诸法,都胜过声闻阿罗汉、缘觉辟支佛,所以如来名为无上尊。无上尊是最上第一的称号。若能了知成佛的次第、内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由于如来从因地时修不净观,是最初、最基本的观行;再从最基本的不净观往上进修种种法门,乃至最后阶位的无上正等正觉。这样次第的修行,从庄严地,也就是从庄严佛菩提的资粮位、加行位,从庄严佛菩提的见道位、通达位、十地位,一直到究竟解脱的如来地,在在处处所修诸法,都胜过声闻阿罗汉、缘觉辟支佛,所以如来名为无上尊。无上尊是最上第一的称号。若能了知成佛的次第、内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谓的佛宝就是指菩萨曾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证悟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得到般若实相智慧之后,能够不惜身命、勤修六度,直到万行,最后在菩提树下降伏魔军,断尽烦恼障以及所知障,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时候如来藏当中的种子不再有变易,已经究竟清净,微妙寂静,这时就称为无垢识、清净法身。佛陀具足三身、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智圆明等无量无边的真常功德,能够在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在这些群众里,许多人有这样的疑惑:「世尊最初是因为什么样的因缘?发起无上菩提心,经过累劫修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而成就佛道,利益无量无边的广大众生!我们也应当效法世尊,发心成道,来利乐安养众生啊!」阿难尊者了知众生心里的疑惑,就从座位上站起来,把身上衣服整理好,走向前对佛说:「世尊啊!今天在这里的大众,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疑惑:『世尊在最早以前,是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392,a11)所以唯有实际得到大涅槃者之如来,可以说有真正解脱境界,这解脱究竟境界根本不是小乘人所能够知道于万一的,真正的解脱道,真正的解脱实义,是不能够离开涅槃而有他说,所以如来世尊才说:「真解脱者即是如来!」「毕竟解脱即是如来!」因此为了安慰二乘人,所以便将非如实的二乘解脱,如是灰身泯智的修证,当作解脱而说!只有不清楚如来实义的人,才有可能在小乘法中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的另外一个名字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文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其中阿:无。耨多罗:上。三:正。藐:等。菩提:觉。三菩提:正觉,即正确的觉悟、正确的智慧,指小乘的声闻菩提和缘觉菩提,即解脱的智慧。三藐三菩提:正等正觉,即菩萨的觉悟与智慧,其觉悟当与佛的觉悟相等,只是还未。菩萨的觉悟与智慧,即道种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即佛的觉悟,最高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陀祂是无上正等正觉。这句话是谁说的呢?是佛陀亲口自说的。佛陀说:没有一位有情,可以超越这样觉悟的境地,尽未来际乃至于过去。这一个就是究竟的正等正觉,而且是无上的正等正觉。所谓的正等正觉,就代表说:佛所说的一切法,能究竟利益安乐,而且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这和其他宗教是不一样的。其他宗教所歌颂的就是不平等因,就是我是最大的,你不是究竟的,你只是我下属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合如是谛,圣所有、圣所知、圣所见、圣所了、圣所得、圣所等正觉,是故说苦圣谛。】(《中阿含经》卷七)意思是说,过去时的五盛阴是苦圣谛,未来、现在的五盛阴也是苦圣谛,这是真实的道理,绝不虚妄。苦圣谛是由于生、老、病、死苦,还有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得苦,还有五阴炽盛苦,总括而来是这个八种苦,就是苦圣谛所说的内涵。生、老、病、死苦它是属于身苦,怨憎会、爱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合如是谛,圣所有、圣所知、圣所见、圣所了、圣所得、圣所等正觉,是故说爱习、苦习圣谛。】(《中阿含经》卷七)这个意思就是说:“过去时,我们对五阴、对我所的贪爱执着,就是爱习、苦习圣谛,未来、现在时,对五阴、对我所的贪爱执着,也是爱习、苦习圣谛;这个道理它是真实不虚的,也不离于如,而且不是断灭,也不是颠倒想,真正的道理详细地审察确实了。综合像这样 | admin 2018-07-21 |
![]() |
所以《中阿含经》里面又如是开示说:“合如是谛,圣所有、圣所知、圣所见、圣所了、圣所得、圣所等正觉,是故说爱灭、苦灭圣谛。”(《中阿含经》卷七)“所以综合如是的真理,综合上面所说的真理,也就是说,前面所说对于五蕴十八界这个爱着、这个贪爱执着已经灭了,这样子的道理,这个是圣人所有的,这个是圣人所知道的,这个是圣人所看见的,是圣人所了知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什么叫无上呢?无上叫作一切究竟了知,一切究竟了知所以叫作无上正等正觉。所以有这个正觉就代表说,佛一切的所知、应知,全部都已经了解,不复呢因为有一个法或是一个细微的不清楚而构成成佛的障碍——所以这叫所知障。因此佛在《阿含经》不断的说:是证得一切种智、一切智智。种的意思是说,类似世间的种子,种子它可以发芽成就果实,成就最后就是佛果,然后乃至于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精进修行六婆罗蜜,得到坚固修行之力,直至最后得证无上正等正觉。如果虚空藏菩萨没有现身教导的话,初发心菩萨应该于后夜合掌至心,向东北方烧沉水香和多加罗香。向明亮的星辰恳请:明星啊,请您发慈悲之心,你现刚刚照耀阎浮提,请护持于我,替我向虚空藏菩萨禀告,请菩萨在梦中开示我方便法门,忏悔发露罪业,使我得到大乘方便智慧之眼。其初发心菩萨即会于梦中光明见虚空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合如是谛,圣所有、圣所知、圣所见、圣所了、圣所得、圣所等正觉,是故说苦圣谛。】——(《中阿含经》卷七第31经《分别圣谛经》)诸贤!云何苦灭道圣谛?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诸贤!云何正见?谓圣念苦是苦时,习是习、灭是灭;念道是道时,或观本所作,或学念诸行,或见诸行灾患,或见涅槃止息,或无着念观、善心解脱时,于中,择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又称为佛陀,佛是福慧两足尊,所以佛是福德跟智慧修行的无上正等正觉的圣者。值得一提的是:佛是的,而且是无上的。除了一阐提人以外,所有一切众生从开始归依佛、法、僧三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后,经过三大无量数劫修行佛菩提道,都可能成佛。也就是说,一切众生刚开始经由三归依,发起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以后,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都有可能会成佛。三大阿僧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无论世间法,出世间法皆由兹起,以所为自性乃至功能发起,皆是此「识」之功能性常住义;所以生死轮回,不过凡夫所知所觉所受;由此真实位而言,不过功能现起,何有诸缪知谬觉谬受?所以以诸圣贤而分,乃至小乘不知,以所说是这三界的实际法,不为此三界所束缚,乃是真所造三界者!以真能造三界者,所以唯说此识,因说《唯识》义理,甚深甚深;佛陀以证究竟真实义理,无所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从此以后,第八识如来藏当中所含藏的一切法种,就都不再受新熏,因为已经究竟,所以永远不会再有变易了;这个时候变易生死就断尽了,法无我智也究竟,这时候四智圆明,也具足了四种圆寂,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究竟成佛。这个时候第八识如来藏才真的叫作佛地真如无垢识。所以说,佛陀才是究竟的解脱者。-----《三乘菩提之三乘菩提概说第121集由三乘菩提架构得到的正确结论(上)》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合如是谛,圣所有、圣所知、圣所见、圣所了、圣所得、圣所等正觉,是故说苦圣谛。意思是说,过去时的五盛阴是苦圣谛,未来、现在的五盛阴是苦圣谛,这是真实的道理,绝不虚妄;这个苦圣谛不离于如(如字表示苦谛不离于真实而如如不动的自在真如本心,而灭尽五阴入涅槃以后亦非断灭空),也不是颠倒想,而是对于真实正理详细的审查确实。综合如是八苦的真谛,是圣人所有、圣人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卷上这一段说:“佛告慈氏:‘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喉罗伽、人、非人等,以此经典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为他演说,乃至于一昼夜思惟彼刹佛身功德,此人命终速得生彼,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这个法门也不是讲持名念佛。现在《大阿弥陀经》讲:世尊跟弥勒菩萨说:“如果有出家、在家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因为发心时的这个心不真实,所以要成就果地无上正等正觉,就很迂曲,要不停的轮回多生多世,不停的再去探索。我们必须以无生灭性的真如做为因地心,来圆成果地的修证。因为这个因地心,是外道、凡夫所不能知,所以叫做密因。密因的第二种解释:佛子开悟心性,亲见自性弥陀之后,要再假藉四禅八定、首楞严定等等无量百千三昧,做为事修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以四禅八定里面所生的 | 三摩地 2018-07-20 |